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论“识人之术”

在《资治通鉴·周纪》中,魏文侯问李悝选谁为相,李悝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提出了选相的五大原则: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这五大原则真正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智慧,是“观人之法”的高度概括,既全面又具体。人的思想和行为,大致不出李悝所提出的五个范围。


居视其所亲: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接触的都是些什么人,也就是看一个人的朋友圈,从周边的朋友圈子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孟子》中对友道有非常精彩的论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因此,一个人的为人就可以决定自己能吸引到什么样的人,结交到什么样的朋友。


富视其所与:人们在富足的时候,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所谓“财散人聚”,是否能跟大家共富贵,是否能够让手下和合作伙伴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是否为人大方,做事大气。所谓“富贵不能淫”,也就是说富贵了不能骄傲,也不能过分贪图享受,沉溺于物质生活而无法自拔。(“淫”在古文中是过分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一日久雨为淫)


达视其所举:人们在显达的时候,看他荐举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会任用什么样的下属,或者是向上级推荐什么样的人才。《孟子·尽心上》中提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因此,人们在春风得意之时,要“身怀天下”,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在于为社会做贡献,更在于发掘和培养优秀的人才。


穷视其所不为:人们在身处困境时,是否还能保持道德操守,不乱来,不妄为,做正确的事,“独善其身”,而不是被形势所左右,去做错误的事情。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穷”跟现在人一般的理解不太一样,《说文解字》上说:穷,极也,《康熙字典》上说:穷,从穴。因此,“穷”在古文中意味着人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贫视其所不取:人们在贫穷的时候,不去赚取不义之财,贫而有道,所谓“贫贱不能移”,“白衣卿相”之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因此,人在贫穷的时候,应以养德为先。(“贫”在古文中就是现在的“穷”的意思了,《说文解字》上说:贫,财分少也。就是没钱、无财之意)


这李悝的“识人之术”可以看出古人智慧非常之博大精深,也让我深深体会到目前的社会“法古”的紧迫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我相信中华文明的“文化回归”很快就要来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