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治最終能夠被立為太子?

為什麼李治最終能夠被立為太子?

唐高宗李治,唐朝的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同母兄弟,那他明明有兩個哥哥,為什麼能夠被立為太子呢?古代不是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嗎?

而且唐太宗在第二次立太子時是很想立三兒子李恪的,為什麼最終還是立了李治為太子呢?且聽小編仔細分析:

一、兩哥相爭,弟弟得利

首先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可以輪到立李治為太子?大家都知道古代實行嫡長子繼承製,立太子也當然要立李承乾,他可是長孫皇后最大的兒子。但是李承乾不務正業,經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夜夜笙歌不斷,而且他還非常荒唐!


為什麼李治最終能夠被立為太子?


他居然喜歡突厥文化,在東宮建造出縮小版的突厥部落,把自己稱為可汗,並說:“我若為天子,當歸降突厥。”這在當時可不是找死嗎?要知道唐朝初年的時候經常遭到突厥的侵犯,邊疆人民與士兵可謂是苦不堪言,而唐唐的一國太子居然稱自己為敵人的領袖,可沒少惹李世民生氣。

而且李承乾的的腿腳也有毛病,李世民也不是很喜歡他,他擔心自己的太子之位會被弟弟李泰奪去,所以與李泰各自樹立黨派,相互鬥爭。


為什麼李治最終能夠被立為太子?


當李承乾派刺客刺殺李泰不成,就效仿李世民玄武門政變(可謂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起兵入宮殺弟逼父。但是李承乾的陰謀最終被洩露,宮變失敗。李承乾被貶為平民,流放黔州,李泰也因為包藏禍心被貶到遠方為郡王。

就這樣,兩個哥哥都被廢了,能夠被立為太子的機會自然也就輪到李治身上。

二、長孫無忌的私心

那到底立誰為太子呢?這是李世民思考了很久的問題。不立李承乾、李泰,在大臣長孫無忌等人的“建議”下,李世民立了第九子李治為太子。但是不久之後,太宗又覺得晉王李治太仁弱了,不適合做皇帝。

便對長孫無忌說:“你勸我立稚奴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國家,怎麼辦?吳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為太子,怎麼樣?”長孫無忌堅持抗爭,認為不可以。太宗說:“你是因為吳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對嗎?”


為什麼李治最終能夠被立為太子?


長孫無忌說:“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這麼重要,怎麼能隨便改變?希望陛下深思熟慮。”太宗這才打消了念頭。而且這件事還導致了李恪的死。


為什麼李治最終能夠被立為太子?


就是李治繼位以後,高陽公主覺得李治比較勢弱就聯絡了一大幫人造反,去擁立荊王李元景為皇帝。但這件事很快就敗露了,李治就派人調查,而長孫無忌因為一直非常忌憚吳王李恪,就誣陷他也是參與造反的人。

死前,李恪大罵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若宗社有靈,當見其族滅!”從這兩件事情可以看出長孫無忌是非常忌諱李恪的,自然而然就會偏袒李治。

三、李恪的身世讓人忌諱

李恪是隋煬帝的女兒楊妃的兒子,而他的血統讓李世民與大臣們所忌諱,畢竟隋朝可是才被你們推翻了,而你們卻讓給他延續了子孫後代,李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隋煬帝的孫子,那麼當李恪繼位之後唐朝還是唐朝嗎?


為什麼李治最終能夠被立為太子?


會不會又突然變成隋朝?這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李恪僅僅是因為身份的原因,就很少有大臣願意支持他,而缺了大臣支持的他只能錯失皇位。

而李治則不一樣了,他不僅是長孫皇后的孩子,也就是李世民的嫡子,還是當時長孫無忌的外甥,當時的朝廷大臣可是以長孫無忌為核心的,他們可是李世民的心腹,他們的建議對李世民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的。

四、李治的仁弱忠孝讓唐太宗喜愛


為什麼李治最終能夠被立為太子?

為什麼我會說李治仁弱忠孝呢?貞觀十八年,一次李治跟從唐太宗到濱州的時候,父親唐太宗生了個大毒瘡,但是李治不嫌髒,親自用口吸毒膿,扶著車輦步行跟從了幾天。

唐太宗看到兒子李治這麼聽話孝順,內心深處感動至極,真心寵愛他的這個兒子。史書上記載唐太宗對李治的評價是太子仁孝,公輩所知,善輔導之!汝能孝愛如此,吾死何恨!唐太宗對李治的高度評價表明了他對李治的重視。

就是這樣,因為自己的兩個哥哥相爭而自己得利,自己比另外一個哥哥李恪血統要純正,得到朝廷諸多大臣的支持,天時地利人和都有,李治就順理成章地當上了太子,最後做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