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攻破江宁后做的3件事,第1件太自私,为后来失败埋下祸果

洪秀全、杨秀清率领的太平军攻破武昌后,世人大惊,很多没有出路的老百姓似乎看到了希望,他们本以为太平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撼动不了清王朝的根基,但是这次攻下武昌,让世人看到太平军真正有推翻清朝的实力,那些走投无路的百姓或者手握几百壮汉的小组织纷纷加入太平军,太平军实力骤增,洪秀全和杨秀清眼见得队伍逐渐壮大,决心一鼓作气,直取江宁。太平军势如破竹,相继攻下九江、湖口、安庆、芜湖等沿江两岸重镇,最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夺得江宁。江宁古称金陵,是仅次于北京的重要城市。太平军占领江宁,给腐败的清政府当头一击。

洪秀全攻破江宁后做的3件事,第1件太自私,为后来失败埋下祸果

洪秀全率军入主江宁,这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此时在战火的洗礼下,只有区区十来万百姓。洪秀全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够有一天入主江宁,这似乎像一场梦,但又是那么的真实。从一个穷苦的农民,变成一个号令百万军队的首领,洪秀全知道这一切来得太不容易,都怪这惨无人道的乱世,父兄都是以耕田为业 的农民,十六岁被迫辍学耕田,十八岁因为自己有点才学,被聘为本村教师,此时的洪秀全也做着科举取仕的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步入官场。洪秀全十九岁第一次参加府试,没有考中,但在考试期间认识了一个叫梁发的传教士,此人给他一个小册子《劝世良言》,洪秀全颇为好奇的读完这本小册子,对里面提到的耶稣,上帝颇为陌生。他只想一心科举中第,走入仕途。二十五岁那年洪秀全又参加一次科举考试,不中。二十八岁再考,不中,三十二岁第四次考试,仍然不中。

洪秀全攻破江宁后做的3件事,第1件太自私,为后来失败埋下祸果

大半生都消耗在科举考试之中的洪秀全心灰意冷,无心再考,将自己所有书翻出来都烧了,却偶然发觉这本《劝世良言》,洪秀全似乎看到了另一种希望,他和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六人结为异姓兄弟,在广西紫荆山组织拜上帝会,发展会众,积极筹备起义。这一晃就是八年,当初的六兄弟此只剩下四人,萧朝贵和冯云山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为这两位好兄弟感到深深的悲痛。

洪秀全攻破江宁后做的3件事,第1件太自私,为后来失败埋下祸果

到底是进是退,洪秀全权衡再三,决定入主金陵,不再北上。决心已定,洪秀全开始筹备开国事宜。洪秀全认为开国必须做的三件事:定都、朝拜、开科举考试。

第一件事定都

洪秀全召见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等众将前来商讨定都事宜,大家知道天王再无心北上,都支持天王将国都定在金陵,这也是洪秀全早料想到的,本来以为此事已经妥当,但是石达开却站了出来反对,这令洪秀全万万没想到。翼王决心趁士气正盛,可以北进河南,再渡黄河直捣清妖巢穴。支持石达开的还有他的部将罗大纲。

“翼王北进中州之策为上策。上策若不行,可用中策,即先定南方九省,然后分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一出汉中,一出淮扬,三路会合,共猎燕都。定都金陵,诚为下策。天下未定,欲安居金陵,岂能长久!”

洪秀全攻破江宁后做的3件事,第1件太自私,为后来失败埋下祸果

其实此时石达开和罗大纲的决定是最正确的,但是天王却无心采纳,因为此时的天王已经沦陷在美人堆里了。太平军攻破江宁,江宁的美女自然也进献给天王享用。饱食思淫欲,攻陷江宁后,江宁城内的奇珍异宝也被太平军收入囊中,这些都是洪秀全之前从未享受过的美物。洪秀全只想一心享乐,满足自己一己之私,而放弃最正确的决策,北上中州,这也让太平军错失了最佳的进攻时机。这也为后来的太平天国失败埋下隐患,后来东王夺权反叛,翼王败走,都是定都天京后的祸患

洪秀全攻破江宁后做的3件事,第1件太自私,为后来失败埋下祸果

第二件事朝拜

此时洪秀全贵为天王,也就不能再和石达开、杨秀清、韦昌辉像当初起义那时一样同食同住,畅所欲言了,凡事都要注意位次礼节。为此洪秀全还专门设计了一幅朝拜图,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虽然战死,但是功勋卓越,王位由幼子继承,为此决定把这两个幼王的座位摆在最前面。靠着幼西王后面的,依次为东王,翼王,天、地、春、夏、秋、冬各位正丞相,又正丞相;靠着幼南王后面的依次是北王,天、地、春、夏、秋、冬各位副丞相,又副丞相。洪秀全看着满朝将士,极为满足。

洪秀全攻破江宁后做的3件事,第1件太自私,为后来失败埋下祸果

第三件事便是开科举考试

洪秀全四次科举都以失败告终,自己内心极痛恨科举考试,为此他要定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科举制度,他决定每年开四科考试,分别为天试、东试、北试和翼试,每科分别取状元、榜眼、探花一名和进士若干名,这四科考试也是为了纪念当时天王、翼王、东王、北王跟随自己拼搏多年而设立的。清科举考试三年一次,洪秀全一年四次,可见取士含金量不高。

洪秀全开国办的这三件事,定都、朝拜、开科举表面看来风光,但是在暗地里消耗着太平军的元气,而且此时的杨秀清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夺取洪秀全的大权,石达开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对此时纸醉金迷的天王却也无能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