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司礼太监冯保故里,衡水桃城冯家村

大明司礼太监冯保故里,衡水桃城冯家村

在位于河北省衡水市赵圈的镇省道231线上,沿有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在村口的石碑上清楚的记载着这里曾是大明万历皇帝“內相”、大明一代贤宦、司礼监掌印太监“九千岁”冯保的故里。

大明司礼太监冯保故里,衡水桃城冯家村

大明司礼太监冯保故里,衡水桃城冯家村

大明司礼太监冯保故里,衡水桃城冯家村

碑文内容:

明朝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冯氏迁来定居。因此处原为大片柳林,故村名冯家柳林,后改为冯家村。本村为明朝司礼太监冯保故里。

衡水市桃城区地名办公室

一九九六年制

大明司礼太监冯保故里,衡水桃城冯家村

村中乡邻介绍在村中省道对面曾是明朝护国双林寺(冯保 字永亭 号双林 寺庙始称双林寺 后加“护国”两字)遗址所在,几经历史更迭,庙院早已损坏不在,早年间还有几处汉白玉碑文留存,可是在七八十年代大政治背景环境下,石碑被村政府推倒,于野地中四散丟落。在当时的条件下,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意识上都不足够对石碑进行保护看守。更可惜的是在近几年,在无人关注下,石碑不幸被盗,下落不明。每言此时,村中乡老亦多唏嘘不已,悔憾连连。

至今遗迹所在位置只剩下一九八九年政府所办的一块儿残旧地名而矣,甚为凄凉。

“衡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仅剩下如今的一片田地!

大明司礼太监冯保故里,衡水桃城冯家村

据村中上年纪的老人讲,在他们儿时,常到石碑处玩耍,站在半米多高的石基平台上也仅仅只能够到石碑顶端趴着的负屃的尾巴

大明司礼太监冯保故里,衡水桃城冯家村

据村民所讲,原在遗址处还是一块儿隆起的土包,方位可辩。如今已经化为一方沃土,地里的村民收获完玉米正忙着播种来年的小麦。在田地北边不远处近些年建成的石济高铁格外显眼,与这几百年来的古朴黄土形成鲜明对比。照片里高出一旁的台地,不时还依旧能引发出人们的些许联想,秋风劲劲,白云悠悠。斯人已逝,黄土犹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