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法暴虐,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时期却不爆发农民起义?

渊渊读史记


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时期,秦国内部团结稳定,没有农民起义爆发,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秦国民众是秦法直接受益者

现代人一说秦法,脑袋里第一直觉就是“暴虐”,实际上这不是事实。我们来看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几条没有一条是专门针对普通老百姓的:

  • 比如说废井田、开阡陌核心就是增加耕地面积、允许土地私有买卖,这在在战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革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
  • 实行郡县制,其实就是变相削弱了贵族特权,能力强的普通人就有了上升的渠道;
  • 奖励耕织和战斗,对普通民众来说就是一大福音,只要肯辛勤耕作、英勇作战,就能得到爵位奖励,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 连坐法,早已有之,秦国实行的很彻底,但对安分守己的普通百姓来说,影响不大(想想警察到过你们家几次就明白了),主要是整治那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之流的。

变法初期,政策执行得很到位;中央政府还会及时派遣督察队监督法律的实施。普通大众都是这些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谁没事撑得慌去起义造反。

二、什伍连坐制限制了群众大规模起义活动

什伍连坐法将百姓按军事组织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 这项政策极大限制了民众的大规模起义,你想,假若有一家想造反,其他家就要及时举报,举报有奖;若是不举报,就要严惩。在利益面前,有多少人经得住考验?只要有小股起义,政府很快就会知道,就能够及时镇压,掀不起什么浪花。

这项政策对统治阶级极其有利,后世曾有一尚书对皇帝说连坐法太残忍,结果被皇帝大骂了一通迂腐。

三、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秦国国力大增,普通民众都在受益,没有起义动力

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秦国始终在快速上升通道上,民众在经济、政治上享受政策红利,作为秦国国民的荣誉感也是刚刚的。就算有少许不满,一般也不会爆发。任何时代百姓都会有不满情绪的,但只要国家处于上升期,基本都不会爆发,为什么?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什么时候百姓爱起义?一般都是在国家成熟期、衰落期。不信你看看新闻,全世界哪些地方百姓喜欢游行就知道了。

综上所述,秦法为民着想,秦律严酷,百姓受益多,自然就没有起义的了。


小杨品史


秦法暴虐是后世某些人为了掩盖一些真相胡乱编的,秦是亡于六国复辟而不是农民起义!

那么为什么会说秦法暴虐的了,一君臣违法是要处罚的,也就是皇权在法律面前与平民无二,这个就是秦民只需要依法办事,不需要做多余的关系网,这个直到秦昭襄王杀白起才开始逐渐失去秦法的严谨高效!

那么后世说秦法暴虐,其实都是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跟风炒作避免人们思念秦时,从最新的一些考古发掘出土的秦时起的法律,我们可以获知秦法不是暴虐而是细致,如秦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耕牛在当时的使用我们就可以知道,秦时耕牛铁制农具由国家统一分配和管理,具体到从上级直接管理工作人员到发放人员和使用人员,对于牛的使用具体到使用多久时间需要休息,使用到牛变瘦多少需要耕多少地不能过度使用,凡事没有一规章制度办事者就犯法了,那么处理起来先是使用者,再是直接管理工作人员在到管理现场工作人员负责人,都是要进行处罚的,也就是连坐!

一人犯法相关者集体连坐,要是拿到现代社会,那么就没几个人敢去犯法了,也就是你只要犯法那么你的负责人和负责人的管理者都要处罚,现在的社会还不如秦时代的法律,在历史上依法治国的在我国就秦朝一个朝代,后世为了避免大家知道秦时期的真实法律法规体系就不停黑秦朝,要知道后世朝代的特权阶层和腐败都是先亡法后自乱,都是亡于农民起义,而特权阶层从来都是在律法之外,就如古话刑不上大夫,官不下庶民,直到后世科举制度才得到缓解,而秦朝则是有能力才有官位没能力就会变成庶民,你说那个朝代会执行秦朝时期的律法就算当今世界也没有那个国家会如此,天下虽大,但是利益集团是不会放弃特权,普通人获得特权同样不会再把特权给别人,这个就是秦时期律法只能算是一个历史上特有的!


蕭潇炎


我认为秦法不仅不暴虐,而且非常先进,甚至现代社会都适用。说暴虐的是因为他对犯罪的处罚力度非常大,只要轻微犯罪都会割五官砍手砍脚,并且家人都会连坐处罚,一旦犯罪基本一辈子玩完。

当然秦法的利远大于弊的,

首先就是公平,大到秦王小到庶民,都必须遵守秦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其次,秦法分的非常细致,小到民间生活,大到庙堂朝政,事事有法可依。商君说过他的秦法如果实行,秦国的大王即使是庸才,或者秦国没有秦王即位,整个国家依然可以依照法律正常运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耕战奖励制度,这是秦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在商君变法之前,穷人一辈子得做穷人,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贵族世代是贵族。秦法实行后,秦国人只要上阵杀敌就能得到奖励,不仅有金钱还能得爵位。这对底层穷人来说是莫大的机会,搏一搏整个家族的荣华富贵就有了。换算成现代来说,比如打仗你杀一个敌人,就能得到几十万的奖励,杀5个敌人直接升你做公务员,要是第一个攻破城池的,直接小兵升营长。立功越多得到的越多,即便战死了,家人除了能领到军功奖励外还能得到安家费。史书记载“秦人每逢听闻打仗,个个捶胸顿足,急不可耐,敌人的首级意味着金钱,豪宅,美妾。获得军功是底层秦人逆袭最快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无人在乎生死”。这就是同样的兵,秦兵战力远强于关东六国的原因。

士兵可以上阵的军功。老百姓靠种田一样可以获得奖励和爵位。只要上交的粮食足够多,百姓一样能当公务员,所以即便不打仗,秦人农业发展也是很积极的。

综上所述,民变造反多数是活不下去,但秦法给到百姓很多机会,而且并没有实质上压迫百姓,所以不可能有大规模的人跟着造反。


肥蘑菇2


秦国是以“道法”治天下,以百姓贵族形成的“国人”为主体号令天下。

直接感觉秦国“道法”近于暴戾的,是儒家,因为他们是通过周公“明德慎罚”、“制礼造乐”由被战败的九黎部落遗民转变而形成的“新国人”。

当时的“农”,可不像今天的“农民”,他们是“国人”,是奴隶主的一部分,而受到他们统治的,则是“民”,“民”的本义,就是被琢瞎一只眼的奴隶,后来因为周公的努力,他们得以转化为“新国人”,由于他们数量较大,使“黎民百姓”成为一种社会建设主力。


河东来


这秦国的法律,大概还是要从他开始说起吧..............

在商鞅变法的近20年里,秦国空前地富强了起来,不仅收复了戎、狄等许多地方,而且各诸侯国也一改过去鄙视秦国的态度,纷纷向秦孝公祝贺,连周天子也给予秦国以特别的礼遇。现在让我来说说,这次变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颁布法律,编订户籍,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 厉害了word商鞅!能在中国古代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的人士,那必须得有着超乎寻常人的果敢、刚毅、倔强乃至偏执,绝不会是“温柔敦厚”之士。更何况变革一个国家的法律问题,必须得有锐意思想并以偏激的方式加以推进,方能成事,否则,如何能冲破这旧传统的罗网束缚呢?如何能承受因反对旧习俗、旧观念而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呢?

商鞅以铁腕手段推行变法,刻意制造出一种绝对服从法令的政治氛围,用暴力手段镇压反动派,又主张轻罪重罚,以求大治。这次变法之后导致秦帝国昙花一现的强盛,也暴露了这种苛法的局限性。秦法如此苛刻,那为什么这段时期农民起义并没有大规模地爆发呢?其实并不是秦国人民能捱得过去,只是这一段时期是秦国的非常时期,需要全国上下统一。

当时周王室弱,战国诸侯争城夺地,使得人民无法平静地从事生产。(这仗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还让不让人过日子啦!)当时的政治家们已明确看到这一点:“欲为天子,民之所走,不可不察。”(《吕氏春秋·功名》),也就是说,需要“休息”的人民迫切需要统一,而秦国变法之后的强大也为统一全国做好了准备。自秦孝公始到庄襄王,他们纵横搏击,左右征战,为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嬴政)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王毕,四海一”,秦王朝终于统一了全中国,成就了历史上的一段辉煌。按理说,仗打了这么久,应该要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吧,至少在恢复和发展生产上面多下点功夫呀!然并卵!!!在秦朝统治的短短二十几年当中,南戍五岭五十万人,北逐匈奴筑长城三四十万人,更不能忍的是,为了营造阿房宫和骊山陵,动用了七十余万人,即便这些数字有夸大,但也是动员了全国的力量当兵服役了。无休止无归期的征发,所谓那“力役二十倍于古”造成一片悲惨的社会景象;再加上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穷凶极恶的掠夺,人民的起码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积累下来的民怨越来越多,要是不爆发一下,你们统治阶级真当我们百姓的命是草芥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起义,队伍蓬勃发展,建立了政权,占领地盘日益扩大,直至进逼都城,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是反秦的浪潮已经被激起了,秦的统治最终被刘邦、项羽的起义军推翻了。

最后,小编想说,好的法律必须合乎人道,不然,它就会被人类的自由所摧毁,而不管它有多么强大!小编愚见,还请各位大神帮忙指教一二!谢谢啦!


歪Fi在重庆


一、法治就是治理暴虐的,这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某法暴虐。

1、历史上是现有人治、刑罚,然后才诞生的法治。而法治与人治的根本区别,或者说最大不同,就是公开。犯什么罪、受什么刑罚,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事先公开。西方法治以汉莫拉比法典为标志,中国古典法治以商君书、商鞅变法为标志。共同点都是刑罚条文的公开。公开会导致刑罚更暴虐、还是更人性化?这是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问题。

2、“不患贫患不公”是人们的普遍标准,在对刑罚的宽松与严酷的个人感受上,同样遵循这个标准。“杀人偿命”就是一个共识,枪毙杀人犯,从来就没有人吐槽暴虐的。法治的公开,天生就迎合了人们“不患贫患不公”的思想,何来暴虐的吐槽?“法治暴虐”只能是别有用心者的捏造和欺骗。

3、从历史事实上说,从“杀人偿命”到杀人罪被分为故意杀人、伤害致死、过失杀人、防卫过当、正当防卫,只有故意杀人才枪毙,杀人“偿命”的只有五分之一。这是更暴虐、还是更人性化?画地为牢的故事,讲的就是武吉过失杀人要被问斩,姜子牙救了武吉;现代社会过失杀人根本就不会被判处死刑。这都是法治对刑罚的贡献。21世纪的人再说“某法暴虐”,就不是被骗,而是你自己弱智了。

二、没有农民哪来的农民起义

1、秦国商鞅变法后,“废井田、开阡陌”,“人皆自由民”勉强算得上是农民。其余六国虽然也有变法,但却并未改变相关土地政策,依旧是士大夫和奴隶的社会。六国再多人反抗秦国,也不是“农民起义”。而陈胜吴广起义的最重要原因,恰恰是秦国十年灭六国,秦法根本不可能十年在六国普及。商鞅变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车裂商鞅。在秦国本土尚且如此困难,商鞅为自己的变法付出了受车裂而死的代价,六国普及法治有多难、需要多少时间,是很显然的事。十年灭六国可以,十年普及法治不可能。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很多的历史性贡献,比如修长城、统一文字车轨度量衡、修直道河渠等等,但是,却少了最重要的一条:在秦朝推行秦国法治。这一点,决定了六国起义的不是农民,同时也决定了秦朝最终被六国复辟势力并非意外。秦国的复辟势力能车裂商鞅,六国的复辟势力当然能推翻秦朝。车裂商鞅之后,秦国能依然坚持法治150年,依靠的是秦国变法20多年的根基和150年的社会实践,百姓对法治的体会、共识、拥戴。而在六国,既没有变法的根基,也没有百姓对法治的体会、共识、拥戴。这才是秦朝突然崩塌的根本原因。

三、秦国法治的辉煌是人类历史上的高峰

1、秦朝奄奄一息之际,骊山地区有近百万的刑徒。刑徒实际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劳工。劳作是有工钱拿的。而且细致到劳作、自带口粮的劳作、夫妻一起劳作、携带孩子需要照顾的劳作等不同类型,类型不同劳作的工钱也是不同的。与现代社会认知差异很大的是,运输力低下的公元前,粮食的运输和起炊做饭对劳动力的占用是很大的。正因如此,才有这种特有的不同劳作类型的区分。第二类是罪犯。他们是依法被刑罚劳作的。

2、章邯在骊山刑徒中组建成了刑徒军,并爆发出极高的战力,所向披靡。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被章邯的刑徒军打败,陈胜吴广被“农民起义军”杀死。至于编造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军,领袖项梁一样死于刑徒军刀下。章邯,甚至最后的王离军,最后的战败,是粮道被断,失去了后勤补给。说白了,是这个时候的秦朝庙堂,已经是污秽不堪了。在此之前,秦二世胡亥就有过屠杀自己兄弟姐妹、赢氏子孙的疯癫。秦朝庙堂的污秽,已经是文字无法形容了。

3、表脑残的说刑徒是被强迫。给你一支枪,让你押送10名和你同样荷枪实弹的罪犯,你是敢做、还是你能做到?除秦朝之外,世界历史上从未有人做到过!章邯的刑徒军做到了。试问:刑徒为什么会在秦国奄奄一息的时候,不惜上战场流血牺牲,也要保卫这个刑治自己的国家?唯一的可能,是秦人对国家的热爱,对法治的信服。罪犯对自己被依法判刑心服口服。缺少任何一点,都不可能让同样武装的刑徒不反戈,而是自愿为国而战、愿意流血牺牲。

刑徒都对国家如此热爱,试问这个国家是暴虐、还是仁爱?秦法所取得的辉煌,是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无以比肩的。


沧桑短笛


现在说的秦法那个时候叫秦律,秦律出现于战国中期孝公商鞅时代,一直延续到了秦末。秦律的目标就是要对利益分配进行重新调整,以达到秦国综合国力强盛,继而统一天下的目的。

秦律有一点是反人性的,那就是砍除懒惰之人,不留无用之人。秦律要求人人出力,无论耕战,对于不出力的人要进行惩罚,而且是轻罪重罚,秦国人朴实厚重能辨明是非好坏,知道人人勤奋是能带来好生活的,而且也尽量地不去触碰秦律底线,时间长自然而然就习惯了,而且秦国贫弱经常受魏国欺压,忍耐力自然强,秦律不算什么。

那么统一了,不能再用战时思维去对人进行要求了,时刻绷紧神经怕触法,人的神经受不了,尤其是六国人。他们很多人有劣根难除,一旦触法又轻罪重罚受不了。所以,一触即发就出来闹事了。

战时用非常手段是环境所迫,但是统一后就得试着一点点改变,人性嘛惰性是难以根除的,还有嫉妒,仇权富,贪心等等,如果真是秦国那样的半法治国家统治两千年,或许中国人的劣根性会少很多。中国人的劣根大多是儒家惯出来的,仁义道德表面上是我为人人,但同时让我为的“人人”不思进取、怨天恨人、惰性难移、劣根丛生。


夕下洛阳


秦法不是暴虐是犯法必究,而且是惩罚极其严重。

这一点,秦国的整体思想是来自于商鞅。商鞅是法家的大贤,法家就是提倡用法律治理国家,在七国争雄的时代,这个时候,秦国面临情况比较严苛,所以商鞅选择用严酷的法律,来治理这个国家,提升整个国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那个时候,一个人只要在秦国犯了一点点小的事情,就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刑罚,比如说割掉鼻子割掉耳朵,或者是挖掉膝盖,这种刑罚已经算得上是最轻的,比较严重的五马分尸,腰斩,总之在秦国你只要是犯了法律你就必须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那么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为什么?如果说把法律给稍微变得严苛一点儿,我们肯定受不了,为什么秦国的老百姓能够忍受这样的法律呢?

很简单,因为国家给了这些秦国的百姓一个能够晋升的途径,这就是著名的军功制度。

你在战场上面杀的敌人越多,你就能获得更多的赏赐,你在田地里面种的粮食越多,给国家缴纳的粮食越多,你就能获得更多的爵位。

对于所有的秦国老百姓来查这一点简直就是逼迫着他们不断地为这个国家的胜利在积极的做站,积极的种地,积极的去替这个国家执行她的法律。

为什么?因为国家要给你颁发奖赏肯定要打胜仗,不打胜仗,你的小命儿都丢在战场上你靠什么东西去拿着首级和国家请功!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为了战争服务,这样的话,国家才能去打大的战争才会创造大量的战功让你去抢让你去拿证的话你就能获得更多的赏赐,整个国家可以说为了打仗已经是不惜一切,比如说最近一次出土的秦简,里面就一个秦国的士兵向自己的家庭索要生活费用,因为军队不给生活费,用你的生活费用都是自己负担的。

这对于所有的秦国民众来说,他们有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对于百姓来讲,最恐怖的一件事情就是把他们所有的出路全部堵死,站的话,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假如当官儿的永远是当官儿的,当兵的永远是当兵的,当奴隶的永远是当奴隶的,那这个社会就失去了动力,(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所有人都像条咸鱼了,反正做什么事情,自己的未来都不会得到改变,秦国就是创造了这样的一条晋升的途径,让所有百姓看到希望,所以秦法的严苛一定程度上也只不过是为了战争服务秦国的老百姓表示支持。

但是到了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整个秦国失去了创造大量战功的机会,秦国的这一套制度遭到了最严苛的挑战,最后,这套制度在巨大的入不敷出的前提之下,整体倒塌。


漩涡鸣人yy


法度也许应时势!

秦法的制定正是秦国最危难的时候,也是天下纷争,诸侯互殴的时代。

乱世用重典!要想在当时群雄并争得年代里崛起称霸,用一般的法度,只怕是隔靴搔痒,不痛不痒。

所以当时商鞅向孝公建议儒家治国,道家治国之策,均被众人耻笑,直到最后,搬出了法家重典,孝公方大悦,君臣同道,变法强秦。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所以,治国就需把握火候。乱世崛起就需要用猛火,制定严明严苛的法令制度。猛火治国,必然会很“炙烈”和严酷。但是,没办法,只有使秦国置于这种炙烈中,方能强国。此乱世之为。

而秦始皇统一六国,群雄纷争已罢,四海统一,政令统一,百姓安居。此时,就该用小火,施以宽厚之法令,休养生息,提升道德文明素质,而少一些严苛之法。温火治国,才能使国人如沐春风,农耕兴旺,此时,商鞅之秦法便有些不合时势,秦国继续延续严苛的秦法,会让期待休养生息的百姓不满,加上秦二世和胡亥,君臣同腐,所以导致了起义。

所以,起义的根本不是秦法之可可,而在于秦法不适于时势。比如汉初,萧何曹参便吸取了秦亡之教训,建汉之处,施以仁政,无为而治,萧规曹随,才有了后续大汉数百年的兴盛。


大嘴大师


秦法自然算不上暴虐,否则战国时期,也不会有大量新秦民从六国迁居到秦国。

那么,为何会爆发大泽乡起义呢?

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就是一场暴雨阻路,戍卒们如果误期,就会被杀头。

然而,按照云梦秦简:“御中发徵,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兴。”秦朝政府征发徭役,对迟到者最高处罚只不过缴纳价值一副铠甲的罚款,而且因为大雨导致的迟到和误工,是不会进行处罚,而且会取消征发的命令。

但这里陈胜吴广却说误期可是要杀头,可见赵高胡亥此时已全盘修改了祖宗定下的秦法。

图:湖北省云梦县秦简法文化广场

与此同时,刘邦也带着一帮戍卒逃到了芒砀山里,可见秦法之更改,已是普遍现象

那么秦二世与赵高为何要将秦法改的更加严酷呢?理由很简单——秦二世的上台,乃由沙丘政变的矫诏,其政治合法性不足,虽然后来诛杀了最大的威胁蒙恬和扶苏,但诸公子及其拥护者对此事仍大有疑惑,所以赵高才说:

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陛下有此后患,欲享安乐,岂非难事?

那么要怎么办呢?

赵高提出了更改秦法的建议:

“欲除此患,须用威猛。陛下可用法加严,令有罪相坐。如此,才能借机尽除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如此阴德归陛下,祸害不生,奸谋永息。到得此时,陛下方可高枕无忧,安享贤主之乐矣。”


所以,到这时,秦法才变得严酷至极,结果,席卷天下的大冤狱从根本上动摇了秦帝国的统治根基,然而,浑浑噩噩的秦二世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大兴土木,且规模更胜乃翁,一条一条昏令陆续下达到了帝国的各个角落:

1.骊山先皇陵已经修完,那就接着修朕的陵,需要的人也不是很多,民夫七十万足矣!

2.先皇已经下令停建的阿旁宫也要接着修,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朕要享乐,劳民伤财又如何?

3.朕的禁卫军(秦称中尉军)也太少了,怎么只有几千?这是一个天下至尊的排场吗?不行,再征调五万壮士来,为朕表演射御,豢养犬马禽兽,以娱朕心。啥,养这么多人畜咸阳的粮食与饲料不够用?那还不好办,从各地郡县调拨来不就行了!不过送粮的人得发扬艰苦奋斗一心为公的精神自备干粮以节约国家的开支,朕刚当皇帝,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的很呢!

于是乎,帝国租税日重,征役不停,刑罚暴虐,黔首穷困,天下苦之。胡亥与赵高吞没了人世间一切颜色,整个帝国笼罩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沉沉夜色之中。

人性本恶,所以需要法律来约束,这是法家的基本思想。可惜法家永远无法解决最高统治者的约束问题,于是让事情充满了变数,因为这样的话,国家的治乱,便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与其即位的合法性。而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六世秦王都是英主,且都无合法性问题,所以没有产生问题。而一碰到秦二世,就完蛋了。这就是纯法家的最大弊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