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宗敏不霸占 陈圆圆 ,吴三桂会投降满清吗?

谈文论史


造反历来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情,而且成功几率特别低,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平头小老百姓不会选择走这样一条路。朱元璋后来就曾经感慨地说过,但凡是有一点活下去的法子,也不会去造反。

到了明朝末年,天下板荡,官逼民反,李自成也像当初的朱元璋一样活不下去了,选择了造反。李自成祖上贫民出身,无根无基,毫无势力,虽然明朝也是问题很多,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自成的造反难于登天。有好几次,李自成都差点死掉。

(频繁的自然灾害给了李自成充足的兵源)

公元1639年,大将杨嗣昌率领明军把李自成围困在巴西、鱼复诸山中。李自成已经到了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绝境。万念俱灰的李自成抽出宝剑想自杀,被他的养子李双喜劝止了。所谓树倒猢狲散,李自成手下的将领眼见大祸临头,纷纷投降明军。这时,刘宗敏也动摇了,也想加入投降的行列。

这刘宗敏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偷跑的人那么多,要把他单独拿出来说呢?

原来这刘宗敏是李自成左膀右臂,是起义军的二号人物。他是陕西蓝田人,从小父母双亡,也是苦命人出身。跟着舅父在明末乱世,做了个铁匠。因为工作的原因,刘宗敏生的高大健壮,好勇斗狠,对自己的人生际遇很是不满。所以当李自成起义军到了蓝田时,刘宗敏投了义军,靠着作战勇猛,屡次升迁,很快就成了李自成起义军的二号人物,成了李自成的左膀右臂。

如今连他都想背叛,李自成立时就感觉真的没戏了。于是,就走进荒山的一座神祠中,叹息道:“人都说我有天子命,今天占卜一次,如果不吉利,你们就砍下我的头,到杨嗣昌那里邀功请赏去吧。”

(满清多尔衮)

刘宗敏等人原本要下山投降,听了李自成这么说,于是点头称是。李自成连续占卜三次,都是大吉大利。那时的人都迷信,觉得这是天意。刘宗敏当即回到营中,把自己的两个爱妾杀了,并信誓旦旦想李自成表示:“我将誓死跟着你,永不背叛。”军中其余将领听说,纷纷杀死自己妻妾,誓死效忠李自成。

刘宗敏与李自成可能就是在此时就达成了同盟,类似于陈胜吴广一样的结盟性质,在李自成处于造反谷底的时刻,刘宗敏成为了李自成军中的实权派。

朱明王朝不仅要与李自成作战,还在与关外的满清作战。在1642年的松锦会战中,朱明王朝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家底,九边精锐悉数覆没。在一片溃败的败报中,尚有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队伍因为跑的早、跑的快没有被消灭,成为明朝边军说过仅存的一支兵马。明朝为抵御满清的持续扣关,不惜血本以此残兵再度训练出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的指挥官,名叫吴三桂,当时的他30岁,官职是总兵。朝廷实授这么年轻的总兵官,只能说明在松锦之战中的损失之惨重。可惜,吴三桂等人并没有感念到朝廷的一片苦心,他们没有曹文绍、曹变蛟叔侄的一半忠心,要不然大明朝也能多喘息两年。

(孙传庭:最后的晚餐)

李自成作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如此快地兵临京城,这同样也出乎了崇祯的意料,在环顾四周已是无将可用的情况下,只得急诏吴三桂回戍京师。和14年前昼夜赴京的袁崇焕相比,此时的吴三桂似乎被裹住了双脚,当昔日勇猛异常的他,走了半个多月还没到达紫禁城。在崇祯皇帝的望眼欲穿中,大明王朝竟因李自成的起义军席卷而落幕了。

吴三桂为什么要慢吞吞地走呢?要知道他的家眷可都在北京呢!即便他不想救崇祯皇帝,他们吴家一家老小几十口人命,难道他要不管不顾?可能吴三桂此时在伺机邀功,想让朝廷封给他更高的官职。可是大明王朝的急速灭亡打破了吴三桂伺机邀功的梦想,32岁的吴三桂站到了三岔口上,成为左右历史进程的人物。

李自成农民军进了北京城后,不但对明朝的降官进行残酷拷掠助响,刘宗敏还纵容部下,抢劫百姓,奸淫民女,大失人心。当李自成劝诫刘宗敏要适当收敛时,刘宗敏竟得寸进尺,公然把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抢入府中,供自己淫乐。李自成再要申斥,刘宗敏竟然说:“皇帝之尊在汝,杀掠之威在我。”其骄悍若此,而李自成竟不能制。

本来李自成农民军在李岩的建议下,并没有为难拥重兵在外的吴三桂家人,甚至李自成也没有过于为难明朝主动投降的官员。可是李自成的队伍的口号是“不纳粮”,以前崇祯在的时候,还能斗崇祯的地主,现在可好,崇祯把一个破败的家业都丢给了李自成了,天下都是李自成的子民了,他抢不得了。

(李自成起义军进入北京)


为了犒赏多达百万之多的起义军士兵,还要养活这支军队,李自成开始让这些官员们助饷。这些官员们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儿,不管李自成如何好说歹说,就是两个字:没钱。无奈之下,刘宗敏出马,四处考掠,从朱明王朝的皇亲国戚开始,逐渐到一品大员、二品、三品等高官,不愿意助饷的,都要接受酷刑,乃至于被杀掉。刘宗敏因此竟得到7000万两白银。

李自成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在北京城做的这些事,早已传到了吴三桂军中。精明的他也知道单凭手中的这几万人马不足以同时和李闯及满清两股势力抗衡,必需要在二者之间做一抉择。洪承畴、祖大寿等人降清时都已穷途末路,他吴某人显然还没有沦落到这个地步。同时由于其父吴襄和手下诸将的家眷都在京城,而在李岩的劝说下李自成也向吴三桂抛出诱人的橄榄枝,经过一番权衡,吴三桂思想的天平开始慢慢向李闯倾斜。

但就在这个时候,李自成起义军如何对待阶级敌人的消息传到了吴三桂的军营。吴三桂仔细思量胡,做出了让人吃惊的决定,不去跟李自成混而是向多尔衮借兵征讨京城的新主人。后世人说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可是如果刘宗敏把陈圆圆还给吴三桂,吴三桂是否就会投向李自成呢?


(我见犹怜的陈圆圆只是一个导火索)

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感情固然很深厚,但吴某人自始至终更看重的还是个人前途,就像当初一批批明朝文官武将甚至是宦官纷纷弃朱投李一样,所为的不过是身家性命与荣华富贵。幸运的是,吴三桂在加入李闯阵营之前从这些二朝臣子的悲惨处境后就意识到李自成对待投降之人的残酷态度。别看李自成许诺千般好,但等没有利用价值之后,不知要落个什么下场,同时,吴襄也没能在刘宗敏的搜刮狂潮中得到幸免,这件件桩桩交织到一起,吴三桂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向李自成靠近的了。

即使刘宗敏不霸占陈圆圆,单凭着起义军将士在北京城追赃助饷这件事,就会让吴三桂认识到大顺政权是如何对待前朝臣子了。如果吴三桂交出了兵权,他的下场也不会跟其他投降官员有什么两样,甚至还会更惨。倒不如吴三桂手握兵权,让李自成投鼠忌器,反而能够保全家人。

(李自成明白了为什么狡兔死走狗烹)

绞尽脑汁之后,吴三桂就想出一个看似不错的计划,先借满清的力量消灭李闯,然后再整合中原各方势力与多尔衮周旋。可惜,这让大清摄政王想起了一个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当吴三桂和李自成会战一片石渐渐不支之时,清军趁势杀出,独占胜利果实。只是吴三桂也没有想到,他的对手竟然如此不择手段,他的家人被杀,爱妾被占,北京城的新主人丝毫不顾念他。

于是,吴三桂的联清计划宣告破产,只有降清以求高官厚禄,而这个时候,什么家仇国恨也都显得不重要了。因此,即使没有陈圆圆这个事件,吴三桂的投向选择依然会是满清。


而知而行的历史


我是津城,我来回答。

如果刘宗敏不霸占陈圆圆,吴三桂依然会投降满清。

为什么呢?



因为吴三桂更是一代枭雄,而不仅仅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性情中人。

作为明朝的辽东大将,关宁铁骑的最高统帅,掌握着东北亚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之一的吴三桂,在重要的历史选择关口,必然会深思熟虑,而不是率性而为。

当时明朝已经灭亡,崇祯皇帝在煤山歪脖子树上上吊而亡,大顺成为取代明朝的中原统治者,吴三桂面临三个选择:



一是继续为明朝死忠,与大顺军作战。

但是这样就会同时面临大顺军和关外清军的威胁,夹在中间没有后援没有补给的关宁铁骑难以久支,吴三桂在事实面前没有选择这条道路,那么,就看投靠谁了。

二是投靠清朝。

吴三桂和关宁铁骑与清朝长期作战,是仇敌,而且清朝属于外族,显然不是最优解。

三是投靠大顺军。

显然,作为取代明朝的新势力,这是最优解,毕竟大顺也是汉人建立的。

但是问题来了,就在吴三桂选择的关口,刘宗敏霸占了陈圆圆。



作为一代枭雄,从派往京城的密探那里得知,大顺军已经不是进北京城之前的大顺军了。

大顺军进北京后,迅速堕落腐化,军纪松散,搜刮民财,拷打明朝旧吏,就连吴家人也无法避免,而自己的爱妾陈圆圆也被大顺将领刘宗敏霸占。



这样的大顺,难以坐稳天下,现在自己手里还有军队呢大顺就对自己家人胡作非为,如果投降失去军队就更加难以避免厄运了。

刘宗敏霸占陈圆圆更是一把火,点燃了早就怒气中烧的吴三桂,于是,吴三桂退而求其次,投靠清军。



大顺军占领北京一个月后,当时东亚最强大的三支武装力量:李自成的大顺军、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清朝多尔衮的八旗军,展开了决定中国以后命运的大决战。

经过与关宁铁骑的厮杀,精疲力尽的大顺军难以抵挡坐山观虎斗的八旗军突然冲杀,最终败下阵来,清军入关,大顺被一路追杀,吴三桂成为清军的急先锋,帮助清军逐个消灭各个势力,直到杀掉永历帝,被封平西王镇守云南。



话再说回来,如果刘宗敏不霸占陈圆圆,吴三桂还会降清吗?

会,因为大顺已经难以容纳明朝故吏,吴三桂降清是相对于他个人利益的最好选择。

篇篇原创,给你独特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

津城沐雨


投降清军是吴三桂的必然选择,和陈圆圆没啥关系,陈圆圆只不过是个由头。



吴三桂是个投机分子,为个人考虑才是他的人生观,在他的世界里,自己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吊死煤山,大明王朝灭亡了。吴三桂成了丧家之犬,他的几万部队,既打不过李自成,也打不过清军,坚持效忠大明只有死路一条。他必须在李自成和清兵之中选择一家,投靠过去才能谋个好未来。吴三桂要搞清楚李自成和清兵谁更厉害,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论打仗清兵比李自成厉害,这吴三桂很清楚,论搞政治,吴三桂知道皇太极很厉害,但是李自成怎样他不太清楚,当吴三桂听说李自成的部队在北京烧杀掠抢,奸淫掳掠时,他知道李自成没有前途。为了给自己谋一个好未来,他必然选择清兵。



李自成之前招降过吴三桂,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吃大户,劫掠了吴三桂的家,打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掳走了陈圆圆。李自成知道后,把东西还给吴家,还给了很多银子作补偿,并答应只要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给军粮,给军饷,给高官厚禄。而且刘宗敏也没有把陈圆圆据为己有的意思,离开北京时把陈圆圆扔在了大街上。李自成对吴三桂做得也算到位,吴三桂不投降他总得有个理由吧!于是说,“大丈夫连女人都保护不了,怎么立于天地之间。

要知道,李自成带着兵往山海关进发,是挟持着吴三桂的父亲及一家老小的,吴三桂不投降李自成他们就会被杀掉。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却不顾父亲死活,这叫重色轻友,或者重色轻爹。大丈夫可以冲冠一怒为红颜,却不能冲冠一怒为老爹。吴三桂连爹妈都不要的人,还自称大丈夫,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吴三桂给他爹吴襄写信,说李自成灭了大明,他要为大明尽忠,为崇祯报仇,你跟了李自成,忠孝不能两全,我只能和你断绝父子关系。吴三桂忠吗?那他为什么杀南明永历皇帝?

康熙要削藩,吴三桂要造反,陈圆圆劝他不听。可见陈圆圆和吴三桂的自身利益比没那么重要。即便刘宗敏没掳走陈圆圆,他一样会投降清军,因为吴三桂认定投降清军对他最有利。


豫有得


我们的历史,有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总把国家败亡的责任推给女人,总是说她们是红颜祸水。比如商纣的败亡是因为妲己、西周的败亡是因为褒姒、西汉的败亡是因为赵飞燕、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因为杨贵妃等等。

所以按照这种逻辑,那么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最终导致汉家天下为满清所有,这个沉重的历史责任,自然也可以推到了陈圆圆身上。毕竟,红颜祸水嘛!

然而实际上,即便刘宗敏不霸占陈圆圆,吴三桂照样会降清。因为,吴三桂之所以决定降清,选择当汉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李自成的愚蠢所逼的。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过是后人妄加给一个弱女子的。

吴三桂作为明末将领吴襄之子,可谓是将门虎子。他自幼习武,善于骑射,年轻时便在抵抗后金的战争中崭露头角,最后累功升至辽东总兵,封平西伯。作为明末清初至关重要的政治人物,吴三桂的政治触角其实是很敏锐的。所以,在乱世之中,吴三桂最在乎的不是对大明的忠诚,也不是民族大义,而是他吴氏一族的政治利益。

在李自成攻陷北京,灭亡明朝后,吴三桂在关外的满清和关内的大顺之间,还处于摇摆不定的观望状态。因为,那时的他不得不慎重考虑接下的去向。所以,当时吴三桂最需要想的,可不是区区一个陈圆圆,甚至不是落入闯军手中的家眷,而是自己的未来,是自己手下数万将士的未来。

然而,此刻成为北京新主人的李自成,显然不配当皇帝。他纵容闯军在北京所干的那些事,不仅让故明的官僚士绅寒心,也让北京的百姓所厌恶。因此,吴三桂敏感的意识到李自成难成大器,如果自己跟着他,那么早晚也难逃一死。所以,为了保存自己的政治利益,吴三桂除了满清,实际上已别无选择了。

既然要降清,那就铁定得当汉奸,吴三桂也深知自己这么做,就等于站到天下汉人的对立面上了。所以,从打开关门那一刻起,吴三桂就知道,只有助满清一统天下,才能洗白自己,从汉奸变为满清的功臣。此后,吴三桂索性一条路走到黑,将南明势力赶尽杀绝。

所以说,吴三桂降清,完全是处于自己的政治利益考虑的,而不是为了一个女人!



这些历史要读


我是小林,我来回答。


吴三桂是中国历史上争议很大的一个人物。早年的吴三桂效忠大明朝,镇守辽东;1644年,大明帝国大厦倾覆之时,先投降李自成,接着投降满清。吴三桂和清军联合,狠狠打击了李自成农民军。投降满清后的吴三桂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他先是狠狠打击李自成等农民军余部,接着随清军南下作战,最终攻克云贵川等地。毫不夸张地说,吴三桂的“平西王”的桂冠是用广大汉族同胞的鲜血换来的。

(吴三桂像)


为什么吴三桂先投靠李自成,后又投靠满清打击李自成呢?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李自成)


综合历史书,大致原因有如下3点:

1、明亡之后吴三桂也需要找新的靠山,李自成取代大明,吴三桂自然不敢等闲视之。投靠李自成有现实的因素。


1644年,大明帝国彻底崩溃,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自杀身亡。吴三桂失去了政治上的靠山,他此时陷于攻克北京的李自成军队和关外满清势力的夹缝中。当时的吴三桂不具备割据一方的势力,因此必须投靠其中一方。吴三桂长期和满清作战,打死过不少清军士兵,从情感上看,吴三桂不愿意投靠满清——满清毕竟是异族人;李自成虽然是“流寇”,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同胞。更重要的是,李自成占据了北京,很可能建立新的王朝。


2、李自成部队占领北京后,实行了错误的政策。即李自成对前明朝官员严刑拷打,索要金银财宝。很有报复和搜刮钱财的味道。


李自成出身于底层,经历过贫困的日子,对于官吏们的横征暴敛,可谓深有体会。农民军对于官吏们的仇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揭竿而起,就是因为贪官污吏剥削,皇帝昏庸不堪。如今皇帝被推翻了,这些获胜的农民军开始秋后算账了。官老爷们,交出你们的钱财来!没有?不交?好啊,大刑伺候。


这些被严刑拷打、交出自己的金银财宝的明朝达官显贵中,有一个人叫吴襄。他是吴三桂的父亲。


3、刘宗敏抢占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对于吴三桂来说这是奇耻大辱。

不仅父亲被抓被打,连自己的爱妾也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抢占过去了。吴三桂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是一员经过大小数次血战的猛将。刘宗敏的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吴三桂。要知道吴三桂可是手握重兵的将军,他生气了可是要拼命的!

(史书上记载陈圆圆才色俱佳,是吴三桂的宠妾)


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上都说,“闯王来了不纳粮”,似乎李自成的军队军机真的是很好的。其实不然,李自成军队的军纪并不是很好。农民军成分复杂,既有底层逼迫上梁山的朴实农民,也有一些占山为王的草寇。他们的思维其实简单粗暴:我看上的就是我的!约法三章之类的,他们可不懂。刘宗敏可不觉得自己抢占吴三桂的女人有什么不妥。

(农民军成分复杂,并不是一支军纪严明的现代军队)


综上看来,吴三桂选择和李自成为敌,多少有些被逼无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李自成当初保护好前明朝的那些官员,严格约束自己的部队,刘宗敏也没霸占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吴三桂是不会造反的。因为,吴三桂和满清政权没有什么天然的亲近感。吴三桂当时已经选择了投靠李自成,无奈李自成实在太过逼人了,吴三桂只得选择投靠满清。

(吴三桂引导多尔衮的清军进入山海关,共同打击李自成)


不管怎样,吴三桂投靠满清,献出山海关的举动都被后人唾骂。但是,当时的吴三桂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明史》


(我是小林,写作不易,希望我的作品您能喜欢。你能关注我,那更是我的幸事了)


小林品历史


凡事都要透过表面看实质,表面上看吴三桂降清是由于陈圆圆,实际上被背后的实质利益。

对于吴三桂这类人来说,投不投降,投降谁,考虑的无非就是自己的人身安全、官位、权势罢了。第一位恰恰是李自成最大的失分项。李自成杀罗汝才、杀袁时中,凡是能对他造成威胁的,一个字,杀。而且李自成手下还有个刘宗敏,就是抢了陈圆圆的那个,这也是一个老子天下第一的人物,李自成都忌他三分,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试问,吴三桂降了李自成,他如何自保?其实估计吴三桂自我评估,如果投降李自成,最多略低于刘宗敏,再低他是看不上的。可现在,李自成先是抓了他爹吴襄,吊起来打,“助饷”;然后就是刘宗敏抢了陈圆圆。这背后的意思是什么?完全没把吴三桂放在眼里。真重视吴三桂,那得把吴三桂的家人保护起来,父母得供起来,陈圆圆根本碰都不会去碰。如此这样,也许吴三桂的心就能定下来。

现今这样的情况,投降李自成,自身能得到什么待遇,可就不言自明了。即使不死,也不会得到重用。背负个叛徒罪名(李自成是逼死崇祯的凶手),不受重用不说,说不定生命都不保,官位、权力自然更加谈不上了。那还降李自成?除非脑子秀逗了。所以说,抢陈圆圆不是问题,扣押他爹也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即李自成是如何看待吴三桂的。说到这里,也许大家都能看出,吴三桂该做何抉择了。要不就不顾背后八旗的追击,与李自成拼命,要不自知拼不过,抹脖子上吊都行,为崇祯帝尽忠。显然,吴三桂没有抹脖子。不管他是如他后来反清时所说的,是借兵助剿,还是纯粹为了功名利禄,投降满清就是必然的。

因为投降清廷的祖大寿、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在皇太极等人的手中,不仅没有生命之忧,还高官厚禄,人尽其才。这么一对比,天平偏向哪里,就很简单了。


关河南望


冲冠一怒为红颜,可以说民间传说、文学塑造,以及吴三桂的演技,很好地把自己降清的原因归结于陈圆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吴三桂的演,是有破绽的,降清的真实原因是: 降清乃首功,努力一把可以封王。

而李自成只开出了封侯的条件,还有追脏的风险 大明公司倒闭了,老板崇祯帝自杀了,新老板李自成接收了公司资产,还把吴三桂的家人都一并接收了。留给吴三桂同志的选择很简单,那就是赶快到经过破产清算的大顺公司报到,李自成HR开出的价码还算公道,平西侯,比前任老板崇祯给的平西伯高了一级。



吴三桂带着兄弟们不过是混碗饭吃,当即将山海关交给唐通,往京城走,毕竟尽忠不行了,尽孝抱得美人归还是很好的。但走到半路发现不对,从京城的人逃难来说,吴家被人抄了,其父吴襄、妾陈圆圆受辱,赶紧掉头夺回山海关。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假如陈圆圆没有受辱,吴三桂还会反悔? 答案是一定会。



原本投降大顺,当时明朝已亡,吴三桂既不是开城门投降的那群功勋武将,又不是帮助李自成开启新朝的文官,只是一个远在山海关的边将,他的投降在李自成看来顺理成章,因此吴三桂失去了投诚的首功,封侯只不过是李自成给他面子。



但吴三桂也是识大势的人,他绝不会死守山海关等死,选择李自成,是最稳妥又能保全吴家性命家产的决定,相对于投降清朝而言,背上汉奸的骂名不说,还有很大风险——清军会否接受他的投降?毕竟清军在得知崇祯帝自缢就已经快马加鞭赶往关内,而路线并非山海关。



因此,在得知李自成追脏助饷,原本积极迎大顺军入城的王公贵族全都被严刑拷打,包括吴家,吴家这些年通过侵吞军饷可是实打实肥肉一块,这要被李自成啃了,那自己的投诚还有什么意义?

为了功名利禄奋斗大半辈子的吴三桂瞬间清醒了,他决定为了自己的私利,赌一把,先是积极联络清军,必须邀清军从山海关入关,自己充当马前卒,传檄京城,引李自成来攻,吴三桂还特别贴心地,用自己多年的关宁军与大顺军火拼了两天,耗得双方精疲力尽,方便清军捡人头。领军的多尔衮绝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万无一失的机会,笑纳了山海关,还顺手灭了李自成的主力部队。



至于刘宗敏有没霸占陈圆圆,真实性暂不考究,而吴三桂打着为红颜陈圆圆复仇的幌子,和他以借清兵平流寇的借口一样可笑,投降清军,是吴三桂个人利益最大化罢了,他要的是功名利禄。果不其然,平西王吴三桂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也背上了大汉奸的骂名。


春秋正义


在一些文学影视作品中,吴三桂投降了满清,是因为自己的美妾陈圆圆被刘宗敏霸占,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了清军,就是要将陈圆圆抢回来。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今天便来聊一聊这三个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秦淮八艳”之陈圆圆是如何成为吴三桂的女人的?

明朝末年的江南,一方面是底层老百姓的饥寒交迫,有些人被卖到了青楼;另一方面是江南豪绅,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陈圆圆应该是属于前者,陈圆圆母亲死得早,被养在姨夫的家里,因为长得有些姿色被姨夫给卖到苏州梨园唱戏去了。

陈圆圆在梨园唱得好,据说达到了“观者为之魂断”的境界,色艺双绝,想不红都难,最终被评为“秦淮八艳”之一。

当时江南士子都争着抢着想要与陈圆圆交往,但是这些公子哥虽然为陈圆圆的美貌和才艺所吸引,想要娶家去则断断不可能,即使他们敢娶,他们的父母也会打断他们的腿。

据记载,贡若甫曾以重金赎买陈圆圆为妾,后来不为正妻所容,就让她离开了,后来陈圆圆又与冒襄相识,二人缠绵了一段时日,但还是没有一个好的结果。

在国破家亡的时候,秦淮八艳虽然长的好看,却成为一种负担,想要有一个好的下场很难,在崇祯十五年,陈圆圆被崇祯的丈人田弘遇强抢入京,成为了田弘遇的家乐演员。

当时的北京境况十分艰难,一方面是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来势汹汹,另一方面是辽东局势动荡,在这样的情况下,田弘遇十分清楚,想要在国破山河时有一个依靠,只能是巴结明朝掌握最后一支军事力量的吴三桂。

田弘遇邀请吴三桂宴饮,并且让陈圆圆演奏,吴三桂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不觉其神移心荡也”。

田弘遇便顺势将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吴三桂也就笑纳了,关于吴三桂和陈圆圆之间,应该是没有什么情感的,虽然都说自古英雄爱美人,可惜吴三桂不是什么英雄,而陈圆圆出身青楼,根本就不搭。

刘宗敏为何会强占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

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李自成起义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刘宗敏的帮助,刘宗敏是铁匠出身,在崇祯七年的时候加入到李自成的起义队伍当中,因为英勇作战、屡立战功,深得李自成的器重,成为李自成的左膀右臂。

李自成的农民军进入北京后,农民军内部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了,李自成在北京登基称帝,刘宗敏却坚持不拜,还说我跟李自成一块做的响马,凭什么认他当皇帝。

当时刘宗敏为了搜刮财富,特地做了五千副夹棍,专门拷打明朝的官员,美其名曰“追脏助饷”, 若有不从者,就夹碎手足,这种夹棍和我们在电视上看见的可不太一样,刘宗敏将其创新了,这种新型夹棍有棱,而且用铁钉相连接,用这种夹棍夹人,就没有夹不断的。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惨状:“各处搜求渐宏,贩鬻之家稍有资产,则逮而夹之,老稚冤号,彻于衢路”。

当时李自成说,我也想成为一个明君,不要做的太过火了,结果刘宗敏根本不放在眼里,对李自成说:“ 皇帝之权归汝, 拷掠之威归我, 无烦言也! ”

刘宗敏作为李自成的大将,也掌握了很大的权力,李自成也只得作罢了。

刘宗敏不仅手段残忍,还是一个好色之徒,他听说吴三桂有一个美妾名叫陈圆圆,才艺双绝,便起了心思,于是带人到吴襄府将陈圆圆强行掳走,还强行抄没了吴三桂的家财,充作军饷。

实际上,刘宗敏压根就没有将吴三桂放在眼里,认为吴三桂:“ 此弹丸者, 不足当京师一角, 用靴尖踢倒耳”。这也说明,刘宗敏目光短浅,骄傲轻敌。

吴三桂降清军,冲冠一怒不止为红颜

吴三桂降清对于明末清初的政治局势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将吴三桂降清看作是陈圆圆红颜祸水。

实际上是不全面的,在李自成攻进北京之前,吴三桂当时正在回北京勤王,当李自成打下北京,崇祯上吊后,吴三桂才走了一半,对于当时的吴三桂来说,也是挺迷茫的,一方面是皇帝被李自成逼死,另一方面是一直以来的敌人清军来势汹汹。

当时,李自成投来橄榄枝,吴三桂因此投降李自成,这个时候吴三桂得到刘宗敏抄了自己老巢还抓了他的父亲和妻妾,吴三桂得知此消息后,彻底看透了李自成的政权绝对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带兵往辽东走,并且占据山海关。

这就要说到吴三桂的聪明之处,吴三桂本身驻守在宁远,是明廷防御清军的桥头堡,然而经过松锦大战后,宁远已经是孤城,他早就知道,宁远不足守,而山海关是清军难以逾越的障碍,清军和农民军早晚一战,自己占据这个要点,必然成为双方争取的焦点。

只不过吴三桂高估了李自成农民政权的智商,李自成也没有把吴三桂当回事,直接派兵来夺山海关,最终使得吴三桂不得不投降满清。

当时吴三桂以邀请清军入关为崇祯报仇的方式,并且许诺,如果赶走李自成,双方划黄河而治,给多尔衮送去消息,当时的多尔衮正好在入关的路上,得到吴三桂的信后,立即快速行军,在吴三桂与李自成山海关大战时赶到战场。

当然,吴三桂也被多尔衮摆了一道,在山海关大战中,吴三桂的实力遭到重创,李自成也损失惨重,清军最后出手打败了吴三桂。

从此,吴三桂也不提是邀请清军入关了,干脆称臣了。

可以说,吴三桂很擅长判断形势,在这场战役中也不会过多的顾及儿女私情,吴三桂是一个军阀式的将军,手下握有几万精锐,什么样的女人要不到,在大是大非面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人是很少的,有了江山,三千佳丽照样有。

从陈圆圆的结局来看,也能证明吴三桂并非专情的男子,陈圆圆容貌逐渐衰败,吴三桂也不再宠爱她,于是陈圆圆就请求离开去修行,长伴青灯古佛。

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就算是没有刘宗敏,陈圆圆也没有被抢走,善于审时度势的恐怕吴三桂也是会向清军投降的。


史论纵横


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霸占吴三桂爱妾陈圆圆不过是压垮吴三桂降清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冲冠一怒为红颜”也不过是当时文人对吴三桂的讽刺,如果换做他们在吴三桂的位置恐怕也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吴三桂从各种方面都没有理由投靠李自成,清朝和李自成谁能定鼎中原吴三桂心知肚明。吴三桂对于李自成态度的摇乎不定除了家人在北京外更多的是在观察李自成。

当吴三桂知道世代积累的家产被抄,祖坟被撅,父亲被捕,爱妾被夺后吴三桂已经没有什么顾虑了,李自成和吴三桂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挽回,后来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李自成杀后吴三桂更加坚定的追随清朝,杀父之仇和夺妾之恨压的吴三桂已经崩溃,倘若他再和李自成有丝毫的暧昧,当时的人会更加痛斥他毫无人性。

父襄,明崇祯初官锦州总兵。三桂以武举承父荫,初授都督指挥。——《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四·列传二百六十一》正值闯贼构乱,召卫神京,计不能两全,乃乞师本朝,以雪君父大仇。”——《平西王吴三桂传》

当然以上只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促使吴三桂没有任何机会和李自成联合,即使李自成善待吴三桂的家人,吴三桂投靠了李自成,最后二人之间也会撕破脸面。

从吴三桂角度完全投靠李自成的可行度

第一、



按照吴三桂的想法当时的确打算连李抗清,李自成几次排出信使去招降吴三桂,但吴三桂都举棋不定,最后在投靠李自成的时候也是拖拖拉拉,一方面是在观摩李自成到底是不是可辅之主,另一方是吴三桂时任明朝辽东总兵,虽然明朝亡了,但吴三桂世受明朝恩惠,而李自成又是逼死崇祯帝的让明朝覆灭的一方,所以当时吴三桂在犹豫之间还有一丝顾虑。

第二、


显然李自成的所作所为让吴三桂失望至极,不说吴三桂父亲被逮捕爱妾被掠夺,只说李自成的所作所为。李自成的大顺军刚入京时尚且军纪严明,但不久之后原形毕露,京城的富庶让这些农民军早已垂涎三尺,李自成颁布《掠金令》令开始追饷后,部下官兵便也完全放开了手脚,烧杀抢掠,京中一片狼藉。

唤诸文武进内点名,幽闭饥饿一日夜。至次早点过,共绑八百余员,五人一连,俱押锁田皇亲府中,着刘宗敏用夹棍拷打,招认赃银,凡十昼夜。又拿京城富商居民,极刑追逼,死者千余人云。诸臣黎明候起,日中刘宗敏始出,逐一唱名。坐赃,重者数万,轻亦及千。——《明季北略》

李自成不仅失去了民心,更得罪了前明遗臣,当时的社会主体依然掌握在这些士族官绅手中,李自成没有像当年的明太祖朱元璋那样及时脱离自己的阶级,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农民阶级起义的局限性。

第三、

李自成的大顺军虽然声势浩大,实际上拖家带口老弱皆有,甚至还有童子军,能战的有二十万已经不错了。从吴三桂和李自成的山海关一片石之战中便可看出,在兵力远远高于吴三桂的情况下尚且打的十分吃力勉强占据上风,更不要说面对清军八旗了。李自成在和吴三桂山海关一片石之战中本来可以迅速战胜吴三桂,夺取山海关,但在行军途中耽搁,清军却连夜急行军在关键时刻击败李自成,由此可见大顺军决策层的水平也十分低劣。

第四、

这也是一条重要原因,那就是吴三桂当时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自然就是连李抗清,假设吴三桂和李自成连手可以对付清军,那之后吴三桂也难逃被李自成屠戮的命运,即使李自成可以容纳吴三桂,李自成的那些本来就和吴三桂属于对立阶级的部下也不会容忍吴三桂,吴三桂最后的结局还是身首异处。第二条便是拥兵自立,静观其变,但这一条实为下策,先不说庞大的后勤无法得到保障,仅吴三桂所处的地方就不能让他有喘息之力,必须迅速作出决定,这一次他必须赌一把,成功便荣华富贵,失败便死无葬身之地。

自成以数十万人迎战,三桂督兵奋击,斩数万级。自成出武关南走,师从之,自襄阳下武昌,自成走死。师复东徇九江。——《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四·列传二百六十一》


第三条便是投靠清军,引清军入关,帮扶清军立下从龙之功。清朝在经过皇太极进一步改革后慢慢向封建化过渡,不仅在战斗力方面得到很大提升,后方的生产力也完全能支撑清军后勤保障,对于吴三桂来说这一条才是上上策。

结语:种种原因让吴三桂投清

不管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吴三桂都有和清朝合作的理由,陈圆圆的作用在吴三桂的思绪中并不是那么重要。

至于和清军合作的机会吴三桂完全不用担忧,因为这是狼子野心的多尔衮求之不得的。

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国雠可报,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清史稿·卷二百十八·列传五》

一片石之战后,吴三桂充当清朝的马前卒,为清朝立下不世之功,更是用弓勒死了南明永历帝,而清军给予吴三桂的报酬便是一个铁帽子王,世袭罔替镇守云南,成为了土皇帝,这笔投资对于吴三桂来说一点不亏,当然,后来的康熙撤藩又是后话了!


明月清风阁


吴三桂先叛大明,又叛大顺,最终献出山海关迎清军入主中原,并且协助清军剿灭了各支抗清武装。积其功而被封为“平西王”!成为了清初仅有的几位汉族藩王之一,造就了他所谓的人生辉煌,同时也留下了难以洗刷掉的汉奸恶名!

由大明朝的辽东大将、抗清英雄,再到置崇祯皇帝的“勤王诏书”于不顾,消极、观望于中途,致使京师陷落、崇祯自尽,明廷覆灭。吴三桂驰援不力的责任是难以推脱掉的!此后吴三桂又和李自成讨价还价,试图在新王朝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就更表明了吴三桂绝非明朝的忠臣,而只是一个“政治投机份子”!

既然是“政治投机份子”,当然是要以个人利益为第一选择了!吴三桂当日坚决抗清是这样。和推翻明朝的“君父大仇”李自成讨价还价也是这样。讨价不成转又投奔清朝,更是这样!

所以不要用什么:吴三桂的爱妾陈园园被刘宗敏抢去,才致使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来作为致使吴三桂投敌的诱因!请试想:吴三桂的老父吴襄及吴家满门百十口人的性命,还都在李自成的手里攥着呢?这可都是吴三桂的骨肉至亲呐!与他们相比较,区区一个陈园园又算得了什么呢?

后人之所以乐于为“政治投机份子”——吴三桂添上“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样的“佳话”,也无非是在讽刺吴三桂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利禄功名、美色享受,而置国家、民族、亲族的利益于不顾的丑陋行径而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