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用地瓜酿酒远近闻名,喝过的人都说有劲头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陈振龙不顾西班牙政府不许朱薯出口的禁令,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渡海带回福州,正值闽中旱饥,将朱薯介绍于巡抚金学曾,试种后大有收获可做充饥之粮,进而全省推广。

曾经的地瓜解决了闽中饥荒,而今,它摇身一变,成为后水村人的杯中酒。琅岐镇后水村的地瓜烧闻名琅岐岛,只因他们用世代流传下来的“蒸馏”酿酒工艺,将地瓜、水和酒曲作为原料,经蒸熟、冷却、密封等多道工序进行酿制成酒。

一个村用地瓜酿酒远近闻名,喝过的人都说有劲头

一个个香甜可口的地瓜,经过蒸煮、捣碎拌入酒曲,放入容器中静待了四十至五十天的发酵后,淀粉糖化,已经成为酒糟。这一桶桶、一池池红色的地瓜酒糟,正在等待一次华丽的“转身”,就将化为清澈飘香的地瓜烧。

在制作地瓜烧的人家中,常可见到:柴火正旺的土灶上,蒸了一笼热气上涌的地瓜酒糟,一个盛酒的小缸在一边静待出酒,酒要蒸上半个小时左右,才会滴滴答答酿出十斤。小抿一口地瓜烧,比想象的要有劲头,确是自有一番醇厚、柔滑,香气甘洌。虽然入口略冲,但回味却带着水乡特有的温厚含蓄,是讨人喜欢的呛辣。会喝酒的人,酒对他而言是有灵性的。酿得好不好地不地道,在舌尖上一触碰,便能分辨出来。后水村的好山水,养出来的地瓜酿出来的酒都有着朴实的美感。

一个村用地瓜酿酒远近闻名,喝过的人都说有劲头

如何让地瓜烧这一“土酒”形成业态,提高产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后水人改进了蒸馏器具。如今的蒸馏器具是一体化的,上方悬挂一根水管外观是圆柱体,从外部看上方,是一个倒圆锥,从内部看有一个大勺子作为引流渠。蒸馏的过程很简单,灶台上一口大锅,大锅上扣着蒸馏器具,酒糟和着水在大锅里被煮沸,冒着酒香的蒸汽向上升腾。此时打开水龙头将冷水灌入蒸馏器具上方的倒圆锥,蒸汽接触到冰凉的器具上壁,酒气冷凝成酒水,汇聚在倒圆锥的倒顶点处,滴落在大勺子上,向下导至桶外,流进酒缸内。

再早一些的工具已无从考证,但流传下来的制作方法中用的蒸馏器具,是将无底木桶倒扣在大铁锅上,木桶内延边有一圈引流渠,再在木桶上摆上一个小铁锅。这种“木桶+小铁锅”的蒸馏器具,作为木制品,耗损率高不说,木桶与小铁锅的接缝处也不严密,保温性还弱。现在的器具保温性好、好操作、耐用,我们一天能蒸六七趟,比以前提高了一倍的效率。

一个村用地瓜酿酒远近闻名,喝过的人都说有劲头

制作工艺上的提升能够保证的只是产量,而品质方面,后水村也坚持做到原生态不添加。

大圆铁锅被架在灶台上,下方的柴火烧得噼里啪啦响,只见红色的地瓜泥酒糟被一瓢瓢舀入大圆铁锅中,蒸馏器具已经倒扣在上。随着灶台温度的提升,锅内的酒糟开始翻腾,蒸房里满着酒香裹着地瓜的清甜,地瓜烧沿着蒸馏器的引流口缓缓流出。最先出来的地瓜烧酒精度数高一点,后面会慢慢降低,最后会平均为20度左右。

以前大家做完农活,休憩的时候会喝点地瓜烧,配点小菜。但现在大部分人已经不种地了。劳作后小酌一杯已经不再是消费主流,购买形式已经从往日的“买散酒”,改成“买坛酒”,现在大家都是一坛一坛定酒,一是用在酒宴上,二是华侨会存酒放着过年回国探亲时喝,或者带去国外,让故乡的美味充当思乡的桥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