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庄王“顺手牵牛”,被指:“太过分!”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庄王“顺手牵牛”,被指:“太过分!”

相较于晋文公重耳这个大器晚成的君主,楚庄王熊旅则是一位少年君王。楚国原本是一个小国家,但经过历代国君勤政治理,逐渐吞并周边许多小国,渐渐地发展为一个大国,位列战国七雄之一。楚国传至熊旅这一代正处于晋文公称霸之后,晋国国力正在走下坡路的一个阶段。楚国作为一个尚未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暂时还没有引起过多关注。以当时的格局来看,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被晋国取代霸主地位的齐国以及仍处于霸主地位的晋国吧。可是谁也没发现,楚国已经逐渐成长起来,足以威慑海内。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庄王“顺手牵牛”,被指:“太过分!”

熊旅当上国君时不足二十岁,作为一位少年君主,他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样子,沉迷于声色犬马,不务正业,荒废朝政长达三年之久,纵使内忧外患不断,熊旅却并无所作为,后来是他的几位贤臣伍举、申叔和苏从相继劝勉,这才把他从险些成为亡国之君的深渊中拉回来。洗心革面的楚庄王熊旅之后从此开始了他的楚国霸主征程。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庄王“顺手牵牛”,被指:“太过分!”


在这以前,楚国在不断地受到周边国家的骚扰,有的国家原本根本不足为提,国力也远远不及楚国强盛,可是听说楚庄王不问朝政,楚国内庭混乱,因此趁火打劫。在三年的时间里,楚庄王看清了周边形势,剑拔弩张,开始拔出锋利的宝剑,将这些小国一一吞并,继而在强国中寻找联盟的盟友,开启了楚国更大的格局。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庄王“顺手牵牛”,被指:“太过分!”


楚庄王从一个贪玩的孩子变成热血的青年,真正实现了成长的蜕变,这一路上离不开一些忠臣良将的劝慰和帮助和提醒,比如申叔、苏从和伍举。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庄王“顺手牵牛”,被指:“太过分!”


申叔是楚国的大夫,作为一个臣子,他有尽忠职守的责任,面对君王的荒唐行径,他动之以情,感动楚庄王,面对楚庄王的不义不妥之举,他敢于直言,帮助和启发君王去尽自己的责任,打开自己的格局。虽然申叔在历史上不是一位很有名的人,但他对于楚庄王的意义是很重要的。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庄王“顺手牵牛”,被指:“太过分!”


陈国内乱的时候,楚庄王派兵去帮助陈国平乱,将乱臣诛灭。之后他却反戈一击将陈灭国吞并,吞并他国原本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只是楚庄王此举两面三刀,在古代人看来,实为大不义之举,不义则无信,会失民心,同时也在诸国列强面前失了大国的风范。申叔得知楚庄王吞并陈国的消息后没有像别人那样欢喜道贺,一番恭维,反而对楚庄王说了这样一番话:“俗语有说,牵牛过人田地,田地的主人就把牛牵走了。践踏别人的庄稼固然不对,但为了惩罚却把别人的牛牵走,这是不是太过分了?大王因为陈国内乱而率领诸侯讨伐,以道义为名却贪图别人土地,以后要如何去号令天下呢?”楚庄王觉得申叔说得有道理,就恢复了陈国。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庄王“顺手牵牛”,被指:“太过分!”


无论是一个人、一家公司还是一个国家,都需要讲究信义,在那个“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正在萌芽发展的时期,上至君主,下至臣民,已经进入了这样一种社会契约中,大家需要自觉遵守规则,洁身自好,方能服众。

楚庄王既是有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对于申叔所言就更会有所顾虑,对于自身名誉和国家形象都会倍加爱惜,恢复陈国后,楚庄王仍然会发动吞并战争,只是作为一个霸主大国,他再也不会因为小利而失大义,把目标对准了更大的郑国。三个月攻下郑国都城后,郑国国君投降,请求不要灭掉郑国并向庄王保证一定忠于楚国,众人劝楚庄王不要相信其言,可是楚庄王却说:“郑国国君宁愿自己委屈,他的请求是为了郑国百姓,我怎么能灭亡他呢?”于是下令退兵三十里,与郑国结盟。一次归还,一次退让,楚庄王强而不暴,令诸国信服,这才终成一代霸主。楚庄王虽然年少不羁,却有着一颗向往君子之心,在战争纷乱的残忍年代,既强了自身又适可而止,以威信取代吞并,为楚国结交了许多盟友。

做大王也要厚道:楚庄王“顺手牵牛”,被指:“太过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