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到明朝成為崇禎皇帝,從登基開始你會怎麼挽救大明?

從小會武功9527


這就要看你是想怎麼挽救了?

如果只是單純的想活命,那遷都到江南就可以了,憑藉地理優勢和江南的財力,再堅持個大幾十年,活一個善終不成問題。

但是,如果是想給整個明王朝續命,想要徹底扭轉明朝中後期的階級矛盾,把明朝恢復到中前期那種盛世,這是不可能的。


至於為什麼說不可能,這主要是由封建王朝的“固定發展規律”和“發展週期”導致的。

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其統治一般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王朝建立初期。由於社會百廢待興,人口稀少,土地大量閒置。所以在這個時期,皇帝只要稍微發展生產,那麼經濟就會得到恢復,人口也迅速增長。大家都有飯吃,有地可耕種,社會其樂融融。

第二階段是王朝中前期。隨著人口的進一步增長,全國田地得到普遍開墾,國家財政盈餘極多,糧食儲備豐富,國力極大提升。老百姓這個時候不僅能吃飽,而且還能吃好。

以上這兩個時期的王朝,通常不會有滅亡的情況發生。當然,隋煬帝楊廣那種因為作死而導致滅亡的特殊情況除外。



第三個階段是王朝中期。由於開國的發展紅利沒了,財政盈餘也沒那麼多了。所以這一時期的國家發展就比較平庸了。老百姓發現自己再怎麼幹也就那麼回事,社會貧富差距也會進一步拉大。但是儘管如此,王朝在這一時期也不會有滅亡的問題,因為老百姓還不存在大面積家破人亡的問題。

第四階段是王朝中後期。由於社會已經發展到極限了,所以全社會人都陷入了迷茫,政治開始腐敗,土地兼併嚴重,財政出現了虧空,整個國家暮氣沉沉。這一時期,王朝通常就會出現滅亡的徵兆。統治階級為了挽救危局,往往都會搞改革。比如宋朝的王安石改革,以及明朝的張居正改革。

不過,單憑改革也不可能讓政治不腐敗,土地不兼併。改革只不過是讓帝國下滑的進程慢一點而已。

第五階段是王朝後期,財政赤字很嚴重,官員執行力很差,民不聊生問題非常嚴重。這一時期,王朝基本上是完犢子了。因為皇帝想要緩解社會階級矛盾,就必須要犧牲官紳階級的利益,而犧牲官紳利益,官紳又不會答應,會跟皇帝對著幹。

萬曆皇帝連續20年不上朝原因,就是他開闢商稅,傷害了士紳利益,導致百官凡事都要跟他對著幹。氣的他乾脆不上朝了。

所以說,這個時期的皇帝無論怎麼幹,他都會得罪人。皇帝向著官紳,得罪老百姓;向著老百姓,又會得罪官紳。此時的王朝,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而崇禎皇帝就繼位於這一時期,因此他無論怎麼幹,都不可能徹底解決社會階級矛盾。


好,說了半天的“社會階級矛盾”,那麼這個矛盾到底是什麼呢?

是土地,土地的歸屬權。

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土地是命根子。無論是地主還是普通小農,土地都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不誇張的說,只要社會不存在土地問題,王朝就不會亂。

然而,就是如此重要的土地資源,其在古代卻是私有的,是可以買賣的。

私有土地+可以買賣,這會造成什麼結果?

對的,就是土地兼併問題。

古代生產力低,窮人生個病,或者碰到個災荒年,就會破產,繼而會賣掉土地。

當窮人賣掉土地後,富人就買進,就會變成地主。之後,有地的人,土地越來越多,衣食無憂;而沒地的人,吃飽飯都難。

假設,老百姓吃不飽會怎麼辦?

會造反,而且是大面積的造反!

李自成、張獻忠之流振臂一呼,立時就有幾十萬人跟隨。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有什麼呀?把富人的家全抄了,貪汙官員全宰了,特權階級的特權廢除了,朝廷不就有錢了,百姓不就能安居樂業了?

是的,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問題是:你作為皇帝,你不能這麼幹呀!

皇帝是官員和士紳的代言人,要維護士紳階級的利益。皇帝要是把士紳階級的家產全部抄沒了,都輪不著老百姓來推翻你,官紳階級肯定就造反了,提前把你這個“昏君”幹掉了。

所以說,崇禎繼位時,他面對的大明是一個死局。他不作為是死,有所作為也是死。即便現代人回到過去,也是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



總的來說,中國歷史上的王朝,三百年是一個統治極限。漢朝和宋朝雖然統治時間超過了三百年的歷史規律,但漢朝和宋朝在中期都有一次權力大洗牌。崇禎繼位時,明朝維持了260年統治,按照大一統王朝的發展規律來說,明朝基本上是沒救了。

如果崇禎不那麼作死,或者說,現代人事後諸葛亮,穿越回去搞改革。比如仿效慈禧分權給地方士紳,把他們納入統治階級式的改革,或許你還能給明朝續上幾十年的命。

但是,要說徹底挽救明朝,給明朝再續上一百年,兩百年的命,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有朱元璋的本事,能把現有的統治體系全部推倒了再重來,就像劉秀那樣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從零開始。這倒有可能。


Mer86


挽救大明,需要分兩步走。

一是需要延長國柞。

如果成為崇禎,那意味著明朝還有十七年的氣數,必須首先想辦法延長,至少,翻一倍吧,這樣才有時間進行第二步。

延長國柞這個目標其實不算太難,同樣需要分幾步走,一年一年來吧。

登基第一年,要做這些事情:

1、複製崇禎的操作,剷除魏忠賢。

為什麼要剷除魏忠賢,原因不多解釋,至於現在一些魏忠賢是大忠臣,魏忠賢的存在遏制了後金的進攻之類的論點,之前已專門寫過文章反駁,在這裡不再多說。

2、修正崇禎的操作。對閹黨不能一概而論,區別對待,貪汙腐敗者依法治罪,違心歸附,沒有大惡的仍然留用,以觀後效。

崇禎因為對閹黨打擊面過大,導致東林黨失去了制約,一家獨大,尾大不掉,對明末的政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要善於運用制衡之術。

3、仍然啟用袁崇煥。同他在平臺談心,當他說出那句著名的“五年復遼”的口號時,拖下去打二十廷仗讓他清醒,同時嚴厲警告他不得信口開河,尚方寶劍仍然賜給他,讓他看好毛文龍,但不得濫施權威。

對了,毛文龍那三個乾兒子,那時候還叫毛精忠、毛有德、毛可喜的,讓給調到京師來安排個閒職,以後安排去打農民軍,不服從的話就地砍了。

4、對東林黨嚴加壓制,不得妄議朝政。

5、很重要的一點,城池佈防必須依託大炮。錢可能暫時不夠,沒關係,先拿朕的內帑出來頂著,把老丈人周奎的家給抄了,這樣估摸著至少能有二千萬兩左右白銀,錢全部去買大炮。

7、王承恩必須重用,大大的重用!把西廠交給他管,朕讓你咬誰你就咬誰。

8、錦衣衛這麼好的東西,要好好使用。駱思恭能力太差就別幹了,我看李邦華還不錯,文武都通,讓他掌管錦衣衛,把鎮撫司改名為中央情報局,打造成頂尖的軍事情報部門,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9、傳令天下兵馬,嚴加戒備,民變即將發生。

這樣,很快就到了崇禎二年。

這年開頭的大事是祭奠孔聖人,祭祀祖宗社稷,然後我大兒子朱慈烺出生了,沒得說,大赦天下!

驛站是在這一年裁的,該裁的還是要裁,不裁驛站李自成不造反的說法是瞎扯淡,就算沒有李自成,還有王自成,張自成,緊要的是淘汰冗餘,把錢擠出來為接下來的戰爭節省軍費。

楊鎬這傢伙,早就該殺了,棄市棄市。

再次提醒袁崇煥和邊關將士,守住山海關和長城沿線,如果兵力不夠,寧可撤防寧遠,重點的重點是守住長城沿線各個容易被突破的地方。

頒佈幾條新政:

商業上:開海禁,大力發展海上貿易!

農業上:加速玉米,番薯,土豆的引進種植和大面積推廣!

軍事上:逐步淘汰落後的火門槍(神機銃、三眼銃),換裝火繩槍(鳥銃)!該向熱兵器過渡了。

這就到了崇禎三年。

陝西那邊應該已經烽煙四起了,沒關係,朕料事如神,早已知道。

基本原則早就制定好了:攘外必先安內。

對農民軍的政策是,以清繳為主,以招撫為輔。接受招撫的,必須交出兵權,政府負責妥善安置,可保自己及家人平安,不接受的,一律剿滅。

派出三波兵,把吳三桂調回關內,帶上一半關寧軍,作為第一波先鋒,發揮騎兵的機動優勢,主動出擊,目標是打擊農民軍士氣。

盧象升作為第二波,目標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繼續啃吳三桂繞過去的釘子。

洪承疇作為第三波,目標是全面清繳,同時鞏固形勢,不讓一個地方有漏網之魚,產生復叛的可能。

將孫傳庭和周遇吉調到京師,提督京營,作為預備隊,同時開始練兵,務必給朕練出一支京營鐵軍!

鳳陽總兵黃得功也還可以,有重要的職務可以考慮他一下,他手下的那個劉良佐,找個機會抓起來治罪。

還有山東的劉澤清,提到他我就上火,最好砍了吧,派黃得功接手他的部隊。

另外還有左良玉,必須不斷敲打,他兒子左夢庚更不是個好東西,用可以先用著,讓王承恩挑個心腹太監持尚方寶劍去監軍。

曹文詔、曹變蛟調到山海關,接手關外防務。


正好借農民軍的由頭,該對宗室王公們下手了,先把朱純臣給我下了大獄,削去王爵!什麼純臣,簡直就是純渣!

清查各地宗室,以十年為期限,俸祿逐年消減,總計削掉一半,霸佔的土地,吐出來還給百姓耕種。王爵只保留二代,以後逐代遞減。在宗譜上都做好記錄,實在潦倒的宗室可以來北京,政府負責圈禁飼養。

重點查一查洛陽的朱常洵,聽說他地特多,國家危難之際,就先沒收掉一半吧。

崇禎四年,關外應該不太平,始終搶不到東西的皇太極上躥下跳,一會打寧遠,一會打大淩河。

沒關係,傳令袁崇煥、祖大壽,將關外的遼民都遷入關內,皇太極不是那麼想要關寧錦嗎,送給他!讓他拆!同時再次加固山海關和長城沿線防守,他還有不到十年的活頭,看他能上躥下跳到幾時!


崇禎五到十年,五年的時間,流賊應該清繳得差不多了,在此期間,京城百官工資減半,直到流賊剿滅為止。

到這份上,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關外的女真應該始終不得其門而入,以他們的體量,是無法佔據整個遼東的,關外應該存在大片無人區,內部的起義應該也被撲滅的差不多了。

崇禎十年到十五年,孫傳庭、周遇吉的兵也已經練夠了,袁崇煥應該也憋壞了,盧象升、曹變蛟、曹文詔一干眾人應該也能抽出手了,是時候對清朝發起反擊了。

發動遼瀋戰役,迫在眉睫!

打擊清軍不是開玩笑,必須做好戰略規劃。

松錦之戰時大明尚且能湊出十三萬兵力,那麼這時候出兵二十萬應該問題不大。

裝備上,經過十幾年的替換和操練,現在的明軍應該能熟練使用火繩槍和各類大炮,三段擊戰術必須要學會,參考同時期的英國克倫威爾的新模範軍。而同時期的清軍,還沒有大炮,火槍也不多,以熱兵器對冷兵器,優勢巨大。

後勤上,如果之前的政策都能奏效,這時候大規模種植的土豆和玉米應該能大大緩解饑荒,開放海禁能促進經濟的流通,到來新技術,促進經濟繁榮。再加上砍掉的龐大的宗室支出,軍費上,應該能得到一定程度保證。

戰鬥力上,由善於練兵的孫傳庭、周遇吉自統練出的秦軍,和袁崇煥、祖大壽、趙率教、曹文詔、曹變蛟的遼東軍為主力,這是能拿得出手的精銳。

戰術是穩紮穩打,切勿急進。計劃是用五到十年復遼,把失去的遼東奪回來,把女真往北邊趕,南邊沒有他們的活路,最好讓他們去跟老毛子火併。

當然,上面說得這一切,就算全部成功,也只是為大明續一波命,真正想要挽救明朝,必須開始資產階級改革,這就是第二步,更加不是三言兩語講的清楚了。

以上純屬YY,博君一笑。


小院之觀


剛好正在寫一本穿越稱為崇禎的小說。

王承恩:“陛下……收商業稅吧”

崇禎:“滾,你讓朕亡國嗎?”

王承恩:“陛下何解?”

崇禎:“你豬腦子啊,農民都反了,朕的支持者就省鄉紳、士族、功勳了,你現在讓朕再得罪他們。那朕豈不是成了寡人……”

————

王承恩:“陛下,遷都吧……”

崇禎:“滾……”

王承恩:“陛下,京師以危如卵蛋……”

崇禎:“你豬腦子嗎?朕遷都南京跟宋朝丟失燕雲十六州有什麼區別……”

王承恩:“但是陛下,京師已無兵可守……”

崇禎:“京師已無兵可守,你說的是真……”

王承恩:“奴才怎麼敢欺騙陛下呢……”

崇禎:“這他媽嘛太好了,老子馬上要攻佔北京……”

王承恩:“@&@?……”

崇禎:“嘿嘿,朕要造反……”

王承恩:“@&&@……”

王承恩:“你立刻帶幾萬人外京師外面,假裝投靠李自成,攻打京師,然後儘快的把京師所有刮地三尺,把財物都帶出城,朕再帶人把你給趕出,光復京城。”

崇禎:“陛下……這……”

王承恩:“奴才不敢……”

崇禎:“你就是個豬腦子,你搶財物搶到後,放在城外,朕派人去接受。你繼續打著李自成的名號,去江南給朕再搶一遍。”

王承恩:“@@%¥”

崇禎:“不但要錢,糧食、布匹什麼都要…,然後你在江南造海船,把東西都送到京師來………”

王承恩:“@&%不@”

崇禎:“你就放心的去搶吧,朕又不派兵去打你……”

王承恩:“陛下這樣真的好嗎?”

崇禎:“你這狗奴才,就放心吧,等朕把京師穩固了,再把你招安,不就得了。到時候咱們要錢,有錢,要糧有糧,大量招兵買賣,把江山重新打一遍,你就不成了開國功臣,朕還用鳥那些鄉紳土豪功勳嗎?他們不爽可以,就去造反啊,朕再打一遍就是。”


一號風手


最近一直在寫關於崇禎皇帝的一些事蹟,說句實話,崇禎皇帝也真是太為難他了,祖宗留下的基業,已經是千瘡百孔的了,吏治的腐敗,各地頻起農民起義,自然災害不斷,即便崇禎皇帝再努力,也是無力迴天了,如果是我,穿越回明朝,我該怎麼做呢?我只能說,盡人事聽天命,盡力吧,或許就連崇禎的老祖宗朱元璋朱棣來了也未必可以解救這個危局。


第一,要想從根治理一個國家必須看清這個國家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有了問題就可以對症下藥!

1.世所罕見的天災。明朝末年,小冰河氣候爆發。各地大旱、大澇頻繁出現。據史書記載,廣州、福建等地區都開始下雪。小冰河期的出現,使全國地區氣溫大幅下降,各地災害頻發,糧食產量銳減。數以千萬計農民,顆粒無收,淪為流民。給明朝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動盪不安。

2.天災帶來的人禍。小冰河氣候導致的災民遍地,哀鴻遍野。從中也滋生了各種野心家、軍閥、農民起義等等一系列人禍。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起義隊伍有十三隻,“闖王”李自成,“八大王”張獻忠就是農民起義領袖中最著名的兩個。



3.統治階級黨爭不斷。東林黨、閹黨、浙黨等諸多派別在朝堂的爭鬥已經到了白熱化。他們置國家利益於不顧,以一己之私挑起爭端。朝廷不是治理國家的地方,反而成為他們黨爭的舞臺。

4.內憂外患,顧此失彼。對內,多支起義軍不斷的襲擾,對外,大清鐵騎虎視眈眈,屢次犯境,內憂外患之下,大明軍隊顧此失彼。


第二,針對以上的問題實施相應解決方案

1.針對世所罕見的天災,旱災,鼠疫,第一時間安排賑災,調撥糧草,控制疫情,做好區域防範,調集全國名醫前往鼠疫重災區,在這裡必須要安撫民意,要知道,當時很多造反的多數是流民,對於造謠生事者,立誅!

2.根據天災帶來的人禍,也就是各地不斷起義的農民軍,我會採用圍剿安撫並用的方法,採用高官厚祿招納一部分義軍為己所用,將義軍進行分化,同時,調撥沿途各軍阻擾義軍進京路線,調派薊遼總督王永吉、昌平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等速調入京畿附近拱衛京師。


3.對於統治階級內部,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是必須要除去的,完了之後全國破格選拔人才,亂世只能採用非常手段,不管文臣武將,是人才都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於邊關眾將加以安撫重用,想辦法設立南京陪都,建設陪都,萬一戰爭情況糟糕及時撤往陪都以長江天險半域江山之地拖延時間,以期穩定民生東山再起。

4.對於後金的虎視眈眈,肆意滋擾,可以暫時虛與委蛇,攘外必先安內,在當時的情況下,又要解決天災旱災,又要打擊四起的義軍根本無力對抗後金軍,因此只有暫時穩住後金,最好的結局就是後金軍不動,先把義軍剿滅或者挑動義軍與後金交火。

崇禎時期的大明已經是千瘡百孔內憂外患,我能做到的只能是以上這些,如果還是不能解決危局,螻蟻尚且偷生,我肯定不會選擇崇禎的絕路,我會遷都南京陪都,以一隅之地對抗,或許還有個數載的安穩皇帝可以做。


唯戀無名


如果僅僅是保住大明,還是有很多辦法的。

在崇禎年間,明朝主要有五個大問題擺在面前,這五個問題只要能夠解決2到3個就能夠讓大明生存下來,再續個幾十上百年的還是不成問題的。

大明王朝的五個問題

  • 第一個問題,人口過多

據估計,明朝萬曆年間人口就已經超過兩個億了。但是萬曆之後,一直到大明朝滅亡之前人口不僅沒有增加,反而由於各種原因在逐漸降低,除了戰亂災荒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當時中國的人口承載能力來看,這已經是極限了。所以,很容易在天災人禍之時出現大規模減員事件。

就像清朝末年,雖然引進了高產作物,人口在達到4億多。但之後就已經觸到了天花板,整個晚清人口的增長都是非常緩慢的,在上百年裡一直在4億這個級別徘徊。

人口達到承載力極限,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去解決,那麼王朝很可能會因此分崩離析。

  • 第二大問題,天災

崇禎年間,全球的氣候出現劇烈變化,小冰河時代來臨了。當時不僅是明朝境內,歐洲、美洲等地的生活條件也越發惡劣。以條件比較差的冰島為例,由於這個地方本身溫度就低,小冰河來了之後溫度就更低了。所以導致農業生產遭到毀滅性破壞,損失了至少1/3的人口。

明朝末年的天災影響也極大,就連傳統的富庶地區蘇州都有大量的人餓死,所以較為貧窮的北方就更嚴重了,這導致流民四起。

  • 第三個問題,財政困難

努爾哈赤崛起之後,威脅著明朝北方領土,每年政府需要投資幾百萬兩白銀在遼東一帶,明朝的財政收入難以支持這種巨大的投資。

到後來,崇禎只好想盡辦法消減開支。然後李自成失業了,再然後他就造反去了。

  • 第四個問題,滿清的崛起

滿清崛起於萬曆年間,到了崇禎時期,已經從一個小部落聯盟變成了可以和明朝爭奪遼東地區的國家。

在這種情況下,滿清對明朝的威脅也越來越大,由於當時明朝軍隊的腐敗,士兵的戰鬥力極差。而滿清作為新興政權,軍隊的戰鬥力極強,在戰場上經常對明軍取得大勝。

  • 第五個問題,王族不給力

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經多達百萬,論起人口數量來說,和關外的滿清毫不遜色。但是在面對明朝岌岌可危的處境,很多人卻沒有感覺到這將威脅到自己的生存,畢竟所有的人都可以投降,只有他老朱家根本就沒有第二個選擇,只能拼命保住目前的政權,才是他們生存的基礎。

以上五個問題,只要解決2到3個,就能夠給明朝續個幾十上百年的命。

咱們現代人的優勢是可以通過上帝視角來看當時的大明,甚至是當時的世界,以事後諸葛亮的身份來看,解決崇禎面臨的2-3個問題不難。

  • 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人口承載問題。

明朝的人太多了,當時崇禎必須疏解人口。所以,崇禎上臺之後應該開放海禁,鼓勵全國各地的老百姓移民到海外。

那個時候英國剛剛崛起,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國家對新世界的開發做的還不夠好。澳大利亞才被發現,東南亞一帶人也不多,這個時候讓老百姓向海外移民,每年移民出去幾百萬人是沒問題的,他們不僅可以佔據新大陸,為黃種人拓展生存空間,更重要的是明朝的人口壓力就沒了。

你想想,如果當時崇禎鼓勵老百姓移民,李自成沒工作以後很有可能會到海外去討生活,畢竟那個時候雖然有小冰河,但是南北美洲地區包括後來的澳大利亞,物產是非常豐富的,在那些地方老百姓可以頓頓吃肉,這是在崇禎年間的明朝不可想象的,所以對外的移民是一大出路,這也是後來西方殖民者疏解本國人口壓力的最主要的方法。

  • 第二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把百萬朱元璋子孫好好的利用起來。

大明王朝的滅亡,或者說大明朝出現動亂,首當其衝者就是朱元璋的這些子孫。李自成每破一城最倒黴的就是老朱家的孩子。不管是為了保護大明,還是保護這些王室成員,都應該用強制手段把這些人給組織起來,估計從中訓練出一二十萬軍隊還是沒問題的。這些人對外可以和滿清作戰,對內可以用來鎮壓農民軍。尤其是在鎮壓農民軍的時候,當他們發現農民軍對宗室子弟兇狠無比,為了求生也會拿出200%的努力來和農民軍作戰。

這支軍隊一定會成為崇禎手中的王牌,想到朱元璋的子孫與八旗軍作戰就讓人激動。

  • 關於財政問題。

開放海禁之後,與世界各國互通有無。或者通過官方的貿易,或者通過賣給那些商人經營許可證的方式來增加國庫收入。一方面繁榮了東南地區的經濟,另一方面也從中能拿到很多白銀,這就解決了財政問題。

人口壓力緩解了,有了一支完全忠於大明王朝的軍隊,財政問題也解決了。那麼,首先國內穩定了,其次對外作戰有了可以信賴的精兵。再加上明朝強大的綜合國力,幾年之內就可以解決滿清問題。內部問題和外部問題全都解決了,給大明朝續個百八十年也就很正常了。

個人認為,這些問題解決以後,最起碼今天北美洲、大洋洲和亞洲東部說的都是漢語。


歷史風暴


首先明白幾個事實,

缺點:

一、政府已破產

二、官員已不可信

三、百姓水深火熱

四、階級已固化

五、軍隊已不可用

六、滿清韃子虎視眈眈

優點:

一、皇權軍權仍然穩固

二、軍權名義在手

三、主權名義上完整

四、有幾個能丞幹吏

從上優缺對比,得出結論為:要堅決站在廣大人民群眾一邊,與階級鬥爭為主,關外防禦為輔。

以下是戰略方針:

措施:

一、對內團結廣大人民群眾

1.前五年政策為減稅,老百姓不是沒錢嗎?窮困地區乾脆免稅,富裕地區也減稅。

2.後五年開始打土豪分田地,首先從自己做起,重新丈量土地,攤丁入畝,鼓勵生產,輕徭薄賦。

3.查貪官汙吏和藩王

①依雍正查貪官的方法,明查。

②王承恩當錦衣衛指揮使,借查魏忠賢之餘威,採用瓜蔓株抄暗查,凡有錢的官僚藩王,不站在皇帝一邊的,通通查抄。

4.納捐、減少開支,從皇帝本人開始,著布衫,穿草鞋,臥薪嚐膽,普通農民吃啥,咱吃啥。

5、不減公務員和官軍工資,但逐年考勤,優勝劣汰,慢慢精減。

6.鼓勵,但不強制公務員下海,有下海想法的,給予扶持。

7.重用孫傳庭堅決打擊流寇,採取剿撫並進,拉攏分化,團結為主,並安排生產。嚴懲激化矛盾的官僚、藩王,人民的矛盾,主要是階級矛盾。攘外必先安內,只有內部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才有希望去打敗外敵。

二、對外

1.積極防禦,厚待袁崇煥、毛文龍,利用他們相互制約,互為犄角,拱衛京都(不能讓袁崇煥殺毛文龍)。

2.打入滿清內部,時時瞭解情況,離奸計,儘量讓其分化。

3.如能與滿清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為最好。

4.如能與蒙古和親最好。

5.救助朝鮮,讓其與滿清勢不兩立,鼓勵其打游擊也要拖住滿清後腿。

以上措施,應該能讓明朝百姓有20~30年年的休養生息時間,這期間,在崇禎十年後,經過十年的瓜蔓株抄和雍正式明查,官僚風氣應該煥然一新了,這時候開始組建新軍,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那裡學習最先進的軍事生產技術,並與他們通商。

然後崇禎二十年,十萬精兵,三十萬後勤保障人員,一舉北伐,掃滅滿清韃子。


水牛彈



肖昌洪0304


看了幾條,基本上都是見光死!

穿越過去:

首先,繼續重用魏忠賢,利用魏忠賢嚴厲打擊晉商,東林黨,抄家獲取錢財,充實國庫。

其次,對外安撫遼東,採取守勢,重用毛文龍,吳三桂。對內,重兵鎮壓李自成等流匪,誅殺頭目!

然後,開始整頓朝綱,開放鹽市專賣,徵鹽稅,開啟市舶司,跟葡萄牙人購買火炮,設立天津衛港

最後,京郊編練新軍,設水軍

終結技:水軍運送一部分精銳之師至朝鮮,開始解決遼東問題,先正面跟野豬皮佯裝決戰,在朝鮮的軍隊悄悄進入遼東,直接奔襲其老巢,無論老幼,寸草不生!最終滅掉野豬皮!!!


坐在雲上摸魚


看了半天靠譜的不多。先說我大萌為什麼亡?絕對不是亡於李闖和滿清。明亡的主要原因有:

一、人口和土地的矛盾。這個問題幾乎是常識了,中國歷史上王朝更替一亂一治的根源。(除了北宋亡於封建迷信)

二、財政問題。東南富戶勾結東林黨抗稅、拖稅、偷稅漏稅已經到了極致,證據是萬曆年間、崇禎十六年和順治四年的財政總收入對比。江山還沒拿全呢多爾袞就比信王肥了。為啥?明末收稅講體制、搞官場,攝政王收稅讓東北剛進來的淳樸憨厚的八旗弟漢子掄大刀,大刀片子一舉一落,後面的都搶著交了,而且讓交多少交多少。(具體史料可自行查詢)

三、氣候問題。小冰河期,東北快活不下去了,玩兒命往南邊搶,具體證據可以去看看清史稿。不是因為他們打仗,而是戰爭拖住了帝國本就捉襟見肘的財政,財政危機才是根本。

四、官僚體系效率低下的問題。別說是因為貪汙,任何時候官員都在貪汙,不貪汙是不可能的(朱八八剝皮實草都擋不住前腐後繼),關鍵是執政效率低下的問題。貪了錢,事得辦好,事都不辦光剩貪了,那不行。

至於農民軍,跟其他朝代一樣,就是糧食和土地問題,餓的。土地單位畝產不足以供應養這個規模的人口,但凡有口飯吃都回家了。中國這麼大,哪年沒有地方鬧災?為啥李闖十八騎出山那麼快又搞了幾十萬人?就是國庫空虛+賑災不利,說穿了財政危機+行政系統效率過於低下。

所以,如果穿越回去,是搞政治去了,絕不是穿越爽文。攘外必須先安內是對的,但安內首先要分清層次。最內的就是帝國官僚體系,外層是民變,最外層才是東北。吏治最重風氣,這時候的風氣已經被東林黨徹底帶壞了(崇禎時東林黨已經變異了),同時東南財賦收不上來也跟他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有沒人想過,冒闢疆侯方域陳子龍這樣的脫產書生遊歷江湖跟秦淮八豔一次次卿卿我我,錢從哪來嗎?錢謙益一介號稱清廉的東林黨官員,單靠俸祿如何能夠一樹梨花壓海棠?柳大小姐驚才絕豔是你粗茶淡飯能養活的起的?沒錢你想進畫舫?那是最高級的妓院(或者伎院,都行,看心情),姑娘答應老鴇子還不幹呢!)所以東林黨是潛伏在帝國內部最大的一個膿瘡!必須拔掉!

但是東林黨最不好拔。這幫人佔據了道德制高點、擁有巨大影響力、壟斷了輿論宣傳、在官僚體系內部擁有數量龐大的擁躉,他們是帝國自內向外腐爛的根源之一。明代中後期東南地區資本主義萌芽,商人地主致富之後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開始向東林黨提供財政資助以換取政治權力,東林黨用自身的政治影響力和人脈網為他們抗稅拖稅,成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政治代言人和保護傘,阻塞了國家財路,這才帝國衰敗的根本。(當然風調雨順的話可能會步英國的後塵,但是倒黴趕上鬧災了)

所以,拔掉東林黨,改變官場和社會風氣,跟新興的資本主義萌芽鬥爭,需要卓絕的政治手腕和雄才大略。我只是瞎說說,提提個人想法。

1. 首先你要明白,你穿成皇帝,是去搞政治去了,你唯一的工作間就是搞政治、搞人際關係,穿越爽文裡的後宮和打仗,絕!對!不!存!在!政治是不分忠奸的,政治的目的就是讓你的朋友多多的,隨便他是好人壞人,是人就行。所以,你要學會幾年幾十年的裝,學會長時間隱忍,學會沒有情緒,維護你的皇權是你唯一的目標,其他的,你什麼都沒有。所有想爽的兄弟們建議穿去其他時期,或者穿成福王啥的,那些是爽歪歪的。這個時候的崇禎如果想翻盤,絕對比你現在活的還艱難無數倍。

2. 反正有17年,逐漸淡化東林黨在朝中的影響,通過選人用人逐漸邊緣化他們,最終踢掉,把權力逐漸掌握在你慢慢培植積累的新興文官集團手裡。記住,是逐漸,絕不能一刀切,那樣影響太大,會激發出不必要的反彈。

3. 先收服魏公公,用好閹黨和三廠一衛,在朝廷裡搞平衡。閹黨是魂淡,東林也不是啥好鳥,可眼下除了他倆你沒的用,新的官僚隊伍沒那麼快培養上來,只能先是狗咬狗。魏公公,是個公公。只要保他地位榮華富貴,他就是一條狗。沒聽說過太監篡位的吧?只要不篡位,一切都好說。太監造反永遠是因為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轉而擁立另一個皇位競爭者。問題是,信王你沒有競爭者啊!所以把矛盾留在體制內,讓那些文官互掐去吧,反正最後都得來求太和殿那把龍椅(人家求的只是那把椅子,你只要保證坐在上面的人一定是你,就夠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你搞平衡術就好了(前提是你得會)。

4. 閹黨有三個功能:

第一,刮錢,沒錢你啥都玩不轉。東林用體制潛規則限制了你的收入,在你沒有滅掉他們之前,只能用外科手段。你不能破壞體制,不管明規則還是暗規則,也不論你喜不喜歡。因為你無論如何都是體制和規則的最高領袖,是體制的最大受益者,破掉體制只會讓你自己遭殃。(指引閹黨廠衛舉報誰貪汙、誰偷稅,然後再讓他們光明正大的去抄家。不要小看這一招,李自成光在北京倆月刮出7千萬兩白銀,崇禎全國一年才收幾百萬。明亡時候剩下的大臣,絕大部分弄死都不冤)

第二,辦人。殺東林黨和勾結東林黨的富商,也是三廠一衛的老本行。(對首領人物滅門,崇禎時期東林黨都冒出二代三代來了,又不是皇權的統治基礎,這還了得!殺富商斷東林財源的同時,把銀子抄到國庫裡。至於閹黨貪汙,那是小數目,先隱忍著,沒錢誰撈誰去給你辦人。最大不過跟和珅一樣,暫時替你攢著罷了。)

第三,背黑鍋,這是常備功能。你需要注意挑動閹黨內部的矛盾,同時培養魏公公的接班人,當魏公公的黑鍋背滿了的時候,弄掉,換人繼續。夜壺而已,太臭了就扔掉,給魏公公立生祠的那幫人看到風向變了,馬上會換上新的塑像。

3. 收上銀子來,先適當增加武備,然後讓孫傳庭帶著兵去剿匪,同時,去!賑!災!對,你沒看錯,讓孫帶兵去賑災,讓地方政府協理即可。地方系統已經不好使了,官員們的貪慾是個填不滿的無底洞。所以就是要動地方政府的蛋糕,讓地方可著勁的彈劾孫,最好在民間也散播一些孫的負面消息,以防孫藉著你的錢和兵攢人望成藩鎮威脅皇權。你要做出一副相懷疑但不深究的樣子,這樣即可以防範孫,也可以拉攏孫,還能適當挑撥一下軍地矛盾,讓武將造不了反(武將造反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東西不能依靠對方的人品,要有實打實的東西制約)。同時支持軍方,適當抬舉一下武將們的地位(名義上的,別給實在東西。宋以來武將一直受壓制,給點甜頭就好使),盧象升孫傳庭袁崇煥毛文龍的奏摺一律同意就是了,反正順水人情,他們能幹就讓他們幹去,你抓住了軍頭就穩穩的抓住了軍隊。

4.關於民變,大部分普通從犯有了糧食就回家過日子去了,農耕文明吃飽飯很少有人造反。對於李闖八大王之流的死硬分子,讓老孫往死裡砍。必須剿撫並用。

4. 利用你的穿越知識,趕緊從菲律賓弄番薯土豆玉米之類的苗種,實在不行花錢找西班牙人買都行。別去先農壇,就在寢宮的院子裡扒了地磚自己下手種(實際上用不著你怎麼動手),然後大力推廣。又管用又得個好名聲,讀書人都得對你膜拜的五體投地。

5. 至於野豬皮,扔給盧象升袁崇煥毛文龍等人守著就行,哪怕打破長城進入華北搶劫,哪怕圍攻北京城,只要打不進京城一律都是小事。凡是不能威脅到你的皇權的事,都是小事。

6. 通過提拔、科舉等等方面,選拔一批無黨派文官出來,逐步替代東林黨和閹黨的人馬。這就要看你的眼光了,穿越知識幾乎幫不上忙。同時繼續選拔後備梯隊不能停,用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逐步替掉東林黨和閹黨,再用四五六七八波替掉第一二三波,洗牌從來就需要持之以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以上幾件事要同時做,夠你忙活的了,其他的絕對沒有精力再顧及。好了,到此為止數年時間已過,銀子多了,黨爭少了,天災摁住了(有飯吃民變自然也就逐漸減弱了),軍隊有了(長期支持軍方、抬舉武將地位的成果),新文官隊伍有了,我大萌的繩命自然就續上了。《知否》裡有句話,"手掌天下權,無非兵和錢",一群文官哪怕把太和殿的房頂吵翻了也沒個卵用。至於什麼加強東西方貿易交流、整頓軍備反攻東北之類的,都是已經成了必然,交給學者們將軍們去做就好了,那是穿越爽文的工作,根本不是你個皇帝該操心的事,你要做的就是在你認為適當的時機,在開打的奏摺上寫個"准奏"就行了,其他與你無關,坐等著聽彙報就行了(參考萬曆同志在壬辰朝鮮戰爭時候的表現)。然後你要做兩件事: 攤丁入畝、同新生的資本主義萌芽作鬥爭。攤丁入畝會增加你的生產力和人口數,非常好的好政策,但動了太多人的蛋糕,推行極其困難。而你最應該捉急思考的,就是如何應對新興資本主義萌芽對皇權的威脅,不要重蹈英國查理和詹姆士覆轍。考慮到這次東林黨和東南富商階層的勾結,海禁的問題你得仔細盤算著。開了會壯大對手,不開影響收入。

好在崇禎年間皇權還是很強有力的,否則也沒那麼輕鬆的頻繁更換宰輔大臣以及誅殺袁崇煥這種手握重兵的藩鎮(參考唐中後期的皇帝們)。考慮到本文只是為我大萌續命,既然命續上了,再後面就不管啦。


Justin


如果我是崇禎,大明一定中興。

其實,農業社會,皇帝重不重要?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農民吃飯問題。

如果我稱為崇禎帝,我會在政治,軍事,經濟,農業上進行改革。

一,政治上

首先,整頓吏治,政治上打擊東林黨,削減文官勢力。東林黨是大地主官僚的封建主義。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立錐之地。打擊貪官,沒收土地,分給農民。對於整個文官勢力,以懲治貪官為目的,抓典型,沒收財產充公,沒收土地充公。

重新恢復錦衣衛,東廠,監察百官。

二,經濟上

鼓勵私人貿易,鼓勵出海經商。北部邊境嚴謹貿易,拖垮後金。

三,軍事上

軍餉充裕,嚴禁貪汙。招募農民起義軍,直接讓他們當兵,拉到北方邊境,對抗後金,充實兵員。

重視武將選擇,武將親屬一律京城看守。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曹文召,祖大壽,吳三桂,尚可喜,鄭成功。

訓練騎兵,改良火器。主動出擊,打擊後金騎兵。

四,農業上

立即推廣紅薯,玉米,土豆等高產作物,重視農業生產,用一兩年時間解決農民吃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