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後,于謙力挽狂瀾,最後卻被處死,是因為站錯了隊嗎?

執子情說


于謙,是錢塘人,今浙江杭州,生於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進京趕考高中進士。

“土木堡之變”後,于謙以一已之力,攬狂瀾於既倒,拯明朝於危難,被人稱為“救時宰相”,然而卻被複闢之後明英宗朱祁鎮錯殺,讓人扼腕嘆息。

立有不世之功的于謙,緣何被殺,主要是因為:

其一:謀事不謀人,埋下悲劇伏筆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被俘後,蒙古人也先率大軍直逼北京,北京城上下人心惶惶。

在朱祁鎮的弟弟,負責監國的郕王朱祁鈺召集群臣會議上,兵部待郎于謙力排眾議,強烈反對遷都,死守京城。

最終,于謙說服了包括孫太后在內的大多數官員。

為了徹底斷絕也先利用明英宗朱祁鎮要挾明朝的念頭,于謙力主立朱祁鈺為帝,並勸說

朱祁鈺:“我們都是誠心誠意地擔憂國家的命運,絕沒有什麼個人考慮,也決不是為什麼個人打算。”

朱祁鈺終於同意即帝位,並舉朱祁鎮為太上皇帝,史稱朱祁鈺為明代宗。

在國難當敵,于謙針對群臣議和主張,力排眾議,堅持認為“社稷為重,君為輕”的觀點,主戰不主和,不與瓦剌講和,不接受瓦剌人送來的信件,甚至明英宗朱祁鎮本人的親筆信也不收。


北京保衛戰轟轟烈烈開始了。

于謙這種只謀事,不謀人的磊落作風,對穩定明朝大局無疑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卻為于謙本人日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為人正直剛烈,得罪小人

于謙為人太過正直,得罪了徐有貞、石亨這兩個小人,也正是這兩人非要置其死地不可。

對徐有貞來講,當初他在朝廷上首議南逃遷都,于謙帶頭斥責,顏面大失,讓他對於謙恨之入骨。

後來,于謙為人寬厚,不計前嫌,答應徐有貞在明代宗朱祁鈺面前為其說好話,幫助他升遷。但是,明代宗朱祁鈺堅持不答應升遷徐有貞。

於是徐有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為于謙從中作梗,讓其更加憎恨。

對石亨來說,北京保衛戰之前,他從大同戰場逃歸,本來被奪職。後來,由於于謙一遭到保薦,他才得重新啟用,且一戰成名,立下赫赫戰功。

後來,石亨持功自傲,行事不公,被于謙責斥,並且不允許其子入京陛見皇帝。這樣一來,石亨大恨于謙,下決心整倒于謙。

于謙被殺,千古冤案

明代宗景泰八年(1457年),景泰帝朱祁鈺重病期間,徐有貞、石亨、宦官曹吉祥等人密謀幫助明英宗朱祁鎮復辟成功,重新奪回了皇位,史稱“奪門”。

重登皇位的朱祁鎮,在徐有貞、石亨鼓動下,竟以謀逆罪冤殺了北京保衛戰的功臣于謙,真是對明朝歷史的莫大諷刺。

據說于謙臨刑的時候,日月無光,京城百姓,包括一部分曹吉祥的親信都痛哭不已,甚至為于謙安葬。

可見公道自在人心。

明英宗朱祁鎮冤殺于謙,讓他與殺害岳飛的宋高宗趙構一樣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一年後,于謙的屍身安歸葬於故鄉杭州西湖旁。

于謙一生正如其所作詩文一樣: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歷史小掌櫃


不是因為站錯了隊,而是因為英宗奪門之後根本容不下他。他得罪了景泰朝的諸多大臣,這些景泰的臣子因為一種嫉妒也容不下他。奪門的陰謀于謙也應該知曉,但是出於責任,手握重權的他在奪門時猶豫了。

于謙是景泰一朝的支柱,大廈將傾焉能不倒?

土木堡之變後,明王朝到了生死邊緣。在危機之中於謙臨危受命,時任兵部尚書的他慘淡經營,在京城官員提議遷都時力排眾議,穩定了人心並避免了大動盪,為了穩定國內局勢擁立了郕王,使得全體對外積極防守,終於在京城守衛戰中擊退了瓦剌。

所以京城的防禦也一直被認為是于謙策劃的,土木堡之變後的大局也是他穩定的。正如當時吏部尚書王直的一句話:

國家正賴公耳。今日雖百王直何能為!

所以:

當是時,上下皆倚重謙,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所以于謙有挽救明朝擁立景泰皇帝的不世之功

特別是在景泰初期,景泰皇帝雖然勵精圖治,但是這時他的皇權並不穩固,所以他基本是依賴於謙。所以在英宗眼裡是于謙把景泰皇帝拉上皇位,並幫助他鞏固政權。在《明史》中也說的很清楚:

帝知謙深,所論奏無不從者。嘗遣使往真定、河間採野菜,直沽造乾魚,謙一言即止。用一人,必密訪謙。謙具實對,無所隱,不避嫌怨。

所以于謙對景泰政權的重要性和景泰皇帝對於謙的依賴,是英宗絕對不能容忍的原因之一。

群臣所妒

因為于謙的性格導致他在景泰一朝樹敵很多,這從他早年不畏權貴的種種事例中早有體現。“國法昭昭不爾私”,由於他的原則,石亨、徐有貞等一批奪門之變中的功臣很早就和他結怨。但是這時的于謙手握重權,於是這種夾雜著怨恨和嫉妒的私心在奪門之變後就成了那些功臣們不能容忍他的動機

特別是他和徐有貞的矛盾,導致兩人早已不容水火。於是在英宗復辟後,徐有貞便提出了殺害於謙的建議,不久這個建議就被批覆,很難說徐有貞在提議時沒有添油加醋。其次是石亨,他是一個武將,應該說他是一個並不高明的人,從於謙在景泰初期反駁他的提議後兩人的矛盾就已經開始萌芽,這種人對於謙的性格和做法更容易懷恨在心,在他和徐有貞勾結之時或者說被徐有貞策反之時兩人就應該有了對於謙的共同語言。

所以這群怨恨的小人聚集在一起對於謙的詆譭就很容易奏效,因為三人成虎。於是《明史》中說:

變起奪門,禍機猝發,徐、石之徒出力而擠之死,當時莫不稱冤。

徐、石即徐有貞和石亨。

政局所不容

于謙根本無隊可站,他手握景泰一朝的重權,而這時景泰的大多數臣子對英宗的做法作壁上觀,他們都在為自己謀劃,因為這是一個死局,因為景泰政權沒有繼承人!到頭來立儲問題不僅害了整個景泰朝更害了于謙,他沒有退路。

這時的權臣勾結,大臣的作壁上觀,內監和錦衣衛態度的曖昧等等都已經證明時勢已經不容於景泰皇帝了,更何況此時的他已經病重。

所以于謙該怎麼選擇呢?《國榷》中有一段記載:

於少保(于謙)最留心兵事,

爪牙四布,若奪門之變,懵然不少聞,何貴本兵哉?或聞之倉促,不及發耳。

于謙在這時猶豫了,他應該早就得到了奪門之變的消息。他為什麼不去搭救呢?問題是景泰病重沒有立儲的他,國祚該如何延續呢?

對於于謙之死一直有一種說法,于謙在得到奪門的消息時選擇了按兵不動

,奪門之變雖然早有預謀,但是手握重兵的于謙完全可以平叛。但是雖然他可以保護身家,但是這樣一來,二帝勢不俱全,景泰皇帝已經日薄西山,大明朝由誰來延續呢?所以他選擇了坐以待斃

《明史》中對於謙極盡讚美之詞:

謙亦憂國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偉矣……而謙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卒得復官賜卹。公論久而後定,信夫。


坦坦蕩蕩的尚格


于謙在奪門之變後被殺。這位為明王朝的安危而拼命血戰的忠臣良將把一腔熱血灑在了他誓死保衛的城市的土地上。說起于謙大家都會想起那首《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他的一生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一生。但是“太高人慾妒,過潔世同嫌。”清廉正派是好的,但是在明王朝這樣做就很不合時宜了,而且於謙非常清廉正派,這等於是以己之長形人之短,讓大明王朝很多官員在他面前顯得很猥瑣,很醜陋。這在官場上其實很危險。

于謙於宣德年間跟隨明宣宗征討叛變的朱高煦,被封為御史,曾經義正辭嚴的批評投降的朱高煦,朱高煦被罵的趴在地上連說自己罪該萬死。因此于謙受到明宣宗重視,開始巡按江西,平反冤案數百起。

這是個很大的功勞,但是其中也包含著極大地的隱患,封建社會的冤案都是人為製造的,都是權貴打擊異己和鎮壓群眾的手段,于謙平反冤案得罪當地官場是肯定的。此外于謙還上奏朝廷要求抓捕山西境內騷擾百姓的官校。這也得罪不少人。

在擔任兵部右侍郎期間于謙上奏朝廷,把河南山西等省結餘的糧食借貸給貧苦農民發展生產,秋後歸還,對老弱者不要求歸還。這項措施有利於貧苦農民,但在客觀上肯定斷了某些人的財路,必定引起他們的仇恨。

在“三楊”主持內閣期間,于謙的才幹得到了有效發揮,他上的奏摺甚至當天就有迴音。當大太監王振開始掌權後,于謙依舊我行我素,不肯向王振行賄,結果引來殺身之禍,由於當時官民紛紛請願,王振無奈放了于謙但是貶了他的官。這就是官場和既得利益集團對於謙的態度,必欲殺之而後快。

于謙最大的功勞是北京保衛戰,當時于謙堅決反對遷都,堅決主張抗戰,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很忌諱的,抗戰派歷來鬥不過投降派。這一次於謙表面上勝利了,卻也埋下了禍根。首先是擁立皇帝,朱祁鈺不想當這個破爛皇帝,于謙說擁立你不是為了個人打算。

朱祁鈺能不氣嗎?俗話說“兵不斬將不齊”,為了勝利,于謙執法如山,勳臣老將違法違紀一樣制裁,這樹立了于謙的威信,取得了保衛戰的勝利,但是他也得罪了當時的副手石亨等一大批軍事領導人。

迎回太上皇更讓于謙得罪了大批的人,包括朱祁鎮,于謙擁立了朱祁鈺,等於奪了他的皇位能不恨于謙嗎?他擁立的朱祁鈺及其黨羽也恨于謙,迎回朱祁鎮朱祁鈺怎麼辦呀?而朱祁鈺又很聽於謙的話,在人事任免上都聽於謙的,這讓很多被于謙否定的人痛恨于謙。所以在敵人剛剛撤退時,都御史羅通就上奏摺彈劾于謙。

奪門之變發生後,于謙立即被捕下獄很快被押赴崇文門外的刑場處死。于謙的死有性格原因,但更本質的原因是他始終站在官僚集團的對立面維護封建王朝統治的長治久安,得罪了整個官僚集團,上至皇帝朱祁鎮、朱祁鈺,下至各級貪贓枉法官員,這些人一直想置於謙於死地,只不過客觀形勢不允許罷了。客觀形勢一旦允許,于謙必死無疑。


小小嬴政


不是,是因為不站隊


社會閒不達


于謙忠的是國家,不是君王!


孑孓一世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永樂十九年(1421年),二十四歲的于謙登進士第。後因平定漢王朱高煦有功,得到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後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

于謙性格剛強,為官清廉。明英宗時,入京覲見,不向權臣王振送禮,遭到誣陷下獄,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而復任。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舉南侵,王振慫恿英宗御駕親征,在懷柔外的土木堡,被瓦剌軍打得大敗,全軍覆沒,王振被殺,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

遭此變故,群臣紛紛主張南遷,于謙力排眾議,堅請固守,力請孫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新帝。之後,于謙被任命為兵部尚書,整飭兵備,成功抵禦了瓦剌大軍。

新帝繼位,英宗朱祁鎮失去了利用價值,瓦剌被迫釋放英宗回朝,但一直被代宗朱祁鈺囚禁在南宮。

景泰八年(1457年),代宗朱祁鈺病重,石亨等人發動政變,迎接太上皇朱祁鎮復辟。于謙被逮捕入獄,不久後,在崇文門被斬殺。

在明朝瀕臨滅亡之際,于謙力挽狂瀾,可謂是明朝的中流砥柱,是民族的英雄。

于謙被殺,也可以說他是站錯了隊,他沒有站在哪一個君主一邊,而是堅定地站在了國家、社稷一邊。為了國家、民族的安危,義無反顧,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其最終被殺,起碼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稷為重,君為輕”。

當初,英宗朱祁鎮出征,以年僅兩歲的皇長子朱見深為太子,以郕王朱祁鈺監國。

英宗被俘後,孫太后接受于謙的建議,因太子年幼,就以郕王朱祁鈺為新君。郕王再三推辭,于謙高聲說道:“我們完全是出於國家、社稷考慮,並不是為了個人打算。“

郕王這才受命,繼承帝位,是為代宗。

于謙等人完全是站在國家的利益上,做出此舉,但事實上卻得罪了朱祁鎮父子,埋下了隱患。

當初,瓦剌太師也先以為朱祁鎮奇貨可居,想以此要挾明朝索要大量財物,于謙力諫代宗拒絕。可以說這完全不顧英宗的安危,能不引起英宗的記恨嗎?

于謙以主少國危為由,建議孫太后不立太子朱見深為新帝,改立郕王朱祁鈺,這也違背了英宗的意願。

由此可見,在土木堡之變後,于謙儘管是為了社稷,但卻把自己完全置於君主的對立面。

第二,“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缺乏政治權謀的于謙,難以善終。

瓦剌看到明朝新君已立,就決定和議,釋放朱祁鎮回來。

大臣王直等商議派遣使者前往迎接,代宗很不高興地說:“朕本來不想登大位,當時是被你們推上來的。”

代宗的意思很明白,當初是你們硬逼著我登上這個位置的,現在把英宗迎接回來,如何安排英宗和代宗呢?

英宗(1427--1464年)與代宗(1428--1457年)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年僅相差一歲。代宗繼位,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此時英宗也僅僅二十四歲。如此年輕的太上皇回來,如何安置的確是個大問題。

此時,于謙從容地說:“帝位已經定了,不會再有更改,只是從情理上,應該趕快把他接回來罷了。萬一他真有什麼陰謀,我就有話說了。”

得到此時已是一言九鼎的于謙如此保證,代宗才改變了臉色說:“聽你的、聽你的”。

太上皇朱祁鎮能夠回來,這是于謙的功勞。但接下來代宗的所作所為,就把于謙的這份功勞,變成了朱祁鎮對於謙的仇恨。

英宗回來之後,代宗就把他安置在南宮,並下令將南宮上鎖灌鉛,甚至加派錦衣衛嚴密看管,連食物都只能通過小洞遞入。因為吃穿不能滿足,朱祁鎮的原配錢皇后,不得已自己做些女紅。託人變賣,以貼補家用。

代宗甚至命人把南宮附近的樹木全部砍伐,以避免有人藏匿與太上皇聯絡。

就這樣,朱祁鎮在驚恐不安之中,度過了整整七年的囚禁生活。

無論是放棄英宗迎立代宗,還是迎回英宗,于謙都是出於道義和國家社稷的考慮。但對於朱祁鎮來說,感覺卻大不相同。

作為帝王,寧願國家沒了,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寶座。一國兩主,這的確給一心為國的于謙出了一個難以破解的題目。

關於朱祁鎮、朱祁鈺兄弟的會面,歷史說法不一。

《明史紀事本末》的記載是,兄弟二人見面後,噓寒問暖,還彼此謙讓了一番。這無非是說,您回來了,我就該把皇位還給你;另一個就說,我能回來就很感謝您了,哪能還惦記著這事。

《明實錄》則記載:

"帝迎見於東安門,駕入南宮,文武百官行朝見禮。"

這裡就沒有說得那麼客氣,僅僅是不冷不談地說了一句:從東安門把太上皇迎接到了南宮,文武百官見了個面,知道有這個事,做個見證也就是了。

但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代宗主動讓位給英宗,英宗會如何安排代宗呢?恐怕也不會有啥好果子吃,能否善終也未必一定。

第三,于謙性格剛強,不善權謀,不迎合權臣,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最早就因為不向權臣王振行賄而被免職下獄,土木堡之變後,侍講徐珵(徐有貞)以星象變化為由,力主遷都南京。于謙厲聲責備,力主抗戰,因而得罪了徐珵。

景泰八年(1457年),代宗朱祁鈺病重,徐有貞與石亨、曹吉祥等人趁機一起率兵迎接朱祁鎮復辟,並上疏將於謙等人逮捕入獄。

英宗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看來英宗還算有點良心,沒有忘記于謙力主迎接英宗回朝的事。

但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事就成了出師無名。”

於是,英宗才拿定主意,將於謙等一大批人全部處死。

于謙一心為國,憂國忘身,口不言功。但由於個性剛直,招致了眾人忌恨。

特別是對於謙倍加器重的代宗,不幸病重,年僅三十歲就駕崩。這給徐有貞等權臣們以機會,最終導致了于謙的悲劇。

總之,于謙始終堅定地站在了國家、社稷一邊,而不是像權臣們一樣,只考慮自己的利益,選邊站隊,只抱君王的大腿,不考慮國家利益。

于謙的結局,可以說國家、民族、政治制度的悲哀,也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無法協調的矛盾,是制度的死結。

最後還是看一下於謙的《石灰吟》,感知一下這位民族英雄、社稷中流砥柱的家國情懷吧。

石灰吟
作者:于謙 (明)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豹眼看歷史


于謙是力挽狂瀾,匡扶社稷既倒的英雄,如果不是他臨危不懼、力排眾議並指揮了“北京保衛戰”,也許明朝早就被異族改朝換代了。

于謙對大明有延續國祚和再造之功,本應得到明朝皇帝的感恩戴德和重用,然後事實卻出人意料,當明英宗朱祁鎮復辟後,于謙隨即被處死,這讓人十分驚異,于謙犯了什麼罪?

原來於謙一心為大明社稷沒有為自己留條退路所致。歷史的經過是這樣的:

于謙從小是個正直的人,23歲時進士及第,從此步入了仕途。

就在於謙進入朝廷的第二年,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伐途中去世,朱棣的嫡長子,當時46歲的皇太子朱高熾即位,他就是歷史上的明仁宗。

朱高熾是仁慈之君,治理國家還算不錯,然而天不假年,朱高熾在位僅十個月就去世了,這時他的長子,26歲的朱瞻基即位,朱瞻基就是歷史上的明宣宗。

于謙此時在朝中官拜御史,職務並不高,經過跟隨皇上平叛被朱瞻基賞識,于謙似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照耀大明政壇。

朱瞻基和他父親一樣都是短命人,執政十年後,朱瞻基在36歲時突然去世。

朱瞻基去世後,由他的長子,年僅九歲的朱祁鎮即位,他就是歷史上的明英宗。

當時9歲的朱祁鎮只是名義上的皇帝,大權掌握在“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和皇太后手中,朱祁鎮只會吃喝玩樂,因此有“孩童皇帝”之稱。

此時于謙因為兩袖清風和不攀附權貴而被“三楊”和皇太后重用,官拜兵部右侍郎。

小皇帝一天天長大,“三楊”先後去世,朱祁鎮沒有了約束越來越任性妄為,於是開始重用宦官王振。

(朱祁鎮)

王振為了討好朱祁鎮的虛榮心,竟然不顧實際情況,慫恿22歲的皇上御駕親征蒙古軍。說實話王振和朱祁鎮想玩貓捉老鼠的遊戲,結果朱祁鎮沒捉到老鼠,反而被老鼠活捉了。

在土木堡這個地方,朱祁鎮和他的二十萬大軍被也先打敗,朱祁鎮成了也先的俘虜。

也先押著朱祁鎮兵臨北京城,意思想把他當成要挾明朝的砝碼。

當時朝中大譁,形成了兩派意見,于謙主張誓死保衛北京城,另外一派以提督石亨、徐珵為首的主張南遷。

最後于謙在監國朱祁鈺和一些主戰臣子擁護下勝出,臨危受命升任兵部尚書,于謙馬上進行了調兵遣將,京城保衛戰開始了。

(于謙)

于謙為了粉碎也先以明英宗為要挾的目的,果斷擁立郕王,也就是當時的監國朱祁朱祁鈺為帝,朱祁鈺是朱祁鎮的異母弟,歷史上的明代宗或者景泰帝。

也先的進攻最終被于謙調動的人馬擊敗,也先帶著朱祁鎮逃走了。

一年後,也先為了製造內訌,把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朱祁鎮放了回來,朱祁鈺不想交出皇位,在於謙勸說下無奈接回了哥哥,隨之把他軟禁到了南宮。

朱祁鎮被軟禁七年後,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突然發動了“奪門之變”,擁立朱祁鎮復辟。

就在朱祁鎮稱帝沒多久就殺了于謙,(問題來了)難道于謙站錯隊了?

其實于謙根本就沒想到站隊,他為了大明江山社稷從不結盟也從不站隊,如果於謙懂站隊的話他也不會被殺了。

我們分析一下,于謙擁立朱祁鈺完全出於當時形勢緊迫的考慮,並非出於擁有權力的私心。

在朱祁鎮被俘後,也先兵臨城下,身為兵部尚書的于謙,為了保衛京城勢必要和郕王朱祁鈺一起抵禦強敵。于謙擁立朱祁鈺為代皇帝的同時,沒忘把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這對朱祁鎮有了個交代。

于謙這辦法和宋初的“金匱之盟”有異曲同工之妙,朱祁鈺就和當初的宋太宗一樣,只是臨時加個塞而已。講真當初朱祁鈺並不想當這個皇上,畢竟在當時情況這個職位是個燙手的山芋。

當擊敗也先京城保住後,朱祁鈺嚐到了當皇帝的甜頭,他不想再把皇位交出來了。

第一朱祁鈺不想交還給一年後放回來哥哥手上,他把哥哥朱祁鎮軟禁了起來。

第二也不想把皇位傳給侄子朱見深。當朱祁鈺突然病倒後,他考慮到了將來,於是想法百計廢了侄子朱見深太子之位,讓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當了繼承人,然而天不佑之,第二年朱見濟因病去世。

假如於謙有政治手腕,他懂站隊的話,在朱祁鈺病重期間,應該發動政變擁立朱見深為皇帝,這樣一來也就避免了以後被殺的結果。

但是朱祁鈺確實和他一樣在大明危急關頭做出了貢獻,朱祁鈺還沒有去世,再說朱祁鈺是于謙擁立的,於公於私于謙都狠不下心發動政變。

這是于謙沒有權謀的表現。說實話于謙擁立朱見深為帝符合皇位繼承製,具有合法性,于謙手握兵權,有發動政變的先天條件,但考慮到國家和百姓的安危,在強敵環視的情況下,于謙沒有考慮這些,也就是沒有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假如於謙立朱見深為帝,他有從龍之功,成為皇帝的首輔沒有任何問題吧?

于謙一心為大明江山和黎民百姓著想,認為誰當皇帝都一樣,只要國泰民安足矣。他錯過了擁立朱見深為帝的最好時間,這就為以後埋下了殺身之禍。

于謙對明朝有功,朱祁鎮稱帝之初認為于謙有功,這毋庸置疑。但徐有貞、曹吉祥、石亨等人必置於謙於死地,這幾個人對朱祁鎮說:“不殺于謙皇上你的皇位不具有合法性,否定於謙才能否定朱祁鈺的‘臨時政府’,朱祁鎮為了皇權的穩固,這才違心冤殺了于謙。

徐有貞、曹吉祥、石亨按在於謙頭上的罪名是:“欲擁立襄王之子為帝”,歷史資料顯示是這些人栽贓陷害於謙,如果於謙有站隊意識的話,憑他手中的權力可以參與,但他不恥與這些政客為伍,不以國家權力為賭注換取榮華富貴,這讓于謙輸得很慘,最後以謀逆罪被殺,並禍及全家。


秉燭讀春秋


最近《大明風華》正在熱播,裡面的于謙頗有魏晉名士之風,放蕩不羈,又嗜酒如命,整天爛醉如泥。

後來,于謙中了進士,晚上喝酒喝高了。第二天,進士們一起覲見朱棣,朱棣瞧見了醉醺醺的于謙,譏諷道:“你是不是想當李白?”

于謙答道:“母親去世了,思念母親就多喝了兩杯,如果喝死了正好可以隨母親而去了!”


朱棣無語了,哪來的狂小子,大手一揮,就讓于謙隨軍出征了!

這是電視劇中的于謙,有點愣,有點狂,有點二。真實的于謙肯定不是這樣的,要不他活不過五集。

于謙是明朝大功臣,也是民族大救星,沒有他,明朝或許會步南宋朝的後塵;沒有他,中原會再次陷入水深火熱。

然而,立有不世之功的于謙,卻慘遭屠戮,殺死他的不是別人,正是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鎮。

于謙到底有何過錯,卻遭慘死?

這要從頭說起!


土木堡之變,明軍全軍覆沒,明英宗朱祁鎮成了俘虜,大明危在旦夕,人心惶惶。

國不可一日無君,可太子只有兩歲,還是個小寶寶。這時候,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就被推上了前臺,被逼著當了皇帝。

要在太平歲月,誰都想當皇帝,甚至不惜手足相殘,可現在,強敵壓境,江山搖搖欲墜,這個皇帝誰都不願當。

因為京城被攻破,最先倒黴的肯定是皇帝,大臣或許能活命,運氣好的還能繼續當官,但皇帝就不一樣了,他只有一條路可走—黃泉路。

所以,朱祁鈺死活不願意幹。


這時候,于謙站了出來,大臣們也站了出來,黑壓壓跪倒一大片,最後孫太后出來說話了:“我兒啊,你怎麼這麼慫包軟蛋呢?丟祖宗的臉啊!”

朱祁鈺臉紅的像下蛋一樣,嘆了口氣:“好吧,我是代理皇帝,等危機解除了,誰愛幹誰幹,反正我不幹!”

後來,在於謙的運籌帷幄之下,京城保衛戰取得了勝利,瓦剌撤軍了,不用遷都了,天下太平了!

這時候,朱祁鈺過起了悠哉悠哉的日子,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要玩有玩,想怎麼就怎麼,沒人敢說半個不字,權力的滋味那叫一個爽。

朱祁鈺皇帝當上了癮,早忘了當初的承諾,皇位坐的很舒服,讓他挪一下屁股都不願意!

然而,幸福總是很短暫。


一天,朱祁鈺收到了瓦剌的來信,大意是:“朱祁鎮我給你放回去了,你只要給我糧食,我保管以後不騷擾你了!”。

朱祁鈺驚呆了,連夜寫了一封信:“大兄弟,可別,人就留您那吧,我給你雙倍的糧食,可好?”

哪知道,朱祁鈺的信還沒送出去,第二天,朱祁鎮就回來了,很快,整個京城都知道先皇回來了!

朱祁鈺傻眼了,怎麼辦才好呢?後來,朱祁鈺把朱祁鎮監禁了起來,管吃管喝,但就是不許出來。

就這樣,朱祁鈺又做了8年皇帝。

8年後的一天,朱祁鈺突然得了怪病,氣若游絲,幾天之後,石亨、徐有貞等人帶兵打開長安門,救出了朱祁鎮。

太上皇成功復位了!

朱祁鎮復位當天,下令逮捕了于謙,並廢掉了朱祁鈺,並將其軟禁了起來,一個月後,朱祁鈺離奇死去。

不久之後,于謙被處死。



朱祁鎮為何處死於謙呢?是因為于謙站錯隊了嗎?

其實,于謙沒有站隊,如果非要說他站了隊,那麼他站在了百姓這一隊,他心懷天下,心向百姓,在於謙的心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當年,于謙擁立朱祁鈺為皇帝,是為天下社稷而想,當朱祁鎮復位之時,于謙未有任何動作,同樣是為了社稷。

其實,石亨、徐有貞謀劃政變之時,于謙早得到消息,但他故意按兵不動,假如他有所動作,剿除石亨等易如反掌。

為了天下,于謙選擇犧牲了自己。


一半秋色


土木堡之變後,于謙力挽狂瀾,最後卻被處死,是因為站錯了隊嗎?


土木堡之變後,英宗被擄走的消息傳到了朝廷,京師亂成一團,大臣們都六神無主。有些官員提議,不如南遷,即放棄北京遷回南京。尚書胡濙說,我只知道固守京師,不知道懼敵南遷的。于謙說:“哪個敢倡議遷都?哪個想南遷就該斬首。京師是大明的根本,一旦動了,大事就去了。北宋南渡就是一個反面例子。請太后速召勤王兵誓死守京都。”太后命朱祁鈺統領百官,他封于謙為兵部尚書。

乜先帶著朱祁鎮來犯,于謙與石亨奮力殺敵,逼退乜先。後來,乜先派使者來京,說想送朱祁鎮還朝。朝中的大臣開始主張議和,唯有于謙說:“江山社稷為重,君為輕,千萬不要中了敵人的詭計。”於是拒絕了使者,傳令守住各邊關要塞。


土木堡之變後,于謙力挽狂瀾,最後卻被處死,是因為站錯了隊嗎?于謙在公在私都是為了明朝江山為重,按理不應該殺他。因此于謙被殺的原因我認為有兩點:


一是在朱祁鎮看來,不歡迎他回朝的人都得清算。


朱祁鎮在雖然身在胡虜不曾受到虐待,但是畢竟事事受制,因乜先想送他還朝這件事情,他必定是知道的,乜先同樣也會將於謙拒絕讓他還朝這件事情說給朱祁鎮聽,他的心裡也會有個疙瘩在。因此在幾年以後,朱祁鎮復辟後,開始秋後算賬也是必然的。

景帝即朱祁鈺當上皇帝后,封朱祁鎮為太上皇。當上皇帝的朱祁鈺享受了帝王的待遇,如果迎了朱祁鎮回來,該如何處置呢?是讓他做太上皇還是再次讓位給他做皇帝?怎麼想都是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因此,從內心上來講,景帝是十分不願意朱祁鎮回來的。


因此,當太上皇朱祁鎮回朝後,景帝便將他囚禁在南宮。景泰帝不但將南宮大門上鎖灌鉛,甚至加派錦衣衛嚴密看管,連食物都只能通過小洞遞入。有時候,吃穿不足,導致太上皇的原配錢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紅,託人帶出去變賣,以補家用。為免有人聯絡被軟禁的太上皇,景泰帝甚至把南宮附近的樹木砍伐殆盡,讓人無法藏匿。太上皇便是在驚恐不安之中,度過七年的軟禁生涯。


景帝為了讓自己的子孫繼續得以傳承皇位,執意廢掉皇太子朱見深,換上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結果朱見濟夭折,皇儲之位空置。到了景泰八年,景泰帝突然病重,臥床不起。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此時,朱祁鎮的一些舊部如石亨、徐有貞開始密謀復辟,並很快取得成功。


當朱祁鎮重新登上皇位後,馬上傳下聖旨,抓少保于謙、大學士王文、陳循、尚書俞士悅、太監王誠等下獄,將景帝囚禁。


二是于謙得罪了小人。


于謙是公認的對國家有功之人,於情於理不應該殺他,但因為于謙公正無私,得罪了石亨。因石亨的侄子石彪被于謙彈劾,戍守大同,石亨一直懷恨在心。因為于謙被下獄後,他立即落井下石,堅定了英宗(朱祁鎮)殺他的決心。


“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于謙之死可以說是得罪小人的真實寫照了。


裡裡楊


這就是伴君如伴虎的老話應驗,這種現像從古至近代還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