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精銳在土木堡之戰中損失殆盡,于謙為何還能打贏北京保衛戰?

你白哥哥


咱們都知道,在古代帶兵打仗,除了力量的評估,最最重要的是一個有軍事能力的指揮官來指揮作戰,才不至於敗。

大明精銳在土木堡為何慘敗,這主要是皇帝沒有主見,聽了大太監“王振”率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而王振不懂兵法,軍隊開拔前沒做準備,行軍路上軍紀渙散,糧草又接濟不上,又經不住“瓦喇”也先的“誘敵之計”中了埋伏。

明軍仗著人多突圍了,王振要想帶皇帝和軍隊到他老家蔚州擺擺威風,幾十萬將士離開大同,往蔚州方向白白行了四十里,王振又想起部隊人太多他家莊田裡的莊稼豈不要受損失,於是匆忙下令軍隊往回返。這樣一折騰就耽誤了撤軍的時間,也使得大明精銳成為了一支“疲兵”。

然後被“瓦剌”軍追到,明軍是邊打邊退就到了“土木堡”,而土木堡離河北“懷來城”沒有多遠,隨軍大臣就勸“明英宗”趁天亮趕快進城。可又是王振執意不肯,把軍隊駐紮在了水源稀少的土木堡,瓦剌也先把土木堡圍了個水洩不通,然後就是明英宗被俘。

土木堡之敗主要還是王振不諳兵法,使得大明精銳成為疲兵,深陷圍地,水源斷絕,遭致慘敗。這都是指揮不利,有道是一將無能累垮三軍。

而“于謙”能打贏北京保衛戰是“于謙”有膽有識,以南宋的史實,向皇太后和鉞王朱祁鈺陳述了利害,在京城指揮軍民守城,是以逸待勞,加上各地軍隊接到朝廷命令來京增援,也先短時間內攻不下京城,就不得不退兵。所以“于謙”能打贏北京保衛戰就是保衛住國家的根本,京城不倒,就會兵源不斷,瓦剌最終會敗。


夏有涼風61


土木堡之變,號稱五十萬的明軍主力被也先剿滅,皇帝朱祁鎮被活捉,四朝老臣張輔、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全部被殺。大明危在旦夕。于謙在朱祁鈺支持下,率領大明的殘兵,成功地領導了北京保衛戰,成為大明名副其實的中流砥柱。于謙為什麼能力挽狂瀾、創造奇蹟的呢?原因如下:

一、他有卓越的政治領導能力。



死太監王振把持朝政,造逆,害死五十萬大軍,害死了一大批文武幹臣。王振已死,但王振死黨錦衣馬順仍在呼五喝六,在朝廷上被王竑痛毆、啖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臣們紛紛動手,當著攝政王朱祁鈺的面幹掉了馬順,又幹死毛貴、王長隨。大臣們圖一時之快,沒有意識到危險。兵部尚書于謙是眾人皆醉,唯吾獨醒!攔住攝政王朱祁鈺:殿下!順等罪當死,請殿下下令百官無罪!朱祁鈺准奏,又下令把王振的侄子凌遲處死,朝廷恢復平靜,于謙成了新朝廷的柱石。

于謙又為了國家,和大臣們一起扶祁鈺上皇帝位。

他又說服了景泰帝及全體大臣,堅守北京。

二、他有傑出的組織發動能力。

于謙深知:瓦剌也先隨時有可能帶重兵來武裝訪問北京。時不我待,從八月到九月,完成了糧食儲備、軍事訓練、修補城牆等各項京城防衛工作。上下同仇敵愾。



通州糧倉倉米數百萬,可供京城吃一年,大臣們怕城外的糧食無人運送,被也先所有(資敵),有人主張燒掉,于謙命受召軍隊從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糧,並運送至京城。一舉而三得。

三、大同總兵郭登、宣府總兵楊洪機智、勇敢,不僅率領手下成功地擋住了也先用前皇帝祁鎮這個“肉票"的要挾、強攻,為北京保衛戰贏得了二個多月時間,使于謙得以從容地完成了戰前動員及準備。

也先見在郭登、楊洪兩位牛人面前沒戲,轉而攻破紫荊關,兵臨北京城下,但兵貴神速,到十月八日,大明在於謙總司令指揮下早已在首都集結了二十二萬大軍,嚴陣以待。

四、于謙採用軍戰連坐法,使得全軍將士均抱必死之心,大大提振了士氣,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

于謙發明的連坐法,即:凡守城將士,必英勇殺敵,戰端一開,即為死戰之時!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立斬!臨陣,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敢違軍令者,格殺勿論!後代軍事指揮官紛紛克隆,顯見成效!

五、嚴謙以身作則,與瓦剌死磕,成為大明北京保衛戰的定海神針。

北京九門,于謙下令九名將領守衛,自己親自守衛北京北面、正面對也先大軍的德勝門!這就是卓越統帥的魄力加魅力所在。

于謙下令全軍開出九門之外,列陣迎敵!並且下令錦衣衛巡查城內,但凡查到有盔甲軍士不出城作戰者,格殺勿論!

大軍開戰之日,眾將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九門,有敢擅自放入城裡立斬!

一夫玩命,萬夫莫當!

六、也先缺少攻城的有效器械,火力遠非大明對手。

直到滿清,耿精忠、尚可喜等背叛後,滿清才仿製了像模像樣的紅衣大炮,前期也照樣被袁崇煥紅燒……

也先也一樣,騎兵適宜野戰,在高牆之下難以有所作為。

也先在北京城下傷亡慘重,在城外紮營準備撤退之時,又被于謙大炮一陣猛轟,瓦剌軍營陷入一片火海,死者逾萬。



七、知人善任,重用土木堡逃回的大將石亨。

客觀地說土木堡一役,王振是罪魁禍首,非戰之罪。死裡逃生的石亨被削去官職,生活在別人的歧視之中。于謙提拔了石亨,並且讓石亨駐守北京第二重要的安定門。

正面佈陣的石亨的侄子石彪砍人如砍瓜切菜,隱藏抄也先後路的石亨見也先向自己方向逃來,正好報仇,殺了個痛快!也先所部狼奔豕突。

八、北京保衛戰,將士們為保衛國家、保衛親人而戰,是土木堡之變的復仇之戰,于謙玩命,全體將士也都玩命。

大家本和也先已有血海深仇,加之都明白一旦也先破城,明朝將士必成亡國奴,親人們必遭瓦剌部燒、殺、擄、掠,為大明榮譽而戰,這是保家衛國之戰,大家自然玩命!


蒼茫大地顧煒斌


古代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我們來看天時和地利,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十七日,土木堡之變的消息傳到京城,作為兵部尚書的于謙就開始調兵遣將囤積糧草做好大戰的準備,等到也先兵臨北京城下已經是十月中旬了,北方已經進入冬季,蒙古作為進攻的一方,戰線拉長,補給不易,而明朝則作為守城的一方,以逸待勞。天時地利可謂盡在明朝。

而人和呢,明朝廷這邊以于謙為首的堅持主戰派佔了上風,且得到了新皇帝和皇太后的支持,京城軍民百姓也同仇敵愾,于謙更是身先士卒,鼓舞士氣。而蒙古方面也先一開始就是打著以英宗為人質,要挾明朝廷的主意,作戰意志並不堅定。所以人和也是在明朝這邊的。

而我們看下雙方的戰略和排兵佈陣。一開始也先出招抓了英宗,以他為人質來要挾明廷。結果於謙出招聯合大臣和皇太后用力了景泰帝,調兵遣將準備北京保衛戰。

也先一看威脅不起作用,只好率大軍來北京,以武力恐嚇,一開始卻是勢不可擋,但到了北京城下,于謙背城結陣死戰,官兵們受到感染,士氣大振,殺退了也先的進攻,而此時城外廓的居民也紛紛向敗逃的蒙古軍投擲石頭,以助軍威。蒙古人多是騎兵,本就是善於劫掠,而不善攻城。

久攻不下,也先只好撤退。于謙又派出騎兵軍隊追擊,多次擊敗敵兵,追回被蒙古人掠奪的物資。自此北京保衛戰宣告勝利。

武器上來看,明朝軍隊將火器與步兵和騎兵部隊結合起來,協同作戰,有效地打擊了蒙古軍隊,這也是從明成祖以來,依靠火器對蒙古軍隊作戰無往不利的體現。

最後,從國力上來看,此時的明朝正直國力最強盛的時候,即便英宗在土木堡敗掉了50萬軍隊。但這個時候明朝是可以輕鬆的拉起上百萬軍隊的超級大國,事實上北京保衛戰的時候參與的軍隊就有22萬之多。可惜從這以後,明朝就開始走了下坡路。

綜上所述,這場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離不開于謙的個人能力和魅力,也離不開普通老百姓的同仇敵愾和士兵的浴血奮戰。


歷史小跟班


土木堡之戰,是由太監王振導演的一出自視其大,自掘墳墓式的戰爭,結果把大明帝國帶入萬劫不復。此戰過後,大名不僅精銳盡失,明英宗還成了俘虜,瓦剌挾持明英宗扣關奪隘,兵圍北京城。在這種情形下,于謙以22萬備用軍,竟然打得瓦剌無計可施,在勤王兵即將到達前,只好引兵撤離。于謙的勝利,主要贏在思想統一、士氣旺盛、戰術對路。

一、統一思想穩定人心

土木堡失利後,精銳喪失殆盡,還不是最大的危機。對大明王朝來說,人心浮動才是心腹大患。朝中大部分朝臣都主張遷都,直白一點說,就是放棄京城南逃。

在這種情況下,于謙挺身而出,厲聲呵斥“逃跑派”。他提出,只要南遷,大軍一動就意味著大勢已去,宋朝就是教訓。為了打擊逃跑言論,他厲言,敢言南遷者殺!他的建議得到了部分有識之士的認同,尤其是監國朱祁鈺。

接著,他稟明太后,為了防止瓦剌以明英宗繼續訛詐,立刻擁立郕王朱祁鈺為新皇帝,遙尊俘虜朱祁鎮為太上皇。于謙的這個決定,為大明的安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同時也為他個人留下了殺身之禍。


可以說,新皇確立,堅定地打京城保衛戰,這兩項決策對國人,起到了統一思想,振奮人心的作用,成為贏得京城保衛戰的最重要基礎!

二、振奮民族士氣

中國人向來不缺,在危難時期的民族情節。危難之中,朱祁鈺作為皇帝與京城同在,與軍民同進退的決心,穩定了人心,同時也激起了抗擊入侵的民族士氣。

這是在這種團結一致的心氣下,于謙才能做到迅速調集周邊城防軍、運糧軍、民兵等。雖然這些軍隊與正規軍相比,沒有經過戰鬥訓練,武器裝備也不夠精良,也沒有任何實戰經驗,但好歹湊足了22萬人,分佈九門,短期內至少可以抵擋一陣,靜等周邊勤王部隊的到來。


在戰鬥中,我們可以看到民族士氣的體現,連老百姓都自發參與戰鬥,利用地形優勢,連連阻擊蒙古人。

三、戰術對頭

保衛戰中,于謙統領指揮,他以九門為基地,但不給瓦剌攻城的機會,把戰鬥引入地形複雜的村戰、巷戰。開闊地帶是蒙古騎兵的優勢,這種戰馬無法撒野奔跑的狹窄地帶,蒙古人有力使不出,處處挨悶棍。

也先的弟弟就中了計,被石亨的神機營,用大炮轟死在一間,用以誘敵的空房子裡。戰鬥中,老百姓爬上房頭,向蒙古人扔石頭,弄得也先處處草木皆兵。


四、也先估計不足

也許是土木堡之戰後,也先挾持明英宗,一路勢如破竹,讓他對自己估計過高。他根本沒想到會受到如此頑強的抵抗,計劃中的拿明英宗做誘餌,竟然不好用了。想直接攻城,卻發現自己似乎四面受敵,連攻城的機會都沒有。

接連遭遇幾次打擊,也先是進不得,退又不甘。就在他進退為難的時候,卻發現大明周邊勤王部隊,離京城的距離越來越近。


再不走,恐怕就要被包餃子,跑不掉了。於是也先心有不甘地下令撤軍,于謙贏得了京城保衛戰,保住了大明江山百年基業!


尋根拜祖


我們先說說大明王朝的基本軍事力量。

簡單來說,大明軍隊一分為二。

一是直屬皇帝的精銳,比如京軍三大營。

這三大營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這三大營也是精銳的野戰部隊,當年明成祖朱棣就帶著他們橫掃蒙古。

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帶的大明精銳部隊,其實就是以三大營為主力的京軍。

親征的結果也很清楚,朱祁鎮跟他的大明王朝野戰精銳於土木堡被也先一窩端,全部拜拜。但明朝的其他軍事力量還在呀。

二是明朝的地方軍事力量,衛所部隊。

也先俘虜朱祁鎮,帶著大勝之威來攻打北京。北京城中止於10萬被挑剩下的軍隊了,其實這10萬部隊被稱為老弱病殘,我覺得到真不合適。

為何?

土木堡之戰前,沒有人會想到這仗會打成這樣,50萬軍隊啊,就是50萬頭豬,也先也抓不完,殺不完呀。

在眾人的眼裡,這是跟著皇帝大佬出去賺軍功刷戰績呀。

所以啊,到底去了一幫什麼貨色,本忽還真覺得不好說。有關係的、會鑽門子的都跟著皇帝趕著千里送人頭了,剩下的10萬部隊,可能還真留下了些能征善戰,敢打敢殺的哥們。

再且,于謙在這個危難時候挺身而出,先穩定朝局,不能人心惶惶啊,再發布勤王命令,令河南山東等地的衛所備倭部隊集結北上支援北京。

反觀也先。

也先的軍隊是以騎兵為主的部隊,沒有攻城器械,也缺乏攻城經驗。對著北京城一頓舞刀弄槍,當然是被于謙擊退了。

再說,在於謙的勤王令之下,地方軍隊不斷增援北京城,也先集團有被包餃子的危險。也先當然就腳底抹油,跑了。


以上就是戰略忽悠局關於于謙打贏北京保衛戰的回答,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您留言評論,我會第一時間回覆,謝謝。


戰略忽悠局


明朝在土木堡慘敗後的北京保衛戰中打敗了瓦剌,除了城牆堅固和以逸待勞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如下幾個原因。

1,皇帝英明,知人善用

明代宗個人能力出眾。明代宗繼位穩住了君心民心,而且明代宗也是一位明君,他不拘一格重用於謙,並且不計前嫌重用了在土木堡之戰中戰敗逃回來的石亨。後來明代宗又根據明朝軍隊特點制定出一套改革方案,短時間內提高了明軍戰鬥力。

2,明軍總體實力遠超瓦剌,于謙軍事能力強

雖然明朝在土木堡之戰中戰敗了,但損失的不過20萬兵力,全國尚有百萬雄兵,加上明軍武器先進,所以明朝整體實力還是在瓦刺之上的。在於謙這位有軍事才能,有謀略的將領帶領下依舊能擊敗瓦刺,拼硬實力瓦刺肯定是不如明朝的。

3,瓦刺本身就沒有遠大的目標

也先不是抱著滅亡明朝的目的來的,只不過想在戰爭中撈撈好處,自身實力也不允許他長久作戰。瓦刺作為遊牧民族,戰線拉得太長本身補給就跟不上,只能搶劫當地老百姓來維持戰爭,所以在北京保衛戰中他們看在明軍手裡撈不到好處後也就撤退了。


少公子趣說歷史


這裡面有兩個原因,其一,于謙北京保衛戰的兵力,基本與土木堡的兵力關係不大。明英宗在王振的慫恿下,帶領以所謂的明軍精銳三大營為主體的數十萬軍隊,出京北征瓦刺。與瓦刺未接戰前,前鋒看到此前守邊明軍被瓦刺擊潰的慘烈場面,久未歷戰的明軍,一時膽寒,畏敵如虎。恰巧瓦刺大軍衝來,不戰即潰。前軍一潰,後面不知情況,軍心即亂。王振一個太監,否定軍事官員意見,瞎指揮,帶領明英宗遊弋到土木堡,受困不能突圍,他自己被殺,明英宗被俘。帶出來的數十萬軍隊如鳥獸散。敗訊傳到北京,傾朝驚慌,甚至有人主張遷都躲避瓦刺鋒芒。值此危難之際,于謙站出,獨擋大任,主張組織力量,堅守北京,擊退瓦刺。於是,眾推明英宗之弟朱祁鈺監國,動員、組織北京市民人等、京城防守人員、朝廷官員及其子弟等有生力量,防守保衛北京。當然,從戰場敗退回京的軍人,也是兵源之一。

其二,兩軍開戰,防守與進攻是兩個不同的境況。明軍出京北征打野戰不能取勝,但在北京保家衛國,打防守戰卻還是有膽氣的。加之瓦刺攻到北京城下,鬥智鬥勇,都不是于謙的對手,以致久攻不下。打慣荒漠野戰的瓦刺軍兵,對此毫無辦法,時間一長,士氣低落,軍心渙散,瓦刺只有撤退。于謙贏得了北京保衛戰!


二曲人


土木堡的失敗,肯定是被誇大了。即便是有五十萬人馬迎戰,蒙古人最多也只能做到擊潰,而不可能是全殲(陣亡+被俘)。而此時明朝尚處於中前期,士氣不至於太過消沉,且戰場也不是關外。這些潰散的軍隊重新整合形成戰鬥力是不難的。

另外,大明朝庭的應變能力在這個時代還是很好的,是崇禎帝時代所不能比擬的。即便皇帝被俘,對整個朝廷迅速轉入臨戰狀態、堅守北京,看來並未造成多大影響。漢人如果真的能做到上下一心、同仇敵愾,那周邊外族的機會其實是很小很小的。

總體而言,土木堡之變,對大明和蒙古人,應該都是一個意外。就總體實力而言,當時的世界,恐怕還沒有什麼國家有能力把大明給滅了。


大明雄魂


明英宗統率五十萬大軍親征瓦剌,這個數字肯定有水分,明朝倉促出兵,是不可能調集這麼多軍隊的。

明朝在土木堡慘敗,就連大明天子也被瓦剌俘虜。消息傳回北京,宮廷裡面是極為震驚。

瓦剌兵鋒正盛,有些人擔心北京守不住,就建議遷都。于謙駁斥了這種觀點,表示如果南遷就是做第二個南宋,就只有半壁江山了。他的話振奮人心,將士們感覺退無可退了,只有奮力一搏才能保住北京。

明朝軍隊破釜沉舟的士氣已經起來了,在北京保衛戰中奮勇殺敵,就打退了瓦剌的攻擊。


華聲1818


土木之戰是運糧官,積餉於通州壩上,餓死了將士,嫁禍給王振。也先根本不是明朝的對手!只有吹牛娶大明公主,王振制了他,一怒尋仇,導致戰事。多看點明朝人編的書才能有正確史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