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搞事情
博士畢業拼的是最根本的研究能力,並且要得到行業學術界認可,考核的就是sci,ei論文。很多人概念中,東拼西湊就是論文了,這在正規的高水平期刊的審核制度下根本無效。審稿專家是全球範圍的,有足夠的水平來辨認你的學術水平,且不知道你是誰,你也不知道誰審你的論文,保證了客觀性,同時至少兩到三名專家審核,最後編輯還會綜合審稿意見,確定是否可以發表。只有你有足夠水平,才能順利發表論文。常規的走關係,找後門等等完全失效。總之,博士學位的難度————只是沒有捷徑而已。
用戶9968501188967
這個問題因人、因專業、因學校、因導師而異。
對我來說,博士畢業確實不易。
據我所知,不排除對某些人,可能不費吹灰之力,各有門道。
讀博時,因為專業緣故,必須看沒有句讀、豎排史料,一本接一本。加上所做課題前人研究幾乎空白,每天晚上覆旦圖書館關門時,我總是最後離開的那幾位之一。
我是讀古典文學的,感覺現當代文學專業的同學更輕鬆一些,或許是我的錯覺。
南區的宿舍樓,灰濛濛的水泥森林,也讓人感到壓抑。等畢業時,嶄新明亮的北區正建設好。
畢業前一年,我們樓前的操場上是建築工地,正在建設新的宿舍樓。白天干脆躲到圖書館去,晚上沒地方去。躺在架子床上,亮如白晝的燈光照進來,嘈嘈雜雜。舍友比我大幾歲,是個孩子媽媽,她頭疼欲裂,說自己要發瘋了。休息不好,論文寫不出,畢業在即。
鄰樓哲學系一個女生,在五四青年節時在宿舍自殺,警車停在樓下。我打飯時從邊上經過,心裡涼涼的,有種兔死狐悲之感。後來知道,其實我見過她,博士入學報到時,我在她們宿舍借過鉗子,為了給床上裝簾子,必須拉一根鐵絲。
同樓層樓物理系一個女生,不知為什麼精神失常了,她媽媽就長期請假過來照顧她。 她見了其它人罵罵咧咧, 唯獨和我好。她媽媽說,因為我面善。在宿舍裡,阿姨還做豆腐皮包肉給我吃。她後來回家了,再後來聽說好了,而且和同宿舍的另五個 女生一起,都來美國留學了。
我們宿舍樓前的小樹林裡,總是站著一個男生,我從六層望去,以為他在靜默修行。後來同學告訴我,他是露陰癖。有一天,他跑隔壁大樓,把剛出門準備去食堂吃飯的幾個女生嚇得灰飛魄散。她們逃回宿舍,從裡面喊話:再不走,我們就撥110了。
除了生活的單調,精神的苦悶,更多的壓力在學業上,論文的進展,能否按時畢業等等。
當然,這些都是近二十年前的事兒了,現在,或許改觀了,或許出現了新問題。
前幾年的一次全國政協會議上,有一個委員提出“我們的博士太容易畢業了”,引起了人們的共鳴。大家認為讀博士太容易了,博士人數太多了。
是的,比及國外,國內的博士還算容易。
在美國讀博士不用進行專業考試,但進去容易出來難。
我的朋友中,有人從讀博到拿到學位用了將近10年的時間。我瞭解較多的文科,很多人都讀了七八年,這在芝加哥大學非常普遍。悲慘的是,讀了七八年,還是畢不了業,有的人乾脆半途而廢了。
前一陣在美留學生唐曉琳自殺,她的朋友認為可能與導師對其施加過大壓力有關。唐曉琳畢業北大,自殺前是猶他大學的博士生。2008年,也本科畢業後就來美留學,攻讀博士學位七年,仍然沒有畢業。
讀博士不易,女生讀博士尤其難,還要被貼上“不男不女女博士”的“第三類人”的標籤。
近年來,岀現個別女博士“學術二奶”現象,靠不倫關係發表論文、著作以畢業,或評職稱,於是有些人以偏概全,對女博士側目。其實,這只是一些極少見的個案。
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周圍的女博士朋友、同窗,更多的還是才貌兼備、家庭美滿的智慧佳人,“不男不女女博士”只是把她們刻板印象化了。
當然,這些都是近二十年前的事兒了,現在,或許改觀了,或許出現了新的問題。
我說的更多是自己熟悉的文科,理科同樣不易,或許更難。我先生就是理工博士,深知不易,實驗做不出,怎麼都憋不出論文,除非編假數據了,文科好歹還能從材料發揮,只是高下的問題。
方立在加州
“沒有延期畢業的碩士,沒有按時畢業的博士”,這句話就可以看得出博士畢業有多難。即便你很聰明,你很勤奮,想要按時畢業還是有點困難的。
博士讀幾年畢業,國家是沒有規定,一般來說是由所在的學校做規定的,3年的時間無法畢業即視為延期,最高可延長至6年。但是有些人在6年的年限裡還是無法畢業。
為什麼博士畢業這麼難
- 我國對於博士生的要求是“寬進嚴出”,考博士很簡單,但是想要從博士畢業就不簡單了。對於博士生畢業的標準每個學校也都不一樣,標準是學校和導師制定。
- 博士畢業除了要寫畢業論文之外,還要求至少兩篇小論文被EI,SCI等國際三大索引檢索。這是對於博士生來說最難通過的一關。
- 中國整個社會的影響,現在整個社會都是很浮躁的,很拜金的。每個人都忙著去掙錢,沒有人還能夠潛得下心來做科研,做學術。整個博士圈裡面充滿的都是急功近利的思想,讀完博士就可以出來圈錢了,完全是為了博士學位才來讀博士的。沒有一點科研精神,這樣的態度怎麼做的出學術成果來,怎麼畢得了業。
- 每一個讀到博士的人都差不多有三十歲了。在這個年紀裡,可能當初一起讀書的同學早就已經出來工作好幾年,掙到了第一桶金,或者是當上了管理層的職位了。你在而立之年還在讀書,身上以及心理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有些讀博的人還已經成家了,讀博的同時還要掙錢養家,顧著兩頭。在這種條件下,人肯定會變得跟急躁,無法靜下心來專研學業,導致拖後腿。
- 導師對於博士生畢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些博士生已經可以畢業了,但是導師不發話,不放人也畢不了業。因為博士生可以為他的科研項目充當免費的勞動力,幫他從項目中掙錢。
- 博士生增多,而導師還是不夠。這就導致了以前一個導師帶十個博士生,這樣的比例是遠遠超過世界的平均水平。博士生太多,導師無法顧及到每一個博士生,師生間缺乏交流,一直是很嚴重的現象。
我們還可以從各大高校看看博士畢業的情況
- 廈門大學對近五年的博士生畢業時間進行分析後,發現廈大的博士生博士畢業率不到40%,於是把博士生的學制多增加一年。
-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博士生每年按期畢業的比例不到2/3。華南理工大學的博士生正常畢業率不足50%,上海交通大學甚至曾有90%的畢業生申請延期畢業。
- 南京高校有三到四成的博士生延期畢業。南京理工大學的一個博士生說,在她們的實驗室裡十幾個人中,沒有一個能在規定的時間內畢業的,一般都要延長半年到一年,甚至要更長的時間。
大三老學長
我就講一個故事吧。
我當年在美國留學時的一個師姐,美國人。1998年本科畢業。畢業後來我們學校讀博士。剛開始跟一個導師讀了兩年多發現沒啥前途,後來換了一個導師。這時已經是2001年。換了導師後師姐摩拳擦掌躊躇滿志,說一定要在30歲前拿到博士學位。
……………………
中間若干年略去不表。最後師姐果然拿到了博士學位,但那已經是2010年的事情。換句話說,她的博士學位花了12年才拿到。
如果有人懷疑她不夠聰明那就錯了。她本科在哈佛化學系畢業,智商足夠高。對了這個哈佛是波士頓那個哈佛,不是哈爾濱佛學院那個哈佛。讀博士期間她也是勤勤懇懇經常熬夜做實驗。
這是我認識的人裡面讀博士耗時最長的一個。至於花上七八年的簡直是大有人在,尤其生物專業物理專業什麼的。
英國的博士倒是相對容易的多,一般3年都能拿到。
陀飛輪330
本人本科畢業參加工作,一年後覺得應該考個研,上研時也就是本科畢業兩年後了,上研開學前結婚,當時媳婦是一直讀書,而且是5年碩博連讀,所以她博士畢業那年我碩士畢業,很幸運都在北京找到了央企。首先說碩士以後導師在領域內的地位對學生影響很大,對於普通百姓家孩子那就是二次投胎。而博士學歷遠不只是比碩士多讀了3年書那麼簡單,博士選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結論,那熬的真是心血,而研究生只要踏實肯幹就夠了,對於一般博士來說,博士論文幾乎是人生的學術巔峰。正是對博士的近距離接觸,對自己清楚的認識,碩士畢業時才拒絕了幾位導師的讀博邀請,不提學術,光是精神壓力我都怕自己熬不過。總之,靠自身努力畢業的全日制博士都是應該受人尊敬的,可擔大任,那真是承受得住壓力的,能帶領團隊的群體。真不應該讓社會上其它群體假借博士之名,切取了別人的付出。
烏裕爾河畔
提到“博士畢業”,第一個在腦海裡浮現的便是大學時期的好朋友小林,自大學畢業後,已有將近十年未見。最近一次見面是今年的同學聚會,小林時隔十年,第一次參加,因為今年他正式離開了讀博的生活。
也正是這次同學聚會,小林向我們訴說了這7年博士生活,在7年中,小林一直在探索一種生活,一種不會被壓力所吞噬的生活——
小林本科期間成績很高,參與過比賽發表過論文,一個極其和藹、說溫聲細語的本科導師,說他是個科研的好苗子,未來前途無量,只要跟著自己繼續讀,就能五年直博畢業,一年出國交換,之後就能開啟大放光彩的人生。
第一年,小林早上八點半前到實驗室,凌晨一點多回,做的全都是項目,沒有研究點,非常耗時間。每個月實驗室發1000塊錢,再加上國家補貼,也算有小康生活。小林認為做做項目也不錯,學得多也好找工作,辛苦是辛苦,就當是為以後打基礎。只是導師催得很緊,每天都要彙報進度,有點心累。
第二年,一樣的時間表,還是在做項目。有了一年多的經驗,小林感覺有些方面導師並不都是對的,便在討論過程中提出異議,當年和藹的導師說,你懂還是我懂?不用解釋,你自己根本沒理解,就按我說的做。小林不言,就先按導師說的來,最後驗證確實這個方案不行。導師又說,誰讓你這樣做的?我根本沒提過這個方案,你自己不理解能力差,反正最後要求是這樣,今天之內再拿出個方案明天討論。
第三年,研三準備找工作,準備畢業了,小林問老師什麼時候開題?導師稱,現在水平還不夠,繼續做項目才行。
第四年,小林對導師說,必須要開題了,導師同意,就在定開題日期的時候,出國訪問了。
第五年,終於開題了。不知道什麼原因,開題與項目方向不符,開完題小林還在做項目。
第六年,小林繼續做項目,但也抽時間做一些畢業課題,被導師發現後,罵他不認真做事,三心兩意根本做不好科研,之後每一天都要找小林開會問進度同時罵他一頓,平均時長兩個半小時。
第七年,超期,小林需花錢保學位。導師對外界說,小林能力不行,畢業堪憂,實驗室替小林付這個錢,仁至義盡了。然後實驗室對小林的補貼停了,算一算一年補貼剛好差不多是小林保學位的錢。同時,國家補貼也停了,小林正式進入身無分文狀態。小林對導師說,再不寫論文來不及畢業了,大吵一架後離開實驗室自己寫論文,三個月後論文交到了導師辦公室,導師表示,不會簽字的。就這樣,小林徹底放棄了畢業。
小林似乎在用開完笑的語氣講完了這7年,我們問小林後不後悔,他答道:“我從不後悔讀博時期付出的努力,更不後悔最後放棄畢業。”我們知道最後一句小林是真心的,這七年中,小林一直在探索一種不至於讓自己抑鬱的生活方式,他是堅持的,更是勇敢的,可無果的堅持也該有個限度。誰都不知道小林再繼續堅持下去會是什麼結果,至少現在不會存在壓死駱駝的最後最後一根稻草。
放棄了七年的努力,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記重擊,好在現在的小林還是樂觀的,小林說,自己好像真的要開啟新生了,只是跟以前承諾的不一樣,但不管怎樣,自己依然會帶著這份堅持和勇敢,一直探索下去。
AEIC學術
我認為主要是分專業,學校和導師。
但據我認識的幾個讀博士的人反饋,讀博士畢業,特別的難。
我朋友圈有個讀生物化學的,本來挺開朗一個小夥子,為了畢業論文,愁的都快抑鬱了。
還有幾個別的專業的博士生,幾乎上了博士都變的整個人都不一樣了。感覺他們每天滿腦子學術,學術。也不是說學術不好吧,但是真的精神壓力太大了。
還有一個我們老師的同學,一起同年讀博士,現在都五年了,那個同學還沒畢業,主要是論文真的,真的太難寫了。搞的那個同學都想,要不放棄吧。
說了一堆身邊人的例子,感覺有點負能量。
不過大多數的人,還是能畢業的。
真的是分專業,導師,學校!!!還有個人素養。
有的專業吧,博士畢業通過率稍微比較高,有的專業就,嗯………,通過率算是比較低了。以及學校,有的學校答辯稍微好一點,輕鬆一點,有的就比較嚴苛。
至於導師,真的是,決定你讀博士期間的心情,你的畢業。相信大家看到網上一些博士的導師特別的…變態。就覺得所有的導師都不太好。實際上,不好的導師是少數,好的導師還是很多的,有的導師的教導,真的會讓你受益終身。良師益友,有的導師甚至會成為你的很好的朋友。
所以你要不要讀博士,還是先問問過來人的經驗,專業,學校,導師都要選好~
智聯校園 謝蕊學生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首先無論啥專業的博士,想划水畢業那真的很難。
其次,看你是幾年畢業,最長八年。
最後,如果延期了,要有足夠好的心態;如果不小心讀抑鬱了,要及早認清。實在不行,轉碩士也是可以的。
簡言之,要有強大的毅力和經濟做後盾喲。要跟一起讀博的小夥伴們共進退。要把畢業時刻放在心裡,告訴自己,我一定可以的。
土土你好
本人背景:985高校,機械工程博士畢業,用時五年差三個月,學校畢業條件2篇SCI。
下面說一說讀博士難在哪些方面,想到哪說哪。
1。做項目和做論文之間的矛盾。讀博士並不是一上來就可以撲在自己的博士論文上的,除了你自己博士課題相關的研究外,你還要完成老闆交代的其他項目,這些項目有的和自己課題相關,有的並不相關,讓你參加就是為了利用你的勞力。當然,如果處於一個實力很強,研究方向很集中的課題組,那基本問題不大,做這些項目基本多多少少都會和自己的博士課題相關,有些博士還必須通過這個過程來尋找博士課題。但如果是一個研究方向很散或者很大而項目還不少的課題組,那很可能你博士前幾年做的項目和自己的博士課題一點都不相關,後面你的論文要從頭開始搞,你可以想象這中間的差別。很幸運,我屬於後一種,前兩年做項目,而且是工程項目,很難發論文的那種,第四個學期末要開題,老闆給了個新項目,說開這個,以後博士課題就搞這個,我說好,開題的過程就是自己熟悉這個項目的過程,做開題答辯的時候,老闆來了句,你要做啥,怎麼我一點不明白啊?當時直接暈倒。還好開題只是個形式,沒有太難為我,只讓我回去理一理。不過這個題沒搞多久,大約三個月,老闆說考慮到之前那個項目不好出論文,給你換個項目吧。正焦頭爛額呢,我說好,於是才終於確定了最後的博士課題,可是兩年多已經過去了……像我這種情況在我們那基本上是常態,博士前兩三年做項目,後面兩三年做論文,通常五到六年。那時候是真羨慕那些從碩士博士就一直做同一個課題的同學啊,太幸福了……
這個矛盾帶來的難處在於,第一你要花大概一半的博士生涯來做這些項目,剩下的給你做博士課題的時間就少了。第二這個過程也並不那麼容易,也會搞得焦頭爛額,除了在論文水平的要求有差別,其餘的並不比畢業課題容易。第三一般大多數老闆讓你做項目是希望你在做項目的過程中能夠在某一個項目中提煉出自己的博士論文課題,有的人項目做了很多,也做得很好,可結果還是不知道博士課題能夠做啥,搞得特別迷茫,這也非常焦慮的一件事,能夠找到一個好的研究方向作為博士課題本身就是個難事,有很多同學尋尋覓覓尋了兩三年都沒找到個好的方向,最後實在沒辦法只能按照老闆的想法先開題,然後邊做邊看,這其中的風險可想而知。最後一個難處就在於在做項目的過程中,你總會想著自己博士畢業問題,並且把這種想法體現在做項目的過程中,比如說焦慮著急,想盡快定方向,比如說老想著去折騰自己的論文,多發些論文,少幹些工程,畢竟畢業是看論文的不是看工程量的,這些都會影響你做項目,甚至會影響你和老闆的關係,老闆覺得你不安心幹活,不注重能力訓練,不重視知識積累,和老闆的關係搞不好,畢業那就困難重重了,身邊那些和老闆關係搞僵的同學也不少,有的受盡老闆刁難,有的被迫換老闆,有的就乾脆畢不了業。
2。做課題與發SCI論文之間的矛盾。確定博士課題後才是博士畢業的開始,可畢竟還是開始了啊。然後就是不斷地查文獻,看文獻,寫方案,改方案,寫報告,做報告,然後確定博士論文要做的內容,大概就是那些新方法,新應用,再就是去設計實驗,做實驗,拿數據,統計數據,驗證方法。這個過程本身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博士生活的大半時間都花在這些上面。其他的時間呢?寫論文!看文獻,改報告,做實驗,寫論文,大約是所有博士學習生活的內容,也是博士能夠畢業必須做好的環節,中間哪一個環節受阻,都會讓人焦慮萬分,多少個日日夜夜都是撲在這上面。如果說文章,報告,實驗都一切順利的話,說明這個課題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了,老闆那可以交差了。當然更要命的在後面:SCI論文!一般說來,完成課題雖然也難,到不是那麼難,可SCI是真的難!尤其是對我們這種工程學科,在之前畢業沒有要求SCI的年代,我們專業就沒發過SCI,你一個工程專業的發個EI也算高水平了,SCI?太難了,但是要求是這樣,你也沒辦法,還得畢業啊。於是開始攢論文。這個時候,一般那些有點創新和改進的方法和內容都已經發過論文了,只不過或是國內期刊,或是會議,好一點的發EI,算是基礎吧。剩下的體現整個博士論文創新之處的那一兩個點一定是要好好發揮,攢一到兩篇SCI。這個過程一般都漫長,半年一年都常見,那還算順利的。中間可能還有不斷地被拒,修改再投,再拒,再改再投,這個過程是真的漫長又痛苦,也可能是讀博過程中最煎熬最難的了。好在經過一兩年對論文的修改完善和對投稿經驗的總結,只要確實有些創新的論文,基本上還是能夠中一兩個的,當然,也有始終中不了的,我有好幾個同學最後實在不願意熬,學位不要了,拿個畢業證直接走了。不過那還是少數,一般只要下了功夫畢業不是問題,只不過過程有難有易。
3。學習與生活之間的矛盾。上面說了博士學習基本上都是在看文獻,改報告,做實驗,寫論文,這些都是需要專注,需要花非常大的精力的。可是很多的博士生這個時候都結婚生子了,在家庭上也是要花費很多精力的,所以如何處理好工作學習與家庭生活之間的矛盾也是一個難題。比如沒時間陪家人,家人抱怨,家裡柴米油鹽這樣那樣的雜事需要你去操心,影響到你的學習效率。比如說實驗沒做好,程序運行出錯,論文沒有進展,論文被拒,這些都好嚴重影響你的情緒,而這種情緒一旦帶到家庭裡面,後果可想而知,更要命的是,作為一個正為博士畢業奮鬥的人,這種情緒隔三差五地就會出現,然後家裡也開始抱怨,說啥都不幹脾氣還挺大,然後你情緒很壞,然後學習效果很差,情緒又很差,惡性循環。特別是有小孩的更加麻煩,這個時候小孩都小,白天晚上哭啊,鬧啊,是不是還生個病啊,搞得你暈頭轉向,筋疲力盡,哪還有心思搞論文,這點對於女博士尤其困難。我有兩個沒拿到學位的同學都是博士期間有小孩的,難保不是這方面的原因。所以我當時就特別堅決,博士期間絕不要小孩,為這事家裡人不知道多大意見,可沒辦法,為了順利畢業啊,必須頂住。
基本上,我覺得說讀博士難也就難在這些方面,這些方面本身要解決好就已經很難了,還有更難的就是由這些矛盾帶來的心理問題。但你在開題,做實驗,寫論文,家庭矛盾中受挫時,會有巨大的心理壓力,如果處理不好,也會對畢業造成巨大影響。我們幾個同學在一起喝酒的時候就經常說:等你博士都能畢業了,這個世界上基本上就沒有什麼能夠難住你的事了。的確是這樣,當你處理好了上述所有矛盾和心理壓力,你的能力,你的心理都會變得無比強大,今後做任何事的時候都不會再畏懼了。
三隨四冷七不流
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也沒有不延期的博士。這是高校裡面的一句老話,說出了讀博的艱辛。
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你要拿到博士學位,都還是具有相當難度的。歸結起來難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課題本身。博士要做研究的,進校就會拿到課題,但課題究竟能不能做出來,或者多久能做出來,本身是沒有定數的。但你讀博是有時間限制的,通常只有三年或者五年(碩博連讀)。不僅如此,即使課題進展順利,你還得把結果寫成學術論文拿去發表。論文發表涉及到投稿以及同行評議的過程,都非常花時間。所以,想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畢業,確實是非常的難。
其次,就是來自於人際關係方面的,主要是和老導師的關係。做的不好,導師不待見,固然難以畢業;但真的是非常優秀的話,老師又捨不得放學生走,希望多幹點活多留幾年,也會造成學生的延期延期情況。更不用說那些導師和學生之間有矛盾,互相不理解的,畢業就更困難了。
一份付出,一份收穫。讀博拿學位確實是千難萬難,但社會上對博士學位的認可度還是很好的。或許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困難在,才讓博士學位顯得比較珍貴,具有較高的含金量。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