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仁君魏文侯

上回说的赵国,这回我们来说说魏国。魏桓子有个孙子叫魏斯,他后来继承了魏国的家业,在他这儿,周威烈王封他为诸侯,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我们在第二回《三家分晋》专门说过这件事。魏斯的谥号是魏文侯,“文”这个谥号是很好的一个评价,说明魏文侯当政时做得很不错。下面我们就说说他的生平事迹。

魏文侯非常虚心好学,他拜当时的高人卜子夏、田子方为师,经过高人段干木的家时,都要在车上行礼。虽然段干木不一定会看见,但他这样做是为了表达对段干木的尊敬。所以呢,四方的贤人都来投奔他。

有一天,魏文侯跟文武大臣喝酒,非常高兴,不料天突然下雨了。魏文侯命令备车去野外。左右说:“今天喝酒正喝得高兴,天又下雨,大王要去哪儿呢?”魏文侯说:“我跟掌管山川打猎的官员约好了去打猎,虽然现在喝酒很开心,但是怎么可以不去赴约呢?”说完他就去赴约了。

又有一天,韩国向魏国借兵去攻打赵国。魏文侯说:“寡人和赵国,是兄弟,恕我不能遵命。”赵国也向魏文侯借兵去攻打韩国,魏文侯也同样回答。韩国和魏国都很生气地回去了。后来他们听说了魏文侯的两次回话,就很佩服魏文侯,都去朝拜魏文侯。所以魏文侯成为三晋中的最强国,诸侯都不能跟他争。

后来,魏文侯派乐羊讨伐中山国,攻下之后把中山国封给了魏文侯的儿子魏击。有一天,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个什么样的君主呢?”大家都说:“大王是仁君。”只有任座说:“大王得了中山,不把中山封给兄弟却封给儿子,怎么能叫仁君呢?”魏文侯一听很生气,任座就赶紧跑出去了。魏文侯然后问翟璜,翟璜回答说:“大王是仁君。”魏文侯问:“你怎么知道的呢?”翟璜说:“臣听说国君仁慈的话,大臣就敢说实话。之前任座敢说实话,所以我知道大王是仁君。”魏文侯一听很高兴,让翟璜叫任座回来,魏文侯亲自下堂去迎接,把翟璜当作上宾。

有一天,魏文侯跟田子方喝酒的时候,突然说:“钟声不对吧?左边声音高了。”田子方就笑了。魏文侯问:“您为什么发笑啊?”田子方说:“臣听说,国君明白乐官,不明白乐音。现在大王很懂乐音,我恐怕您不懂乐官。”魏文侯听了连声说好。

魏击出门,在路上遇到田子方,魏击就下车拜见田子方,可是田子方却不还礼。魏击大怒,质问田子方:“是富贵的人傲慢无礼呢?还是贫贱的人傲慢无礼?”田子方说:“只有贫贱的人会傲慢无礼,富贵的人哪敢傲慢无礼?”国君傲慢无礼就会丢掉他的国家,大夫傲慢无礼就会丢掉他的家。我没听说过丢掉国家的人还能继续享受国家待遇的……

而贫贱的人,如果建言不被采纳,行动不被理解,可以穿上鞋就离开,反正去哪儿都是贫贱!“魏击听了很服气,赶紧向田子方谢罪。

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家里穷就想贤惠的妻子,国家乱就想贤良的宰相。’现在我需要在魏成和翟璜中选择一人当宰相,您有什么建议啊?”李克回答说:“地位低的人不讨论地位高的人的事,关系远的人不讨论关系近的人的事。臣在宫门外,不敢随便乱说。”魏文侯说:“先生请不要推辞。”李克于是不再犹豫,说:“大王您没有仔细观察。看一个人,要看他日常起居亲近哪些人,富贵之后资助哪些人,发达之后推举哪些人,不得志时不做哪些事情,穷困的时候不拿哪些东西,有这五方面就足以决定了,哪还需要问臣呢?”魏文侯于是明白了,他说:“先生您回去吧,我的宰相定好了。”李克出来之后遇到翟璜。翟璜问他:“我听说大王召见先生问宰相的人选,到底是谁呢?”李克说:“是魏成。”翟璜愤然变了脸色,说:“西河的守将吴起,是我推举的;大王担忧鄴地,我推举西门豹;大王想讨伐中山国,我推举乐羊;攻下中山国后,没有守将,我推举先生;大王的儿子没有老师,我推举屈侯鲋。您看看,我哪一点不如魏成呢?”李克说:“您当初推举我给大王时,难道是拉帮结派为了当大官吗?大王问我谁适合当宰相,我就如实回答。我之所以知道大王一定会选魏成,是因为魏成的俸禄很高,但是十分之九给了外人,十分之一留给自己,所以他能得到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大王都拜他们为师;您所推举的五个人,大王把他们当臣子。您哪里能跟魏成比呢?”翟璜一听,来回绕了几圈,向李克一拜,说:“我翟璜是个没有见识的人,刚才说错话了,请先生收我为弟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