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哪道菜能讓你連吃三碗飯?

龍騰閒人


看到小主的提問腦子裡不由得想到了小時候。因為我是北方人一般都是看到好吃的菜會多吃好幾個媽媽剛蒸好的饅頭。作為一名90後,我就說一下讓我時常想起的媽媽做的家常菜。

冬天最喜歡吃媽媽做的豬肉燉土豆,北方冬天都會比較冷,都會在室內生爐子。而且北方冬天沒有什麼新鮮的蔬菜,儲存比較多的就是白菜和土豆。媽媽就去集市上買那種比較肥點的豬肉,感覺那時候的豬肉格外的香。說到這都有點流口水的感覺啦!在火爐上多放點豬肉放上蔥花、花椒、幹辣椒多炒炒再放上土豆一燉,等感覺土豆熟了就行了,一邊喝著湯一邊吃著熱乎乎的饅頭裡別提多香啦!


還有一個菜就是我現在夏天也經常吃的涼拌芥菜絲,是一種鹹菜。現在一般都是買現成的芥菜絲,小時候都是自己家裡醃製的。直接從醃缸裡拿出切成絲泡好蔥花、花椒、調味品一調就行,那味道都不用說了。雖然是鹹菜但是超好吃!

媽媽的菜哪個都回味無窮,多吃飯更是一定的啦!


小彩話娛樂


大家好,我是汪小雨。小時候的哪道菜能讓我連吃三碗飯呢?想了想,挺多的。今天和大家嘮一嘮。

1、西紅柿炒雞蛋

小時候伙食差一些,最喜歡配米飯的就是西紅柿炒雞蛋了。我小姨家是種西紅柿的,吃不完的西紅柿,個個帶沙,和雞蛋炒在一起特別好吃。燜上一鍋米飯,直接把菜澆到米飯上,邊吃邊拌,真的是可以連吃三碗米飯了。

2、紅燒排骨

硬菜裡邊做的頻率最高的就屬紅燒排骨了。我們家對牛羊肉不是很感冒,我奶奶又不吃雞肉,所以我媽就只能經常做排骨了,大家都喜歡吃。紅燒排骨的做法也簡單,肉類的菜配米飯再合適不過了,那叫一個香。週末放假的時候,就盼著這頓肉了,每次一買就是一整扇,滿滿的一鍋排骨,放學的時候一走到家門口就聞見了,蹦著跳著就進門找吃的了。

來說說我家紅燒排骨的做法:

【材料】排骨 料酒 生抽 老抽 八角 香葉 桂皮 鹽 冰糖 蔥姜

【製作方法】

1、排骨涼水下鍋,加入料酒、薑片燒開,撇去浮沫,撈出排骨控幹水分;

2、起鍋燒油,加入冰糖炒糖色,鍋內起泡變色時下入排骨翻炒,加入八角、香葉、桂皮、生抽、老抽,水

3、加入蔥姜,煮開後轉小火煮40分鐘後加入鹽,大火收汁即可。

現在也經常做這些菜,還是當年的味道,卻是再也吃不上三碗飯了,也挺懷念能吃的日子。


汪小雨的家


說起來,我從小就是個吃貨。

我那同樣愛吃美食的老媽從小就給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最讓我下飯的一道美食應該是鐵鍋燉雞🐔。

我們家是膠東農村的,村裡都是睡火炕的,廚房有很大的燒柴火的鐵鍋,而主原料的公雞就是我老媽用玉米麵野菜喂起來的柴雞。再配上自己菜園裡種的紅辣椒,土豆還有各種配料,在柴火的炙烤下,鐵鍋裡不斷漂出濃郁的柴雞香味,饞的我直流口水!


待這鐵鍋燉雞一出鍋,老媽就把雞爪子給了我,說是很香,嗯,也確實很香,很有嚼頭的筋。吃完雞爪子,就是真正的正餐開始了,香辣的雞塊配上米飯,我瞬間滿足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直到最後三碗飯下肚,看著一桌子的雞骨頭,直打飽嗝,老媽就說我沒出息!



大了,離開家,就很少吃到這麼美味的鐵鍋燉雞了,真是懷念!


揚嘉美味


小時候吃媽媽做的菜,長大了都不在身邊,生活所迫背井離鄉,但在外面時常還是會想吃媽媽做的飯菜。

在外面不管是快餐還是飯店或者是自己燒總感覺沒有在家味道,時常想吃家裡媽媽做的各種家常菜,即使簡單沒有太多配料食材,依然是最美味可口美食。每次回家媽媽都會做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豬蹄、一個西紅柿炒雞蛋、一碗鹹菜炒肉末、紅燒排骨,這幾樣感覺少不了的,鹹菜農村嗎小時候最佳下飯菜,家裡自己醃製,可能有些朋友小時候有吃過。

簡單說下媽媽做的菜簡單做法,雖說自己看著會做,但意義不同媽媽做出來總感覺味道不一樣。


紅燒豬蹄食材有:豬蹄、鹽、姜、蔥、料酒、白糖、生抽、辣椒一個、食用油、香葉、陳皮。

1、首先將我們要準備製作紅燒豬蹄的配料,豬蹄一個,半根蔥,一塊姜,還要準備食鹽,料酒,生抽等調料。

2、將蔥姜切好備用,然後將豬蹄切好放入鍋中焯水,在接著開火鍋加入油燒熱,把備好蔥姜放入,在把辣椒陳皮香葉放入炒出香味,倒入豬蹄,加生抽,翻炒。

3、然後接著加入料酒,加白糖,加鹽翻炒,加入適量水翻炒均勻,讓豬蹄充分收汁。

4、等待豬蹄收汁完成後,關火悶一兩分鐘,將豬蹄裝盤,美味家常紅燒豬蹄就可食用了。


鹹菜炒肉末食材有:鹹菜、瘦肉末、食用油、米酒、姜。

1、把鹹菜撈出清水泡20分鐘左右,(因為醃製鹹菜都是放入食鹽很多,不泡下會很鹹)然後把瘦肉切碎剁成末,薑切片備用。

2、鹹菜泡好把水擠幹,在切成粒就好,備用。

3、將食用油倒入鍋裡燒熱,放入薑片,倒入瘦肉末翻炒,肉末變白然後倒入備好鹹菜,翻炒均勻。

4、另外加入適量米酒繼續翻炒,鹹菜肉末炒四五分鐘差不多就可以了,裝盤食用。

這個鹹菜炒肉末不管是下飯好還有就是夏天喝粥必有配菜。


紅燒排骨食材有:排骨兩根、姜、蔥、香葉、桂皮、鹽、食用油、米酒、白糖、醬油。

1、將排骨切段,生薑切片,蔥洗淨,然後鍋裡燒好沸水將切好排骨倒入焯水一下,打撈起,主要出去淤血水。備用。

2、鍋裡倒入食用油燒熱,在放入白糖,小小火慢慢把白糖熬化,融化成變色慢慢起泡時,倒入備好排骨,翻炒均勻。

3、放入薑片,和剛才配好材料各種調味料,翻炒出香味時,加入料酒跟醬油,在翻炒一下。

4、然後加入適量熱水,放入鹽和蔥,用大火燒開,上面一層泡沫撈出,然後慢慢轉小火燉40分鐘左右,喜歡吃軟點的燒製排骨軟爛就可以了。

5、最後用大火收汁。等湯汁濃稠時就可關火,裝盤食用。

簡單幾道家常菜,特別有家裡媽媽燒至味道,突然想家了,在外朋友們常回家看看父母吧,多陪伴。朋友們有更多家常菜都可以下飯留言交流,謝謝觀看評論轉發。


湯圓小廚館


我們八十年代早期生人或者更早年代的人談到小時候吃飯,除了辛酸還是辛酸。當然少部分家裡有背景的人除外,大部分人對於小時候的回憶都是窮加寒酸。

一年下來吃肉的次數是屈指可數,每個月能開一次葷,家境發展已算不怎麼差了。印象最深的小時候美食就是肉湯泡飯,就是紅燒肉的湯汁泡飯,肉是解饞的,肉湯泡飯卻是此時最美味的享受。這種感覺持續了整個童年時光,甚至少年時光。

時至今日,有時也用紅燒肉湯汁泡飯,雖然美味,但卻不是記憶中的那種味道了,更多的是油膩的感覺。





九點畔


小時候能讓我連吃三碗飯的菜非爆炒小尖椒莫屬。

小尖椒是野生的,生長在房前屋後、地頭田角。在我們那是辣椒中最小的品種,你可別看它個小,它可是辣椒中最辣的。

我小時候可不象現在物質豐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那個年代的食物匱乏程度,不是現在的小朋友可以想象得到的。象我們這種普通的農民家庭,能吃上飽飯就不錯了,自然也就很難吃到令人開胃的小吃品、美味菜餚了。爆炒小尖椒送稀飯也就成為唯一令我垂涎欲滴的小美食了。

記得有一週末,我有幸在村前菜園子外的荒地上找到一株小辣椒,辣椒樹上結滿了令人可愛的小辣椒。

我迫不及待地採滿了兩小褲袋的小辣椒,興高采烈地帶回家。二弟三弟見我採得這麼多小辣椒也很高興,我在他們耳邊耳語幾句,他們就屁顛屁顛地跑了出去,不久一人捧著刺蕪荽,一人拿著鮮姜跑了回來。不用猜,準是偷偷溜進五叔的菜園子裡偷的。


馬上弄,我把蕪荽切碎,把鮮姜、 蒜頭也拍爛切碎放進油鍋裡跟小辣椒一起熱炒,用鍋鏟把小辣椒壓扁、壓爛,然後灑上食鹽、味精,出鍋。一道香噴噴的開胃美妙小菜大功告成。

三兄弟迫不及待地揣來飯碗大快朵頤,哈著辣口吃得酣暢淋漓,滿頭大汗。我不知吃了多少碗稀飯,感覺還不盡興,還待去裝,可是飯鍋已經見底了。再看看兩個弟弟也不知吃了多少碗,連連打著飽嗝,二弟不知鬆了多少次褲帶,三弟的褲帶都掙斷了。

中午收工回來準備吃午飯的父母,裝飯的時候才發覺奶奶給準備的午飯都被我們吃完了。

父母親問清緣由後氣得把剩下的辣椒倒進豬菜鍋裡,生氣地說:“以後不準再煮小辣椒了。浪費糧食,天天這樣,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吃什麼?拿什麼來填肚子?"

啊,懷念兒時令我連吃三大碗稀飯的小辣椒。

你呢,小時候能讓你連吃三大碗飯的菜是什麼?歡迎大家到評論區留言。

本文為西門迎風原創,歡迎大家頭條裡轉發,頭條外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西門迎風


二十年前農村普遍都比較窮,一年之中也就過年那段時間能夠讓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一定改善,在我的記憶中臨近年關的農村每家每戶都有殺年豬的風俗,而我最喜歡的就是我們信陽當地經常做的一道菜——豬頭肉、豬血燉粉條。

大概是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家裡蓋房子欠的外債還完了經濟壓力稍微緩解,然後我爸找來鄰村的屠夫把家裡養了一年多的黑豬殺了,一部分肉留著改善家裡的伙食一部分留著過年待客,還有一部分醃製成臘肉留著來年插秧的時候食用。

信陽是河南唯一一個種植水稻的地級市,水稻對水的需求量比較大,每年農閒時鄉里、村裡都會不定時的組織村民修繕水庫堤壩、水閘、渠道河溝,保證來年乾旱時有水可用,渠道暢通。那一年大概12月初我媽就和村裡其他的婦女去修繕鄉里的水庫主幹渠了(殺年豬的時候還沒有回家),臨近年關我爸手裡的泥瓦活也停工了,年豬殺了家裡一下子有了這麼多的肉,每天中午我爸都會變著花樣的做飯給我和妹妹吃,到現在我都記得特別清楚。

有一次中午放學還沒進家門就老遠聞見非常濃郁的肉香味,當我飛快的跑進家突然發現院子裡支著一口大鐵鍋,鍋裡的豬頭肉、豬血就著粉條、大白菜冒著霧騰騰的水汽整個院子裡都瀰漫著土豬的肉香味,而我爸正坐在那裡曬著太陽、吃著豬頭肉、抿著小酒,生活好不愜意。我拿起旁邊的碗筷狼吐虎咽的開吃起來直到撐得吃不下為止,現在回想那個味道還是禁不住嚥了咽口水😁😁😁,可惜現在市面上的豬肉生長時間太短怎麼也吃不出當年的那種香味。


月下千殤


其實小時候的家是很貧窮的,夜不閉戶指的就是我們那吧,晚上睡覺家家基本上不用鎖門的,因為沒什麼可丟了,家家都一樣,都很窮,有句話叫窮得叮噹響,一點不過分。記得有一年家裡領到二斤白麵,五斤黑麵,白麵不捨得吃,留著過年包餃子。黑麵拿來蒸窩頭,蒸熟後一口下去粘牙,黏糊糊的,一點不好吃。那時候吃肉是很奢侈的事情,多半不敢想,因為吃不到。媽媽在世時做的最多的是土豆燉茄子,茄子是自產的那種長茄子。土豆是老家的高產作物吧,一年四季吃的最多就是土豆了,換著花樣吃土豆。土豆燉茄子是特別下飯的一道菜,土豆錛塊,茄子手撕成粗條,鍋裡放一點大油,蔥花熗鍋,花椒麵和農家大醬下鍋的一瞬間,香味撲鼻,翻炒均勻後加入米湯,再放入大粒鹽(那會精鹽貴),不放味精因為買不起。燉熟後用勺子碾壓一下成泥,成土豆茄子醬撒點尖椒末,來碗東北特有的蒸熟的二米撈飯,就著土豆茄子醬,真的可以吃三碗飯,那會的飽腹感和滿足感比現在吃海鮮大餐更好吃,兒時的味道的的確確現在難以忘懷,除了味道帶給我們一生的提醒,還有故土親人留下的難忘回憶,更是骨子裡無法改變的鄉音鄉情,故鄉的留戀!


今天菜不鹹


這個問題問的好,不由得勾起了對兒時生活滿滿的回憶!

小時候,我們鄉下是不種西紅柿🍅的。大概是在七、八歲光景的時候吧,城裡的食品公司拉著一車西紅柿開進了我們村,紅紅的,圓圓的,大大的,每斤賣四分錢。父親是民師,剛領了工資,就花兩毛錢買了5斤西紅柿。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也是第一次吃到西紅杮,也是從那時候起知道西紅柿還有一個名字叫番茄🍅!

母親打開井水把西紅柿洗得乾乾淨淨的,然後又用刀把它切成片條狀,盛在一個大盤子裡,囑我到村代銷點花八毛錢買回一斤白砂糖把白砂糖均勻地撒在切成片條狀的西紅柿上。那天,母親做的晚飯是面水煮紅薯。我喝一口飯,就吃一口拌了白砂糖的西紅柿,酸酸甜甜的,感覺像是有生一來第一次吃到如此新鮮的美食似的。不怕大家笑話,那天晚飯,我真的是一口氣吃了三大碗紅薯稀飯,太解饞了!現在想起來,自個兒也感到挺可笑的。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無論怎樣也吃不出小時候的那種味道、那種感覺了!


老徐聊生活


鹽菜炒肉,不知道有沒有人瞭解這個菜,鹽菜類似於梅乾菜,是小時候的農家菜。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很少能吃到肉。豬油和豬下水是最便宜的東西,所以隔段時間媽媽就會上街買點回來,晚上吃完飯開始熬製豬油,等到全部鍋底留一點油和油渣,其餘的熬好裝壇,開始大火爆炒,放鹽菜,加水,放辣椒,蓋上鍋蓋燜5分鐘,菜香混著油香味充斥整個廚房,出鍋後拌飯,特別香,可以比平時多吃一大碗飯。剩下的菜裝起來,用那個年代的瓷碗,下面是專門留下的米飯,上面加厚厚一層鹽菜炒肉,第二天上學帶著,中午放在學校的食堂蒸籠裡蒸,湯汁全部融入到飯裡,特別美味。可惜現在很少能吃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