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靖难之役,朱棣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反败为胜的?

没有岁月能回首


前述

由于朱棣的杀戮行为,尤其是杀死了方孝孺,得罪了天下的笔杆子,再后来的解缙的死,让朱棣的名声历来都不是很好。

可若是中立些来看,朱棣更像是他的大侄子逼着谋反的。

在《明史 本纪第四 恭闵帝》中是这样描写的:

(建元)六月,省并州县,革冗员。兵部侍郎齐泰为本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同参军国事秋七月,召汉中府教授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

在这里可以看出来,朱允炆一登基为帝后,除了大赦天下“诏行宽政,赦有罪,蠲逋赋”之外,就做了三件事,一件就是将卫所兵裁减,如放单身狗回家;另外一件就是确立县级别的官员必须由科举考试出身才能担任;最后一件就是削藩。

六月份升兵部侍郎齐泰为尚书,升翰林院黄子澄,七月招方孝孺。八月就将周王贬为庶人,全家发配云南——八月,周王橚有罪,废为庶人,徙云南。他爷爷朱元璋刚死,就翻脸不认人了,而且在《明史 本纪 成祖传》也提到,老爷子刚死,做孙子的就让叔叔全部不能奔丧——“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乃止”。

古代的中土一直以来都是家天下,以孝道为尊,若是朱允炆是平常人家,就是一场豪门间的夺财产案,双方早就对簿公堂了。而且朱允炆也理亏,先是禁止叔叔们奔丧,转身立马就把叔叔周王赶出家门,逐出族谱。这里就能看出朱允炆的薄情寡义,哪怕是汉景帝时期,就算七王谋反,都没一下子就将人家全部赶出族谱,打成庶民,还是通过推恩令一步步来使藩王势力削弱。

随后十一月任命文官、武官夺取北平的文武系统——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可是这时候朱棣很乖巧,乖乖就交权了。问题就出在这里,书生们想即立牌坊又想做坏事。若是此时将朱棣逼反,还算好的。可《明史》是这样写的——

帝纳齐泰、黄子澄谋,欲因事以次削除之。惮燕王强,未发。又想将人家赶出家谱,又怕人家强悍。就先拿五王开刀,最早的就算八月份的周王(周王本身就烂,大把把柄),然后是"湘、代、齐、岷皆以罪废“,湘王做的最绝,直接自焚了,可朱允炆做了什么?给了湘王"戾"的谥号。

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湘王自焚后,朝野上下极为震动,而且湘王朱柏作为朱元璋第十二个儿子的他,文武兼备,曾经有一支蒙元降军想回故乡,突然起兵造反,也是朱柏在荆州阻击并大胜。在朱元璋时期,湖南土著经常谋反,也是他安抚下来——“伍开蛮作乱,太祖命王率诸军讨之,先入据其窟穴,遣人四出招谕,尽降其众,不戮一人。

朱允炆太急了,他在毁掉明朝朱元璋时期建立的军事根基

一、藩王的反感

明朝初期,军事上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五军都督府,管军官而不管兵;一是六部之一的兵部和户部,一个管兵、一个管粮;另外一个则是藩王,其中最强的是边疆的燕王、周王、湘王、辽王、晋王(晋王其实不强,因为西北民少,他主要是燕辽的粮食中转站,而且辽王所谓的强,主要是他三卫是蒙古骑兵)。

因此当湘王朱柏自焚之后,五军都督府就出现分裂了。五军都督府是跟随朱元璋起兵的功勋之后所管理的。

另外一个关键是湘王的自焚和其他四王全部贬为庶人的一点情面都不讲的现实,又使得所有藩王都与朝廷离心离德。

所以这个时候朱允炆他所拥有的军事力量也不过是朱元璋时期留下的中央戍卫军和各地卫所兵。

这也是“靖难之役”时出现的奇葩现象,朝廷和燕军在华北区域打仗,可南方和西北区域的军事力量都在观望。

二、五军都督府的分裂

当朱棣以护军八百人起事,并占据北平,攻打巩固北平四周之后。朱棣的军队这个时候才万余人。

可朝廷这个时候竟然因为朱元璋为了朱允炆能安稳上位,诛杀了大量功臣,使得朝廷军事将领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态。于是乎,朱允炆让五军都督府的人来领军(这里可以看出来书生的想法是多么天真,连军事都没有去考虑)。

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军13万伐燕,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

为什么说五军都督府出现了分裂?

因为朱棣在最弱小的和最困难的时候,都会有勋贵的帮助。

先是以万余军队对抗朝廷的十三万军队时

小胜后,就有“炳文部将张保者降燕,备告南军虚实。

”朱棣让张保回去,告诉耿炳文"雄县、鄚州大败,燕兵将至"——“燕王纵保归,使张雄、鄚败状,谓:“北军且至。”诱使耿炳文合兵一处,然后夜袭将其击败。

这是朱棣厉害之处,他在巩固北平四周之后,只有能战之兵万余人,这也就意味着他不可能分兵固守得住所有城池,从后来他大胖儿子朱高炽在固守北平时可以看出(都要民上城墙防御),因此此时的朱棣只能依赖运动战,也就是”人在地就在“。

勋贵曹国公李文忠子李景隆之谜

此人是忠是邪真看不出来,因为书中并没有给出解析。

他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忠臣,靖难之役时他攻打、阻击朱棣;可他又是决定靖难之役的成功的”功臣“之一。

李景隆在攻打胖墩朱高炽固守的北平城时,已经有军队攻破了城门,可他就鸣锣收兵了——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

然后是被朱棣回军夹击而战败,到了第二年白沟河一战时,他跟朱允炆说,决战时,帅旗被风吹倒了……然后六十万大军就这样败了。朱棣这个时候的军队才二十万多,而且已经陷入苦战之中。

最后是朱棣孤军迂回攻打南京城时,他守金川门时,立马开城投降。胖墩朱高炽让人扶着上城墙也要顶住他的攻击,他倒好,立马投降。若是他背着的身份有锦衣卫的称号,百分百就让人说是间谍了。

除了左都督徐增寿作为朱棣的内应之外,另外还有几个疑点存在

第一、是谁告诉朱棣,朝廷内部空虚的?要不然朱棣这么大胆放弃攻打济南,越过它去攻击南方。朱棣就不怕铁铉从山东出兵,截断其供应和与本部的联系?

第二、《明史》说”盛庸帅舟师败燕兵于浦子口,复战不利。都督佥事陈瑄以舟师叛附于燕。"可是浦子口一战,只有丘福和朱能带领的五百人偏军。朱元璋时期建立的强悍水师,打张士诚、打陈友谅时可是不畏生死。就这样没落了?那为什么朱棣一上位后,就立马让郑和下西洋?永乐四年末第一次出的海,四年时间就建成这么庞大的舰队和水手?(现代海军有句名言叫做“百年海军”,朱元璋时期的水师大都是元朝时期遗留下来的)。

第三个疑点:“徐辉祖等败燕兵于齐眉山,斩其将李斌,燕兵惧,谋北归。会帝闻讹言,谓燕兵已北,召辉祖还,”——《明史》。是谁告诉朱允炆,燕军撤退的消息的?能直达天听的消息,且有据有理的,还能让皇帝相信的。徐增寿?还是其他人?史书中没有说!

但是朱棣定鼎之后,立马就恢复了锦衣卫审判权(朱元璋晚年只是取消锦衣卫的监狱和审判权)。而且还让他的同窗发小纪纲担任锦衣卫指挥使。除了彻查朱允炆旧党之外,朱棣为什么要信任一个他爹、他侄子就已经存在的特务组织,为什么不重新组建一个新的

朱棣靖难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朱允炆朝内本身就不是一块铁板

从朱棣后来封赏的情况来看,朱允炆朝里被诛杀的大臣大都是文官,或文人武职。反而是五军都督府、锦衣卫这类旧臣反而得到封赏。这里面就有问题存在了。

众多建文旧臣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景清、卓敬、暴昭、练子宁、毛泰、郭任、卢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谢升、丁志方、甘霖、董镛、陈继之、韩永、叶福、刘端、黄观、侯泰、茅大芳、陈迪、铁铉等

纵观历史里,通过政变上位的皇帝,除了宋代少有杀戮(宋也有,只是局限,没有株连),那个不是血雨腥风?


史之为用


靖难之役历时三年,历经十六次大的会战,其中,朱棣方胜十二次,败四次。

整体而言,靖难之役分为两个阶段,

题主所说的反败为胜的转折点,或者说表面上的原因,

应该发生在第一阶段北方平原战场结束,

朱棣转而开辟南方战场的节点上,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北方平原战场的所谓“败”,倒不如说是朱棣方进入战略休整阶段,但是有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份暂时的宁静。

1、建文帝方的胜利,是召回纨绔子弟曹国公李景隆的后果。

召回了只会被朱棣牵着鼻子走的李景隆,赋予盛庸以全权指挥之权是建文帝方在靖难之役中为数不多的几次正确决策之一。

而且,迅速见效了。

建文二年十二月,斩燕军头号战将张玉,大败燕军于山东聊城。

建文三年三月,大败燕军于保定夹河,朱棣亲自带着十几个人断后,居然成功掩护大军逃脱。

原因只有一个,盛庸不敢杀,因为建文帝说了,别让朕背负上杀叔的坏名声!

泰林说趣史个人认为,建文帝的意思是把朱棣在北方就地解决了算了,别跑到应天府来让我亲自对付他。

但,显然,建文帝的所有将领,都不是这么想的。

2、夹河战役的第二天,建文帝的好运气,已经没有了。

第二天,刮东北风,盛庸军正好在西南,风沙大作,老天帮朱棣的忙,盛庸军大败。

五月,张远带着兵冒充朝廷军队,偷偷的跑到江苏沛县,把盛庸运粮草的船给烧了。

七月,明将平安在离北京五十里的平村,被燕将刘江大败,退回正定。

九月,燕王亲自带军大败大同守将房昭于易州西水寨。

燕将刘江赶走辽东守将杨文于永平。

3、对朱棣起钳制作用的大同和辽东明军的失利,盛庸军的败退,并没有使朱棣的地盘扩大多少。朱棣只解决了,活下来的问题。

这显然是因为朱棣的兵力太少,只能守住北京,保定,永平等几个大的城池,

朱棣军获得了难得的一点喘息的时间。

依整个战场态势来看,朱棣应该觉得应天府,建文帝,离得自己很遥远,并且困难重重。

因为,朱棣的兵力以骑兵为主,北方平原战场才是骑兵发挥作用的好地方,尚且只打成了防守的态势。

而水网纵横的南方战场,足以捆住骑兵的手脚,使只能孤军深入,因粮于敌的朱棣叛军陷入重重的困境。

所以,此时的燕军可以说得上是虽胜尤败,虽然已经达成了初始的战略目标,但看不到多少胜利的希望。

甚至朱棣及他的谋士们很可能希望在北方战场继续以运动战各个击破平叛的明军,逐步扩大本方的地盘和军队数量。

这一切,被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整个战场态势因此扭转。

小人物的逆袭,被罢黜的一个太监投靠了朱棣,报告了南京应天府的空虚。

历史的车轮有的时候就是被一个小石子硌了一下,就转了方向。

1、有个太监,也有说是一群太监的,在地方上招摇索贿,建文帝大怒,这正打着仗呢,捣什么乱!

抓起来!

就有这么一个太监跑到了北京,告诉朱棣南京应天府的守备是如何如何空虚,天兵所指,一定能轻松打下来!

2、道衍和尚(俗名姚广孝)也劝朱棣,绕过北京和南京之间的城池,直接打南京,是个不错的选择。

3、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只有朱棣这样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才能行险完成。

孤军深入打大城池,围攻济南的惨败,可还没过去多久啊。

燕军打济南时,一是久攻不下,二是不断地被明军断粮道。

如果深入南方,一是没有骑兵优势,二是没有粮道支援。

哪怕是打到了南京城下,谁敢说不会陷入围攻济南时的困境?

但是,现实是,留在北方慢慢扩大地盘已经被证明是几乎没有希望,

而直接蛙跳式进攻去打南京,看似渺茫,但是仍有一线希望。

打!朱棣下了决心!

下了决心并不意味着一蹴可就,朱棣的燕军有两次几乎要北归。

1、朱棣差点在灵璧送了命,多亏好侄子帮了大忙。

朱棣大军并不是像咱们想象的那样一路唱着凯歌就到了南京城下了,哪有这么简单。

但是,绕过德州,济南确实是真的,

正月,经过一系列的试探进攻,朱棣率大军一路克东阿,汶上,兖州,东平,沛县,直逼徐州城下。

盛庸赶紧从德州跑到淮河准备阻击,

而平安则随燕军之后准备尾随邀击。

建文帝又慌忙命魏国公徐辉祖率军援助。

而燕军把徐州的明军打的吓得不敢动之后,直接南下。

两军于灵璧对垒。

燕军连失大将,全军上下竟然除了朱棣和朱能,都想北归。(据《明史·朱能传》)

至此生死存亡的忧急时刻,朱棣的好侄子建文帝果断帮忙!

建文帝忽然发现手底下的精兵良将都去围攻朱棣去了,

京师竟然没有良将了!

立刻将徐辉祖召回!

2、灵璧一战燕军大胜!

要说朱棣就是厉害,徐辉祖一走,

朱棣立刻又一次主动出击,竟然去劫明军的粮道去了!

搞得明军没办法,打算四月二十八日号炮三声撤军到淮河就粮。

也不知道朱棣是怎么知道了这件事,二十八号一早,燕军悄悄抵近明军,

替明军放了三声号炮。

已经饿得头昏眼花的明军一定号炮就乱糟糟的争先恐后的往营门口跑。

结果,被早已守候于此的燕军击溃。

是役,大将平安等三十七名将领被俘,何福单骑遁走,十余万明军投降燕军,燕军上下一片欢腾!

淮北一带的明军就此土崩瓦解!

3、燕军浦口被徐辉祖击败,打得朱棣也想议和北归了,但是,朱高煦来了。

仅有朱高煦是不够的,儿子哪有侄子亲,建文帝又来帮忙了!

建文帝听说盛庸兵败,赶紧叫都督佥事陈瑄带着水军前往支援,结果,陈瑄降燕!

朱棣渡江败盛庸军,下镇江,兵指京师。

4、建文帝其实也想走,可是被方孝孺给劝住了。

方孝孺认为,京师还有二十万军队,足以坚守待援。

可惜,人心已背,李景隆大开城门,迎降朱棣。

建文帝自焚而亡。

靖难之役,朱棣反败为胜创造了藩王逆袭成功的独一无二的战例。

朱棣以一隅之地,挑战建文帝全国之力。

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处于全面的劣势。

但是,燕军一直由朱棣亲力亲为的指挥,一直以骑兵的灵活机动,抓住了战斗的主动权。

而反观明军,先是李景隆送人头,后面又先后以盛庸,徐辉祖为将,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显然缺乏配合,分进合击进行的杂乱无章,以至于最后只能以坚守城池的防守策略去应对势弱的燕军。

虽然说是那个投降朱棣的太监帮助朱棣下决心在靖难之役的最后半年直击南京,

但是如果没有建文帝朱允炆以及他的那些书呆子谋臣们的“积极配合”,

再加上朱棣坚持到底的决心,灵活机动的战术,燕军是绝不可能反败为胜,获取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的。


泰林说趣史


导语:


明朝初年发生的靖难之役,事实上就是老朱家内部为争夺皇权而进行的一场内战。起因是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要削藩,而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不甘心失去既得的地位,同时也是因为他素怀当皇帝的野心,于是叔侄两个就为了争夺皇位明刀明枪的干了一架,这一架一打就是四年。


朱棣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大军后,南下进攻济南时却碰了一鼻子灰,被守将铁铉、盛庸所击败,朱棣只得撤回北平老窝,双方从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争打了两年多,虽然朱棣屡战屡胜,但是由于燕军兵力不足所以无法巩固胜利成果,打下了城池也无法占据,所以打了两年多只是占据了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


朱棣一想这不是办法啊,这样打消耗战是拼不过朝廷的。这时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就出来了。他认为南军的主力都集中在北方,京师南京必然空虚,何不轻骑挺进,直捣黄龙,径取南京城呢?朱棣一听有理,立即挥师南下,不与途中的济南、徐州等重镇纠缠,绕过去直奔首都南京。最终朱棣攻下南京,登基称帝,而建文帝则下落不明。


朱棣以区区燕地一方藩国力敌大明王朝的全国兵马,但最终却扭转了不利战局,一举攻破了南京城,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01 朱棣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远见卓识,在战争中能够灵活利用战略战术,使燕军屡屡化险为夷、以少胜多,在歼灭南军大量有生力量后使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自己赢得了喘息和反击的机会


朱棣在起兵之初虽然仅有800勇士,但是他处变不惊,先是设计诱捕了包围燕王府的南军将领谢贵、张昺,控制了北平全城,然后以突袭手段夺取了居庸关、怀来、蓟州、通州等险关要隘,控制了整个北平大本营,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


面对耿炳文率领的30万讨伐大军,朱棣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出动出击,趁敌立足未稳之际,进行长距离快速奔袭,先调动敌人,又在运动战中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成功打破乱了政府军的战略计划。

(精锐的朵颜三卫)

随后朱棣又北上大宁(今内蒙宁城西),收复了宁王朱权的十多万精锐部队,尤其是朵颜三卫,都是勇悍善战的蒙古兵,这成为朱棣日后不断取得军事胜利的基石,《明史》说:“成祖取天下自大宁始”,这个说法还是比较有见地的。


耿炳文失败后南军临阵换帅,换上了无能的李景隆,结果朱棣示敌以弱,诱使李景隆进攻北平,拖住敌人,待其久攻不下、士卒疲敝之时,朱棣亲率大军从外线击溃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使自己的根据地彻底转危为安。

(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

朱棣这一系列的战略战术都是与自身所具备的军事才干息息相关的,而临危不乱,进退有据的胸怀气度又是长期在边关带兵御敌锻炼出来的,这些都是书生气的朱允炆所不具备的。

02 朱棣善于听取手下的合理建议,直捣京师就是采取了姚广孝的意见


朱棣除了能征惯战还有一大优点就是善于采纳属下的建议。姚广孝密谋起兵之计 , 张玉、朱能夺九门之计都是在他采纳了属下的建议后实施的。

(朱棣采纳了姚广孝的建议直取京师南京)

而最能决定朱棣命运的是他听取了姚广孝直取南京的建议。东昌之战后,燕军大败,就连大将张玉也阵亡了,本来朱棣是想退回北平修整的,但是姚广孝却建议道“母下城邑, 疾趋京师, 京师单弱, 势毕举”。 朱棣认为有理,就听取了这个建议,事实证明这个有些冒险的决策是明智的。燕军南下后“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 。


03 朱棣能识人用人,手下能征惯战之将、多谋善断之士云集,而他的大侄子朱允炆在这一点上就差远了


朱元璋在明初之时三番五次的屠戮功臣,基本上能征善战的将领都给杀绝了,就剩了一个年纪太大的耿炳文,导致南军主帅将领的人选捉襟见肘。且朱允炆还不能识人用人,重用齐泰、黄子澄等庸臣就不用说了,最后还找了个纨绔子弟李景隆当南军主帅,他根本就不懂兵法,“寡谋而骄,色厉而馁”。结果就是因为主帅一人无能,累死了三军,南军主力先后遭到两次惨败,有生力量大大削弱。

(朱棣手下人才济济)

再来看朱棣,足智多谋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就不说了,另外还有丘福、张玉、朱能等文武双全、骁勇善战之将。这些谋臣武将成为朱棣杀伐四方、夺取天下的得力臂助。


“成祖奋起方隅, 冒不匙以争天下, 未尝有万全之计也。 乃道衍首赞密谋发机决策, 张玉、朱能之辈戳力行间, 转战无前, 陨身不顾, 于是收劲旅, 摧雄师, 四年成帝业。意者天之所意, 群策群力, 应时并济。”——《明史》

04 相对朱棣的英明神武、杀伐决断,他的大侄子朱允炆太过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他跟南军将士强调:不准伤害我老叔,杀叔的罪名我不担。由此导致南军将士束手束脚,如此导致朱棣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朱允炆的性格就是太过优柔寡断,也太过妇人之仁了。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争中,居然还要求自己的士兵不要伤害自己的叔父朱棣,以免让自己担上弑杀叔父的罪名:“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仁之极,近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休此意,无使负杀叔父之名。”(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朱允炆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的性格,对于平叛靖难之役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他无脑的不杀叔父诏也使得朱棣占据了不败之地,最起码不用为性命担忧了,朱棣甚至可以单骑殿后,瞧这有恃无恐的嘚瑟劲。朱棣由此屡屡幸运逃脱,这等于在游戏中给他开了挂,让其有无限复活的机会。而朱允炆最终也为自己的无脑之举和妇人之仁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结语:综上而言之,朱棣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并反败为胜,是因为他自身就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能够灵活的运用战略战术;再加上他手下有大批的人才,朱棣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而朱允炆缺乏能臣悍将,又不能识人用人,加上自己的无脑之举,这一系列因素综合起来最终成就了朱棣的霸业。


柚子爱历史


1399年8月5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四年后攻入南京,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即明成祖。

为何称“靖难之役”?

朱元璋《祖训录》说:“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既平之后,收兵于营,王朝天子而还。”

也就是说,此前规定了奸臣当道,诸王应听候新皇召唤前来勤王。并且,《祖训录》还规定了甚至皇帝也不能更改祖训,建文帝朱允炆企图削夺藩王权力,便违背了这一原则。1399年8月5日,朱棣发起“奉天靖难”以“清君侧”正是以此为借口。当然,朱棣起兵确实是为了自保,但“靖难”不过是一个幌子。

双方实力对比及“你来我往”:

叛乱开始时,燕王朱棣军队只有10万,除封地北京外无其他领土。建文帝常备军超三倍,且拥有大量资源。

1399年8月末,建文帝派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前往平叛,在北京西南真定部署的13万大军两周内宣告失败。此后,李景隆挂帅,他趁朱棣外出合围北京,燕王回归即在三周内再败。

1400年5月,北直隶中部保定附近的白沟河岸大战中,李景隆期望一举歼灭朱棣部队,但苦于暴雨洪水阻碍。双方投入了60万人马,李景隆一方拥有先进的火器装备,但仍然失败,一退再退,从保定退到德州又退到济南。

事实上,建文帝朝并非无名将,平安、盛庸和徐辉祖便给予朱棣打击。

1401年,燕王在东昌遭受重创,本人差点被俘。大将军盛庸运用火器,大死打伤燕王数万士兵,将领也凋零了几位。撤退途中,朱棣更是差点被平安的骑兵生擒。平安将军曾从真定对北京发动反击,迫使朱棣北回。且朝鲜也支持建文帝,向其输送战马。

1402年,朱棣在安徽灵璧南面的祁门山遭受徐辉祖部重创。

朱棣卓越的军事领导能力:

朱棣,十岁时就藩北京,坐镇北方边境,时常指挥对蒙古人的战斗。此前,朱元璋就继承人问题问臣下:国赖长君。第四子英武似朕,立为太子如何?朱棣军事领导才能卓越,大受朱元璋重视,因此1392年皇长孙朱允炆成为储君时,朱棣并不乐意。

1400年秋到1401年春,朱棣从南京安插的眼线宦官和将军们获得信息,以打消耗战。运用游击战在北直隶南部和山东西部进行牵制战和佯攻战。与此同时,朱棣寻找到了新的南进路线,得以饶过许多设防据点,保存了实力。

1402年,宦官间谍又立大功,朱棣军队绕过了运河沿岸、安徽和南直隶淮河沿岸的设防堡垒,集中进攻防御差的城市和县。在绕过德州、渡过黄河后,朱棣在一个月内拿下了山东西北部的几个咽喉据点,完全切断了帝国政府通往北方的供应线。

1402年7月3日,指挥长江舟师的都督佥事陈瑄叛投朱棣,使得朱棣拥有了船只,并长驱直入南京城郊。

建文帝优柔寡断无谋略:

在一年时间内,周王朱橚、代王朱桂、齐王朱榑、湘王朱柏和岷王朱楩五王便被废除,燕王朱棣因为实力雄厚,建文帝期望更多准备时间以确保万无一失。事实告诉我们,这样反而适得其反,燕王部队也有了准备时间。此外,建文帝乃书生皇帝,曾经下诏说:“古人云: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祥之甚。今尔将土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而这也是朱棣多次得以脱险的免死金牌。

战争期间胜利在望,齐泰和黄子澄等皇帝近臣便官复原职,指挥军队;战局不利,则又被罢免,如此往复。建文帝朝廷人事的变动,反映了内部存在着派系斗争,及皇帝对于人员安排的失误。

最后时刻,齐泰和黄子澄力主保卫京师,李景隆和茹瑞则期望和谈,可以看出建文帝一方并未达成一致。此后,李景隆和朱穗更是叛投,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入城。

结语:建文帝从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远超朱棣,然而还是打了败仗。这一场战役打了四年之久也反映了建文帝一方并非常印象中的无能,但还是存在着一些致命缺点。靖难之役,朱棣之所以最终取胜有四:一是朱棣拥有着卓越的军事领导能力,且无退路情况下的破釜沉舟;二是建文帝方面指挥混乱,指挥权一改再改,造成人心浮动;三是朱棣买通了眼线,及时掌握作战信息;四是建文帝方面存在投降派,甚至大将军李景隆亲自开城迎敌。


谷大粒


公元1402年,朱允炆听信左右之言,认为“燕军将要北归,京师不可无良将”。于是,在徐辉祖大败燕军,只要加强攻势,就可以一举打败朱棣的情况下,朱允炆让徐辉祖的军队撤回。

这时,朱棣抓住了徐辉祖撤退的时机,突然发起进攻,在灵璧大败朝廷军,朝廷军精锐损失惨重。

自此,燕军士气大振,一路高歌猛进,下扬州,自瓜洲渡江围攻京师。六月,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开城门投降,宣布了朱允炆时代结束,朱棣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由此可见,靖难之役朱棣能够反败为胜,除了因为自身有雄才大略、死磕到底,也因为朱允炆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把胜利的果实拱手相让。

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朱允炆即位,以黄子澄和和齐泰为参议核心。齐泰和黄子澄知道藩王势大会造成“强枝弱干,尾大不掉之势”,于是就主动提出削蕃,朱允炆也同意。

当时,朱允炆削蕃的策略是先削掉可能会支援燕王朱棣的几个藩王,而没有直接削夺藩王。

这样一来,给朱棣准备造反的时间,朱棣一边假装生病来解除朱允炆对自己的戒心,一边秘密制造兵器和布置夺取北京城的军事活动。

等到朱允炆削夺了其他藩王后,回头准备削燕王时,公元1399年,朱棣诱骗张昺、谢贵二人到王府,把二人杀害。朱棣的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等率兵连夜攻下九门,控制了北平城。

此时,朱允炆的更官制和削蕃给了朱棣造反的借口,朱棣“师出有名”、引用祖训,以“清君侧”、诛“奸臣”齐泰和黄子澄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

在靖难之役中,燕军和朝廷军打了大大小小上百场的战役,有输有赢,燕军在战场上并没有占有绝对的优势,反而是处于劣势。白沟河之战,朱棣险些丧命,幸好次子朱高煦相救。

公元1402年,朱棣和朝廷军在宿州交战,朱棣失利,将士们想返回北平。朱棣的皇帝梦将要破灭,幸好大将朱能鼓励诸将说:“诸君勉矣!汉高十战而九十不胜,卒有天下,岂可有退心!”这样一来,朱棣才算稳住了军心。

在朱棣稳定了军心后,朱允炆却让占据优势的朝廷军撤回,给朱棣反攻的机会,因此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朱允炆亲手把自己的王朝给葬送了。

结语

朱棣能够反败为胜,个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朱允炆频繁给朱棣送去了机会,最终导致把胜利的果实都送去了。

而燕王朱棣善于权谋,老于行阵,常年驻守北平,驰骋沙场。朱棣这个人也有个特点,不到最后一次不放弃,坚韧持久。在燕军被朝廷军打败时,屡挫不蹶;在生死关头,更是能够稳住军心,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

初始为困兽之搏,终而一掷获胜。

在战场中,双方领袖在政治、军事素质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朱允炆却远远不如朱棣,或许也知道不如叔,才会着急削蕃。


【end】我是十点乌托邦!


十点乌托邦


朱棣反败为胜的关键在于战略上的正确和战术上的幸运。也就是说:朱棣非常清楚他最想要什么,目标非常明确,意志非常坚定,而建文帝的弱点就在于想要的太多,又想除掉叛党,又想留下好名声。

历史上王爷造反成功的极少,原因有二:

一是名不正言不顺,没有道义上合法性,往往打清君侧的遮羞布,但实际收拢人心的效果很小,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只要一次战斗失败,就会军心不稳丧失信心。

二是打仗要消耗巨大的财力,而地方始终不能与中央财政相抗衡,只要中央抗住了前几波攻势,打持久战,很快王爷们家底就会掏空,而没钱还要手下去造反卖命,很快就会众叛亲离。

从西汉七国之乱到清朝太平天国,只要不一鼓作气夺取京师,幻想着划江而治的造反派,没有一个不失败的。

朱棣是个狠人,也是个聪明的赌徒,所以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攻下南京,只要拿下了南京,控制了建文帝,他就成了中央,所有的政治财政资源都会被他控制,所以朱棣狡猾的骗过建文帝主力,直扑京师。

当然朱棣运气也是相当的好。老爹对功臣的屠戮,列土封王和赡养军队的权力,对手建文帝的仁善,老家北京城的坚固防守等等,虽然这些因素也有可能导致历史被改写,但靖难之役最关键因素还是在朱棣和建文帝两人的性格。





一骑破千


自古以来,藩王造反最终取得胜利,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是唯一一次,由此可见其中的艰难。朱棣起兵靖难,之所以取得了胜利,除了他自己战略得当之外,与朱允炆的自毁长城和运气同样密不可分,我们分别来说。

朱允炆自毁长城,削藩、平叛失当

朱允炆选择削藩其实并无问题,藩王实权过大的危害的确存在,而朱棣即位之后同样进行了削藩。朱允炆之所以会败,主要还是在削藩策略和应对靖难的策略上出现了问题。

1、太过心急,朝廷人心不稳。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然而就在朱元璋去世还不足一月的情况下,他便开始了削藩大业,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以谋反罪名削周王朱橚,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仅仅八个多月后,又连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全部废为庶人,更是导致湘王举家自焚。又两月,再削岷王朱楩。在朱元璋去世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文帝就先后将五位秦王削为庶人,更是导致其中一位举家自焚,这让天下人怎么想?这也是朱棣能够迅速俘获人心的原因之一。

△明初藩王分封图

2、先弱后强,反使朱棣失去牵制。朱允炆在削藩顺序上,选择先弱后强,不仅使得朱棣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同时,早年藩王虽然林立,但大家却始终处于相互牵制之中,例如燕王朱棣东北有辽王,北方则有宁王,西方是谷王、代王、晋王,而其南下途中则有齐王、鲁王、周王,其中只有鲁王朱檀和晋王朱棡已经去世,而其他王爷无疑能对朱棣形成极大牵制。结果,朱允炆反将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又将谷王囚禁,再加上将辽王、宁王召还京师,反而彻底使得燕王朱棣失去了牵制。

3、用人不当,接连损兵折将。在平叛过程中,朱允炆先后启用四任统率,第一任统帅耿炳文乃是一员老将,虽说能力普通,但却仍可堪一用,结果在初战小败之后便被撤换。第二任统帅则是李景隆,李景隆虽是名将李文忠之子,但却毫无战阵经验,而且贪生怕死,结果朱允炆在其大败之后仍然重用,结果先后两度大败导致朝廷损兵折将。第三任统帅盛庸本为指挥使,虽然颇有能力但对全局掌控有限,虽多次击败朱棣,却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第四任统率梅殷不过是个驸马,却被朱允炆托付大量军队,结果驻守淮安对朱棣的南下视而不见,结果使得燕军顺利南下攻打南京。其实当时的朝廷虽无大将,但仍有表现出色的平安、徐辉祖、瞿能等人,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不得不说是朱允炆在用人方面的失误。

以上三点重大失误,使得朱允炆虽然坐拥整个天下,却在接连损兵折将之后竟然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不得不从京营抽调兵力,结果导致南京空虚,给了朱棣可趁之机。

朱棣战略得当,运气同样重要

相较于坐拥天下的朱允炆,只有一隅之地的朱棣自起兵起,便始终处于劣势。但在朱允炆战略出现错误的同时,朱棣的战略却无比正确,这也是他最终能够取胜的关键。

1、起兵之后,迅速巩固北平周边。朱允炆虽然在削藩时采取了先弱后强的顺序,但他对朱棣并非没有防范,不仅调走了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而且对北平周边的军队布防进行了调整。朱棣依靠八百亲兵起兵之后,并未急于南下,而是迅速率兵扫平了北平周边,在不断壮大兵力的同时,消除了周边的威胁,为应对朝廷平叛赢得了最大的活动空间。同时,拥有了相对稳定的后方,对于军队士气、军队补给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避免了如流寇一般四处乱窜的局面。

2、避敌主力,以壮大自身为前提。朱棣起兵之后最缺的是什么?自然是足以与朝廷对抗的实力,因此在面对耿炳文北伐时,朱棣基本采取的都是偷袭、奇袭等战术,从而击败了朝廷大军。而在面对李景隆率领的大军时,朱棣又玩了一招声东击西,奇袭大宁,收编了宁王麾下包括朵颜三卫在内的八万军队,至此才有了与朝廷正面作战的实力,并在之后两次大败李景隆,导致朝廷遭受重创,此后朱棣开始由被动防御,转为了主动进攻。

3、擒贼擒王,迅速南下夺取南京。为了阻止朱棣南下,朱允炆在兵力空虚的情况下,不得不抽调京营交给梅殷,令其驻守淮安。朱棣得知南京周边兵力空虚之后,不再与盛庸、平安等纠缠,直接选择了率兵南下进攻京师。要知道,这是需要极大魄力的,虽说京城空虚,可朱棣一旦南下受阻,那么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

4、运气极佳,关键时刻化险为夷。不得不说,虽然朱棣靖难成功一方面源于其自身,但运气同样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一方面,运气使朱棣数次化险为夷,朱棣曾数次陷入危机之中,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例如又如白沟河之战,朱棣本已陷入重围之中,危急关头竟然一阵大风将李景隆的帅旗吹断,最终导致南军陷入混乱之中遭至惨败。另一方面,运气使朱棣取得最终胜利,朱棣南下其实有两点极为关键,一是渡过长江天险,结果由于朝廷水师将领的临阵倒戈,使得朱棣毫无阻碍的渡过了长江,二是攻破南京,虽然南京周边兵力空虚,但想要攻破仍有十余万兵力驻守的南京城谈何容易,结果因为驻守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打开城门,使得朱棣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京城。

综上所述,朱棣之所以能够在靖难之役中最终取胜,一方面源于朱允炆自身战略决策的错误,另一方面则源于朱棣战略选择的正确,以及犹如上天庇佑一般的运气。


香茗史馆


明朝建文朝和永乐朝更替之间的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在实力上是绝对处于下风的,而且在名份上也是乱成贼子,当然,他比一般的乱成贼子条件好得多,因为他也姓朱,是朱元璋嫡子。在整个靖难之役中,朱棣从被完全压制到反败为胜,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建文帝朱允炆交代出征将士“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这话从表面理解就是不允许军士和将领在两军交战的时候杀死朱棣,这等于给了朱棣多条命,只要不被活捉,就能东山再起,从建文帝登基后重用儒生的表现来看,或许是真不想背上杀叔之名。

但这句话还可能有潜在的意义,即朱棣抓回来了,建文想杀又不好下命令,所以隐晦的提示出征的将领,你们别麻烦我,偷偷把朱棣给杀掉。

但出征将领或许不敢背锅,朱棣再怎么反叛也是皇族,杀掉朱棣,建文还可以假仁假义的拿将领的人头平息全天下藩王们的怒气,所以带队出征的将领干脆的装不知道,就以表面意思来应付。

不管这句话是建文帝真心还是假意,造成的结果是战场上朱棣几乎无忧,没人敢杀他,这是朱棣多次战败后,还能继续崛起的原因之一,几次陷入重围,都因为这个原因毫发无损:

王以十余骑逼庸营野宿,及明起视,已在围中。乃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仓卒相顾愕贻,不敢发一矢。

第二:从史料上的记载来看,朱棣的运气真的很不错

靖难之役的前两年,因为整体实力相差太远,毕竟是以一城战一国,朱棣经常打败仗,但似乎老天爷总在帮助他。白沟河之战中,数量远远少于朝廷军队的朱棣军眼看着要吃败仗,关键时刻起了大风:

时南军益集,燕将士皆失色。王奋然曰:"吾不进,敌不退,有战耳。"乃复以劲卒突出其背,夹攻之。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

夹河之战中,朱棣率部和朝廷盛庸所部决战,双方打的难分难解,谁也奈何不了谁,起决定作用的又是老天爷的大风,还是连续两次大风:

是日复战,自辰至未,两军相胜负,东北风忽起,尘埃蔽天,燕兵大呼,乘风纵击,庸大败。走德州。吴杰、平安自真定引军与庸会,未至八十里,闻败引还。王以计诱之,杰、安出兵袭王。闰月戊戌,遇于藁城。己亥,与战,大风拔木,杰、安败走,追至真定城下。

多次因风败敌,只能说是朱棣的运气超级好。

第三:最关键的就是,建文帝得罪了全国所有的藩王,朱棣可以轻装上阵

靖难之役的起因是什么?就是建文帝为了削藩,他采取的是一种暴力式的方法,短短几年内,逼死一个藩王,囚禁好几个藩王,搞得外面的藩王们人人自危,结果就是,在朱棣和建文帝双方大打出手时,没有藩王帮助代表正统的建文帝,全部在观望。

朱棣的老巢燕京周围是有带兵藩王的,比如山西的晋王,辽东的宁王、辽王等,按照道理他们应该是出兵帮助朝廷平叛的,可因为建文帝对待藩王的态度太恶劣,这些藩王全部没有帮助朝廷,宁王还出兵帮助朱棣反叛。

朱棣在靖难之役打到第三年的时候,本已经坚持不下去了,所以孤注一掷,率轻骑直接杀奔南京,这个时候,如果周围的藩王出兵攻打燕京,朱棣估计就会完蛋。

但朱棣敢于这么干,就是知道藩王们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虽然判断不出胜负所属,不敢直接出兵帮他,也绝对不会帮助建文帝偷袭他的老巢。

因此,朱棣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能轻松的杀到南京城下,继而杀进南京城,完成了以一城夺一国的壮举。

综上,朱棣能反败为胜,是因为运气加上建文帝的错误策略,在朱棣这个实力最强劲的藩王没有搞定之前,把全国的藩王全得罪了,至少在皇族中,他成为了孤家寡人。至于老百姓和大部分官员,反正都是朱家人,对他们来说谁做皇帝都一样,除了一部分顽固的儒臣以外。


孤寡老人讲历史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将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封为藩王,驻扎在全国各地。这些藩王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军队,少则数千,多的数万。

由于太子朱标早死,朱元璋死后就将帝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建文帝继位后认为这些藩王对自己的地位构成了威胁,便在几位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协助下开始削藩。


削藩显然威胁到了各藩王的利益,燕王朱棣不甘心坐以待毙,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

燕王刚起兵时,他的实力和南京的建文帝相比,可以用不堪一击来形容,手下士兵不足千人。有的史书上说当时朱棣拥兵三十万,可这是在他占领北平并收编笼络以前的部下后才打出的旗号,其实那时充其量也就十多万人。

而南京一方的建文帝控制着全国各地近百万军队,更师出有名。以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没有几个人认为朱棣会胜利,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场战争仅用了不到四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建文帝最终却输得一败涂地,连他的死也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原本处在弱势的朱棣为何能在短短的三年里就迅速由弱变强,直至转败为胜呢?主要原因还是建文帝用人不当,加上刚继位,政治上不够老练,过于轻敌造成的。

建文帝继位后,由于根基未稳,他在皇族中又没有势力,只能依靠身边那些文臣,一直实行的都是重文抑武,朱元璋在世时又杀了太多的武将,所以到了建文帝,能用的武将却没几个,导致文人得势,武将失势。象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你让他教书学文化可以,治理国家显然不行,领兵打仗更不用说了。

削藩其实也没有错,可削藩后对各藩王没有一个妥善的处理方法,造成人心浮动,与朝廷的离心倾向严重,有的比如宁王就直接加入了燕王的靖难军。当燕王举兵南下,不少朝廷军队纷纷倒戈,极少有誓死低抗的。


另外一个就是建文帝视打仗如儿戏。燕王占领北平后,实力虽然有所增长,但和朝廷的百万大军相比仍无异以卵击石。燕王反叛初期,朝廷派耿炳文率三十万大军前往平叛,临行前,建文帝对出征将士说出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切勿让我背负杀叔的罪名。”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也不难理解,死朱棣可以,但别给我带回来一个活燕王让我为难,战场上怎么死的我不管,但这个杀叔的罪名不要让我亲自来背。

建文帝说这番话还不如不说。你建文帝不背让谁背?真要到时候有人把燕王给杀了,你会不会再把这个人杀了来证明你的仁慈?所以,全军将士谁也不愿意去当这个替罪羊。当战场上每次面对燕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在朝廷重兵围困下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而朝廷军队因奉帝诏,箭不敢放,刃不敢挥,让数次本已置身于危险之地的燕王在队伍中一番冲杀后扬长而去,这极大的挫伤了朝廷一方的士气,觉得实在窝囊,有的干脆就投降了朱棣,最后耿炳文率领数万残兵败将只得坚守不出,朝廷的第一次平叛也遭到了失败。

当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建文帝在黄子澄的推荐下启用开国大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为大将军,调集全国各地兵马五十万负责平叛。

要说虎父本该无犬子,可李文忠这样的“虎父”却偏偏生了李景隆这么一个“犬子”。朝廷交给李景隆五十万军队,连同耿炳文的十万,共六十万大军,在不到一年时间就被他输得一干二净。李景隆也被招回,按说象这样的败军之将不斩也不能再用,可建文帝仍命他去守金川门。


从此以后,朝廷再也拿不出足够的军队剿灭燕军。而朱棣又得到重要情报,朝廷这次把所有的军队几乎都派出去完了,南京防务空虚。得到情报后,燕王便指挥军队,渡过长江,直捣南京。 此时驻守南京的军队还有二十万,而负责守护金川门的李景隆看到朱棣麾盖后不战而降,打开金川门放燕军入城。燕王指挥军队杀入城中。

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便在皇宫中放了一把火,马皇后死于大火之中。而建文帝却不知去向。是否真的从太祖皇帝留下的密道中逃出了皇宫,逃出宫后又去了哪里?直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书古论今谈史官


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影子!自古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最出名的就是朱棣的靖难之役。理论上说,朱棣的靖难是名不正言不顺,哪怕他找出太多的理由,也大多是欲盖弥彰,全天下都知道朱棣的狼子野心,却没有人敢于揭发。

短短4年时间,朱棣就成功夺取皇位,朱允炆是正经的皇帝陛下,全天下都承认,而朱棣是个反叛者,为何建文帝就是打不过朱棣?朱棣为何能快速成功?

建文帝手下幕僚水平太差

俗话有云,一个好汉三个帮,朱棣是很牛,他出生在战火中,追随着名将的脚步,一步步成为最优秀的军事统帅,上马统军下马治国,这本事无人可比。但仍要有人扶持,才能成就大业,姚广孝就是朱棣手下头号智囊。

在朱棣起兵之前,还是有所犹豫的,毕竟他是一国亲王,吃尽穿绝,要什么有什么,哪怕不造反这一生可以照样逍遥快活。这很容易理解,朱元璋在皇觉寺讨饭吃都不想造反,何况是朱棣。这一切来源于姚广孝的撺掇和怂恿,朱棣野心是有的,也曾徘徊过。

朱棣担心民心所向,姚广孝却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我只知道天道,何必去管什么民心。建文元年,朱棣誓师起兵的时候,突然刮起大风,连带着屋檐瓦片掉落一地,朱棣一脸惊色,认为可能是不详的预兆。

姚广孝解释道:

“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

这是好的征兆,飞龙上天必伴随风雨,瓦片碎裂,说明王爷将要换黄袍了。一次次,姚广孝坚定了朱棣的信心,可以说他是朱棣靖难路上的灯塔。

在围攻济南的战役中,朱棣颇受打击,几个月都攻不下来,损兵折将无数。姚广孝建议绕开济南,直接攻向京城,正是这短短几句话,令朱棣豁然开朗,最终才能拿下京城。

反观朱允炆的幕僚,黄子澄、齐泰皆是书生之辈,根本不通兵法谋略。况且朱允炆本身也不通军事,选兵派将大多按照下属的意思办,对比朱棣统兵水平,相差甚远。

在朱棣起兵之前,朱棣被要求去京城祭祖,当时情况危急,朱棣自不敢前去,便令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去京城。这三位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炽曾代替父亲守卫北平城,挡住李景隆数十万大军,立下大功。朱高煦是军中猛将,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是朱棣的左膀右臂。

可以说朱棣的儿子都并非等闲之辈,齐泰要求抓住这三人,用来要挟朱棣。黄子澄则说:

“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

如果不放走这三人,那么可能让朱棣怀疑,就无法突袭取胜。

是时,建文帝削藩天下共知,朱棣造反则只在弦上,黄子澄偏偏放走了朱棣的三个儿子,错过了最佳时机,如果换成姚广孝,必定不会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

最令人无语的是,在耿炳文兵败之后,黄子澄竟然推荐了李景隆作为军事统帅。想来当时的明军中必定有清醒之人,李景隆有几斤几两应该很多人都清楚,为何就没有人阻拦。耿炳文虽然无法战胜朱棣,却仍能保留实力,李景隆上任后连续在正坝村、白沟河战败,明军实力大损。

奈何李景隆第一次失败后,黄子澄仍要其继续统兵,如果朱元璋还活着必定会气得跳脚骂娘。军队的领导层屡次犯错,就是士兵再拼命也无济于事,一方是最优秀的幕僚集团,另一方是最差劲的,结果则不言而喻。

朱元璋剪草却没有留根

朱元璋为了子孙后代皇位的稳固,杀掉了大量的功臣名将,这种杀功臣的事件历朝历代都很常见,毕竟跟初代帝王征战的人都比较猛,好比刘邦杀戮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杀人太多,好比江夏侯周德兴、凉国公蓝玉、宋国公冯胜、定远侯王弼、延安侯唐胜宗、德庆侯廖永忠等等。能征惯战的猛将几乎被杀绝,只留下年迈的郭英和耿炳文,也无法改变整个战局。

从侧面看,这也是李景隆被重要的原因之一,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曹国公的名号是那么响亮,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李景隆被提了上来。朱棣虽然强悍,却仍比不了那些开国名将,而他的军事才能也大多是跟李文忠、徐达、常遇春等人学来的。

假若朱元璋刻意留下几个能打的将领,朱棣的靖难之路必定会无比艰难。

朱棣运气太好

战场上实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就是运气了,由于战场瞬息万变,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有时候运势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文二年,李景隆所部50万明军和朱棣的20万北军相遇,在白沟河展开大规模会战,这也是建文帝组织的最大规模战役,此战意义重大,也正是因为朱棣赢得了此战,才占据了南北对抗的优势。

李景隆虽不会统兵,但其手下还有几个能打的将领,比如平安、瞿能父子,首先和北军交战的就是平安,平安勇不可挡,北军一度伤亡惨重,耗费好大代价才击退南军。第二天,平安再次主动出击,李景隆主力则绕道北军背后偷袭,战局对朱棣十分不利。

朱棣换了三匹战马,手中的刀剑都卷了刃,北军马上就可能被击溃,关键时刻,一阵狂风刮起,直接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于是南军打乱,朱棣趁此机会大举反击,反败为胜。

白沟河之战令朱棣命悬一线,却因为自然原因赢得胜利,这无法解释,也许天道真的站在朱棣这一边,无论到了何时何地,都能化险为夷。

史料记载:

“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

之后朱棣进攻济南的时候,守将铁铉佯装投降,引朱棣进城,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朱棣就这么去了。等朱棣到了城门的时候,城上的铁板突然落下,直接砸到马头上,朱棣被吓得大惊失色,马上逃离了城门。

铁铉的计谋就差那么一点就成功了,如果朱棣被直接砸死,那就没有之后明成祖了。从此也看出朱棣的运气是真的太好了。可见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如果没有一个福将坐镇,那结果很难预料。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朱元璋开创的大明朝,为什么要撤掉宰相?说到底,就是压制文官,增强皇权,完全铺好了路,只要朱允炆按照他这套思路继续走,当然不会出问题。可是朱允炆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贬低武将地位,这也导致这场内乱,朝中武将持观望态度。

之所以后来的方孝孺不肯投降,也是基于这样的形势,文臣地位好不容易上来了,换了朱棣,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朱棣以少量兵力在和平时期造反成功,种种不利局面被其一一化解,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