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退避三舍的三缸發動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人類自1886年卡爾·奔茨製造汽車開始,便開始了征服遠方的夢想。發動機的缸數隨著時間的增長而增加,從最初的單缸發動機到4缸、6缸、8缸、12缸,甚至16缸、18缸乃至更高,引擎的咆哮和排氣的轟鳴聲都足以讓人熱血沸騰。但伴著環境的惡化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日益嚴苛的環保法規也不斷推出。拿國內來說,隨著每一次標準的提高,為滿足國內排放法規,從國一到國六汙染物的排放就需要減少到原來的30%~50%。在政策的推動下,車企們絞盡腦汁想著應對政策,從近幾年的表現來看,三缸發動機似乎成了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令人退避三舍的三缸發動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三缸發動機

其實早在八九十年代,鈴木奧拓作為一臺最常在大街上見到的神車就是搭載著三缸發動機。但也正是受早年夏利、奧拓等車型的影響,三缸發動機給人的印象總是負面的。

令人退避三舍的三缸發動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直到如今,大家都能如數家珍地舉出它動力薄弱,抖動、噪聲異常等缺點,但令人退避三舍的三缸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眾所周知,只要是在馬路上行駛的車輛,發動機在工作中都會進行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過程。四衝程發動機的一個工作循環,曲軸就會旋轉2圈,旋轉720度。一定要知道的是,理論上四個缸是保證發動機平穩運轉的最低配置。其每當旋轉了180度都會有一個缸點火做功一次,這樣就可以一個缸緊接著一個缸,保證了動力輸出的連貫與順暢。

令人退避三舍的三缸發動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而三缸發動機也因為天生的物理缺陷,即兩邊放置的氣缸數量不均,在工作中更容易出現抖動、噪聲大等問題。

令人退避三舍的三缸發動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但也正是因為少了一個缸,讓三缸機擁有更低油耗、更小體積等優點。

說起來大眾對三缸機也的確太過不公平。不僅看不到人家的閃光點甚至對其妖魔化,也忽視了一路以來三缸機的改良與完善。

為了弱化其先天不平衡的缺陷,車企們普遍會採用摩擦式減振器、偏心質量飛輪、平衡塊、平衡軸等手段去解決車輛的平衡問題;有的會選擇改變發動機的結構而採用一個質量較大的曲軸皮帶輪,利用皮帶輪的轉動慣性抵消發動機的震動;也有的則採用特殊的材料,比如寶馬旗下的車型會在三缸發動機上蓋一個填充了PUR材料的厚實蓋罩,吸收發動機的震動和噪音。

另一方面,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動化的來臨,搭配三缸發動機的混動車型也應時而生。三缸發動機搭配上HEV混動系統,當車輛處於低速駕駛模式時,電動機為車輛的主要動力來源;而隨著車速的提升驅動方式會逐漸由電動機轉為發動機,轉換過程中,車輛也展現出了不錯的平順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能很好地避免三缸發動機在怠速和低功率行駛時所造成的“抖”和“吵”。

令人退避三舍的三缸發動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寶馬X1

隨著大排量發動機紛紛退出歷史舞臺,車輛的電動化、渦輪化和小型化等節能減排工作的加速推進。在豪華品牌市場,從寶馬X1率先試水1.5T三缸機以來,每一款新增的三缸機車型雖都會飽受質疑,但最終不管從銷量還是口碑來看,大部分還是站穩了腳。而自主品牌裡面,三缸發動機的運用也很多,比如上汽榮威i6、名爵ZS、吉利繽越、領克02、領克03等車型。

令人退避三舍的三缸發動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名爵ZS

令人退避三舍的三缸發動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領克03

總結:

現如今的三缸發動機早已不像當初那樣技術薄弱,槽點一堆。如果在試駕完一款車型以後感覺不錯、價格也合理,那麼也許我們也能放下對三缸發動機的偏見。不管你多懷念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帶來的順暢加速感和迷人聲浪,但不可否認的是,以當前日益嚴苛的排量法規和環保要求,小排量已然成為現在的大勢所趨,三缸發動機或將成為未來家用車的新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