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明明是绝世高手,为啥要伪装成窝囊废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明明是绝世高手,为啥要伪装成窝囊废

▌欢迎来到小城庸人趣聊历史,浏览一分钟,轻松60秒。

今天要聊的是一位绝世高手,可是最开始他却非要把自己伪装成谁都能欺负的窝囊废。

后世有关他的评价中,最出名的就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就是楚庄王!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明明是绝世高手,为啥要伪装成窝囊废

楚庄王剧照

在《左传》中读到楚庄王的时候,内心有非常多的疑问,凡是有雄心壮志的帝王在继位的时候,都会通过一番雷霆手段,树立帝王威严,然后带领国家走向称霸之路,比如郑庄公,晋文公等。

可是楚庄王却不按这个套路出牌,他继位以后除了喝酒啥都不干,一喝就是三年。手下的大臣根本就看不下去,赶紧过来劝谏,可是楚庄王压根就听不进去。还下令谁敢站出来打扰他喝酒,他就杀谁。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内心瞬间惊现一个大问号?楚庄王这样的人后来是怎么成为春秋霸主的呢?楚庄王到底是什么套路?经过多方资料的翻看才发现,楚庄王的套路实在是太深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明明是绝世高手,为啥要伪装成窝囊废

在楚庄王继位的时候,楚国无论是从内还是从外来说都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楚庄王继位的前一年,楚国的附属国舒国,宗国、曹国等几个国家相继背叛了楚国,楚国的新令尹成嘉一直在讨伐叛国的路上奔波,楚国为此劳民伤财,百姓也怨声载道。

在楚庄王继位的第二年,他竟然被自己的大臣公子燮(xiè)和斗克给挟持了。

斗克曾经被秦国俘虏过,但是后来楚国大败秦国,秦国为了求和把斗克还给了楚国;在楚国令尹职位的竞争中,公子燮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成嘉,可惜最终也输给了成嘉,没能当上楚国的令尹。

这样两个充满负能量又郁郁不得志的人在一起,趁着内忧外患之时,居然挟持了烂醉的楚庄王准备成立一个新的中央,好在后来楚庄王被救了出来。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明明是绝世高手,为啥要伪装成窝囊废

楚庄王舞台剧形象

从这些遭遇来看,楚庄王表现得完全就像一个窝囊废啊,难道窝囊废也能成为霸主!

其实楚庄王早就看明白了,在楚国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他一上位就搞出很多大动作,等待他的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前朝遗老直接整死。这就好比新官到了一个治安很乱的地方,上来就开始抓人只会树立敌人。

所以楚庄王要做的就是迷惑对方,让楚国的奸臣误认为楚庄王就是一个窝囊废,根本不可能对任何人造成威胁,让隐藏的坏人全都浮出水面,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方式就天天喝酒,烂醉如泥。

这就是楚庄王的第一个套路。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明明是绝世高手,为啥要伪装成窝囊废

楚庄王这一喝就是三年,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看清了所有人,把自己的小账本记得清清楚楚。

等到楚庄王真正开始处理朝政的那天,居然拿出了一张名单,当场罢免了数百人,又重新任免了数百人。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这天天喝酒喝得烂醉如泥的人,居然一直在憋着放大招呢,这一招可真够厉害的。

《史记》:庄王罢淫乐,亲自听政,诛杀奸佞数百人,提拔才俊数百人。

这就是楚庄王的第二个套路,经过三年的观察之后果断出击,而且一击必中,迅速的安稳了楚国的内政。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明明是绝世高手,为啥要伪装成窝囊废

楚庄王安稳内政

解决了国内的问题,接下来楚庄王的眼光就放在国外了!

楚庄王首先把目标盯向了庸国,出兵以后就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解决了庸国以后楚庄王又把眼光投向了秦国和巴国,三个国家迅速成为结盟国。

这次结盟对楚国来说意义非凡,首先原本背叛楚国的附属国重新归顺了楚国。

更重要的是在楚国历来的历史中,楚国人对待中原的态度都是敌对态度,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这次结盟就是告诉中原各国,楚国不再和中原是敌对关系了,而且还可以和中原诸侯国结盟,无异于打开了友好外交的大门。

而且和秦国的结盟直接的威胁到了中原的晋国,齐国等大国,为楚国以后的称霸打通了非常重要的一条道路。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明明是绝世高手,为啥要伪装成窝囊废

春秋末期诸侯国形势图

所以从楚庄王的这一系列套路来说,还有几个人会认为楚庄王是窝囊废,他简直就是一个隐藏的绝世高手,无论是智力还是隐忍能力,从各方面来说他都是站在春秋末期巅峰的人物,他所做的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称霸。

本文参考资料:《史记》《左传》《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