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五湖散人李清楓


我們中國文化,在世界的文化系統中,談不上最為悠久,但我們的文化最有生命力。其他文化系統最終都變成了被征服者的文化,比如古希臘文化、古印度文化等。而中國文化,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融合力,管你是哪裡的文化入侵中原文化,最終都會被中華文化所融合所同化。不管是來自西北的還是來自東北的異族,他們可能是軍事上的征服者,但最終都會變成融合於中華文化的被征服者。

五千年來,中華文化不絕如縷,他們從長江走來,從黃河走來,從潺潺小溪匯聚成大海,最終形成五千年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不僅是中國的,是亞洲的,它在亞洲形成了以儒家學說為紐帶的東亞文化圈。中國文化更是世界的。

那麼中華文化到底有什麼樣的特點,中華文化精神中到底有什麼樣的核心精神呢?

我覺得,談中國文化的特點不能離開中國的地理環境和社會結構。中國的地理環境相對比較封閉,屬於典型的農業社會。農業社會的人們,往往比較現實,因為我們看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有耕耘才會有收穫,這就是中華務實、不迷信精神的根源。所以說,我們中華文明是黃色的農業文明,農業文明的特點就是與大自然特別親近,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同時也特別重視族群的關係,由此形成了安土重遷的文化精神,所以杜甫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第二,中國文化是典型的家族本位。中國人特別講究親情,講究孝道。孔子所說的“仁者愛人”,其實這種愛是由近及遠的愛,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愛。人首先要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然後再愛別的親戚朋友等。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儒家的“五倫”,就是要人處理好這物種社會關係。在“五倫”中,君的關係比較特殊,中國文化中是把臣與君的關係,看成是類似於父子之間的關係的。

在這種建立在血緣關係基礎上的人際關係的基礎上,中國形成了強烈的家族宗親本位的文化。即使是國家與它所統治的區域,其實也是具有血緣關係的。統治者總是把自己的兒子等派往各地,建成一個諸侯國,諸侯國的國君再按照這樣的原則分封下去,最終落實到家和個人。所以中國形成了穩固的家國一體的理念,這也是中華文化中家國一體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根源。

這就像是顧炎武先生所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每個人都相信,“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有國才有家,所以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總是愛國主義思想最為高漲的時候,總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達到最高點的時候,而中華民族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每一次都能將中國從苦難中救出來,並最終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大道。

好玩的國學認為,中華民族的核心精神,有以下幾條。正是這些與眾不同的精神,成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也讓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鳳凰涅槃。

第一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就像林則徐說的那樣,我們每個人的血液都流淌著這樣一種信念:“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就像曹植所說的那樣,“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第二是以民為本的精神。商紂王覺得自己是上帝的兒子,而老百姓不值一文。但商紂王在周人兵臨城下的時候,也沒有人來救他。而周文王周武王認識到,“民之所欲,天必從之”。這是以民為本理念的根源。孔子說仁者愛人,要統治者實施“庶富教”,實現小康和大同世界,孟子說“民貴社稷次之君輕”,這些都是“民為邦本”的政治理念。而尚書中更是說,“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第三是高度重視道德修養。中華文化特別重視道德修養。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是墨家還是法家,都強調道德修養。儒家的理想人格聖人、道家的理想人格神人,都是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人。中國人相信人可以實現不朽嗎,但是必須要“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把立德作為人生不朽的第一要義。

第四是死了都要乾的積極進取的人生精神。這來自於《易經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中國人講究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總有成功的一天,實在無法成功,那就只能是天命。但中國人更重視自我的努力,儒家說“盡人事待天命”,而道教說的更堅決,“我命在我不在天”,強調個人的努力。所以這就造就了中華民族異常勤勞的特點。

第五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包容精神。前面說的中華文化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同化力和包容力,就與這種寬容的精神有關。

第六是重視集而忽視個人。與西方的高度重視個人的自由和價值不同,中國人從來都認為,個人的利益應該在集體中實現,個人的價值離開了集體的價值就會變得沒有價值。西方人說不自由毋寧死,而我們中國人說見義勇為。也就是說,我們高度重視義與利之間的關係。所謂的見義勇為就是把義字放在第一位,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七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可不是折中主義,也不是和稀泥,更不是沒有原則,而是務實的現實的理性主義。我們做事情求的是不偏不倚。這在方法論上表現為過猶不及,在人際關係上,講究和諧之道。中國人比較少有那種迷狂,這也與中國人的中庸之道、和諧之道精神的滋潤有關。


好玩的國學


中國文化的核心,我認為就是中華民族的勤勞,淳樸,智慧和自信。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是毛主席語錄。是千真萬確的真理。人民創造世界動力就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勤勞,淳樸,智慧和自信。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為了求生存必須要勤勞,所以勤勞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部分。

居住分散形成了本地思想文化,面對自然界的惡劣環境,以家族為群體,團結起來,不屈不撓地生存下去。形成了很有自信的內在精神。

自古以來,土地遼闊,地域發展並不平衡,有的地方自然環境不適宜居,但總是守住自己的家園不願離開半步,外來的侵佔也不準進犯。形成了與自然界作鬥爭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這也中國文化核心淳樸的表現。

人們在改造自然界為生存條件的同時,也聰明瞭自已頭腦。絞盡腦汁來發明製造生產工具,促使生產力水平不斷提搞,也就形成了人們智慧。

時至今日,在這樣美好的社會中,中國的文化核心,還是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有的發揚光大,有些改變也是大同小異。以下幾點來論說一下:

第一,現在有些六七十歲的老人,還在做力所能及的勞作,有退休工資的老人也是如此。做到死為止,這就是自古以來勤勞精神所持有的。

第二,現在社會中有更多人,生活並富裕,但穿衣打扮並不很講究,能防寒保暖就行,有的父母總是要兒女門舊衣服莫扔掉,拿回來給自己穿,這也是節儉淳樸的文化傳統思想,至今在這富裕生活中得到傳承。

第三,有些邊遠山區的人員,在城市打工賺到了錢,也不願到城市定居,寧願反回老家生活,很有本地思想,千好萬好不如家鄉好。這也是自古以來本地文化觀念思想形成的自信。

第四,人們的智慧與時具進,對“知識改變命運”很認可,千方百計為子女多讀書操勞。知道現在高科技時代,沒有知識跟不上社會發展,所以現在的人們都充滿了智慧。這也是自古以來,視文化為高尚,經久不蓑。以上四點也有力證明,中國文化的核心,勤勞,純樸,智慧和自信。

為此,當今中國共產領導的社會,帶領廣大人民繼承和發揚了中國文化的核心思想。形成了中國文化自信,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文化道路。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道路。改革開放幾十年來足以證明,走中國自己特色的文化道路,國家富強,人民富裕。中國的文化核心思想,直得永遠傳承,發揚光大!


劉夢輝1445414400581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什麼,為什麼能夠被傳承下來?中國文化是由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積澱而成,在歷史上不少思想家都有不同的闡釋,比如孔子的儒家思想最為突出,孔子提出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慈、中庸,也提出了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大一統,家文化,和而不同,這些對後世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我認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其實就一個字“和”。“和”富有豐富的內涵,不僅一些大思想家有所主張,平民百姓都廣泛普遍認同。“和”包含:和平、和睦、和氣、和諧、和美、和好、和善、和悅、和順、和暢、和藹、和解、溫和、祥和、平和等意思,老百姓普遍認為,和氣生財、和睦相處、家和萬事興、和為貴。人與人交流要和風細雨,因為華夏民族崇尚“以和為貴”,才得以使中華文化星火相傳,綿延不絕。

我們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亞洲的古巴比倫、古中國、古印度和非洲的古埃及,在四大文明古國中,有些文明古國已經衰落,而中華文明卻得以星火相傳。其實,中華民族也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從黃帝時的黃帝戰蚩尤,到商周之爭、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西漢戰匈奴、三國時的三分天下、晉後期的五胡亂華、隋唐鉅變、五代十國更是戰亂不止、宋金與遼、明清分爭,然後到八國聯軍侵華、民國初期的軍閥混戰、日本侵華、以及國共矛盾。較長時期的動亂就有三個時代,一是春秋戰國時期,二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三是五代十國時期。但雖然經歷如此頻繁的混亂,中華文化仍然得以延續,愚以為就在於華夏子民堅守的中華文化的核心一個“和”字。

“和”必須以“善”來保障,以善求“和”,以善除惡,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當然,“和”並不是無原則的“和”,以近代的國共兩黨的矛盾為例,在近代歷史上,國共兩黨曾出現過兩次合作,合作的前提是求“和”,但為什麼最終導致合作失敗?就是因為沒有求得最大的“善”,這個大善,就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國民黨代表的只是地主官僚、資本家的利益,不是“善”是“惡”,共產黨代表的無產階級和最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利益,是真正的大善,道不同不相為謀,就必須通過鬥爭的方式求得解決。再比如新中國建立後,我國在處理國際關係問題上,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週總理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了和平共處為基礎的五項基本原則,作為與世界各國友好往來的合作條件,這也是中華民族“和”的文化核心的具體體現。所以說,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實際就是一部求“和”的發展文明發展史。





政195269258


大家一起聽一聽我的老師歐陽中石先生怎麼說的!


歐陽中石: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歐陽中石

文化是什麼,有許多專家做過定義,古今中外大概幾百種,大家總說到“文化”的某一方面,但是還沒有概括到完全的程度,所以界定也比較麻煩。

《現代漢語詞典》對文化的解釋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如果按照這個定義來理解,大概沒有不是文化的了,好的也罷,不好的也罷,能看到的事情,幾乎都可以划進文化的範疇。至於文化是如何出現的,它為什麼出現,又為什麼形成,都沒有得到回答。


現在,我們來分析研究一下“文化”這個詞。


文化是人類對“美好”的追求


使社會上的各種東西都具有了美好之意,就叫“以文化之”;都讓它變成了美好的,使之“美好”起來,這叫“文化”。從美好的願望出發,經過追求的實際行動,最後得到了美好的結果,也必然是“文化”的結晶。


人類從存在開始,總希望現在會比過去好一些,明天比今天更好一些,可見,追求美好是人類的願望,也是人類永遠追求的目標。

追求美好的願望是人類的天性,這種向美好追求的願望,豈止是人,即使是一般的動物,猴子、貓、兔子、狗,也無不如此。因此,我們說這是物種的一種天性,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活物”生存的必然追求。但是這種願望,要受到自然界的限制,要接受天和地的約束。從自然界來說,天地之間,一切都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們有自己運行的規律。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也要遵從自然界中的一些規律,並且在社會生活中形成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律和規則。《易經》中說“天行健,地勢坤”。這已經把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概括其中了。“坤”就是“順”。天和地是在不停地運行中的,天要強勁,地要和順,大地上的萬物,也包括人類,都要求“順”。天和地要求“順”,人類如果想要美好,也必須“順”。把“美好”、“和順”找一個字眼描述出來,我們中國人就找到“文”這個字。文,即為美好、和諧之義。

李永忠博士作品


文是個什麼字?《易經》裡說:“物相雜,故曰文。”


“雜”原來寫作“襍”(我們簡化其為“雜”),左邊是個“衣”字,右邊是個“集”字。從造字來說,意思是有很多鳥飛在一棵樹上,還穿上各種各樣的衣服,很好看,就是“襍”。也就是說,多種樣子、多種事物集中在一起,花花綠綠的,這就叫“文”。此外還有一個解釋,在《禮記》中說:“五色成文。”各種顏色都聚集在一塊,這就是“文”。各種顏色都聚集在一塊,但不是雜亂無章地隨便一堆,而是有它的章法,多而不亂,所以我們也說“文章”。各種事物聚集在一起,而且不亂,有章法,這就叫“文”,是一種美好的象徵。


使社會上的各種東西都具有了美好之意,就叫“以文化之”;都讓它變成了美好的,使之“美好”起來,這叫“文化”。

所有的物質財富都是人創造的,我們精神上的財富,也都是為了美好而出現的,所以用一個“文”字來描述它。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人類創造的一切美好的東西(無論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以及為了達到美好所做的一切努力和一切向美好發展的思路,都是文化。因此,美好的願望,是文化;追求美好的實際行動,也是文化;從美好的願望出發,經過追求的實際行動,最後得到了美好的結果,也必然是“文化”的結晶。


如此看來,人們的生活,一天一天美好起來的一切願望、行動、結果,都可以涵蓋在文化之中。所以,辭書中所說的意思可以解釋為:在人類社會歷史過程中,所有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屬於文化,或者可以說文化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我覺得我這樣理解,可能靠一點譜,至少是摸到了一點邊兒。


說到這裡,我還想作一點重要的說明:在“美好”的後面,還必須加上“和諧”一詞。既然文化是向美好的追求。你也追求,我也追求,他也追求,應該說這是全人類都有的、共同的一種追求。既然是全人類共同所有的追求,難免就有互相碰撞的可能。為了大家都能得到“美好”,就應當作出一個保證大家都能得到“美好”的行動規範。這個規範必須保證大家都“美好”,這就要求大家和諧相處,大家都要彼此謙和、容讓、包涵、尊重。

歐陽中石先生作品

中華文化是發展而來的


中華文化日益豐富、新穎、厚實而龐大。但貫穿中心的總方向是絕不變的,這便是中華文化的內核——美好和諧,摒除邪惡。期望全人類一起走向最理想的美好和諧之中。

世界,從有人類開始,都在追求美好。在追求的過程中所創造的、所形成的物質的或精神的,都是向美好追求的結晶。


那麼,怎樣理解中華文化?分析一下,在中華文化中,其中有一部分是我國土生土長的,或者說是固有的,比方說我們的“經”、“傳”。還有一部分,是隨著社會的歷史發展來的。比方說,我們原來沒有火,也不懂得利用火,不會吃熟食,後來逐漸發現食物做熟了更好吃,火的利用就廣了,可以取暖,可以做飯。還蓋了許多房舍,種了莊稼,這是我們的物質財富。在思想精神領域,有很多書籍和音樂、繪畫等,這更是我們的財富。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是發展而來的。大家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是因為我們的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在神州大地上,我們的智慧在不斷地進步中,自然而然地凝結成了一套適合於我們自己的文化特色。毫不客氣地說,我們中華兒女自己就有足夠的能力一步一步地去追求美好、和諧!我們漫長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們的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積累了起來。從先秦而下,沒有停止過新內容的增長。無論漢魏六朝,隋唐元明清,以至近代當代,哪一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貢獻,都有一點新鮮的學問成長起來。這就是說:在原來固有的文化之外又隨著時代的前進而增加了一大部分文化的積累。

李永忠博士作品

李永忠博士作品

我們的文化中,還有一部分是從外部吸收而來的,或者說是從外面引進的。即使是從外面傳進來的,我們也吸收了,並且改造了,發展了。特別在明代之後,域外來的洋文化不斷湧入,使我們長期自行發展進行著的文化增加了新的內容。中國人不怕富有,中國人不拒絕外來財富,先引進,再結合,進而“化”之,最後就再也不易分得清楚。比如印度的佛教,印度佛教中的禪傳到中國後,中國人進行了研究和發展,結果形成了中國式的佛教。中國的禪學,是融合而來的,也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個部分。正因為我們中華文化有這樣的寬容度,有這樣的吸收力和消化力,正因為我們對外來文化有著這樣一種“引進、結合、融化”的三部曲,就使得我們中華文化形成一個有自己特色、隨時在發展、善於融合的一個生命力量。所以中華文化越來越龐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博大精深。有固有的,有發展來的,也有融合而來的,這三個方面,使我們的中華文化更全面。當然時代的不同,這三個方面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和側重面就不完全一樣,但歸根結底這些融合了的文化都還是和順的,這就構成了我們的中華文化。


有人說我們的文化發展還不夠快、也不夠先進,是這樣嗎?我覺得中華文化進步絕不慢!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在當時也是最先進的,可是後來我們就沒有再發展下去。這是因為中國人不聰明嗎?我想不能這麼說,因為我們中國人根本就不想製造一種殺傷力強大的武器。中華文化追求的是避免徵戰、避免不幸。追求的是更穩妥地向前發展。所以我覺得中華文化是緊緊地抓住了“美好”、“和諧”向前發展的,寧肯慢走一步、少走一步,也不願意在那些不妥當的路子上走。


因此說,中華民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文化,它是一套很完整的體系。它隨著歷史的進程不斷地在發展、在擴大,也隨著世界的發展不斷地汲取融化,中華文化日益豐富、新穎、厚實而龐大。但貫穿中心的總方向是絕不變的,這便是中華文化的內核——美好和諧,摒除邪惡。期望全人類一起走向最理想的美好和諧之中。

歐陽中石先生作品

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仁、德、禮、法、化、和”這六個字,概括了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和基本特徵,世界上所有民族、所有人的共同追求也不外於此。瞭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懂得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的強盛。


中華文化是追求美好的,它所有的發展,都是向著“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和諧”而來的。所以,我認為美好和諧是文化的核心要求,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要求。像這樣公平、和諧相處,達到全人類的美好和諧,沒有一個共同的約定,定出一個共同規範,是很難達到的。我們的先賢對這個問題早有認識,他們提出了一些要求和規範。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漢字來分析一下。


首先是“仁”。


“仁”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佔據著不可動搖的核心地位。如果把“仁”這個字拆開來看,就是兩個人。人與人之間,應當相愛,而這個“仁”就是愛。


其次是“德”;“德”字,右半邊除了心,寫全應當是“直”,所以古人常說“直心為德”。“直”就是正直,正直向上即為“德”。“德”要求很高,加個“心”字,是說明思想,加個“彳”,是說明行動,那就是說,不管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都要求正直向上,這就是“德”的含義。《莊子》裡提到過“德”,認為“德”就是“得”。物得以生,謂之德。德是一種特殊的力量。它雖然不是一種東西,但卻是一種很不一般的內在能量的力量。這種力量會使東西生長,會使事情成功。可見是一種可以增強生命的力量,可以推動成功的力量。我們怎麼樣來說明這種力量呢?我體會它是一種“勁兒”,說是一種“契機”似乎更容易被理解。在老百姓的語言中,尤其北京話中,有一種說法:“得咧!”有時簡化為一個字:“得!”就是在說:行啦!成了!一切都成功了,都達到了非常“合適”的情況。這種說法正好就是“得”的真正含義。還必須說明,這個“得”不是僅指一方面的,而是指所有方面。無論從哪方面都合適的“得”,才是“得”的要求。為了保證全面的“得”,各方面又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這就落在了這個“德”的身上。

李永忠博士作品

冬至這一天,古代也叫“德日”。從這天開始白天長了,這是天體的規律,“陰氣下降,陽氣上升”,萬物開始生長。這一天也叫做“旺日”,即開始生長。所以,“物得以生”——事物如果有了“德”,就開始生長;“事得以成”——事情就可以成功。“德”是很好的字眼,是幫助人和物旺盛成長的字眼。


好的“文”如何達到全面的“化”?必須依靠“德”。中華文化能有如此的生命力、凝聚力,與這一個“德”字分不開。也可以說:德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個本質性的核心。

我們講究“仁德”,是為了保證全面的“美好和諧”的要求。可以說,“仁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所在。為了保障“仁”、“德”的正常發展,我們需要做有規範的活動,然後把它定成制度,這就有了“禮”和“法”。


人們怎麼樣才能達到“仁”和“德”,走到規範的制度當中呢?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化”。“化”字很了不起,篆書的“化”字,無論怎麼看都是兩個人,一個倒著,一個正著。這樣一來,這個字就倒不了了,怎麼看都是正著。這個“化”,反和正都可以,也就是說可以化和、化解,想辦法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成立。這應當是走向美好境界的一種渠道,有許多事情,只要一“化”,就能解決。

李永忠博士作品

我們一直在利用並遵循“化”這個規律,或者說這個原則。為什麼中華文化越來越博大,越來越精深,源遠流長,長盛不衰?首先因為它是全人類的追求,它代表了全人類的、共同的、追求美好的願望;其次就是中華文化強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化和力。因為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是不可能沒有碰撞的。碰撞不怕,在於協調,在於怎樣解決。歸結起來不外乎兩種,一種是讓,一種是搶。搶的沒有好結果,今日的勝者,明日可能又是敗者,今日失敗者明日可能又是勝利者。打打搶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都不如一個“化”字,通過一個“化”字,可以化解、化和、轉化,很協調地往前走。我們“化”過來的東西很多很多,靠著“化”,我們形成了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所有的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一個字——“和”,這是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這個“和”不是那個“合”。和,是兩個事物,或者不同的許多事物很協調、很和諧地相融,比如各種樂器,不同的樂器吹拉彈唱,構成很好聽的旋律,但它不是兩個不同的事物各自失去了自己。

再比如人們的願望、要求五花八門,但的確是可以取得統一的,這裡的統一併不等於是合成了“一”,而是取得了一致,也就是達到了和諧。合,是把兩個不同的東西加在一起後溶解了,失去了自己。“和”是把兩種不同的事物融合到了一起,各自有著自己的特點而和平相處。世界上萬事萬物不同,人人不同,我們更要提倡和,只有和,才能久。

李永忠博士作品


我們的思想和行動,要尚仁德,尊禮法,要通過“化”的辦法,最終達到“和”的境界。所以我認為,“仁、德、禮、法、化、和”這六個字,概括了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和基本特徵,世界上所有民族、所有人的共同追求也不外於此。瞭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懂得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的強盛。



李永忠


我認為,中國文化中的精隨是毛主席所說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樣文化,道德的敎育,有利於,中國能在社會主義道路上越走越好,人民更能享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


登山望星人


'中國文化的精髓是魯迅精神,魯迅本想學醫,醫術只能減輕人暫討痛苦,為了喚起人們的覺醒,做中國人的脊樑,杜絕麻木不仁病灶。魯迅先生毅然奮筆疾書,俯首甘為孺子牛。得到毛主席的肯定,現今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應該學習毛澤東選集,發揚魯迅精神,才能體現文化精髓所在。


野草2019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人倫道德,以勞動人民的利益為核心是天理,毛澤東思想是中華文華的集中精髓。


智慧575


遠古時期期的《老子》及其學說,《詩經》,屈原、陶淵明的詩歌,關於孝道和教育的有關古訓;漢朝司馬遷的《史記》;唐詩宋詞,明清小說;古代歷朝科技、醫藥、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發現發明、文獻;

到了近、現代,文化精華當屬毛主席的雄文五卷和他的詩詞,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乃至世界具有指導意義,包括政治、思想、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諸多領域,其智慧才華、影響力世界無人可及,是人類的寶貴財富。


用戶4149497256959


民族認同。

地球上近六分之一的人口,認同自己屬於同一族群,這裡麵包含的價值假如具現的話,超過一個完整的大洋洲的價值,這是保守的估算。

在這個人人主張自己利益的世界上,你生下來就天然有全球六分之一的人是你的親友而不是對手。沒有任何其他財富比這更值錢,更能保障你或者你的後代可以安然無恙地活下去。


我意痴狂1


封建半封建社會前數千年是儒家思想,它是做人的準則和社會的行為規範;之後是毛澤東思想,他代表了最廣大的人民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