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趙曉東的“投資經”:深入研究基本面,積小勝為大勝

專訪|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趙曉東的“投資經”:深入研究基本面,積小勝為大勝

記者丨夏悅超

來源丨國際金融報

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

“我們不追求最高收益,但希望能平滑波動,積小勝為大勝。”這是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權益投資總監趙曉東總結的投資感悟。他認為,公募是一個面向普通投資者的行業,投資體驗很重要。

在上海國金中心寫字樓某層會議室裡,趙曉東近日接受了《國際金融報》記者的專訪。對於當前市場的看法和從業體會,他給出了獨到的見解。這位投身資本市場十幾年的基金經理,舉手投足間樸實坦誠。“不追週期,不炒概念。”趙曉東認為,投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安全邊際上,波動較大的週期股並不符合自己的投資理念。

對於2020年市場,趙曉東表示,每年一季度市場往往會延續前一年的邏輯,決定全年走勢的機會更可能出現在二季度和三季度。

1 為何不追熱點

不追景氣度高的行業,不跟風買週期股,平滑波動,積小勝為大勝,這是趙曉東的投資理念。

資料顯示,2009年,趙曉東開始擔任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的基金經理職務,投資管理經驗已經有10多年,目前管理國富彈性市值、國富中小盤等基金。穩紮穩打的風格讓趙曉東管理的產品近年來收穫頗豐,大幅跑贏大盤和業績比較基準。分析定期報告可以發現,趙曉東近年來青睞的大消費和銀行板塊,使產品把握住了主線行情和避險機會。

“我們總體投資風格略偏保守。”趙曉東認為,當市場表現或者經濟預期比較悲觀時,一些高彈性的個股容易出現較大回落,自己的組合結構有助於避免太大回撤,震盪市或結構市中基金淨值表現相對可觀。不過,在去年火熱的市場背景下,總體偏保守的策略可能會使單年業績不太突出,但更應該看重的是基金長期投資收益。

至於為什麼不去追行業熱點和週期股,趙曉東認為,緊追景氣度高的行業需要投入非常多的精力,而且時機較難把握,確定性不高,他自己更傾向於把重點公司的基本面研究透徹。

“不一定非要和別人比,不一定非要去戰勝別人才得到滿足感。我能帶給持有人長期比較滿意的回報,自己也能每天進步一點,未來還有成長空間其實就可以了。”作為一名資深基金經理,趙曉東深有所悟。

事實上,公募行業的人才競爭近幾年來逐步趨向白熱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時刻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趙曉東表示,基金經理最忌諱的就是“紙上談兵”,必須面對客觀數據和事實,不斷反省和糾錯,同時也要嚴格遵守投資邏輯,不能輕易轉向跟風熱點。

趙曉東坦言,市場上凡投資必稱價值,但事實上,真正做到堅持價值投資並不容易,市場的誘惑太多,需要一份堅持。而他認為的價值投資,可以總結為“建立在一定的安全邊際上的基本面投資”,同時也並不意味著低估值就是價值,高估值就屬於成長,並不排斥一些成長性好的中小市值個股。

2 關注金融板塊

公募基金在2019年賺錢效應明顯。今年以來,A股市場情緒不斷向好,上證綜指已處於3000點上方運行,此前還曾突破3100點的位置。

對於今年以來市場的活躍情況,趙曉東認為,現在市場還處在比較亢奮的情緒,往往每年一季度都是延續去年市場的投資邏輯,決定全年走勢的機會更可能出現在二季度和三季度。

趙曉東表示,2020年作為“十三五”計劃的最後一年,主要目標一是穩就業,二是提升經濟質量,實現上述目標的主要手段是科技創新和改革開放。製造業投資可能表現不錯,尤其是半導體、5G等,5G可能進入高點。在製造業短期復甦的背景下,週期金融板塊可能會在二季度甚至三季度出現較好表現。

對於去年走勢較好的醫藥、白酒板塊,趙曉東預計,今年表現將整體平穩。他表示,目前白酒板塊整體從前期的高增長過渡到週期穩定增長階段,白酒的總銷量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銷量主要靠行業龍頭帶動。

對於醫藥板塊,趙曉東認為,行業中不乏一些成長股,但目前創新藥等領域估值相對較高。2018年以來,醫藥行業“4+7”帶量採購、集採擴圍、醫保目錄等政策對藥企帶來了諸多影響,不少藥品價格幾乎遭到“腰斬”。不過,趙曉東表示,

長期看醫療服務領域受影響不會太大,隨著大眾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也更願意在這方面支出,行業空間和增速都有望有較好表現。

趙曉東強調,雖然預期週期股可能會有一波行情,但炒週期股並不符合自己的投資理念和風格,今年還是會更關注估值合理、成長確定、中長期成長空間大的優質企業。“還是堅持我們偏穩健的投資邏輯,不太去選波動很大的板塊。”趙曉東總結道。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