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皇權下的“弱勢群體”

有這麼一個人。

他的職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是最大的“官二代”;

他有天底下最硬的後臺;

他是全天下最有前途的待業青年。

他,就是太子!

但是,如果當事人告訴你這個職業很無奈、很苦逼、很悲催你會信嗎?

很難置信。

但是,《二十四史》告訴我們,這是真的。

01

當太子的標準

理論上是嫡長子。

也就是帝王正妻所生的大兒子。

這源自於形成於夏、商、周時期的所謂宗法制度。

這套制度起源於夏,成熟於西周,集大成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其目的是通過對尊卑貴賤的劃分,形成嚴格的社會等級,以彌補軍隊等國家機器不足造成的管理漏洞,鞏固分封制度形成的統治秩序。

宗法制度的核心內容即“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長子繼承製。

按《春秋公羊傳》:

“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立嫡以長不以賢:嫡子中誰年齡大立誰為接班人,不管他長得醜俊,更不管他生得賢愚。像晉武帝,大兒子司馬軌早夭,二兒子司馬衷就成為第一接班人。很遺憾,這孩子是個白痴,別說治國理政,就連生活自理都是問題(“何不食肉糜”就出自他口)。但沒辦法,聖人的規定不能改,司馬炎駕崩後,司馬衷順利即位,是為晉惠帝。

立子以貴不以長: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必須正妻所生的兒子,其他妃生或者妾生,即使年齡比嫡子大也沒有資格。像劉邦,他的大兒子是劉肥,但那是他沒結婚前跟開酒店的寡婦生的,只能算庶長子。呂雉是他名媒正娶的正妻,所以,他們一塊生的劉盈才是嫡長子,是正牌接班人。

太子,皇權下的“弱勢群體”

漢惠帝劇照


02

上位沒那麼容易

既然有規則,那就一定會出現破壞規則的。

太子也是一樣,這麼大一塊蛋糕,肯定有好多人在看著。

更何況,皇帝有那麼多老婆,這些老婆又給他生了那麼多兒子。

狼多肉少,註定了太子之路的坎坷和太子們命運的多舛。

於是,在太子通往帝王的這段看似觸手可及的道路上,充滿了兇險、血腥而且前途未卜。

不要說順利與否,能一站到底就是勝者。因為,中間的變數太多了。

變數一:皇帝不喜歡。禮法雖然有規定,但關鍵因素還是人。像劉邦就不喜歡嫡長子劉盈,嫌他太“仁弱”,不像自己,呂雉無奈之下請出“商山四皓”才勉強保住其太子之位。再比如明神宗朱翊鈞(皇后無嗣,沒有嫡出),對於長子朱常洛他就橫豎看不上眼,一開始別說立儲,連書都不讓讀,後來更是差點立福王為儲。這些雖然最後都沒有如願,但卻體現了皇帝主觀因素的強大。

變數二:皇帝喜新厭舊導致廢長立幼。也就是皇帝娶了小老婆,小老婆又給生了小兒子,然後小老婆開始吹“枕邊風”,結果男人就開始犯混。像先秦趙武靈王廢公子章立公子何,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廢寧令哥立小老婆沒移氏之子為嗣。不過兩人都沒得好下場,前都死於國內政變,後者更是被兒子寧令哥給砍死了。

變數三:老子比兒子能熬。尤其是開國皇帝,從年青就經歷過太多磨難,一般身體倍棒,把兒子都熬成老頭了自己還活地好好的。如果再碰上太子身體不好,還會白髮人送黑髮人。像梁武帝蕭衍、明太祖朱元璋和清聖祖康熙(他大兒子胤礽就是被熬地有點心理錯亂,才在屢出昏招後被廢)。

變數四:兄弟間挖牆角。在自然界中,禿鷲和金雕的幼鳥,先孵化出來的會把沒有孵化的或孵化出來晚的給擠出巢去,這就是自然界的殘酷規律。這一條同樣適合宮廷鬥爭尤其是太子之爭。像秦代胡亥擠了扶蘇、隋代楊廣擠了楊勇、唐代李世民擠了李建成。

變數五:老爹(甚至老孃)權力慾太強。強到什麼程度呢?連兒子的命都要。唐高宗李冶的頭兩任太子李弘和李賢,都是死在了親生母親武媚孃的手裡。這個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在她的帝王之路上鋪滿了累累白骨,其中就有她的二子一女。

太子,皇權下的“弱勢群體”

玄武門之變


03

夾縫中生存

有了上面的這些變數,太子們的命運就可想面知。

而且,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用一個問題來簡單闡述。

皇帝與太子、寵臣、后妃甚至太監之間,哪種關係最為親近?

按照常規,當然是父子最近。

但實際答案卻是:皇帝和權力最近,而且最需要防範的就是太子。

因為,在沒有外敵入侵的情況下,太子反而是對皇位最有威脅的人。

所以,如何掌控並打壓太子成為一個大課題。

這一點唐玄宗的老太子李亨的體會應該是最深、最心酸也是最全面的。

第一,太子位來的幸運。開元738年,太子李瑛被武惠妃陷害至死,李亨被略顯意外地立為太子(因為武惠妃陷害太子李瑛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上位,這位李瑁也就是楊玉環的首任老公),不過,他在太子位上一干就是十九年(738年-756年)。

第二,李隆基不喜歡他。李亨是李隆基第三子,位次不上不上,關鍵是能力不強不弱,性格還不陰不陽。他的上位更多是因為李隆基不想再折騰了,確切說是他只想關起門來享受,誰也別打擾他,所以才匆匆立了李亨。

第三,武惠妃和李林甫聯合算計他。武惠妃的目的沒有達到,李林甫也坐不住了,因為是他和武惠妃聯合,想讓壽王李瑁上位,以建所謂“擁立之功”。既然李亨意外上位,就得防著以後他報復,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從太子位上弄下來。於是,李亨和邊將(皇甫惟明)勾結、老丈人杜有鄰“妄稱圖讖、交構東宮”等構陷紛至沓來。迫於無奈,李亨“捨車保帥”,連休兩任老婆(韋氏、杜氏)才得以全身而退。

第四,楊國忠阻撓太子監國。“安史之亂”爆發後,倉促之間,李隆基想讓太子監國,然後自己當鴕鳥。結果此事召來了楊國忠的強烈反對,因為他也一直和太子不對付。他找到韓國、虢國和秦國三位夫人,說:“太子素惡吾家專橫久矣,若一旦得天下,吾與姊妹並命在旦暮矣!”正是因為他的阻撓,李亨沒有監國,這才有了後來太子報復式的“馬嵬坡之變”和“靈武登基”。

被權臣和后妃聯合算計還是次要的,關鍵問題是,在整個事件中,李隆基幾乎始終站在兒子的對立面,未發一聲,只是在最後關頭才放了他一馬——他的主要用意還是在於告訴太子,帝國是我的,只要我一天不死,你就老老實實待著。

太子,皇權下的“弱勢群體”

李林甫和楊國忠劇照


04

太子地位尷尬的根源

這是由人性的弱點和權力的特殊性決定的。

按照羅素的觀點,權力慾和榮譽欲是人類眾多欲望中最主要的兩種。獲得權力往往是獲得榮譽的最方便快捷的途徑。而權力慾是人們追逐權力的根源,是產生社會變化的主要動力。

同時,針對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利益是人的基本動機的觀點,羅素進一步提出,“當適度的享受有了保證的時候,個人與社會所追求的是權力而不是財富。”

由此可見,追求權力是人類的天性,而且這個追求沒有上限

人性最大的弱點是自私,為達目的甚至可以不擇手段,也就是說這個追求同時沒有下限

沒有上限,也沒有下限,就決定了在這一斗爭中,利益幾方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另一方面,權力有很多特性,但排第一位的是“排他性”。

排他性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指一種物品具有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該物品的特性。

換言之,權力是一條“單行道”,只允許一個人通行,其他人都只能在後面遠遠地跟著。

皇權處於金字塔尖,不僅排他,而且唯一。

想染指,除了取而代之,別無他途!

太子,皇權下的“弱勢群體”

羅素《權力論》


05

皇家無父子

當皇帝很累。

身體累,除了耕耘後宮外,主要就是得操勞國事,因為全國大大小小的事情最後都得他拍板。

但更累的是心,是精神——站在金字塔頂,放眼望去,四面全是敵人。

所以,一刻也放鬆不得。

防誰呢?

外防政敵,內防家人。

而且,防內是重點,因為“家賊難防”。

劉徹防太子劉據,自己防不過癮,又找了“外掛”江充幫忙,結果出手過重,把接班人給逼死了,沒辦法改立了十來歲的劉弗陵;

劉義隆沒防住,讓兒子劉劭給弒了,然後兒子殺兒子,劉宋就完了;

李隆基做了41年皇帝,不光是當皇帝上癮,更重要的是,他以政變上位,所以也防著“被政變”。為此,他防了一輩子,甚至為此一天殺掉了包括太子在內的三個兒子。最後沒想到的是,大唐的問題出在了外患上:一場“安史之亂”,讓安祿山搞跨了江山,讓太子弄走了皇位;

朱棣的太子朱高熾是出了名的老實本分,但這並不影響老朱對兒子的不信任。在老朱伐北元期間,朱高熾受命監國,結果還因為弟弟朱高煦的汙告被審查了好久;

康熙和自己的兒子們耍了一輩子心眼,甚至數次廢立太子,最後也沒逃過兒子們自相殘殺的皇家悲劇。

關於皇位之爭的殘酷,南北朝時南朝的一首民謠很說明問題:

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

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

太子,皇權下的“弱勢群體”

康熙九子奪嫡


06

太子地位的提高與沒落

“太子監國”制度見證了太子地位提高和沒落的全過程。

  • 第一,何為“太子監國”。

《國語·晉語一》:“君行,太子居,以監國也;君行,太子從,以撫軍也。”

《史記·晉世家》:“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

《明史》:“自古創業之君,歷涉勤勞,達人情,周物理,故處事鹹當。守成之君,生長富貴,若非平昔練達,少有不謬者。故吾特命爾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

可見,所謂太子監國,說白了就是皇帝不在家,太子臨時主持工作。而且,太子還可以在主持過程中歷練自己,所以其本質上算是一種權力過渡制度。

  • 第二,什麼情況下可以“太子監國”。

第一種,皇帝不在家。外出巡視或者征伐。這一種最為普遍。

第二種,皇帝身體不好。不能正常理政,或者快嚥氣的時候。

第三種,政治態勢異常。這一點中晚唐最為典型,即皇權孱弱,帝位傳承掌握在太監手裡,太子監不監國由太監們說了算。

太子,皇權下的“弱勢群體”

太子監國


  • 第三,“太子監國”被賦予實際權力

“太子監國”這一規定雖然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但最早是有其名無其實。

真正把它當作制度確定下來、並賦予太子一定權力,卻是始於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之前,所謂監國就是看家,就像上自習課的時候,班主任不在,班長可以對某些同學的違紀行為進行臨時監督,但卻無權處理,只能將情況彙報給班主任。

但在拓跋珪之後,太子們有了一定的決定權,尤其是遇到突發狀況,可根據實際情況先處理再彙報,即所謂“事緩從恆,事急從權”。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確定太子監國後,皇帝的旨意在下發前必須經過太子。

唐代時,太子監國從形式上又被進一步加強和確認。

有兩個特點。一是太子有了自己的符印:雙龍符。這表明在處理文件的時候可以蓋章生效了。二是冠冕。皇帝的帽子是垂白珠十二旒,太子則是白珠九旒,就是少三串珠子。

明代從朱棣朝開始甚至可以任命官員,但僅限於六部以外,差不多縣處級以下人員——這就保證了太子無法培植和形成自己的腹心勢力,也就無法威脅皇權。

  • 第四,“太子監國”重新淪為形式

到了“我大清”,全天下的一切權力都收歸皇帝一人,也就是所謂專制體制的最高峰。

沒了掣肘皇權的相權,沒了給皇帝提意見的言官,沒有了外戚專權,也沒有了宦官亂權。

太子也不例外,別說是“監國”,連名份都沒了。

這是因為,在確定接班人方面,“我大清”居然經歷了一個從不立儲君、到公開建儲、又到暗定儲君、再到不立儲君的“四步走”。在這種情況下,也就無所謂太子、無所謂監國等權力了。

在這裡我們主要看一下唯一立過太子的康熙爺的表現,以及他的好孫子乾隆爺的表現。

康熙是“我大清”開疆拓土第一人,前半生大多在南征北戰,尤其喜歡御駕親征,經常不在家,比如三徵葛爾丹。以前兩次為例。

第一次,康熙沒有設監國,因為他從北京到新疆,設了一路的驛站,只要有什麼軍政大事,就是快馬加鞭、六百里加急,然後由他親自處理,過程可參照楊貴妃吃荔枝;

第二次,康熙倒是命太子監國,但卻僅限於形式,太子沒有任何決策權,具體還是和第一次一樣,驛站、快馬。

再看他的好孫子乾隆。和康熙不同,弘曆同志基本算是個太平皇帝(所謂“十全武功”大多是他自己沒事找事),沒事喜歡下江南,這就又符合“監國”的條件了。但他做的更絕:把所有的政務班子全都打包帶上,一路上就是一個“移動朝廷”,邊走邊辦公。

太子,皇權下的“弱勢群體”

康熙


07

結語

太子,一個表面光鮮的高危職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