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臨川,“自古才子出臨川”,有誰知道典故嗎?

詩顏如玉


我出生在臨川,這個提問我感受很深,我來回答。

在省內,乃至全國,一提臨川,很多人就會想到臨川的第一個標籤:才子之鄉,一說到才子之鄉,快閃冒出的人物就是王安石和湯顯祖等,在一定程度上,王安石、湯顯祖其實代言了整個臨川文化,當然還有曾鞏等,但全國也有很多縣市湧現過堪比王安石、湯顯祖這樣的時代大咖,文學大V,為什麼臨川偏偏就獨享才子之鄉這個稱號呢?

這個原因就得慢慢來說一說:

王安石雕像

1、才子密度大

臨川始於東漢,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曆史,她與廬陵文化、豫章文化、饒州文化等一起,共同推動了贛文化的繁榮局面,在宋明時期,臨川更是迎來一個英氣勃勃的文化群英競相怒放的時代。

文化泰斗如王安石、湯顯祖、曾鞏、晏殊、樂史、李覯、陸九淵等;文化精英如南豐三曾、臨川二晏、金溪三陸等,注意,這些大咖們有兩個特點:群體性和家族性。

他們既有父子祖孫並稱的,也有兄弟同譽的,甚至還有夫妻、兄妹、父女互稱作家的。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大咖級的才子太密集了。

湯顯祖

2、學派現象級

隨著這些才子們文章思想的傳播,“臨川文化、才子之鄉”這個品牌影響力就更大了,就形成了很多現象級的學術流派,如:如盱江學派、象山學派、臨川學派、西江學派等,以撫河、盱江為一線的臨川文化家族,隨著這些學術流派的現象級傳播,極大地傳播了臨川才子們的形象品牌。

《臨川四夢》在國家大劇院

3、文化成就大

臨川才子的文化成就非常卓越,興盛而影響力之大、地位之高,在全國突兀而起,走在前列。自宋代文化中心南遷,臨川因水路陸路交通皆便利,承接了中原先進文明和經濟的進入,備受文化滋養。隨著科舉制度完善,臨川又以爆發態勢,一時間湧現了1300名進士,也有狀元、探花、榜眼。

湯顯祖戲劇照

4、成就範圍廣

臨川才子的文化成就範圍不獨在於文學藝術方面,還有哲學方面、史學方面、教育方面,以及科技方面。臨川才子們在各個方面造就的極大成就,使得臨川文化走向全面繁榮,敢與任何一種地域文化相媲美,使得這塊偏處於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外的紅土地,能步入中華先進文化之列。他們不僅海納百川,還主動開創,在各領域都湧現出領軍人物,迸發出創造的文化光芒。如陸九淵開創了“心學”流派,王安石更言“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陸九淵

5、高考錄取多

現在的臨川,依然是有名的"才子之鄉"。撫州已經畢業並在國內外工作的博士生有400多人。有8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出自撫州。根據2001年的統計,全國少年大學生的三分之一強出自撫州。2017年清華、北大在江西的錄取人數是58人,僅臨川就有38人,2018年清華、北大在江西的錄取人數是65個,而臨川就超過50個。

臨川一中

當然,“自古才子出臨川”成為典故,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一個文化品牌會成為一個城市、一個朝代的IP,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積累而成的,“自古才子出臨川”這個城市品牌IP,正在被更多人認識和熟悉。

撫州名人雕塑園

文化是土,人才是樹。到撫州去旅遊,歡迎去這些旅遊景點打卡:撫州名人雕塑園。園內雕塑按照人物的身份分為宰相園、狀元園、才子園、英烈園、院士園5個部分,可以從中感受自古以來臨川才子的風采。還有湯顯祖紀念館、曾鞏紀念館等名人紀念館,對於臨川才子的歷史典故都可以有所瞭解。

臨川那麼大,有空來走走,歡迎評論。


江西古村和非遺


臨川位於江西東部、撫河中游,東漢永元8年(公元96年)置臨汝縣,縣治高在臨川古邑,距今有1900多年曆史,三國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臨川郡。

臨川素有“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唐代以後,臨川文化走向輝煌之顛。從這裡走出的名人有: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北宋著名詞人晏殊、晏幾道,元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也長期在此居住。在現代,又湧現出政治家李井泉、小提琴家盛中國、物理學家饒毓泰等著名人物。在科舉考試中,臨川人的表現更為驚人,自宋至清,臨川人在科舉考試中共錄取舉人1029人,進士731人。著書立傳的學者有300多人,著述481種,5580多卷,其中65種770多卷被列入《四庫全書》。

所以說,“自古才子出臨川”這句話真不是虛的。


小蟲讀史


答:江西就低調涵養自古就如最美的古羅馬雕塑…把最輕易被世人發現的美極了或帥極了之角度供審美者陶醉。臨川同理!若臨川就此而在國人面前飄飄然,那它無疑會落入平面形制代表中…而非立體塑形!當然,臨川的高慧決不會傻到無視一種驚世運算:江西…繼景德鎮瓷器之絕技驚愕了大唐古絲路各國文明數千年後,定有另一極低調最巔峰贛流派文化民粹甘願默默陪襯甚至深藏在了至美江西立體雕塑之後…或許是南昌?九江?上饒?鷹潭?萍鄉?贛州…會昌震能量!!


用戶631063845677


自宋到清,臨川進士及第2000多人,不乏有王安石、曾鞏這樣的大名人,臨川文化,“文武兩狀元,參政代天子,師保五六人,一門十進士,兩朝四尚書,進士五十二,知縣四十多,鄉舉百六餘,會解監元群,鄉賢祀十二,秀才如繁星”所以稱為才子之鄉!


往兮今話


自宋到清,臨川進士及第2000多人,不乏有王安石、曾鞏這樣的大名人,臨川文化,“文武兩狀元,參政代天子,師保五六人,一門十進士,兩朝四尚書,進士五十二,知縣四十多,鄉舉百六餘,會解監元群,鄉賢祀十二,秀才如繁星”所以稱為才子之鄉!


小珩xihongshi


在宋朝江西臨川是個多出狀元進士之地 許多名人文臣多出於此 所以就有自古才子出臨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