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華:經濟韌性猶存,底線思維“穩”字當頭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2020年1月1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2020年1月)在北京舉行。會上,中誠信集團創始人、中誠信國際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毛振華教授作為本次報告執筆人,代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課題組發佈了題為《經濟下行韌性猶存,底線思維穩字當頭》的報告。

報告指出,剛剛過去的2019年,在全球經濟放緩、外部貿易衝突一波三折、內生性緊縮機制持續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經濟增長步伐進一步放緩,GDP同比增長6.1%,較上年回落0.5個百分點。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穩增長政策的加持下,GDP同比增速依舊維持在預期目標之內,四季度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果的顯現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有所增多。從需求側來看,投資整體走弱,穩增長下專項債的規模與適用範圍均擴大,帶動基建投資同比回穩;地產企業高週轉模式下,房地產投資仍保持較高水平增速;製造業投資同比走弱,但年末回升明顯,成為投資年末上行的主要影響因素。消費在居民收入增速放緩與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制約下進一步放緩,但四季度有所企穩;出口與進口增速大幅回落,但出口多元化、民企出口保持韌性支撐下出口走勢仍好於預期。從供給端來看,工業增加值增速整體呈疲弱狀態,不過年末在庫存週期底部的背景下,企業補庫存力度加大,工業和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回升。

毛振華表示,在經濟下行同時,需重點關注經濟運行中所存在的結構分化態勢。由於PPI持續低位,上游行業利潤增長明顯放緩,中下游行業利潤增速略有改善。五是頭部企業對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擠出進一步凸顯。金融資源進一步向國企和頭部企業集中,對民企和中小企業形成擠出,行業集中度加劇,中小企業發展空間受限。

毛振華提到,在減稅降費與加大政府支出背景下,地方政府收支平衡壓力持續增大,同時部分省份隱性債務風險仍較為突出,且仍需警惕專項債額度持續增加所蘊藏的風險。再次,信用風險仍居高位。2019年債券違約支數與規模均有所上升;服務於地方和中小企業的農商行與城商行的不良率均有顯著上升;同時非標違約規模與數量同樣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未來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信用風險仍將繼續釋放。最後,結構性通脹雖邊際緩和,但仍需警惕豬價、農產品價格、油價的漲價疊加可能帶來的衝擊。

展望2020年,毛振華認為,經濟韌性猶存,宏觀政策“穩”字當頭。雖然2020年經濟仍有壓力,但考慮到穩增長政策作用的持續發揮,庫存週期轉換也將對經濟產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全年並無經濟超預期大幅下行之憂。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韌性猶存。首先,過去幾年針對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頻出,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政策不確定性降低,為我國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提升了內生性動力。其次,當前我國擴大內需仍有空間,信息、醫療、養老、家政、旅遊等服務型消費空間剛剛打開,消費升級持續。再次,我國當前的城鎮化率仍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城鎮化的深入或將對我國的經濟提供進一步的支持;此外,雖然大國博弈背景下發達國家對中國的技術遏制加劇,但隨著國家加大對高科技領域的支持力度和自有技術水平的發展,中國高科技領域的投資機會仍存。

毛振華認為,2020年政策“穩”字當頭,財政政策繼續保持積極基調,貨幣政策維持穩健,就業優先政策將繼續發力。雖然在財政收支平衡壓力下減稅降費力度或邊際遞減,但未來專項債更注重提質增效,穩增長作用將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維持穩健,未來央行操作將更趨靈活,全年或有3次結構性降準或MLF超額續作機會;同時經濟下行壓力下,保就業就是保穩定,就業優先政策將繼續發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濟下行壓力與結構性挑戰並存的背景下,政策仍需堅持穩增長、防風險雙底線思維,重點推進能發揮穩增長、防風險雙底線作用的改革。如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此外將提高股本率作為基本國策,降低企業槓桿率,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