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魏蜀對峙的時候,東吳數次趁機伐魏,為何總是失敗?

李俊河北


東吳與魏國作戰有個特點,就是擅長防守反擊,每次魏國主動進攻,都佔不了什麼大便宜,反而有兩次慘敗。



一次是石亭之戰,魏大司馬曹休被詐降的鄱陽太守周魴所惑,率軍攻皖,結果中了陸遜的埋伏,東吳大獲全勝。

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輛繳獲萬輛,軍資器械略盡。

但是吳將朱桓提出自領萬兵於夾石、掛車攔路,想要生擒曹休,然後乘機北伐,進取壽春,割有淮南的計策,卻未被陸遜採用。

陸遜

第二次是東興之戰。252年冬,孫權病死,繼位的孫亮是個小孩子。魏大將軍司馬師認為東吳主少國疑,便出動15萬大軍,兵分三路,向東吳的東西兩個方向進擊。其中,東路軍以司馬昭為都督,領兵7萬,直逼東興。

諸葛恪

東吳以太傅諸葛恪為統帥,率軍4萬,迎擊向東興進攻的魏軍,大破之。

前部督韓綜、樂安太守桓嘉等皆沒,死者數萬。…獲車乘、牛馬、騾驢各以千數,資器山積,振旅而歸。



司馬昭因此戰的戰敗而被削去侯爵,諸葛恪則在吳國的聲望達到了頂點,也產生了輕敵之心。

第二年,諸葛恪以傾國之兵二十萬北伐,進攻合肥新城。魏牙門將張特率三千人拒守新城,吳軍打了三個月都未能攻下,被迫撤退,因為疫病流行損失很大,諸葛恪也因此在政變中被殺。

聯想到孫權在位時,208年和214年兩次進攻合肥,第一次打了幾個月都沒有打下來,第二次慘敗於張遼之手。不能不說,東吳專注於自己並不擅長的攻城戰,而且是曹操專門修建用來遏制東吳的合肥城,則註定了東吳北伐的必然失敗。

魏人虞松就曾經對司馬師預測諸葛恪圍攻新城必將失敗:

今恪悉其銳眾,足以肆暴,而坐守新城,欲以致一戰耳。若攻城不拔,請戰不可,師老眾疲,勢將自走。

字面意思就是:如今諸葛恪帶來他全部的精銳部隊,足以肆意逞強施暴,但他卻坐等在新城,想要招來魏軍與他一戰。如果他不能攻破城池,請戰也無人理睬,軍隊就會士氣低落疲勞不堪,勢必將自動撤退。



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其實就是指東吳軍隊膽子太小,明明有二十萬大軍,可以席捲淮南,非要玩什麼圍點打援,執著於攻打一座小城。合肥離魏國中心地帶遠,諸葛恪圍攻新城一百多天援軍都沒有趕到,如果留偏師對新城圍而不打,大軍在一百多天裡足以佔領整個揚州了,畢竟能夠如此堅決抵抗的只是極少數。

都說姜維撤漢中圍戍,導致漢中失守,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而是魏國這次採取了新玩法:對蜀軍的圍戍,能迅速擊破的就打,暫時咬不開的就圍,兵貴神速,不給蜀軍主力增援的時間



對比看魏伐蜀之戰,鍾會就對那些堅持抵抗的蜀軍城寨不管不顧,漢城、樂城、黃金,都指派軍隊將其包圍就好,主力直取陽平關,結果一下子就掌握了主動權,即使鄧艾偷渡陰平不成功,漢中也必然落入魏國之手,那些沒有增援的孤立城寨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會使前將軍李輔圍困王含於樂城,護軍荀愷圍困蔣斌於漢城。
(柳隱)遷漢中黃金圍督。景耀六年,魏鎮西將軍鍾會伐蜀,入漢川,圍戍多下。 惟隱堅壁不動。會別將攻之,不能克。

如果鍾會也像孫權、諸葛恪一樣,對黃金、漢城、樂城這些要塞勢在必得,帶著主力一直圍攻,那麼還沒等他打下來,姜維就已經趕回漢中了,那這次伐蜀也就失敗了。


海軍史研究會員


三國時期,魏吳大戰一直不斷,其中絕大多數以曹魏主動進攻為主,吳國主動進攻的較少。

226年(黃武五年)曹丕病逝,孫權乘機攻擊江夏,不克而還。

233年以後,孫權又三次主動進攻魏國,還是無功而返。

其中孫吳主動挑起的唯一勝績是228年的石亭之戰。

公元228年,吳國鄱陽太守周魴用詐降誘敵之計致書魏國曹休,表示打算以鄱陽郡歸降魏國,請求曹休派兵接應。

曹休中計,率領步騎兵十萬人向皖城進發接應周魴。魏明帝曹叡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方向、賈逵向東關方向,三路大軍同時進發。

孫權率軍進駐皖口,同時派陸遜、朱桓、全琮各率兵三萬,迎擊曹休。此時曹休儘管知道被騙了,卻不打算撤退,企圖仗恃人多擊敗吳軍。

最終雙方在石亭大戰,陸遜等三路吳軍同時向曹休的軍隊衝殺,最終曹休戰敗,吳軍斬殺、生擒魏軍一萬餘人,繳獲牛馬驢騾車輛上萬,以及幾乎全部的軍資器械。

石亭之戰後一年,孫權稱帝,威名大震。

石亭之戰是屬於誘敵深入,加之曹休輕敵依仗人多故而吳國大勝。

吳國多次伐魏多是無功而返,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吳國國力弱於魏國。

戰爭打的是國力,三國中曹魏勢力最強,這也是吳國與蜀漢結盟抗魏格局形成的決定性因素。

無論是人口、兵員數量,還是經濟實力,北方的曹魏都是佔據一定優勢的。這也使得東吳對曹魏一向以防禦為主,而且吳國內部長期與山越人爭鬥,更是不敢輕易兩面開戰。

正是防禦性國策,使得曹魏的多次主動進攻吳國有能力化解應對,而主動進攻則是無功而返。

東吳名將陸遜在石亭之戰後,又參與了三次伐魏,雖有小勝但最終都是以吳軍撤退結局,這幾次戰爭都是在陸遜不主張主動進攻的前提下取得的戰績。

而且,孫權主動進攻曹魏的時機也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次是趁著曹丕病逝,看人新帝初立想撈點好處的,石亭之戰則是利用山越人使得曹休相信周魴的詐降。

此後幾次伐魏,主要是因為孫權變得有些自大的緣故。

國力方面當然也包括軍事了,孫權在前線的軍隊以水軍為主,指望水軍伐魏攻打曹魏強悍的陸軍更是不現實的。

二、國家政治野心方面差異

曹魏擁有北方中原地區,自曹操開始就有吞併南方,統一天下之志向。孫權則不同,他想的是割據一方,佔據江東。這從孫權的父親孫堅以傳國玉璽換的三千兵馬回江東發展便可以看出來。

兩國的政治野心或者說國家奮鬥目標不一樣,使得東吳不像蜀漢那樣一直不忘北伐,光復中原,東吳想的是你不來打我就行了,偶爾的幾次主動挑戰也是想圖謀一些實際的好處而不是要滅魏。

東吳只想拒江自守,那北伐的事情自然由蜀漢去做,讓兩國去拼殺相互消耗國力,東吳也樂享其成的。


微史春秋


吳國數次北上伐魏失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國內主和勢力(江東士族集團勢力)太過龐大。

孫吳勢力的形成,離不了江東士族的鼎力相助。江東的君主可以不姓孫,但一定得受江東士族的掌控。

孫策在初掌江東之時,曾經殘酷打壓江東士族,陸氏(陸遜家族)就遭到過血腥清洗。其結果卻是被許貢門客刺殺身亡。

到了孫權掌權,迫於壓力,開始重用以張昭為首的江東士族集團。由於江東士族集團多數都以土地為主要產業,戰爭不利於本族產業發展,江東士族以本族利益為重,一向不支持對外戰爭。在赤壁之戰開始之前,甚至集體勸孫權投降,孫權曾一度動搖過,多虧魯肅的勸諫才下定決心聯劉抗曹。可見江東主和勢力之大。

二,孫吳陸軍軍事實力孱弱。

孫吳的軍事力量重點在水上,陸軍則相對孱弱。孫權四次奔襲合肥,均無功而返。南北人體質不同,北人較強,南人較弱。而且東吳不產馬,沒有騎兵,在冷兵器時代是絕對的劣勢。四次北伐中,其中一次慘敗,十萬大軍被張遼八百精銳殺得狼奔犬逐,可見孫吳陸軍之弱,尤其在太史慈死後更甚。

三,魏吳國力差距太大。

魏國國力較之吳國強大太多,無論人口,土地,資源,兵源。即使吳國打過長江,也無法長久佔領。所以吳國主要是以水軍襲擾為主。為此,在長江與淮河之間,空出大片無人區作為魏吳之間的緩衝帶。而東吳也只能憑水軍逞威,陸軍上岸就容易遭受慘敗。

以上幾點,即使東吳北伐失敗的根本原因。





牧羊人223585603


東吳伐魏,就屬於打醬油,根本沒有發力,也不敢發力。

東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東吳有穩定的基業,當年憑藉大江做屏障,地盤比較穩定,物產豐富,國民安居樂業。不像蜀國,起初整天被打得像狗一樣,到處逃竄,必須去爭奪地盤,要不明天就不知道睡哪了。

東吳態度是我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魏、蜀不來騷擾,就不主動出擊。

偶爾秀秀肌肉

吳國有時也秀一下肌肉,但僅僅是表示一下自己有態度,帶兵去攻擊一個魏國,秀得好沾點便宜見好就收;秀不好被魏大哥揍一頓灰溜溜回家。主要還是沒有想統一天下的雄心偉志。

假設東吳舉全國之兵去攻打魏國,取勝的概率很小,只會激怒魏國,加速滅亡。也有可能等吳魏打得兩敗俱傷,蜀國坐收漁利。這種傻事精明的東吳人是不會做的。

互相制衡不當出頭鳥

魏蜀吳三個國家,如果失去了哪一個,剩下兩家將是你死我活,一山不容二虎大家都明白,於是出現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搞笑的局面,一會好得像親兄弟,轉眼翻臉成仇人,過兩天又握手言歡······其實都是因為考慮到各自的利益。

面對強大的魏國,吳和蜀更多的是互相幫助,當然不是因為友情問題,是制衡,保持平衡真是個手藝活!


聾王異史


東吳的上層戰略就是臨江據險 以防守為主 而在軍隊訓練上也是以防守為主

東吳的兵以水兵為主,他並不是不想北伐,濡須口之戰等幾次大戰就看出了,東吳兵離了水戰,是抗不過曹魏鐵騎的。

東吳整體國力雖然比西蜀要強很多,但比起曹魏來,哪還差的遠了,離開了水路的給養運輸,它的運輸線勢必是它入侵曹魏的一個致命弱點。

東吳整體戰略是依託長江,定期騷擾,不讓曹魏有進攻和休養生息的機會。這也是兩國戰略階層所默認的。

東吳將領能帶領騎兵的少之又少,進入中原腹地,主要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了,沒有多少騎兵經驗的,如何能抗的過曹魏。所以,地勢也決定了他們不大可能突出中原。





史話57510


在冷兵器時代,士兵的體質和水土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東吳實際兵員以江浙一帶為主。

歷史這兩省出了不少儒將,但少有強兵。

打南方往北方進攻,也就朱元璋成功過。

這還是因為利用人和優勢,打已經習慣了養尊處優的蒙古人。


難得浮生閒半日


個人覺得是因為這個人、、、、、、


胡話壺說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沒實力,東吳國力與曹魏相差太遠,即使與蜀國聯合也遠不是曹魏對手。

2,沒決心,東吳從上到下沒有為伐魏犧牲一切的決心,先不說東吳士族守土有餘而攻地不足的性格,單一次諸葛亮拖住魏國主力,孫權起兵伐魏,但看到曹睿御駕親征後立即退軍就可以看出其實孫權伐魏只是想看看有沒有便宜可沾,並沒有盡全力去伐魏。

3,東吳很忙,諸葛亮伐魏時東吳也有配合,但力度不大,因為孫權還要忙著稱帝,忙著平叛,所以即沒空也沒有精力全力伐魏。

大概就這幾點吧。



肥宅說史


三國時期,為了生存,蜀吳抱團取暖結成戰略同盟,以免被魏國吞併。

那三國時期魏蜀對峙的時候,東吳乖機伐魏,為何總是失敗?

下面講點我的觀點。

三國時期魏國是繼承下來的國家,富源遼闊,人口眾多,魏國將近有90個州,3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總人口超過500萬。

蜀國可憐巴巴的僅有益州一個州,全國總面積也就勉強100萬,總人口也不過百萬。

東吳,也只有3個州,總面積150萬,人口230萬。

從以上數據說明,三國雖然鼎力,但人力財力吳蜀兩國沒有魏國一國雄厚,再加上魏國全盤繼承了國家軍工技術,而吳蜀兩國是新立的門戶,一切都是白手起家從0開始,兩國跟魏國相比實力懸殊太大。

因為魏國軍事實力大,據備兩線作戰能力,所以吳蜀兩國同時伐魏,魏國也能取得勝利。


張峰149764346


與其說東吳伐魏,不如說是東吳趁蜀魏對峙,趁機撈點好處。魏蜀吳三國當中,吳國處境最是不妙,也很尷尬;蜀國名正言順,繼承大漢,魏國實力最強,吳國在夾縫中求生存,跟蜀國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吳國的生存之道是:蜀國弱,就幫蜀國;魏國弱,就幫魏國。讓三個國家成鼎足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