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怎麼引起的?

梧桐86054336


劉醫生談骨論筋🐻引起肩周炎的原因🐻

肩周炎是困擾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疾病,它引起肩膀疼痛和活動障礙,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為了很好的預防它的發生,我們要深入的瞭解引起它發作的原因。這樣才能做到防患於未然。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


肩周炎

肩周炎是引起肩部疼痛以及運動障礙的一組疾病的總稱。是肩關節晝夜肌肉、肌腱、滑囊以及關節囊的慢性無菌性炎症。好發於女性,以左肩為主。

它的主要症狀:1.肩膀疼痛,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其嚴重。甚至影響睡眠。2.肩關節活動功能障礙,特別是外展和背伸。這導致許多平常的動作完成不了,比如梳頭、脫毛衣等。3.肩膀周圍有明顯的壓痛點。4.肩關節怕冷,能誘發或加重。5.病程長的引起肌肉萎縮。


引發肩周炎的原因

1.肩關節四周組織的退變老化。變得容易受傷,輕微的力量就可以引起它的損傷。這是肩周炎發病的基礎。

2.反覆的勞損摩擦,更容易使薄弱的肩周組織出現損傷,從而引發病變。比如繁重的家務勞動、反覆單一的動作。

3.長時間錯誤的姿勢,缺乏適當的放鬆活動,會引起肩周組織持續性的緊張,導致損傷和黏連。

4.上肢受傷後長時間固定,比如肩膀骨折、前臂骨折等。長時間懸吊胳膊,引起組織的萎縮和黏連。

5.肩膀外傷後治療不當,沒能及時的減輕局部的水腫和滲出,導致局部黏連。

6.頸椎病也會引起肩膀疼痛不適,導致活動減少,時間一長就會引起肩膀四周組織的黏連。

7.引起肩膀疼痛的其他疾病,比如冠心病、膽囊炎、肺部疾病等可放射性的引起肩膀疼痛,導致肩膀活動減少,誘發肩周炎。

1.休息,減少勞損對它的破壞。2.局部可以烤燈、艾灸、熱敷等理療方法。3.口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減輕局部無菌性炎症,並且起到止痛的作用。4.疼痛較重時可以封閉治療。5.嚴重的可以在麻醉下手法鬆解。6.肩關節鍛鍊,非常重要。比如手指爬牆、身體後面拉毛巾、彎腰旋轉手臂等。

肩周炎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如果不積極正確的治療,很容易遺留後遺症。所以大家一定要正確的面對。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提到肩周炎,前天我的門診還來了一位50多歲的老大爺,他告訴我說:“大夫啊,最近老感覺右邊膀子疼的厲害,而且還是一陣一陣的疼,現在都不敢抬胳膊,前兩天下雨時感覺疼的才狠,您看這是咋回事啊?”後來通過對大爺的詳細問診,瞭解到他是一位建築工人,主要負責築牆壘磚,兩個胳膊長期處於向上抬的狀態,以前也有過膀子疼,以為是累的,休息以後就會好很多。可近來疼的厲害,而且疼的更加頻繁,這才想到來醫院就診檢查。通過問診,我初步對大爺診斷為了肩周炎,之後又讓大爺拍了X光片,證實了初步診斷。

肩周炎,簡單而言就是肩關節處及其周圍發生了炎症反應,我們俗稱其為“五十肩”。引起此病的原因有很多:第一,長期過度勞累、姿勢不佳。比如前面提到的老大爺,他發生此病的原因很有可能就跟此因素有關。第二,與年齡有著一定關係。40歲以上中老年人為此病的多發人群,他們的軟組織一般會發生退行性病變,對外力承受力減弱,因此容易發生肩周炎。因此,前面提到的老大爺發生肩周炎也與此因素有著一定關係。第三,上肢受到外傷後,長時間對肩部的固定限制導致了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等一系列變化,從而發生肩周炎。第四,肩部受到急性挫傷,而且未取得及時正確的有效治療,從而引發肩周炎疾病。

本期答主:左旺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本人就是肩周炎患者。剛開始左肩膀疼痛,只以為是睡覺姿勢不對壓的,過了一段時間疼痛更厲害了,左手臂抬不起,向後痛的厲害,手臂只能向前活動。晚上睡覺的時候只能右側面睡覺,左手臂動彈不得,一動,就鑽心的疼,後去讓醫生檢查是肩周炎,得了這病一隻手臂動不得,很難受。


老杜拉麵


看了上述幾位大夫論述受益了。我就是一位肩周炎患者,一到冬季晚上痛的睡不著覺。到醫院看醫生,建議我做微創手術。我也貼過各種膏藥,中草藥熱敷等方法治療,效果都不明顯。分析我患肩周炎原因,主要是長期座辦公室缺乏鍛鍊造成的。為此,我從今年初開始加強了身體鍛鍊,堅持每天步行一萬步左右,用半小時時間拉單槓鍛鍊肩臂膀和腰椎。時至今日肩周炎症狀已有明顯好轉,相信堅持鍛練下去實現完全好轉是大有希望的。


hqs攝緣


肩周炎什麼原因造成的?

你好;我是針推科王醫師,接觸到本病比較多

肩周炎又叫漏肩風是以肩部疼痛,痛處固定,活動受限為主症的病證。因本病多發於50歲左右的成人.故俗稱“五十肩”。後期常出現肩關節的粘連,活動明顯受限,又稱“肩凝症”“凍結肩”等。


漏肩風的發生常與體虛、勞損及風寒侵襲肩部等因素有關。本病病位在肩部筋肉,與手三陽、手太陰經密切相關。基本病機是肩部經絡不通或筋肉失於氣血溫照和活養。無論是感受風寒,氣血痺阻,或勞作過度,外傷損及筋脈,還是年老氣血不足,筋骨失養,皆可導致本病。



治法;通經活絡,舒筋止痛。取局部穴為主,配合循經遠端取穴。





“肩周炎”這個詞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大家多少對我都會有些瞭解。要說患肩周炎的根本原因,首先我們先來科普下什麼是“肩周炎”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所以又稱“五十肩”。肩周炎是指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症,中醫認為肩周炎是由肩部感受風寒所致,因患病後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像凍結了一樣。

按照病情發展,肩周炎可以分為3個階段:

肩周炎病程較長,可遷延反覆數月,甚至2年左右,有時也可在病程的不同階段停止,疼痛症狀消失,肩部功能活動逐漸恢復,因此根據不同的病變過程,臨床上可以將肩周炎分為急性期、粘連期和緩解期3個階段。

急性期:約為1個月,有時亦可延續2~3個月;

粘連期:病期約為2~3個月;

緩解期:肩周炎作為自限性疾病,大多數病人有自愈的傾向,一般約需半年~一年。

下面我們來說說肩周炎是怎麼引發的:

1、不良姿勢

貓背樣弓背聳肩,頸部、背部肌肉的負擔加重,分佈不對稱、不均勻。長時間的這種姿勢,將使局部肌張力增加,出現慢性勞損與炎症,而誘發肩周炎。

2、肌肉廢用

由於職業和工作的關係,經常使用腕和手指,而肩部和頸部卻幾乎不運動,肌肉處於僵硬狀態,也可引起肩周炎。

3、長時間的某一姿勢

即使姿勢正常,長時間處於某一姿勢,可使頸、肩、背的部分肌肉過度緊張,甚至勞損,誘發肩周炎。如有的女性患者喜歡做十字繡、有的愛打麻將、長期使用電腦等。

肩周炎有哪些日常家庭護理?

1. 儘量減少用痛手提舉重物;

2. 在工作或做家務時避免集中或重複使用同一肩關節,應輪流交替使用;

3. 穿衣可先穿痛手,然後才穿起好手;

4. 避免側睡在痛手一邊;

5. 睡覺或運動前可熱敷10~15分鐘,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程度;

6. 疼痛嚴重時,禁止任何功能性鍛鍊,患者可做輕微的肩部運動,如“鐘擺運動”,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放鬆肌肉以及減少疼痛。疼痛緩解後,進行適當的關節活動運動,鍛鍊的時間不宜過長,每次最多十分鐘左右。

關注健康,關注鋒仔!


鋒仔king


肩周炎是無菌性炎症,首先抗菌消炎,其次是通經活絡,最好活血化瘀。肩周炎自然好了,沒有那麼複雜。



恆泰霖


肩周炎(“五十肩、凍結肩”)

醫學術語叫做 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引起疼痛和活動受限。

有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正在)凍結期、(徹底)僵硬期和解凍期。

主要症狀

正在凍結期,又叫疼痛期:在此階段(持續2-9個月),肩部會逐漸出現疼痛,進而在夜晚睡覺時疼痛加劇(尤其是側臥患側)。

徹底僵硬期:在此階段(持續4-12個月),肩關節會開始變得僵硬,疼痛繼續存在。當你在做日常的活動,比如搬箱子或者穿衣服時,會變得更加困難。肩部的肌肉開始廢用,因為你會因為疼痛而不使用。

解凍期:在此階段(持續5-12個月),關節活動度會逐漸恢復,疼痛逐漸減弱。

補充說明:“凍結肩”好發於女性,年齡集中在40-70歲或以上,以單側受損為其重要特點。另外,糖尿病患者發病率高達5倍!

現在比較好理解的解釋就是關節囊發炎,導致疤痕組織形成,減小了肱骨在關節窩內的活動空間,因此限制了關節的運動。

唐尿病患者患病率的增加(尤其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即II型糖尿病),是因為關節囊內的葡萄糖分子粘住了膠原蛋白纖維,導致僵硬。基於這個原因,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雙側“凍結肩”。

在女性患者中,激素水平的紊亂可能也是重要的一個病因。尤其是更年期女性更易患病!

第一、如果病情比較輕,可以不用特殊處理,因為其本身是可以自我癒合的。

第二、有運動需求的人,可以保持小範圍的擺動訓練,肌肉遵循“用進廢退”的原則。

第三、請運動損傷專家或相關人士進行物理治療和特定訓練。

第四、服用相關類固醇藥物或抗炎藥。

第五、手術(如關節鏡囊膜釋放手術)

恢復

大多數情況下需要1-3年,其過程是比較緩慢的。也有一些研究和臨床證實了關節鏡手術的積極效果。然而,對於患者這只是基於所有保守療法都無效的前提下進行!

如果您現在疼痛特別明顯,建議先在局部做做肌肉組織的鬆解,可選擇針灸、拔罐和推拿。待疼痛緩解後一定要進行肩關節康復鍛鍊,可推薦的訓練參照如下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3113a14fe2c864edc003e6057edd33fb\

張正陽Thomas


肩周炎,也叫肩關節周圍炎,俗稱五十肩,是指在這個年齡段,屬於高發性的肩關節疾病,重症的患者非常痛苦,梳頭不行,有的提褲子都是一種困難,小問題卻極其影響生活質量。

原因診斷與結果診斷

現在的醫學很多時候,把這兩種診斷搞混,例如,肩關節痛為什麼?醫生會告訴你,這是肩周炎造成的,我覺得有問題,肩周炎是一個結果診斷,也是由於生活中的各種原因,最終造成這個結果,不是肩關節痛的根本原因。

疼痛特點

肩周炎的人,不是症狀都一樣,有的人是上舉困難,有的人水平方向抬不起來胳膊,有的人手向後伸困難,很多人夜間疼痛會大於白天,隨著疼痛的持續,越來越不敢活動,病痛也越來越重,這也是為什麼一直提倡鍛鍊的原因。

造成原因

收集過很多肩周炎患者的發病經歷,一個是源於曾經的外傷,例如,肩袖損傷、肩關節脫臼造成肩關節長期活動受限;一個是長期的過度使用,造成肩關節活動肌群勞損;還有一個是頸椎病或其他疾病,造成神經損傷,肩關節活動減弱等!

處理方式

對於肩周炎的處理,難點是判定肩關節活動相關肌群的痛點位置,每個人都不一樣,絕對沒辦法套餐化處理,找到痛點手法按摩就可以,每個點5分鐘,再就是做肩關節受限方向的被動運動,已錄過小視頻!


喬棟談健康


「肩周炎」,是對肩關節周圍引起疼痛疼痛和活動障礙的炎症疾病的統稱。其相伴的名字還有凍結肩等。如今,這個病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眾所周知,肩周炎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周圍的疼痛,通常有較嚴重的夜間疼痛,且伴有整個肩部逐漸加重的整體僵硬,限制日常生活、工作及休閒活動。



那麼,正如題主問的:「肩周炎,到底是怎麼引起的呢?」


實際上,引起肩周炎的機制非常複雜,很多能引起肩關節周圍組織炎症反應的因素,比如外傷、免疫系統疾病等都能引起【肩周炎】。


甚至,還有一大部分肩周炎,我們醫學界也找不到原因,於是我們就給這一大類找不到原因的,取名叫「特發性」凍結肩或「原發性」凍結肩。但是,醫學界經過研究還是發現,原發性凍結肩還是與其他疾病和問題有關的。

比如:糖尿病患者發生凍結肩的風險更高,患病率為10%-20%[1,2]。此外,你可能不知道是,肩周炎甚至還與八竿子打不到的【甲狀腺疾病】[3,4]有關。而因為各種原因,比如在骨折、腦血栓、腦出血等後,長時間肩關節不動更是明確的引起肩周炎的因素。


我們一再強調【肩周炎】要和【肩袖損傷】區別,但是肩袖損傷等外傷也會繼發肩周炎(凍結肩),以及與之相類似的還有肱骨(大臂骨頭)骨折或肩部手術[5]。甚至還有醫學報道顯示,肩周炎也會繼發於其他離肩膀很遠部位的外科手術,比如心臟手術[6]。因此,各種手術後儘早的開始進行肩關節活動鍛鍊,很可能可以有效預防肩周炎。


在醫學界內部,關於肩周炎的病理生理學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業內的健碩認為可能是患者肩關節周圍最初發生炎症,尤其是關節囊、喙肱韌帶及肩袖間隙發生炎症[7],這些炎症把肩關節周圍亂七八糟的結構都亂七八糟的黏連在了一起[8].......。

但是,儘管我們並不是十分確切的知道您的肩周炎到底是因為什麼引起的。但是不管是特發性凍結肩,還是創傷後凍結肩,無論是有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還是其他相關軀體疾病,其實,肩周炎恢復時間大多都沒有很大差異。而且治療都以生活中康復鍛鍊和物理治療為主。


更多有趣有用的醫學科普知識,請關注骨科醫生路遙!


參考文獻

  1. Pal B, Anderson J, Dick WC, Griffiths ID. Limitation of joint mobility and shoulder capsulitis in insulin- and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Br J Rheumatol 1986; 25:147.
  2. Huang YP, Fann CY, Chiu YH, et 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with the risk of developing 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 a longitudinal population-based followup study.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3; 65:1197.
  3. Wohlgethan JR. Frozen shoulder in hyperthyroidism. Arthritis Rheum 1987; 30:936.
  4. Bowman CA, Jeffcoate WJ, Pattrick M, Doherty M. Bilateral adhesive capsulitis, oligoarthritis and proximal myopathy as presentation of hypothyroidism. Br J Rheumatol 1988; 27:62.
  5. Evans JP, Guyver PM, Smith CD. Frozen shoulder after simple arthroscopic shoulder procedures: What is the risk? Bone Joint J 2015; 97-B:963.
  6. Bruckner FE, Nye CJ. A prospective study of 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 ("frozen shoulder') in a high risk population. Q J Med 1981; 50:191.
  7. Ozaki J, Nakagawa Y, Sakurai G, Tamai S. Recalcitrant chronic 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 Role of contracture of the coracohumeral ligament and rotator interval in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J Bone Joint Surg Am 1989; 71:1511.
  8. Neviaser TJ. Adhesive capsulitis. Orthop Clin North Am 1987; 18:4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