永寧江古渡

永寧江古渡

主講人:戎 怡

渡口,古人稱津渡。津,意為關津、津要。永寧江是黃岩人的母親河,古時,這條江上有很多渡口,維繫了兩岸人民的生活。後來,渡口逐漸被橋樑取代,告別了歷史舞臺。永寧江畔的古渡見證了黃岩曾經的輝煌,而它的沒落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家鄉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

曾經,歷史上的永寧江有過它的輝煌,寬闊的江面,奔騰的江流,多姿的九曲河道,秀麗的江畔景緻,豐富的漁產資源,繁忙的物資運輸,更有那神奇的江水,由於鹹淡適中,灌溉成就了聞名中外的黃岩蜜橘。據明萬曆《黃岩縣誌》記載:永寧江,又名澄江。其源頭出自西部山區,經寧溪、長潭,然後蜿蜒曲折東流,穿過黃城後,再經馬鞍山、王林,白石道頭,在三江口與靈江交匯後入椒江。

古時候的永寧江,上游窄,中游漸寬,下游過白石渡這段江面超過300米,三江口入椒江處近500米,浩浩湯湯,其勢壯觀。由於江寬流急,造橋困難,於是都以渡船為交通。故而每隔一二個村莊就設有渡口,或公立,或私營,或義辦,以方便一方百姓出入及官府公幹。

隨著時代的變遷,交通日益發達,20世紀60年代初,澄江上游建成長潭水庫後,江流變緩,淤泥沉澱,河床慢慢變窄,古渡口逐漸被橋樑取代。20世紀末,三江口又建造了船閘,於是,在永寧江,渡口徹底告別了歷史舞臺。

永寧江古渡口,錄入宋《嘉定赤城志》的有黃林渡、白石渡、斷江渡、西浦渡、江亭渡。而明萬曆《黃岩縣誌》裡添加了新楠渡、丁家渡、亢山渡、東江渡。清光緒《黃岩縣誌》又添了七里渡。至民國三十一年(1942),永寧江水域共有渡口22個:江口、平義、王林、丁家、七里、七里王、後洋黃、東江、戴家匯、道頭、新界、古竹上、古竹下、匯頭、三官堂、雙楠、小澧橋(小裡灰)、亢山、稱歇、巖頭、長潭、菱湖等。

自長潭水庫建成,政府相繼在小裡灰、三官堂、頭陀道頭等江道比較窄的地方建造橋樑,以橋代渡。到1988年,僅存新界、新江、岙岸、王林、王林施、白石道頭、江口七個渡口。目前,除長潭水庫內尚留幾個外,永寧江流域幾乎消失了所有的渡口。

下面,簡略介紹幾個有代表性的古渡。

(一)江口渡

永寧江古渡

江口,又名三江口,因地處靈、澄、椒三江交匯處而命名。它不僅是交通要津,自古是軍事重地,明清時期是扼守靈江、澄江的重要關口。

早期史書上未見江口渡的名字,民國《黃岩縣誌》上才見記載,或許論歷史此渡口是比較年輕的。

民國《黃岩縣誌》記載,江口渡建於清朝末年,太平縣的鄉紳為方便一方學子赴臺州府趕考,募捐集資,造船置地,建成這渡口。

渡口位置在今江口“永寧江大橋”下面,南岸在大橋上游,屬於後江口自然村;北岸則在大橋下游,地屬臨海的車埭村。車埭村北邊相鄰的是街路村,西邊相鄰的是黃岩下洋顧村。其實,它連接的是一條黃臨捷徑,過江後從紅光、西岑、水洋、馬頭山連接汛橋然後直達台州府。

從大橋左邊小路下去,走百米到了渡口路廊。這路廊是台州黃岩一帶路廊較為典型的風格。它外觀像普通民居,長十幾米,跨度七八米;兩端人字架,木椽小青瓦;東西由青磚砌成牆壁,南北直通無門。廊柱十幾根,一律由一尺見方的條石做成。石柱中間橫接幾根三米多長的方木,供過往行人休息作凳子用。江邊老埠頭旁有古廟 “護國廟”,這是飛鳧鄉的保界廟。近處還有一座廟宇,叫“武聖廟”,是渡口廟。

一般來說,有渡口必有路廊,有廊必有廟。永寧江渡口的最顯著特色,就是渡口的路廊與渡口廟。為方便行人侯船等渡,幾乎每一渡口都建有路廊,相當於現代侯船廳。另外車埭村、王林村、王林洋村的路廊,以及江口街的太平亭等,都各有特色,形成渡口的一道別致風景。

各渡口都建有神廟,是兩岸百姓企求風調雨順、江河平靜、行人出入平安等願望的寄託,形成豐富多彩的神廟文化。

考證過程中,好多人都說古渡口在江口港區一帶。其實也對。江口港區原先是有老碼頭,但不是渡口,而是很古老的商埠,但其歷史作用不亞於江口渡口,甚至更為重要。江口到附近幾個鄉鎮如紅光、湧泉、西岑、章安等地,若走陸路得繞一大圈,路程十幾甚至幾十公里,而水路才幾公里,內江舸舨不定期的往來,或運貨或送客,其實也擔當了渡船的角色。所以不管是江口渡口還是老碼頭,歷史上對江口集市、鄉鎮的形成和興旺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回溯到明清年間,三江口是水道要津,北通靈江,東達海門,南與東官河連接直抵太平,從溫州、雁蕩、太平過來的商賈、學子北上臺州府、省城,半數選擇走水路。

其實還可以追溯到隋唐甚至更早。比如當年智者大師就是從天台山來,順著始豐溪,經靈江到三江口後折入永寧江,然後溯流而上,沿永寧江弘法,在頭陀的崇法寺,北洋的靈石寺、瑞巖寺等地都留有大師的足跡。

與江口渡口相距2公里的上輦蘆村,相傳南宋皇帝趙構流亡到台州時就曾從這兒上岸,去山下郎的硃砂堆隱居寺暫住了幾天。

清同治十三年九月(1875),太平知縣唐濟從台州府過來,將去太平任職,經江口下船時遭遇一場大雨,渾身淋個透溼,很是難堪。於是唐知縣便發心改建完善碼頭,他牽頭籌集資金,花了兩年時間建造,於清光緒三年秋峻工,將新建郵亭題名為太平亭。亭北是驛館,供過往學子、商人、民眾投宿;亭南是渡口廟,叫天后宮,供奉的是媽祖娘娘,即傳說中沿海漁民的保護神。解放後太平亭被拆,天后宮改作江口小學。江口港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兩座木質碼頭,80年代造500噸級水泥碼頭一座,年吞吐量達六七十萬噸。三江口船閘建成後,外海船不能進港,江口港逐漸被廢棄。

永寧江古渡

(二)白石渡

白石渡,也叫白石道頭渡。古渡的位置在今下莊行政村道頭自然村,對岸是上渚後洋村。

白石渡古稱平安義渡。據明代張粹記載,白石江“出海潮汐迅駛,風作波濤洶湧”,南來北往商賈、郵使絡繹不絕,然而往往因為沒有渡船而停止行旅,或者因船隻狹小,在波濤中顛簸讓人驚恐,行人常常望而卻步。鄉人高士金怡薰,捐己捕魚船作渡船之用。他說:“寧我食無魚,宜宏濟險船。”在張友慧等眾多義士的幫助下,加上漁夫、村民捐田資助,共同成就了義渡,往返行人一律免費過渡。

方圓十幾里民風敦樸,都以先輩為楷模,每當渡船更新維修之時,爭相或出錢或出力,以維持義渡幾百年不斷。據八旬村老支書回憶,民國晚期,渡口因戰爭而中斷多時,鄉親想去縣城、附近鄉鎮趕集,以銷售山地農產品來換取生活用品,卻苦於大江所隔。鄰鄉臨海杜岐的鄉親們倡議修復古渡,白石村自然響應,各家各戶捐出大樹、木材以造渡船,兩村村民一起共同恢復渡口。然後,過往行人還是免費過渡。

而平安渡的來歷是為了紀念當地的一對孝女。後唐長興二年(931),漁民賀朔出海捕魚遭遇風暴,船翻人亡。其女英如、華如沿江找尋父親的屍體,久久不見父屍浮出,傷心欲絕、嚎啕大哭,隨後便跳入江中尋覓,最後託舉父屍上岸後雙雙遇難。鄉親們被賀氏二女孝心感動,籌資建廟以作紀念,供奉二女,命名平安宮。這平安宮邊上的渡口就俗稱為平安渡。

(三)王林渡

王林渡,古縣誌稱為黃林渡。據宋《嘉定赤城志》記載,黃林渡在縣東北五里,此數不甚準確,實際上王林距縣城陸路4.5公里,水路則有8公里。永寧江自黃岩城區東流後,折向北過妙兒橋、長塘,經馬鞍山後再向東南迂迴一個大匯頭,然後北上,環繞整個王林洋村一週才東去。古王林渡就在這南北走向的河道上,江東是王林村,江西是王林洋村。古渡口路廊就位於王林洋村新建的小區高樓群中。老埠頭則在古路廊附近,早就被土石填了。

據舊志記載,在這段江面上,曾發生過一件大事:元至正十二年(1352),時值清明前後,台州路達魯花赤泰不華與起義軍頭領方國珍在此激戰,當時永寧江上濁浪翻滾、百舸對峙,雖不見硝煙,卻也刀光劍影,甚是慘烈。最後方國珍得勝,泰不華盡節。去世後,泰不華就葬於永寧江畔唐門山的將軍巖下,巖上摩刻“元魏國公忠介盡節處”,紅色大字赫然醒目。江邊有崇節祠。

唐門山頂有文筆、文星雙塔,明萬曆年縣令袁應祺於己卯年始建,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2017年重建。

(四)江亭渡

江亭渡,位於古縣城拱宸門外,今黃岩大橋上游50米的位置。原先有一條山地貨行老街,街尾就是古渡遺址。江亭古渡,始立於漢至三國期間,是黃岩域內最早的渡口,也是台州境內僅次於靈江中津的第二大渡口。

江亭渡自古是交通要津。無論臺溫古驛道還是太平古道,永寧渡口是必經之路。它位於北通省城、及北方各重衢,南接甌閩這條南北主幹線的咽喉之地,其作用無疑是重中之重。古時候江南江北亭臺樓閣,驛站郵館迎來送往,渡口運輸十分繁忙。在永寧江畔,客棧旅館星羅棋佈,一片繁華景象。

江亭,或許與別的渡口的路廊、郵亭相似,或者便是古人詩中的那種長亭,鄉人送別親朋好友的餞行之地,“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舊志記載:唐鹹通二年,方珪將軍跟從台州刺史李師望,討伐裘甫叛亂,駐軍黃岩永寧江。後來賊平,方珪卻鞠躬盡瘁,卒於永寧江亭中。

相傳李清照經過黃岩時,曾在此下船去追趕流亡的南宋朝廷。她的著作《金石錄後序》,記錄下了來臺行程:“……又棄衣被走黃岩,僱舟入海,奔行朝,時駐蹕章安。”李清照行旅匆匆,從黃岩下船,順江經江口、上輦、三山,到達章安,據說,在舟中寫下不朽之作《漁家傲》。

交通需求一般都是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南宋時期,朝廷政治中心南移,台州經濟日益發達,經貿商業繁榮,農業生產空前發展,教育事業進步等等,落後的交通已不能適應社會需求。宋嘉定四年,縣令楊圭發動百姓建造浮橋。

當時浮橋使用小舟四十艘,以竹篾編織的繩索串連,船的上方鋪設橋板組成浮橋,橋長百餘丈,寬三丈。橋成,命名利涉浮橋,百姓歡天喜地,鄉紳賈客更是爭相贊稱。宋侍郎葉適的《利涉橋記》有一段記錄:“嘉定四年二月,黃岩縣浮橋成,……縣東南車馬擔負,而客之途,皆達於橋;西北樵採攜挈,而民之市,皆趨於橋;諸公跨天台,陟雁宕,行過黃岩,皆喜曰:增一橋矣。”

往後歷代利涉浮橋時有維修。清康熙十九年(1680)浮橋損壞嚴重,城鄉居民募款重新修建,改用鐵纜代替篾索。風風雨雨又過二三百年,到1955年,黃岩澄江大橋峻工,浮橋遂被移至上游繼而遷往七里渡。

黃岩大橋於1955年7月1日通車,是省內第一座自行設計並施工的現代大型公路橋。20世紀90年代初,橋面增建平行復橋,各自單向通車,總寬近30米。

建國初期,古渡邊上曾開闢有汽車渡,地址在南岸荔枝巷和北岸普光堂(原冷凍廠)地段。渡口配有單車渡船2艘。黃岩大橋通車後,渡運終止。

民國時期,黃岩水上交通已經相當發達,已有客船航班通往潮濟、海門、臨海等地。20世紀四五十年代,江亭渡上下游已有大小碼頭五六座之多。1953年至1960年,黃岩港在舊存江大和永升兩座碼頭上相續改建和新建了三座碼頭,均為浮式水泥躉船結構,泊位4個,最大能靠300噸級貨輪。20世紀七八十年代運輸擴大至外海。直到20世紀末,江口建造船閘後才中斷了外海航線。近百年來,黃岩港是全縣貨物疏運的主要集散地,是台州重要的物資疏散基地。

目前,南岸沿江一帶開闢了幾十米闊的風景帶。渡口對岸江邊三聖廟還保存著。浮橋頭民房已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高層次的商務區與住宅區。

(五)西浦渡

西浦渡在西江河上,屬於永寧江支流的一個渡口,宋之前就已存在。黃岩古城有五座城門,其中西門“液金門”離縣治很近,僅隔一條百餘米長的西街,街盡頭便是西浦渡口。

對岸是橋上街,史上曾是宋皇室後裔趙氏在黃岩的始居地。另有旺族王氏、蔡氏、葛氏、陳氏等的豪宅府第,佔據了大半條街。

古時候,西浦渡是勾通縣城與西部各鄉鎮的主要通道。鄉村人來縣裡辦事、趕集採購、走親訪友,古渡是必經之路。同時,縣邑人外出西鄉,西浦渡也是主要捷徑。黃(巖)永(嘉)古道,就是自縣城出西門,經橋上街、橋頭王、山頭舟、小澧橋、長潭、烏巖、寧溪,然後越決要嶺入永嘉縣的。另有通溫州的西南古道,通臨海的黃臨捷徑,通樂清的臨樂捷徑,通仙居的黃仙便路,都與黃永古道銜接後再通達出去。所以西浦渡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要津咽喉。

宋代元祐六年(1091),黃岩知縣張元仲,發動民眾建造跨河石橋。舊縣誌記載:“張元仲,字孝友。民感其德,呼之孝友橋。”

然而,由於洪峰摧擊,孝友橋時有損壞,最終毀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同年,趙伯澐重建西橋。

趙伯澐,宋皇室趙氏的第六代孫。自宋以來,黃岩趙氏一族名人輩出,進士及第者眾多,而與黃岩人民休慼相關的當數趙伯澐。2016年5月間在嶼頭鄉前礁村發現的趙伯澐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多件玉器、水晶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絲綢服飾中的交領蓮花紋亮地紗袍和對襟雙蝶串枝菊花紋綾衫曾在2016年杭州G20峰會期間參與相關展示。因倡議修建了五洞橋,趙伯澐的名字永載史冊。

五洞橋造型精巧別緻,氣勢恢宏。每一橋洞由青油石築壘成拱橋,然後五座拱橋環環相扣,相形成趣,如長虹橫跨西浦。其構造科學合理,經七百年完好無損,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

民國晚期開始因河床淤塞、河道變窄,五洞橋的一個拱洞堵塞,民居建其上,成了四洞。橋面也因通機動車而抹了水泥路。2018年開始,政府出資整改五洞橋及周邊沿河公園,拓寬河道,挖掘被埋沒的第五橋洞。現在,古橋面貌煥然一新。

五洞橋西岸左側,舊時有孝友小學,建國後改西江小學。現在這片漂亮的古建築,是從後巷遷徙過來修建後的淑德小學校舍,就是著名的五鳳樓。因其是中共臺屬特委機關舊址,所以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古宅內設“黃岩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

沿河往下游,不遠處就到西江閘。西江閘始建於民國二十二年,為阻擋鹹潮,儲蓄淡水資源,防旱抗澇發揮了重要作用。西江流域的近200平方公里的農田為之受益。

閘門旁有石碑兀然聳立,上題四個大字“魂兮歸來”。這裡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當年建造西江閘時,工程頗為艱辛,因地質土層原因,致使工程屢遭波折,輿論譁然,胡步川總工程師遭受到不公正的責難。他兩次發表《告全縣人民書》解釋原委,積極善後工作。那時,西江浦口兩岸遍野是荒冢孤墳,胡步川便將這些無主的墳墓一次性處理,集中屍骨於公墓,捐出自己的薪金建亭立碑,平息了諸多麻煩。工程建設過程中他任勞任怨,事事躬親顧問,因操勞過度,導致罹病吐血。先賢的敬業精神、慈愛仁德感動了一方百姓。

永寧江古渡

(六)斷江渡

斷江渡在今頭陀鎮斷江村與澄江鎮山頭舟交接的村口,澄江截彎取直後,江流從斷江村北邊流過,那這段老河道就不再通航。

斷江渡自古屬於交通要津,黃(巖)臨(海)古道必經之路,又與黃永古道銜接,為西部經濟發展和百姓的生活方便起了重要作用。

翻閱舊志,發現古時候這斷江區域湍流尤為悍急,時有翻船溺水事故發生,易渡建橋成為當地百姓的一大願望。明代縣令袁應祺親臨渡口考察,倡導籌款建橋,於1579年8月橋成,袁令題曰利渡橋。

後來,橋圮。因流水湍急,曾多次重建石橋不成,便恢復舟渡。金崇梓(清諸生)的《澄江晚眺》大約能帶我們瞭解斷江渡口當年的景況。“不斷澄江水,滔滔自古今。潮流隨曲折,村樹共浮沈。小艇衝波險,孤帆挹流深。斜陽人獨立,散發試長吟。”

時光流逝,又過二百多年,嘉慶壬申年(1812)太學士潘榮耀籌款重建石橋。建設過程中時有曲折。每逢大潮訊,兩端新築堤岸常被大水沖毀,堆放岸邊的石材也會失去大半。反覆不成遂改建浮橋。從籌建到橋成,歷經十餘年,直到道光壬午年(1822)浮橋建成。

民國早期,浮橋由原潘榮躍後人管理,因日久倒壞,經費不足未及修復,行人過往中斷,仍以渡船交通。民國二十九年(1940)政府重修,改名山頭舟浮橋。20世紀90年代末水泥橋樑建成,浮橋遂廢。

斷江是中華寬皮柑橘的發源地,黃岩蜜橘的始祖地,栽培種植柑桔有1700多年的歷史,斷江的乳桔在唐朝就已被列為朝廷貢品。目前斷江與鳳洋村連接,共同組成規模宏大的黃岩橘文化博覽園。

中國名人大辭典記載,元代這裡出了一位名人,即陳紹大。陳紹大,字成甫,以聖學自任,著有《四書辨疑》,居斷江西山下,躬耕樂道,不求仕進,門人尊曰西山夫子。

(七)亢山渡及周邊的古渡

亢山渡建於明代,是鄉人鄭於鑛出資捐建的。在今北洋康山村。

宋、明時期,黃岩西郊就有小澧橋市、頭陀橋市等繁華集鎮。亢山渡正是連接小澧橋街與頭陀街的交通要道,黃(巖)永(嘉)古道就經過這裡。

另外,在亢山渡上下游,還有許多古渡。比較重要的有巖頭義渡,是連接潮濟古街與稱歇村的關津。

北洋域內的古渡口還有許多,如新楠渡、菱湖渡、小澧橋渡、長潭渡等等。今日古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鋼架水泥橋樑:匯頭橋、雙楠橋、特產橋……。

俗話說,讀書養志,觀史思今。千百年來永寧江上的干支河流與古渡口交織成網,共同承載著這片山水之鄉的文明發展,記錄著黃岩的歷史變遷。古渡雖大多被各式各樣的橋樑所取代,然而這些橋樑何嘗不是古渡口的延續?只不過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永寧江上。目前,永寧江上橋樑達30多座,從早期的木橋到後來的石拱橋,從浮橋到鋼筋水泥墩柱橋,從公路橋到高架橋,一直到現在的高鐵橋,無不見證著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城市面貌的日新月異。

而古渡周邊的地貌也有變遷,有的成了內湖,有的成為溼地公園,有些開闢了風景區,還有的成了現代化住宅區。即便如此,同樣以不同的方式裝點著黃岩這片富饒而美麗的土地,使我們的家鄉更加繁榮昌盛,更加美好。

今天我們回顧、瞭解歷史,緬懷先賢,為的是學習先輩的勤勞智慧、道德風範、和合精神等等,自然有他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

永寧江古渡

作者簡介:戎怡,黃巖區歷史學會會員、黃巖區宗教文化研究會特約研究員。

主編|方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