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坦克不装防空导弹?

天边的硝烟


坦克这种纯陆战装备的主要用途就是对地面装甲目标,坚固工事目标及人员目标进行打击。它本身对防空的能力就十分有限。

但是如果万一遇到敌机攻击时,坦克该怎么办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国陆军的坦克排防空战术中得到一些答案。

当坦克排长发现高性能飞机、攻击直升机或者是无人机足以影响到作战任务,此时则采取被动防空手段除非态势需要立即采取作为。被动防空程序包括,命令坦克排的所有坦克都要马上停止或分散,以避免被敌机被敌机发现或尽可能的缩小敌机对坦克目标的搜索能力;同时呢还要准备实施主动防空作战被动防空手段;也就是准备好车载机枪或是主炮。

刚开始发现敌机时,排长要命令所属坦克马上以每车间隔100米的标准寻找隐蔽或躲藏起来。然后,车长及装填手准备好为主炮装填多用途榴弹与机枪等待排长下令开火。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排长发现敌机然后下令让各坦克快速机动,同时各车分别采用向车体方向45度角度躲避可能来袭的打击,同样各车之间间隔是100米,这样会迫使敌机需要多次机动来寻找目标。在各战车找到隐蔽点之后,都要暂停行动直到最后一架敌机离开至少一分钟后才能重新移动。

实际上,美军的坦克应对敌机战术主要做法就是避免与敌机对抗。因为无论是主炮还是车载机枪对付高速移动的空中目标相当勉强。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直接对战。

有人说携带便携式防空导弹不就好了?要知道坦克乘员平时都憋在铁罐子里,对外面的态势感知能力已经被削弱到最低。坦克所有的车载设备也是优先满足对地面目标的搜索与锁定,对空目标也就想想就好~~别要什么自行车了~~根本干不了这活儿。而坦克与飞机相比,态势感知能力也相差巨大,比如阿帕奇的长弓雷达能在8公里外发鬼门现移动目标,六公里外发现静目目标,坦克呢?你还没找到飞机呢就已经被干掉了!而且坦克里的乘员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想多分一个对空警戒的人手那不要太难。所以说不到万不得已坦克尽量不要与空中目标直接硬刚~~

加装防空导弹对于坦克来说就意味着要将宝贵的空间再装上对空搜索与锁定的设备,而效果也就是一般,花着大代价得来鸡肋一样的能力实在是意义不大。


陶德中士


原因很多,主要还在于防空系统本身的问题

能够对抗空中威胁的防空导弹都不会太小,而且还有背后还有着一整套搜索跟踪和指挥系统。这套系统由搜索雷达、制导雷达、指挥控制系统、发射系统以及技术保障系统等组成,缺少任意一环都将严重影响防空系统的作战能力。比如著名的S400远程防空系统,除了导弹发射车,还有制导雷达、搜索雷达、指挥系统、电源保障等车辆,总数量多达上百辆。即便是最基本的作战单元也需要由1部低空搜索雷达、1部照射制导雷达和1辆发射车组成,更别提其庞大的导弹和雷达系统了。

如果缩小体积重量,将整个防空系统整合在一辆车上,大概就是以下的效果

俄罗斯“道尔”全天候野战防空系统

“道尔”防空系统车长7.5米,宽3.3米,战斗全重37吨,发射系统中装有8枚待发弹,导弹长约3米,重170公斤,有效射程超过15公里,能有效应对武装直升机、无人机、低空飞机和巡航导弹等目标,具备独立的防空能力,专门用于保护地面装甲集群。

作为世界上最为紧凑的自行防空导弹,“道尔”将防空作战的所有系统全部整合到了一辆履带式装甲车的底盘上,付出的代价是占据了车体的绝大部分位置。导弹和雷达天线构成车体上部的可旋转发射系统,车体内是指挥控制和显示系统以及各种计算机和操作人员。另外,道尔防空系统使用底盘比坦克更大,但仍被防空系统塞的满满当当。

道尔防空系统的比坦克的体积要大得多


搞清楚了这些,就知道为何不会给坦克集成防空导弹了。

  • 车体空间有限

坦克相当重视防护能力,不管是车体还是炮塔,有相当部分空间被厚重的装甲所占据,再加上坦克本身所安装的各种观瞄装置和武器系统,基本没有留给防空导弹的改装空间。即使以外挂的形式也仅能安装导弹,雷达天线、指挥控制显示系统等关键设备仍没有空间容纳,无法达成原有的防空作战能力。

道尔系统的防空导弹直接贯穿到车体内部,这在坦克上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 系统重量偏大

现有坦克的战斗全重普遍高达六七十吨,如果强行塞进一套10余吨的防空系统,这就必须重新设计坦克的动力及行走系统,否则将严重影响坦克的机动性、通过性和可靠性,这种改进的工程量相当巨大,和设计一辆新坦克基本相当,同时重量将接近百吨的坦克,受地形限制影响会明显加大,并不符合现代坦克的发展潮流。总体上来说,加装防空系统得不偿失。

道尔防空系统“炮塔”上安装有各种雷达天线,体积大,重量也不小,大约有14吨


那真正集成了防空导弹的坦克是什么样的?

你以为加装了防空导弹的坦克是这样的

实际上加装了防空导弹的坦克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说白了,现有集成防空导弹的坦克就是简单安装了一个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而已。

单兵防空导弹的射程短(<3千米)、速度慢(<2马赫),抗干扰能力差,依靠人工目视搜索目标,使用时以伏击作战为主,讲究出其不意,以突然发射的方式击落目标,不留任何反应时间。

而现代坦克作战,更多的是正面对决,双方早就做足了硬碰硬的准备,单兵防空导弹在这种场合下很难偷袭得手。更要命的是单兵防空导弹的射程比机载反坦克导弹近得多,对武装直升机、攻击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毫无威胁,反而可能会因发射暴露自身位置而招来灭顶之灾。因此,给坦克加装单兵防空导弹基本上没什么用,最多也就是自我安慰一下。

在实践中,除了极度缺乏防空掩护的朝鲜外,世界上没有还哪个国家会把防空导弹集成到坦克的炮塔上。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


水井土城


这个理念确实不错,各国也进行过试图给坦克安装防空导弹,但是这个思路从来就没有成为主流,最终都是不了了之,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空中威胁越来越大,攻击坦克的装备技术与战术也变了,不再使用普通航弹,现在可能安装到坦克上的一些武器,不管是小口径的机关炮,还是单兵的防空导弹,在射程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这种威胁要求了,敌机早就在坦克防空火力有效射程之外就完成了攻击行动了。

那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强自己的射程,那么现有的这些可武器就满足不了要求,需要研发新一代的防空武器,这造成了一个大的麻烦现有的坦克底盘不可能承受太重的防空武器系统了,像安装中程防空导弹不是加装到坦克上,而是把坦克变成导弹车底盘,这让坦克就失去了原的功能了。

坦克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地面突击力量来使用,为了不计代价的安装防空武器,那就不是坦克了,这就成了一个矛盾,现在的防空武器加上没有什么效果,能想达到什么效果没法装上去,根本无法安装有效的防空武器系统。

大家最后的结论就是与其装安装,还不如不装,把这个任务交给防空部队就可以了。


麦田军事观察


坦克上防空导弹虽有半岛某国“先军号”坦克安装的先例,但也仅属个例,很难在坦克发展上得到普及。因此,从坦克发展角度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先来看看野战防空系统,它是由搜索雷达、火控雷达以及发射系统等一系列装备子系统共同构成的。首先,防空导弹需要具备远距离发现武装直升机的能力,进入射程后还需要火控雷达跟踪、锁定目标,最终引导导弹对武装直升机发动攻击。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野战防空作战流程,先军号坦克使用的“针”式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主要用于目视距离防空,缺乏远距离打击能力,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防空系统属于复杂的双雷达火控系统,权且不论这套系统的造价如何,就单单其重量集成到坦克上就是不现实的。自主战坦克发展到第三代,世界主流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都达到了五六十吨的水平,甚至部分型号的战斗全重超过70吨;随着吨位的水涨船高,潜移默化的带来了通过性逐步变差的缺陷,六十多吨的重量已经接近很多国家桥梁设计的最大承重指标了,战斗全重再增加坦克的机动性必然下降,这显然与当前坦克发展形成一矛盾体。

由此可见,从重量上就根本很难实现;另外,造价也是一般国家很难接受的,当前国际上最贵的主战坦克造价超过了1000万美元,例如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德国豹-2A7等等;我国的99A的造价算是国际上最低的,自用型号造价在200多万美元,但是国产一辆双37自行高炮造价是99A的三倍之多,为何?就是因为其车载的雷达以及光电系统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提升。因此,坦克上防空系统后生产成本将离谱的成倍提高,显然并不适合大规模列装。

从技术角度简要分析完再从系统角度来谈谈,随着联合作战、合成作战理念的出现,坦克从编制上来看早不是二战时期的坦克集群单独作战模式了,单纯的坦克集群会战的场面恐难再现,世界各国陆军都在不断推进传统装甲部队的合成化、模块化编组,从而最科学的整合现有作战装备,打通联合作战的关键

节点。

以我国合成营为例,一个合成营集成了装甲、防空、炮兵、侦察、工兵以及通信等传统的十数个专业,将原来各自为营的坦克、装甲车、自行高炮、自行火炮等武器装备纳入统一编组和指挥体系下,坦克也不再是单打独斗,其同步伴随着野战防空系统提供空中掩护,极大的降低了坦克突击作战作战中面临的空中威胁。

另外,随着装甲弹药体系的迅猛发展,炮射导弹技术出现以后,坦克本身就有了一定的对空中目标攻击的能力,许多多用途炮射导弹都具备打击空中目标的能力,例如韩国K-2坦克在对外展示中,多次强调其主炮拥有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并可以打击2公里外武装直升机;同时,随着反坦克武器弹药突出多用途发展,使得部分反坦克导弹也具备一定的对空打击能力,例如我国装备的红箭-10多用途反坦克导弹,也具备打击空中目标的能力。

综合这两点,在系统角度来看,坦克越来越多的融入到整个作战体系中,其自身本就拥有一定的对空打击能力,在体系支撑下,有效降低来自空中的威胁;在这个背景下,再为坦克加装防空导弹,将分散坦克部队的作战精力,反而不适合坦克战斗力的提升。


鹰鸽分析


看了看一些回答,说不到点子上。咱们简单说说,现代战争中武装直升机能否轻松击毁坦克还真的很难说,因为现代战争不会是武装直升机与主战坦克的单一对决,在现代野战防空的条件下,武装直升机的生存状况可能比坦克更为艰难。

1、坦克不是不能装防空导弹,比如上图这货,其实就是T-62改,在坦克炮塔侧面安装了俄制SA-18“针式”单兵防空导弹。

这里说一点,类似这种特例,只不过是其缺乏有效的野战防空能力和制空权争夺的无奈之举而已,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2、坦克加装防空坦克也不是什么新奇想法,很多国家都尝试设计过,比如上面这辆99坦克原型车,也加装了防空导弹,但是到实际量产中取消了这一设计。

其实坦克加装防空导弹,并不能对于坦克的生存有很大帮助,反而会影响坦克的作战效能。首先,坦克装了防空导弹后,防护格栅就没有办法加装。其次,坦克收到攻击,外露的防空导弹反而成为不安全因素。最后,防空不仅仅是装两枚导弹的是,制导、火控等系统都很重要,所以会过多的辅助武备,影响坦克的作战效能。(不是所有的坦克,都是红警里的天启坦克)。

3、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设备和人员来做,坦克都装上防空导弹,且不说没有道尔-M1、山毛榉这类专用防空装备强,你让野战防空部队去干什么呢?

所以,总的来说,坦克加装防空导弹是多此一举,这些事任何一个建制健全的国家军队都有专门的野战防空部队来做。

以俄罗斯军队来说,各级作战单位的防空范围相互相继,方面军配属S-300防空导弹,集团军方面配置9K37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师级单位配置9K33/330道尔防空系统,团级配属9K35M2防空导弹和2K22自行高炮,营级单位装备便携式防空导弹。

所以,你觉得坦克装俩导弹,比这样远中近全覆盖,兼顾机动防空和固定阵地防空,严丝合缝的专业防空体系更好用么?所以,单论一件兵器被另一件兵器克制,就该被淘汰或者改装的论调还是太年轻,说过很多遍,战争是一个立体化的体系对抗,单说在这样的体系对抗中,直升机的生存率是很低的,那是不是要淘汰武装直升机或者给他装上防防空导弹的重装甲呢?所以,我们讨论军事装备事,要看他在整个对抗体系中的作用。


装备空间


对于现代战争中,武装直升机的作用无疑是成倍提升当中。武装直升机本身是一种高机动性,立体性作战武器。主要用途不仅仅是为了反坦克,还可以提供快速火力支援,以及形成区域火力优势压制对手等用途。在这样的背景下,武装直升机无疑是地面战场上最为活跃的角色。

而坦克的用途确实变得越来越单一,如果不是机械化部队的集团式进攻,很难看到大规模机械化的应用。也就是说,不会存在伴随式的自行高炮,或者防空导弹,来帮助单一坦克群来进行防空。但是为什么坦克就不装防空导弹呢?

也不是所有坦克都不安装反坦克导弹,确实有一些小国的坦克就会有防空导弹配置。可实质上,要想反制武装直升机,无疑需要的是先敌发现,先敌开火。毕竟现代武装直升机的反坦克导弹的命中率是极高的。而要发现武装直升机,则需要至少一部雷达以及多重光电搜索设备,把这些装备集成到一辆坦克上,本身就是拉高了坦克的成本。同时,在战场上,也不是每一辆坦克都会遭遇武装直升机,在效费比和实际设计两个角度来看,是完全没有必要安装防空导弹的。

不过,现代主战坦克都会安装有主动防护系统,无论是弹幕拦截还是激光反制,都可应对来袭反坦克导弹。随后则可以利用车载机枪来对武装直升机进行拦阻射击。当然,这套系统本身也是基于小型相控阵雷达,因此具备了发现直升机的初步要素。随后,可利用炮射导弹,对来袭直升机进行打击。所以,也没必要安装防空导弹。

以上为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的认识和资讯整合,仅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深入讨论。

军事天地


主战坦克不是不能配置肩扛式防空导弹,问题是以牺牲主战坦克的投影面积、炮塔外置设备杂乱化、影响坦克火控系统的观瞄能力等等换来的寥寥几枚动力射程有限、毁伤威力有限、自动化程度低、目标截获/锁定能力差的肩扛式防空导弹,真的可以增强主战坦克在现代化空地一体战对抗场景中的生存能力吗?

以现代化攻击直升机典型的反装甲集群行动为例,攻击直升机编队通常以小队(排)为单位从隐蔽地进入战斗位置,攻击队形会根据攻击当面的地形进行调整, 同时由外围的侦察直升机或者战斗搜索直升机为整个攻击编队提供警戒和情报保障。

考虑到攻击直升机的战斗机动和威胁规避,进入攻击时,攻击直升机编队间还会有高度差、速度差考虑。

(以米-24型攻击直升机级差编队为例,1号机和3号机分别作为编队长机,2号机和4号机作为编队僚机,即使没有长机的命令,僚机也会跟随长机展开动作,在进入攻击占位后,在10-40米的超低空高度,以90-180公里/时接敌)

在进行反坦克导弹攻击时,攻击直升机编队突然拉起,跃升到60米高度,不改变飞行速度的情况下,长机对地夹角20度开始下降攻击,攻击距离在1500米左右,锁定敌坦克目标,发射反坦克导弹,长机随后转向,撤出攻击航路;编队内其他攻击直升机依次攻击锁定的敌坦克。

如果是美国陆军的AH-64D“长弓·阿帕奇”型攻击直升机,则会采用“长弓”雷达的地形成像模式(TMP)进行超低空匍匐飞行进行接敌,再使用对地目标模式(GTM)依靠地形地物的遮蔽,用雷达短时扫描地面目标,将获取的战场情报和敌坦克目标信息分配给攻击直升机编队内各机,分别使用毫米波制导型“地狱火”反坦克导弹展开攻击。

由此可见,不但主战坦克上配备的肩扛式防空导弹根本无法威胁到在较远距离上发射机载反坦克导弹进行反装甲打击的攻击直升机,甚至连是否可以准确和连续的掌握敌方攻击直升机的活动以及威胁轴向都存在着巨大的困难。

根据苏军的定义,不建立和使用强大的、完全现代化的野战防空体系,地面部队就不能展开任何的有效行动;美军认为,任何现代化的陆军,除非它的战斗部队被置于绵密的、广泛的和机动的现代化防空“保护伞”下作战,否则无法赢得胜利。

一般来说,现代化的野战防空是指地面部队在野战条件下为保障其空中安全而组织实施的防空行动。其主要力量通常是在集团军(军)及其以下的部队(分队)建立的防空单位以及技术保障单位,可以得到其他军种的歼击航空兵的支援,以较为完备的空情监视侦察雷达网为核心,通过对防空兵、歼击航空兵等的联合指挥控制实施战斗。

以前苏联/俄罗斯陆军为例,前苏联/俄罗斯陆军的各级部队都编有防空兵单位,从摩步(坦克)营到方面军的防空武器火力既能跟随机械化部队的高速机动,实施直接掩护;又能以自身的防空杀伤区形成区域防御,而且以中远射程的机动式防空导弹武器和自行小口径高射炮为主。


虹摄库尔斯克


众所周知,目前来讲地面上最强悍的作战平台其实就是各国的主战坦克,他们往往有一般轻武器,甚至很多轻型火炮无法击穿的厚重装甲,就凭着这一点他就是目前来讲地面作战的王牌,特别是在一些缺乏重武器的小国,坦克基本上是被当成宝贝使用,每次出动都要带上大量的步兵作为“保镖”是根本不能让敌人伤到坦克一根毫毛的,要是被敌人的坦克或者反装甲力量打坏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被敌人的步兵贴近用反坦克手雷消灭,那对于这种小国来讲是根本不能接受的。

不过为何现代坦克都没有装备防空武器呢?众所周知,基本所有坦克都无法对付敌人的武装直升机,而又因为坦克的顶部装甲往往薄得跟一张纸一样,武装直升机用自己的大口径机炮都能干掉主战坦克,如果给坦克装备防空导弹至少让他们在面对武装直升机时候能有一丝还手之力,可是现代坦克就是不装防空导弹,这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原因是这样的,防空导弹是有许多精密设备要安装的,这些设备只能被安装到坦克舱内,而本来舱内空间就十分拥挤了,再装上这些东西,坦克兵连活动一下手臂都会十分困难,从人性化角度来考虑,的确无法安装防空导弹,为了让坦克对付直升机不这么无力,各国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就是在坦克群中穿插一些防空车辆,这么做虽然造价高了一些,但是的确使坦克可以对付武装直升机了。


诸葛小彻


主流的主战坦克上极少见到有装备防空导弹的,毕竟坦克作战还是以大规模快速推进,消灭敌方装甲力量的机械化作战为主要工作,防空作战从来都不是坦克的工作。

虽然大家都知道,武装直升机自诞生后,凭借对坦克的极高毁伤率,获得了“坦克杀手”的美誉。依照美军的实际作战统计,武装直升机在高度1000米的空中,对坦克的毁伤度达到了近乎99%的程度,可以说是坦克天然的克星。

但是地面的机动防空作战一般还是交给专职的防空导弹车或配有防空火炮的防空车进行中低空机动防空。现在的步战车、装甲车也配有一定数量的防空导弹,但大多以单兵武器居多,而且数量有限。一句话,主要工作是什么,就做什么;如果硬加,那它的主要任务岂不是厚此薄彼?防空交给专门的去做吧,毕竟这不是玩红警有些,有天启坦克。

虽然现在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坦克集群作战 但是坦克还是有很大的威慑力,想推进还是很轻松的。


李三万的三万里


有集成的。

中国99式,美国m1a2sep,俄罗斯a14之类的主流坦克都有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炮射导弹大多激光制导,可精准集中慢速飞行的直升机。

因此,坦克车顶没有导弹发射架,而步战车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