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特勒不把军队拿来进攻苏联,而是固定欧洲会如何?

飞舞的尘埃落定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希特勒?感觉这就是个不会笑的主,说话的时候,鼻梁骨下边的卫生胡总是在一抖一抖的,不管干什么都会一本正经的瞅着你,不把你瞅毛了,他是不会转移视线的。

和他的那帮子元帅待在一起,制作战略计划的时候,他永远都和他的元帅对着干,当然每次他的那帮子元帅甘拜下风。

所以就在希特勒,开着他的战车驰骋在欧洲这地的时候,大家伙一致认为,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将是大不列颠群岛上的英国人。

毕竟,一统整个欧洲,这都是欧洲历史上那帮子强人最想干的事,而每次到了关键点的时候,这英国人就会拄着他的文明棍出来搅局。

这家伙弄的整个欧洲恨他恨的不是一星半单,但又拿他没有办法,一条英吉利海峡就隔绝了所有人的想法。

所以这也是英国人能够嚣张这么长时间的一个根本原因,他总是在你不管他的时候,悄摸兮的伸出一只脚踹你的屁股,当你吼着要和他掰扯掰扯的时候,他又跑到了岛子上和你对峙,不断的挑衅你。

很神奇是吧!

结果呢?

但到了真要开战的时候,却出现了神奇的一幕,希特勒蹲在狼堡里边,指挥着德国人去撩苏联人。

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但您要是详细的分析,您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必然的。

为嘛呢?

欧洲之所以没有得到统一,其实有两个搅和事的存在,一个就是英国人,他老是不想让欧洲这地安生,是不是的给你弄点子事,毕竟他深刻了知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道理。他到是没啥心思,就是不想让你安生。

另一个就是俄国人,俄国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地盘,总是悄摸兮的摸欧洲人的地盘,要不然他也不会从一个指甲盖大的莫斯科公国变成如今的巨无霸不是。

这个时间点上的希特勒已经把欧洲这一大块给吞了下去,俄国人当然不乐意了,所以从西伯利亚高原上下来给他搅局,这是必然的。

后来的资料证明也的确,斯大林其实已经有了进入欧洲的打算,这就是大雷雨计划,当然这计划的实施要比希特勒入侵苏联要晚上一年,所以没有来得急实施。

那么如果真的向题主说的,希特勒放弃进攻斯大林的打算,转头就找丘吉尔的麻烦,最终他就要面临两面作战的危险。

也许二战也就用不了打那么久了。所以希特勒把扔炸弹的飞机留给了英国人,天天的和英国人互相丢炸弹。把精力全部集中在了对付俄国人的身上了。

这是一个原因。

再有一个原因,你拿下大不列颠群岛,有用吗?俺很实在的告诉你,还真没有用,这就是个岛子,就是范围有点子大而已。

这就相当于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个头大了一点,要纵深没纵深,要空间没空间的。

一旦美国人参战,这岛子就要面临四面包抄的危险,你搁上边放多少人,这都得让包了饺子。不打你,困也把你困在岛子上了,这不抓瞎了吗?

反过来瞅,他如果真的能够拿下俄国。您是知道的俄国这地域有多大,这纵深有了,战略空间也有了,就算是美国参战,他也只需要顶住一面的压力这就完事了。

也许还真能撑一撑,但大家伙都知道了,俄国人这是战斗的民族,要不然也不会打下这么大的地盘。

希特勒打欧洲的时候,这就飘了,没把俄国人当回事,这不一脚丫子算是踢到了铁板上了,直接就骨折了。

最终还是被两面夹击,包了饺子,这首都柏林都让斯大林一切为二的划拉成了两半。

所以希特勒这战争压根他就不是啥正义的,这就是邪恶的战争,他的败亡是早早晚晚的事。毕竟苏联人不同意,英国人不同意,美国人不同意,欧洲当地人也不同意,您就说吧,他还能赢,这不开玩乐呢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咱老古人的名言,搁这特别的合适。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是,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德国在欧洲实行闪电战,基本上都是快速的就解决了一个国家。这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印象,德国在欧洲是所向霹雳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欧洲当时虽然能和德国匹敌的国家不多,但是德国要是真的想要占领整个欧洲也是十分困难的。其一我们先排除了苏联这个国家,因为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了德国终究是打不过苏联的,所以再把苏联加上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是欧洲也不止是苏联。还有一个强国相信你也是耳熟能详,那就是英国。德国在攻下了法国之后,与英国之间一直都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役,甚至连摩擦也是很少听说。


那么德国有能力对付英国?其实是没有的,英国他有着自己地理优势,要想打上英国,那必须要有强大的舰队,而当时的德国海军,实力与英国相差甚远,而要是靠陆军登陆英国,那不是在开玩笑吗?

所以,虽然英国不声不响,但是德国要真想对他干些什么,那还是得好好思量思量的。好歹他曾经也是日不落帝国。


围知历史


纳粹德国会当场去世,而且走得非常安详。

二战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以及影响最为深远的战争,时至今日依然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

而作为二战的策源地,纳粹德国的抉择,深刻影响了二战甚至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很多人说如果德国在横扫西欧,消灭法国、打残英国后及时收手,打消闪击苏联的想法,那么纳粹德国一定能够彻底消化“革命果实”,实现其称霸欧洲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励精图治,假以时日后,一定可以彻底将苏联送入地狱,实现元首的伟大志向。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真的不是,如果希特勒面对的问题真的这么简单,相信他也不会在苏德战争中这么“急不可耐”了。在静夜史看来,德国在横扫西欧后,之所以跟吃了炫迈一样完全停不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膨胀是纳粹的生存方式

希特勒停不下来,根本原因在于纳粹德国根本停不下来。

1929年的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再度使德国元气大伤,但却给了纳粹党上台的契机,随即纳粹党在短短数年内膨胀十多倍,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经济危机导致市场失灵,失业率暴增,社会陷入空前动荡,这导致各政党纷纷膨胀,除了纳粹党还有共产党。面对这种局面,惧怕共产党执政后自身被清算的德国大资本家们,开始将目光转向纳粹党,支持希特勒。蒂森、沙赫特、西门子、克虏伯这些容克大资本家纷纷慷慨解囊,甚至联名写信给总统兴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这种强大的力量促使希特勒登上了历史舞台。

而登上最高宝座的希特勒第一件事就是回报大资本家,那就是以暴力镇压共产党等政党,确保大资本家的利益,避免德国被苏联等无产阶级政权颠覆的可能。

而为了实现大资本家“走向世界”的目标,希特勒以大资本家认购德意志银行债券为起点,获得大量启动资金。而后希特勒大兴土木,兴建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失业率迅速下降;由于抛弃马克,推行“以物易物”,德国通货膨胀得到缓解;为拉拢军方,希特勒打压冲锋队,大肆扩充国防军,使失业率进一步下降。

大型工程和军队膨胀极大刺激了大资本家的产业体系,德国在希特勒的谋篇布局中迅速复兴。

因为希特勒的措施本质上是花明天的钱,所以德国的所有操作,都指向一个最终目标,那就是战争。因为他需要通过战争还今天的欠债,所以随着欠债的增加,德国也必须不断打下去。

消灭西欧之后,即便不闪击苏联,德国也无法停止,因为一旦停止,资金链断裂,希特勒和纳粹德国将死无葬身之地。

2、侵苏是纳粹的最终目标

对于地狭人稠的德国而言,苏联的广阔国土和丰富资源是德国扩张的最终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希特勒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比如将“反共”作为纳粹党的行动纲领,和日意缔结了《反共产主义协定》。

希特勒此举顺应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反苏的历史大势,对于英法等西方国家而言起到了极其强烈的麻痹作用。

事实上纳粹德国的崛起也确实如很多西方国家的愿,因为德国可以成为阻挡苏联向欧洲输出革命的铜墙铁壁,因此英法美等国大资本家纷纷仗义出手,对希特勒进行大力支持,典型如美国的摩根财团。

而正因为希特勒的反共表演如此逼真,所以英法等国情不自禁地抛出了绥靖政策,公然默许和纵容纳粹德国一步步坐大。

而就在英法等国翘首期盼德国闪击苏联两败俱伤,而后英法等国坐收渔翁之利时,德国和苏联在1939年8月23日于莫斯科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德国闪击西欧扫除了后顾之忧。

而对于希特勒而言,横扫西欧,占领那些资源和土地并不丰腴的西欧,尤其是小小的英伦三岛,最根本的目标就是扫除闪击苏联的后顾之忧。因此扫除西欧后,德国终于对苏联举起了屠刀。

3、苏联是战争的资深玩家

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共产主义国家,苏联是孤独的,但也是不甘寂寞的。

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对欧洲变局洞若观火,面对希特勒的异军突起,斯大林一度想要和英法等国摒弃前嫌,共同扼杀纳粹德国。但此时沉迷于苏德互殴美梦中的英法等国又怎能破功?所以对焦头烂额的斯大林,他们选择了丑拒。

于是斯大林和希特勒打成了一片。

希特勒愿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因为不想陷于两线作战困局,而斯大林愿意签约也是因为不想腹背受敌。因为除了西方的纳粹德国,东方的日本也在远东虎视眈眈,而苏德签约也为苏联暴打日本扫除了后顾之忧。

但是,日本的不再北上不意味着希特勒不会侵略苏联,事实上,希特勒横扫西欧下一步是哪里,连看门的旺财都知道,所以斯大林在收拾完日本后,最要紧的是抵御德国可能的进攻。

当然,作为共产主义国家,苏联从成立的那一刻开始就有向全球尤其是欧洲输出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所以即便没有纳粹德国的膨胀,苏联在国力增强时也有向西扩张的现实需求,于是在德国横扫西欧的空当,苏联开始了风风火火的扩张。

在1939年9月17日占领波兰东部后,1939年11月的苏芬战争,苏联以极大代价夺走芬兰的萨拉、贝柴摩好卡累利阿地峡地区;1940年3月,苏军开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1940年6月苏联夺取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

虽然苏联构筑了东方战线,但对德国而言是巨大威胁,尤其是比萨拉比亚。在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德国先下手为强可以说占尽先机。

所以,苏德战争不可避免。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那只会更惨。

希特勒是个有远见的人,就像斯大林、罗斯福还有丘吉尔一样。

轴心国集团德意日三国的根本目的,在于推翻英法美对于世界的控制。

美国因孤立主义的影响,在德国打垮法国打跑英国时并没有参战。

不过,美国国内的有识之士,一定会介入欧洲战争。

他们不可能看着欧洲出现一个取代英法的超级大国,一定要和纳粹德国决战。

所以,英美法迟早会结盟,德国迟早要同他们一战。

以德国的国力,远不如美国,战争是很难打的。

现在的关键在于,苏联会怎么样?

很简单,苏联会一直观望希望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两败俱伤。

然而,苏联必介入战争,以获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像1939年苏联出兵瓜分波兰,1945年8月才出兵打垮日本关东军。

而德国的国力军力不如英美法集团,一旦开战很容易陷入颓势。

那么,苏联攻打德国只是时间问题,苏德必将决战。

以德国的实力,独立对抗英法美尚且难以成功,何谈在对付数百万大军的苏联。

这样一打,德国必遭两线夹击,最终惨败。

至于德国的盟友意大利基本是用来刷战绩的,日本则是搅屎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靠不住。

而德国既然已经和英法开战,就只有两种选择。

第一,不入侵苏联,最终等待苏联进攻他,被苏联打的亡国。

第二,赶在美国没有介入战争,欧洲大陆不存在强大敌人的有利时机,趁着苏联还没有完成备战,又刚刚进行了军队的大清洗,一鼓作气打垮苏联。

只要苏联投降,德国独立对抗英美法,其中法国基本完了,英国实力较弱,如果能够联合日本重创美国几次,说不定美国也会坐下来谈判。

自然,入侵苏联是一个很大的冒险。

但希特勒曾经说过:我一生的大部分决定,都是在冒险。


萨沙


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在苏德战场损失了太多。也许有人认为,如果希特勒不挑起苏德战争,形势可能会好很多,也许会支持的时间更久一些。但我觉得如果不和苏联进行作战的话,情况可能会更糟。




因为德国本身的实力并不是很强,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协约国逼德国签订和约,限定了很多非常苛刻的条件和巨额的赔款。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些苛刻条件的报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德国看起来实力并不是很强,并没有超过英法的实力。当时很多德国将领还非常担心,并劝阻希特勒不要发动战争。



但是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之后,德国依靠闪电战再加上先进的装甲部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很快就击败法国,开战一个多月就迫使法国投降,这一下子就使很多人高估了德国的实力。事实上,二战初期德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军事思想的先进性。法军的实力不在德军之下,只不过是思想守旧,一下子适应不了德国的闪电战和装甲部队作战,轻易被打败。



德军打败法国并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之后又与英国作战,但是德国的海军不行,导致英国虽然被打得苟延残喘,但是德国始终无法在英国本土登陆,无法彻底打败英国。美国虽然没有参战,但是美国的实力远在德国之上,只不过由于孤立主义一直还没有参加战争而已。希特勒也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希望抢在美国参战前搞定整个欧洲,这样境况就会好很多。



但是英国始终无法攻下,而德国的资源由于遭到英国海军的封锁而一度非常缺乏。所以希特勒希望通过发动对俄国的战争而从俄国获取资源,再加上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国家或者被消灭,或者投靠到自己麾下,只剩下一个俄国。而一山不容二虎,希特勒也明白德国和苏联之间终究会发生战争。而据历史解密,斯大林当时确实已经打算在恰当的时候发动对德国的战争。



既然这一战避免不了,所以希特勒决定先下手为强,于1941年6月22日发动对俄国的战争。


天龙论史


二战时期,希特勒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同时进行两线作战,最终在俄罗斯的死亡冬季遭遇惨重失败,欧洲战局由此发生逆转。那么,若希特勒不去进攻苏联而专心巩固西欧,他还会遭到失败吗?

答案很确定,如果希特勒真的这么干,不仅会失败,而且会完蛋的更快。

希特勒之所以能够获得德国民众的普遍支持而独揽大权,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是他向德国民众承诺,在他的带领下,德国能过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其次他得到了德国垄断资本家——尤其是鲁尔等区的钢铁,煤炭巨头的支持。即便如此,德国依旧存在反希特勒的势力,如战后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在三十年代曾经担任科隆市长,由于反对希特勒被革职并遭到逮捕。因此,希特勒想要保证内部稳定,必须保障德国经济的好转。

希特勒的经济政策很简单,就是以战养战。以发动对外战争的方式,转嫁国内矛盾,同时带动军备订单的大幅增长,在满足国内垄断资本家利益的同时,增加就业,扩大需求以维持国内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对外扩张,只有不断进行对外扩张,德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才能保证盈利,同时通过对外扩张,可以掠夺他国的设备,资源,以满足德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旦停止扩张,则德国的工业生产便会受到巨大损失,进而导致经济的衰退,引发国内矛盾,如此则纳粹政权便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

因此,希特勒根本不可能停止扩张的脚步。

另一方面,苏联和希特勒是难以共存的。虽然希特勒在欧洲大陆大杀四方之时,苏联仍旧按不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斯大林对希特勒的行动无所警惕。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便是斯大林出于拖延时间的考量。在希特勒尚未攻击苏联之时,斯大林已经开始构筑西方的防线,他占领了东欧的许多小国,以扩大纵深,企图拖延可能发生的战争中德军攻入苏联本土的时间。尤其是德国与苏联瓜分波兰,苏联占据了波兰绝大部分国土,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一旦希特勒放弃对苏联的武力威胁,则无疑是给了斯大林更加充足的备战时间,到时候,不需要希特勒主动求战,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便会冲向中欧。

最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希特勒整个计划中的头号大敌,并不是美英法,而是意识形态差异最大的苏联,换言之,他的最终目标,是消灭苏联以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如此看来,希特勒根本不可能不去进攻苏联。


庭州行者


战争狂人希特勒,在进攻苏联时,被战斗民族绊住了战车履带,最后兵败。

那么,我们做一个复盘,如果希特勒不去进攻苏联,而是稳固占领了的地区,结果会怎样呢?

希特勒会大概率的下课

希特勒是个疯狂的人,在战争期间,有着超强的组织力和影响力。

如果战争停了,希特勒首先是面对本土和占领区域的发展。之前,让希特勒政府快速腾飞,是靠了两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军事工业的蓬勃。

既然战争停了,军事工业就要减缓了,总不能生产出来全放到库房里啊。

于是,会不可避免地有些工人要下课了,再加上军队要减人,那么,德国的失业率会再次上升。这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没有了军事工业的支撑,希特勒所能依靠的主要是基础设施加大力度以及拉动整个西欧的内需。可是,拉动内需不是个短期过程,德国政府和容克贵族们是否有耐心一直等下去?

西欧的土地面积不大,人口不算太多,资源相对较少。美英等国当然是不会给德国和德国控制的区域提供资源了。苏联作为资源大国,更不会给德国资源。而远方的日本,自己都没有资源,都在四处掠夺,如何能给?

如果没有了资源支持,比如石油,比如煤炭,比如钢铁,再比如橡胶,这些资源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德国的发展速度会大幅下降。

有人可能会说了,为什么不出口产品?

是的,这是个促进经济腾飞的好办法,但出口给谁?德国的盟友只有意大利和日本,一个在自己翅膀下,一个在远方,如何顺利完成出口?无法完成。

在经济停滞,发展缓慢,出口几乎没有,失业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希特勒的命运只有一个:下课,他只是德国疯狂扩张的产物,不扩张了,希特勒也该下课了。

德国会面临苏联和英国队的联合攻击

德国如果停了战争,不见得苏联和英国会相安无事地给德国一个平静发展的机会。

计划经济,对一个国家早期的发展帮助非常大,这就是绝对的凯恩斯主义,是国家操控市场。苏联资源丰富,疆域辽阔,盟友众多,再加上N个五年计划,苏联势必会继续狂奔。

而英国,被德国打了一顿,英国一定会有极大的危机感,担心德国壮大了再次攻击他们。英国在全球殖民地众多,还有一个长大的铁杆“美国”,这会让英国的腰杆比较硬。

德国要停下来,苏联和英国未必会愿意。他们会在合适的时机,进攻德国和其占领区,名义就是解放法国等国家。

资源丰富的苏联,以及盟友众多的英国,后劲会更足,而孤立在欧洲的德国会腹背受敌,最后极大可能会回到原来的格局。

事实上,不要说德国停止战争后,苏联和英国会反扑,人家两国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联盟,并且,苏联都有攻击德国的计划了。

如果德国不是在1941年6月进攻苏联,那么到了10月左右,苏联就会进攻德国了。

而美英两国在谋划反扑的同时,法国的反德组织在戴高乐等领导下也开始频频行动了。

所有的一切都说明,德国要么自己主动出击,要么被其它国家攻击,德国会选择那一个呢?一定会选择主动攻击。

而且,德国真要征服了苏联,那资源问题就解决了,而且可以和日本会合在苏联,那德国的希特勒就会建立不世功业,美国会重新考虑和德国如何相处。

所以,希特勒和德国的关键,在于苏联这一战。无奈,希特勒赌输了。于是,希特勒最终在苏联攻入德国时自杀了。

综合来说,战争的敌我双方态势已经形成,战局已经发生变化,希特勒哪怕不攻击苏联,苏联和英国还是会打回来,解放法国、荷兰等。

总之,一句话,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太疯狂,侵占国家太多,树立敌人太多,步子迈得太大,最后扯了蛋。


蓝风破晓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在無月看来,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无论如何进行战略规划,最终,纳粹德国都会失败。

纳粹德国的失败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非正义的战争最终只会走向失败。

不同的只是时间的快慢。

纳粹德国的失误

在战略上,纳粹德国有两次重大的失误,导致纳粹德国快速走向灭亡。

一个是进攻大不列颠。

纳粹德国进攻大不列颠的作战计划并不理想,频繁的空袭,并没有给英国造成太多实质性的军事损失,反而激起了英国军民的反抗斗志。

另一个就是在没有搞定大不列颠的时候,就开始进攻有辽阔领土和战略纵深的苏联。

最终,德国在大不列颠损失了大量的战机和轰炸机,而在苏联,损失了大量的陆军和装甲部队。

假如德国固定西欧

如果德国先不去招惹苏联,按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是不会向德国发起战争的,毕竟,当时的苏联国内,斯大林正忙着进行党内清洗。

另外,苏联在二战前期的作为,其实可以看做是德国的盟友,只要许以苏联利益,苏联甚至会帮着德国一起巩固东线的局势。

英国最终会顶不住德国的攻势,在德国登陆后,战败投降德国。

美国

我们不能忽略美国这个因素。

苏联确实很可能坐视德国在西欧肆虐,但是美国不会。

尤其是英国的结局,美国最为关注。

如果德国吞并整个西欧,那么欧洲大陆剩下一个侵略意图明显的德国和一个社会主义的苏联(意大利忽略不计),对于美国的利益是大为不利的。

出于美国的利益,美国不希望欧洲出现大国,欧洲呈现零散的多个小国,最符合美国的利益。

英国是美国左右欧洲大陆局势的一块指挥棒,所以美国可以忍住德国在欧洲大陆横行不发作,却绝不会看到德国连英国也吞并。

其实还是开头那句话,不管德国如何调整战略,最终结果都是失败。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历史没有如果。

德军在西欧战场几乎譬如破竹,自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也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被德国的闪电战给打的投降了。 随后在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却被苏联把主要兵力拖住,整个二战期间,德军伤亡480万,其中在苏联就损失412万。

其实在德国占领西欧之后,希特勒曾向英国提出休战协议,就是为了避免和英国发生激烈的军事行为,能更好的消化战争胜利果实。有不少军史大家都认为希特勒在敦刻尔克盟军撤退时下令装甲部队停止进攻的命令,就是为了给英国留个好印象,以便之后与英国达成和平协议,只不过并没有如常所愿。

战争是一部停不下的战车,进入白热化之后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意愿而改变。在德国打败法国控制整个西欧后,面对的就是西面是英国,东面是苏联,希特勒本打算用海狮计划击败英国,但是在不列颠空战中损失惨重,海军更不是英国的对手,反而被英国将整个欧洲大陆进行了封锁。海军和空军的失败,让强大的陆军也没了用武之地。

而英美两国的关系非常好,美国在初期并没有参战,但是支援了英国很多物资,尽己所能的帮助英国,真到了英国面临覆灭的时候,美国为了自身安全,会毫不犹豫的参加战争。这样双方就会陷入一战时那样的消耗战。德军会用大量的兵力消耗在和英美的战争上,而西欧缺少物资补给,德军只会越来越弱。

苏德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协议,但是苏联为防备德国,在边境陈兵百万。斯大林一定会趁着德军与英美混战时加入战争。希特勒一直想进攻苏联,而苏联同样想着消灭德国。当时的苏联刚经历过大清洗,战斗力不强。而德国进攻苏联,就是抱着柿子捡软的捏的想法,先发制人。

历史上德国的失败不是因为战略上的错误安排,而是因为其发动了非正义战争。希特勒挑战的是整个文明世界,没有哪一个正常的国家会为了一个领导的疯狂想法,采取极端手段去大肆屠杀别人,所以当时的德国和日本注定失败。


硬汉班副


不进攻苏联,希特勒把几百万无敌陆军用来巩固欧洲?这种问题,想反问一句的是,就算知道了二战的结果,当今又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希特勒?能自信比希特勒能力更强大?如果有这自知之明,就去把二战的全面势态了解一下,这种无脑问题就问不出来啦!

先说欧洲需要巩固吗?巩固什么?在法国没有战败投降之前,德国己经拿下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荷兰、挪威、比利时等一众国家,这些国家战败,马上就没有了反抗意识,这是欧洲的战争习惯,输了就立马老老实实的。花不了什么功夫和人马来说巩固的事,德国都敢把重水生产厂放到被占领国,还不够稳固吗?

再看看法国这种欧洲大国,马其诺防线一被突破,英法联军就只剩下了大溃败,拼命的逃跑,巴黎马上声明为不设防城市,一战的法国英雄贝当马上出来组建维希政府,帮着德国稳定局面。这样的大溃败让希特勒都大出意外,这才有了下令古德里安的装甲铁骑停止追击英法溃军的命令。所谓敦刻尔克大撤退被英国描绘成巨大胜利,不过是宣传需要,把失败写成胜利、狗熊变英雄之举。不说当时的德国不信,就是英国也不信,天天依然惶惶不可终日。

再往南的欧洲,意大利是德国盟友,西班牙也是集团下属,南斯拉夫,希腊也很快被拿下,还有什么可要巩固的?法国是最软弱的国家,巴黎的女人们早就开始陪着德国军官们泡酒吧,生猴子啦!是想用香水和暖风泡软德国的钢甲铁骑吗?

小小的英吉利海峡,的确成了希特勒的天堑鸿沟,德国本来海军就弱,加之一战后的制裁和限制,希特勒想过却实在无力过海峡,总不能让强大的陆军直接开着坦克冲进海峡去喂鱼吧?

而苏联当时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比英、法、德的工业都强大,如果再给苏联几年整军备战的时间,那时不是德国打不打苏联的问题,而是苏联会不会打着解放欧洲的名义打德国的问题。在这想说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很少讲苏联在建国初所取得的重大发展,很多人不知二战爆发前英、法已是急剧衰退而红色苏联展现出的巨大发展,只讲斯大林在搞肃反。只讲苏联红军打波兰打得很差。只讲二战苏联是接受了美国大量援助。这些都让一些人对历史的认知产生了偏颇。而史实是,在苏联受到德国突袭,遭受重大损失后,仍顶住了德国,才让美国坚定参战打德国。德国在面对失败时,仍是放英美而抗苏联,就是这样,苏联仍打下了柏林,打败德国的真正国家是苏联!没有盟军的参战,只是二战会打得更久一些,苏联付出的代价更大一些,但回报可能是整个欧洲被社会主义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