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中原腹地大美滑州,滑縣是個好地方

有人類生存的地方,就有文化存在。歷史是一個地域的年輪和記憶,文化是一個地域的靈魂和神韻。

中國文化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正因時代變遷與區域差異,才逐漸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由此,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說,就是中國大文化的一種壓縮,因為她是與中國文化相互交融並一脈相承的。

滑縣地處豫北平原,地域面積1814平方公里,總人口143萬,轄12鎮10鄉。滑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有史記載五千餘年,是華夏文化、中華龍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和發祥地之一,既有鮮明的特色性,又有傳統化的地域性,與中國文化代代傳承、息息相通。

河南滑縣:中原腹地大美滑州,滑縣是個好地方

有史為證:滑縣始為顓頊建都之地,繼為封侯之國。秦漢時滑境稱之白馬縣,隨至明初謂之滑州,明洪武七年改為滑縣並沿至今。2014年1月1日,滑縣被確定為河南省直管縣。

曾經始祖,顓頊、帝嚳開創了偉大的農耕文明,制定了中國第一部較為系統的顓頊曆法。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許穆公夫人,道家思想創立者之一的莊子,儒家思想的開山鼻祖惠子,改革先驅商鞅,法家思想代表汲黯,唐代賢相盧懷慎,一代文豪司馬光、李白、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明代開國名師宋訥,瓦崗軍創始人翟讓、農民起義軍領袖李文成等名人薈萃。他們或出生於此,或生活於此,或工作於此,都為滑縣悠久的歷史文化留下了華麗篇章。

河南滑縣:中原腹地大美滑州,滑縣是個好地方

滑地無山,平川無垠,但卻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福寺塔、中國大運河(滑縣段),其中中國大運河(滑縣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更有以三義寨遺址為代表的龍山文化、經白雲觀遺址為代表的仰韶文化等諸多歷史文化遺存。還有莊子墓、惠子墓、汲黯墓、蔡陽墳、成公綏墓等墓葬。

滑縣大弦戲、大平調、二夾弦、木版年畫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道口燒雞、老廟牛肉、道口錫器、秦氏絹藝、吹糖、泥塑、陶藝、烙畫、等民間技藝馳名中外。

河南滑縣:中原腹地大美滑州,滑縣是個好地方


河南滑縣:中原腹地大美滑州,滑縣是個好地方


河南滑縣:中原腹地大美滑州,滑縣是個好地方


河南滑縣:中原腹地大美滑州,滑縣是個好地方


河南滑縣:中原腹地大美滑州,滑縣是個好地方

林林總總,厚重的滑縣地域文化,幾乎涵蓋了中原文化固有的重要特徵。

千百年來,滑縣人民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令人驚羨的文化奇蹟,催動著氣勢恢宏的文化事業不斷前進。回眸既往,歷史的滄桑與榮耀已被滑縣人民深深銘刻在記憶深處,他們用堅實而從容的步伐不斷叩擊著新滑州的中國夢。深入挖掘厚重的歷史文化,就是為了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大無畏精神,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河南滑縣:中原腹地大美滑州,滑縣是個好地方

歷史煙雲舒捲,文化魅力永恆。近年來,滑縣不斷加大文化名縣建設步伐,文化大軍風騷獨領,激情湧動,各項文化事業突飛猛進。而今,143萬滑州兒女正以飽滿的熱情,奮發向上,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幸福宜居”新滑州譜寫更加輝煌的歷史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