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和《套中人》:在抨擊黑暗的同時,包含了對未來的渴望

郭沫若曾經對魯迅和契訶夫的作品做出過一番評價:"魯迅的作品和風格和契訶夫的極類似,簡直可以說是孿生的弟兄。假如契訶夫的作品是'人類無聲的悲劇的音樂',魯迅的作品至少可以說是中國的無聲的悲哀的音樂。"

契訶夫是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代表作家之一,他密切關注底層人民的生活,筆下的故事多為小人物發聲,抨擊黑暗的沙皇專制制度。在《套中人》裡,他刻畫了一個時時刻刻把自己裝在"套子"裡的人物別里科夫,辛辣而諷刺。

而魯迅不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還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在他的筆下,猛烈地抨擊了中國封建制度,孔乙己、阿Q、狂人,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極具批判意味。


《孔乙己》和《套中人》:在抨擊黑暗的同時,包含了對未來的渴望

黑色的天空,白色的套子,組裝成了一個灰色的別里科夫;黑色的時代,白色的書本,雜糅成了一個灰色的孔乙己。

孔乙己和別里科夫的境遇是相似的,不被眾人理解,卻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兩人結局是相似的,都莫名其妙的死了,死在寒冷的季節,死在眾人的冷眼裡,死在孤獨的空氣裡。

本文將兩個人物形象進行平行比較,分析塑造孔乙己和別里科夫的背景和意義。

01 主人公都是高壓政策下產生的畸形人, 雖然可恨,但也可憐

在《套中人》中,契訶夫塑造了一個異於常人的形象。別里科夫就像寄居蟹或蝸牛那樣,總想把自己縮進殼裡,哪怕天氣很好,他也總要穿上套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的傘裝在套子裡,懷錶裝在灰色的鹿皮套子裡。

除了身體一直裝在套子裡,別里科夫的思想也裝在了一個"無形的套子"裡,他雖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學教師,卻以一己之力,給整座城市遮上了陰霾。

他總是端著大人物的架子,任何違反、偏離、背棄規章的行為,就算與他毫不相干,他也會非常激動,太太小姐們星期六不敢安排家庭演出,神職人員在他面前不敢吃葷和大牌,城裡的人都不敢不按照他的規矩來。

他追求過去,逃避現實,竟然導致了全城的人變得謹小慎微,事事都怕。怕大聲說話,怕寫信,怕交朋友,怕讀書,怕賙濟窮人,怕教人識字。

《孔乙己》和《套中人》:在抨擊黑暗的同時,包含了對未來的渴望

別里科夫把自己完完全全裝在了套子裡,奇怪的裝束是他肉體上的套子,呆板的語言是他思維上的套子,數不清的規矩是他靈魂上的套子,甚至連最美好的愛情也不能將他解救出來,抑鬱而死。

而孔乙己也未嘗不是裝在套子裡的人之一,他是一個落魄的知識分子,身上穿的是一襲長衫,嘴裡日日喊著"之乎者也",深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封建教育的迫害。

孔乙己讀過很多書,但沒有謀得一官半職,本身憑藉自己的力氣也是能過得好的,但是他就愛擺讀書人的架子,"寧可替人家抄抄書,換口飯吃,也不肯與短衣幫為伍",落得窮困潦倒的下場 。

孔乙己也曾反抗過命運,他跑到同為讀書人的丁舉人家偷竊,偷了幾本書,還認為"讀書人的事,不叫偷",卻被打斷了腿。

孔乙己的思想被裝在了一個名為封建教育的套子裡,這個套子緩緩收緊,把孔乙己憋死在了自己的命運裡。

《孔乙己》和《套中人》:在抨擊黑暗的同時,包含了對未來的渴望

魯迅曾經將奴隸和奴才之間劃了一條明顯的界限:處於奴隸地位,想反抗掙扎,僅是奴隸而已;另一種是安於奴隸地位,並且要別人也安心於奴隸地位,這是奴才,是萬劫不復的奴才。

由此可見,別里科夫就是典型的奴才,而孔乙己是典型的奴隸,兩人都是高壓政策下產生的畸形人,受封建思想毒害而不自知,雖然可恨,但也可憐。

02 主人公命運悲劇性根植於歷史背景,雖然無奈,但是難逃

別里科夫和孔乙己的悲劇命運是相似的,他們都死於別人的嘲笑。

別里科夫在不小心摔下樓梯後,被自己的心上人瓦蓮卡看到,不由自主地"哈哈哈"大笑了三聲,別里科夫就這樣死了,躺在棺材裡的別里科夫,似乎被裝進了一個永遠也摘不下來的套子。

而《孔乙己》在短短二千多字的行文中,出現了14次笑聲,被短衣幫嘲笑,被酒店夥計嘲笑,還是被丁舉人嘲笑,這些笑聲在冥冥之中埋葬了孔乙己。

因"笑"而死的深層次原因來自於作家所生活的時代背景。

《套中人》反映的時代是在19世紀末,當時籠罩在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統治下,"在當前這個艱苦的時代,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平息那種頭腦不清、瀕於瘋狂的社會輿論;必須禁止那種人人饒舌的不可名狀的街頭巷議,以期儘量減少流言蜚語"。

《孔乙己》和《套中人》:在抨擊黑暗的同時,包含了對未來的渴望

沙皇政府實行白色恐怖和高壓政策,無所不用極其來鎮壓民主變革之風,逮捕革命者,禁錮人民的思想。別里科夫就是高壓政策下產生的一條可憐蟲,把自己裝在套子裡,"但願不要惹出什麼事端"是他的口頭禪。

在別里科夫死後,全城的人都感到了自由和愉悅,可是不到一個禮拜,生活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依舊那樣嚴酷,令人厭倦,毫無理,城中不知道住著多少套中人,都是在高壓時代下被迫變異的。

孔乙己生活的背景與別里科夫十分相似,他誕生在距離辛亥革命十多年的清朝末年,而魯迅創作這篇文章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雖然當時科舉制度已經廢棄,但是封建制度已經像大樹一樣紮根在人民心中。

在中國,儒家思想是正統思想,要求人民走中庸之道,克己復禮,孔乙己雖然身材高大,卻不樂意去做與讀書無關的事,這是安分守己、明哲保身的性格使然。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在中國世代相傳,也是讀書人信仰的宗旨。孔乙己心中夢寐以求的事情就是考取進士,甚至自認為高人一等。

《孔乙己》和《套中人》:在抨擊黑暗的同時,包含了對未來的渴望

孔乙己如同別里科夫一樣,只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映射了那個時代封建思想對人的壓抑和迫害。他們的悲劇性根植於社會背景,雖然無奈,但是難以躲過這悲慘的命運。

寫在最後:塑造這類人物的意義

在1909年,魯迅和周作人共同翻譯了《域外小說集》,其中收錄了兩篇契訶夫的小說,還介紹了契訶夫的生平,可見契訶夫對魯迅的影響之大。

契訶夫的小說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為人生",通過塑造小人物,對下層勞動人民報以深切同情並對社會進行揭露和批判。

契訶夫揭露"套中人"的目的是為了呼籲人們向更自由獨立的社會進發,勇敢與落後勢力作鬥爭,及時與不良現實一刀兩斷。

魯迅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中提到:"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效的注意。"

所以說,魯迅寫小說的目的是為了揭露社會,引起人民的反思,他的小說就像是藥,為了治癒人民的痼疾和劣根而存在。

《孔乙己》和《套中人》:在抨擊黑暗的同時,包含了對未來的渴望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翻湧起無數塵埃,類似孔乙己和別里科夫這樣的人物,都湮沒在了塵埃裡。

今天看到了一個視頻,一箇中年男子穿的很體面,站在路口中央憤怒地說著旁人聽不懂的話語,他把微積分、高居、高數、考試等詞胡亂拼湊在一起,沒人能聽懂他在說什麼,他就一個人,在自己的世界裡宛如一個孤獨的帝王,揮斥方遒。

有點可悲,不禁讓人感嘆,是什麼樣的生活才使他變成了這樣,我們猜測不出,但我們一定能感同身受,畢竟鬱郁不得志的生活真的能把人逼瘋。

作者通過塑造這樣的人物,是一種銘記,是一種批判,更是一種希冀,人都是要向前看的,就讓孔乙己和別里科夫式的悲劇人物留在過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