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縣文人留下了什麼?

請說齊王

酈食其

杞縣文人留下了什麼?

臣聞之,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夫敖倉,天下轉輸久矣,臣聞其下乃有藏粟甚多。楚人拔滎陽,不堅守敖倉,乃引而東,令適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資漢。方今楚易取而漢反卻,自奪便,臣竊以為過矣。且兩雄不俱立,楚漢久相持不決,百姓騷動,海內搖盪,農夫釋耒,紅女下機,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願足下急復進兵,收取滎陽,據敖庾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太行之道,距飛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形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方今燕、趙已定,唯齊未下。今田廣據千里之齊,田間將二十萬眾軍於歷城,諸田宗強,負海岱,阻河濟,南近楚,齊人多變詐,足下雖遣數十萬師,未可以歲月破也。臣請奉明詔說齊王,使為漢而稱東藩。

杞縣文人留下了什麼?

琴賦

蔡邕

爾乃言求茂木,周流四垂。觀彼椅桐,層山之陂。丹華煒燁,綠葉參差。甘露潤其末,涼風扇其枝。鸞鳳翔其巔,玄鶴巢其岐。考之詩人,琴瑟是宜。爰制雅器,協之鍾律。通理治性,恬淡清溢。爾乃間關九弦,出入律呂,屈伸低昂,十指如雨。清聲發兮五音舉,韻宮商兮動徵羽,曲引興兮繁弦撫。然後哀聲既發,秘弄乃開。左手抑揚,右手徘徊。指掌反覆,抑案藏摧。於是繁弦既抑,雅韻復揚。仲尼思歸,《鹿鳴》三章。《梁甫》悲吟,周公《越裳》。青雀西飛,別鶴東翔。飲馬長城,楚曲明光。楚姬遺嘆,雞鳴高桑。走獸率舞,飛鳥下翔。感激絃歌,一低一昂。

杞縣文人留下了什麼?

杞縣文人留下了什麼?

明 佚名 胡笳十八拍圖卷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徙戎論

江統

夫夷蠻戎狄,地在要荒,禹平水土,而西戎即敘,其性氣貪婪,兇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為甚。弱則畏服,強則侵叛。當其強也,以漢之高祖而困於白登,孝文軍於灞上。及其弱也,以元、成之微,而單于入朝。此其已然之效也。是以有道之君牧夷狄也,唯以待之有備,御之有常,雖稽顙執贄,而邊城不弛固守;強暴為寇,而兵單不加遠征。期令境內獲安,疆場不侵而已。魏興之初,與蜀分隔,疆場之戎,一彼一此。武帝徙武都氐於秦川,欲以弱寇強國,捍衛國家。此蓋權宜之計,非萬世之利也。今者當之,已受其敝矣。夫關中土沃物豐,帝王所居,未聞戎、狄宜在此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因其衰敝,遷之畿服,士庶玩習侮其輕弱,使其怨恨之氣毒於骨髓。至於蕃育眾盛,則坐生其心。以貪悍之性,挾憤怨之情,俟隙乘便,輒為橫逆。而居封域之內,無障塞之隔,掩不備之人,收散野之積,故能為害滋蔓,暴害不測。此必然之勢,已驗之事也。犬馬肥充,則有噬齧,況於夷狄,能不為變!但顧其微弱,勢力不逮耳。夫為邦者,憂不在寡,而在不安。以四海之廣,士民之富,豈須夷虜在內,然後取足哉!此等皆可申諭發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芥之憂。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德施永世,於計為長也。

玉樓春

宋祁

杞縣文人留下了什麼?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遊鴻慶寺

韓絳

久旱雨初足,樂遊春正深。

喧闐觀士女,清曠入山林。

佛界雲成寶,僧園地布金。

方塘探子石,高閣會賓簪。

沙水通溪白,松筠逐徑陰。

紛華從滿目,幽寂自虛心。

印組端為累,巖扃得暫尋。

晚風吹綠野,歸騎已駸駸。

杞縣文人留下了什麼?

孟紹虞《紺雪堂集》

卜居泉上有感

趙彥復

渚陰石浪靜春蕪,一葦橫塘興不孤。

開涇俱饒修竹好,為溪得似浣花無。

閣雲遠納層層岫,苑柳平分面面湖。

幾載選山與擊水,那堪斷腸夕陽烏。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