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女警察代盲女圓夢詩詞大會,再現中國文化神奇力量

發端於湖北武漢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以後,毛澤東主席的詩詞《送瘟神》一直在網絡上廣泛傳播,人們一直希望正熱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也能播出主席的這首詞,以提振全國人民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堅定決心。由於詩詞大會是央視春節前錄製的,這項“動議”自然無法實現,但今晚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第四場比賽中,來自貴州一名46歲的母親翁智平代女出征,贏得了現場所有人和觀眾的眼淚,也算是滿足了全國人民對詩詞大會的期待!


貴州女警察代盲女圓夢詩詞大會,再現中國文化神奇力量

貴州女警察翁智平代替女兒走上中國詩詞大會舞臺,背後故事感人!

翁智平是貴州一名從事戒毒工作的女警察,本來有個幸福的家庭,2014年女兒楊玉書考上四川大學中文專業,女兒積極樂觀,非常熱愛詩詞,最大的願望就是參加詩詞大會,但不幸的是2016年她因為發燒而失去光明,於是有了母親代女出征的故事。但那時翁智平的中國古詩詞還是零基礎,為了女兒的夢想,她勤學苦練,利用一切空閒時間反覆背誦,通過三年的不懈努力,直到本季節她覺得自己可以走進中國詩詞大會了,才報名參賽。

這位代女出征的翁智平在比賽中雖說不是十分搶眼,但整體還算不錯:她從九宮格中正確挑選出了晉代詩人陸凱的“聊贈一枝春”,她熟知五代皇帝詞人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但是劉禹錫的詩讓她在二十四個節氣選擇上犯了個錯誤,在中南大學教授楊雨的配合提示下,她通過“你問我答”環節實現絕地自救,她在150秒鐘回答出十個詩詞問題:駱賓王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崔顥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杜牧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白居易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詞牌名“念奴嬌”,羅隱的“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以及曹植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她還熟悉一些描寫小動物的古詩,她對描寫揚州的古詩詞“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非常熟悉。這些積累,使她完成了全部規定答題,但由於與對手在總分上略有差距,她遺憾未能進入下一個環節,但她的表現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尊敬,所有人起立為她鼓掌。

貴州女警察代盲女圓夢詩詞大會,再現中國文化神奇力量

主持人龍洋對母親圓夢故事非常好奇。

而比賽後的主持人龍洋對翁智平、楊玉書母女的現場訪談,把氣氛推向高潮,以下是這段訪談:

翁智平:孩子,媽媽一直感謝你,是你的堅強與樂觀,讓我們一家走到今天,沒有你,我只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觀眾,永遠不能像今天這樣走進詩詞大會的舞臺,我知道你看不見,但是你一定聽得見,不知道你滿不滿意?

楊玉書(背後意外地):媽媽, 媽媽, 好棒!

楊玉書(面向觀眾):大家好,我叫楊玉書,我是媽媽的女兒,我一直都在後臺聽著,幾年前,站在詩詞大會舞臺上曾經是我的夢想,現在它已經成為了現實,是我和媽媽兩個人共同實現的夢想。現在我有一個新的願望,就是希望,等媽媽老了,我也老了,我們一家人也老了,我倆還可以在一起背詩,那個時候媽媽還是我的眼睛,她可能不太方便,那我也可以攙扶著她,我可以成為她的柺杖,我們可以一邊散步一邊背詩,背《長恨歌》、背《琵琶行》、背《春江花月夜》、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冬天的時候,可以一起看詩詞大會,我希望自己與詩詞的這種緣分,永遠不會結束,一直到永遠。

龍洋:玉書真的非常非常的懂事,其實我們今天看到玉書這麼地淡定和從容,這是我難以想象的。對於一個花季少女,遭遇到這樣的人生際遇,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打擊。今天,我們看到母女的手始終緊緊地握在一起,剛才玉書也說道,媽媽是你的眼睛,老了時你是媽媽的柺杖,一家人在一起,即使將來老了,還要繼續看詩詞大會,一起唸詩。這一次我真的相信,詩詞是有力量的,它就像一束光,投向人們內心深處,給黑暗以光明,給絕望以希望。不管你是面對黑雲壓城,還是還是面對驚濤駭浪,只要你相信詩詞當中的那些精神,那些力量,就能夠一往無前通向坦途和光明!

貴州女警察代盲女圓夢詩詞大會,再現中國文化神奇力量

比賽結束後,央視主辦人員特意把女兒請到了詩詞大會現場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