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死后,失去靠山的商鞅真的是无路可逃吗?

星辰小故事


秦孝公死后,作为变法首创者兼推行者的商鞅,失去了最大的保护伞。新继位的秦惠文王因为与商鞅的旧怨恨,加之在商鞅变法中利益严重受损的旧贵族之挑唆,秦惠文王最终决定,将这位秦国变法的先驱,前朝大良造商鞅,处以车裂之刑。商鞅为秦国殚精竭虑二十余年,将秦国从一个诸侯看轻的边陲弱国,打造成了据崤山函谷以窥山东,令诸侯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国,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唏嘘。

难道在秦孝公死后,整个华夏,就没有商鞅的栖身之所?为何商鞅这样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会坐以待毙,他难道心甘情愿被秦惠文王处死吗?


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商鞅在秦孝公死后,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先选择了一种最为直接的办法——跑路。在商鞅跑路的过程中,为中华民族的成语词典贡献了一个常用词——作法自毙,“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之后,商鞅又逃到了魏国,结果,魏国人也因为他之前帮助秦国击败魏国的公子卬,而对这位相秦的魏国人怨恨到了极致,也没有接受他,“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师,弗受”。

魏国不仅自己不接受,更绝的是,他们居然告诉其他国家,不要接受商鞅“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彊而贼入魏,弗归,不可””。商鞅没有办法,只能回到秦国给自己的封地——商邑,与秦军对抗,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是螳臂当车,商鞅军大败,被秦国捉回国内除以车裂之刑。


以上情节均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仔细想想,其中存在不少漏洞,最不能解释的是,其他国家居然乖乖听魏国的话,纷纷不让商鞅入镜。商鞅是你魏国的叛徒,和其他国家利益有何相关?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理由做这件事。所以,司马迁的记载,也有一定的不可信的成分,或者说,其他国家不让商鞅入镜,有其他原因,魏国的公告,不过是为其拒绝商鞅入境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由罢了。

可以看出,秦惠文王是一定要置商鞅于死地,这从他一继位,顾不上老爹秦孝公尸骨未寒就迫不及待地去收拾商鞅可以看出,这不奇怪,因为商鞅和秦孝文王有仇。那么,当时的秦国处于一种怎样的地位?用桑弘羊的话说,秦国在变法之后“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此可谓兵精粮足,真正开始开创帝业,当时的秦国已经多次击败了骁勇善战的魏武卒,六国震惊。因此,当时的六国,虽说不至于害怕秦国,但是也绝对不愿意因为一个商鞅而得罪秦王。


再者说,与秦国接壤的国家,有楚国,韩国,赵国和魏国,韩国赵国当时并不强,而楚国则路途遥远,魏国又全民抵制商鞅,这样一来,商鞅更是无处可去。此情此景,商鞅当真只能困守在秦国。而商鞅变法之时,将旧的贵族得罪了个遍,此时旧贵族重新掌权,商鞅的结局,实际上已经注定。因此,商鞅在秦孝公死后,没有任何生的机会。

不过,秦惠文王虽然处死商鞅,但他毕竟是一位有识之君,意识到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霸业的确受用无比,因此,他杀商鞅的目的,不过是一方面为了报私仇,另一方面稳住旧贵族,对于变法的措施,还是坚定地执行了下去。在商鞅变法措施的作用下,秦国国力不断增强,最终,秦惠文王的玄孙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扫清六合,一统天下。


庭州行者


我认为,商鞅无路可逃。一个人的命运,一个是要看他所处的环境,另一个就要看他的性格。

商鞅所在环境是秦国,是一个虎狼之国,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国家,也是一个法律严苛的国家。

商鞅刻薄。太史公形容商鞅“天资刻薄人也”。证据就是他制定的严苛法律,他对太子的师傅所施行的残酷刑法,他对自己朋友的残忍欺骗。

商鞅贪心、不智。孝公死前,赵良找到商鞅。说他积祸于百姓、说他“危若朝露,亡可翘足以待”。劝他不要贪位、贪名,劝他“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商鞅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如果孝公还活着,商鞅会有好的结局吗?我认为不能。就是因为孝公快死了,所以可以任由商鞅施行残酷的法律。就是因为孝公快死了,所以才加封商鞅为“商君”。孝公死,然后杀商鞅。可以安抚旧的贵族势力,可以安抚百姓,可以让太子复仇,可以让太子拉拢人心。这样的商鞅,他不死,就是不可能的,就不能发挥商鞅的作用。

如果换一个环境,商鞅会不死吗?我认为也不能。因为商鞅有能力,有能力改变环境。所以商鞅变法成功,改造了秦国的环境。同样,也给自己挖好了坟墓。所以,即使换一个环境,商鞅还是会把自己作死。

总结一下,商鞅有能力。有能力把一个国家改造成可以杀死自己的环境,然后杀死自己。


历史八卦阵


商鞅失去靠山后,只有两个去处:一是自己的祖国魏国,二是其他诸侯国。

他首先想到的是回祖国,但祖国不要他。在魏国人民眼里,商鞅是“魏奸”,帮敌国秦国做事,还恩将仇报,通过欺骗魏国将军公子卬的卑鄙伎俩(商鞅在魏国穷困潦倒时曾得公子卬曾接济)击败魏军。因此,魏国人不欢迎商鞅,将其驱逐出境——其实魏国人算客气了,没拿商鞅是问。

祖国没有商鞅的容身之处,这叫自作孽不可活。你也许会说,其他国家为什么不接纳商鞅呢,商鞅去了不是可以帮他们变得强大吗?

这就有点儿一厢情愿了。秦国有商鞅变法,但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强大,两期改革一共用了约20年。就算商鞅帮其他国家变法,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实现强大。再说了,商鞅这么厉害的人,秦国既然不用了,也不会给其他国家用。不管商鞅逃到哪里,秦国也会追到哪里,斩草除根。谁要是收留商鞅,就是和秦国过不去,就会引火烧身。

商鞅的下场,即使他自己没想到过,也有人提醒过。商鞅为自己的成就得意洋洋,曾问他的魏国老乡兼好友赵良:我与百里奚相比如何?

百里奚何许人也?

曾担任过秦国宰相7年,使秦国国力变得强大。

按理,商鞅如日中天,赵良应该讨好奉承才是,不料他却给商鞅兜头一盆冷水:你比百里奚差远了!为什么?百里奚出门从来轻车简从,不带护卫,他死的时候秦国人都哭了。你商鞅呢?出门保镖成群,因为恨你的人想干掉你的人太多了。现在有秦孝公罩着你,其他人不敢造次,要是他死了……

可惜,商鞅听不进去。一个人在最红火最顶峰最得意的时候,往往听不进逆耳忠言。


脑洞大开的历史




秦孝公赢渠梁死后,秦惠王赢驷即位。仇视商鞅的各方势力联合起来,诬陷商鞅谋反,派兵去捉拿他。

生死关头,我们看看商鞅都干了些什么,从而判断他是不是“走投无路”了?

其实商鞅也没别的可干,跑路呗!难道还能指望得到公正的审判,或是秦惠王的开恩赦免吗?商鞅知道:他的变法触及到太多人的利益,特别是几乎丧失了一切特权的旧贵族,他们绝对不会放过他!

政治是一种平衡的艺术。秦孝公与商鞅结成的政治联盟,足以与人数众多的旧贵族抗衡,现在秦孝公一死,这种平衡打破了。于是商鞅面前只摆着两条路,要么死,要么逃!



商鞅选择了逃。他准备向东逃往秦国的死敌——魏国。这是他最早效力的国家,也是他这些年帮秦国全力对付的国家。正是拜商鞅所赐,魏国一再割地求和,从战国第一强国迅速沦为二流国家,且时刻处于秦国的军事威慑之下。

尽管如此,但那毕竟是战国时代,人才流动很频繁,在一个国家混不下去,转而投奔敌国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商鞅对魏国抱有很大希望。

不料刚逃到函谷关下,商鞅便受到一次沉重打击。他想找个旅馆歇脚,可是却因拿不出身份证明,被店家拒之门外。店家说:这是商君的法令,不敢违背!商鞅无奈,只好露宿野外。这件事似乎在提醒商鞅:秦国人民也在抛弃他,因为他那些严苛的法令!



商鞅好歹逃到了魏国,但是魏国将他拒之门外,一半因为魏人对他的仇恨,一半因为魏国不愿得罪秦国。商鞅又提出借道魏国,逃往更东边的国家,如赵、齐、燕等。商鞅相信,这些国家一定会接纳他。可是魏人再次拒绝了,他们勒令商鞅西返。

商鞅不得已,只好回到秦国,进入他的封地商邑。他召集了当地的军队,不是用来对抗秦军,而是准备向北攻打郑国,作为自己的立足地。

他从未想过与秦国为敌,因为他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这片土地。可是秦军猛攻他的军队,把他杀死在郑国境内。


由此可见,秦孝公一死,商鞅确实是面临一个“无路可逃”的死局。

很多人把商鞅之死,归因于他在秦孝公生前没能急流勇退,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就商鞅所处位置而言,急流勇退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他给秦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太大太大,新生的秦国需要一个殉道者。

商鞅,这个给了秦国生路的人,就这样把自己送进了地狱!


三水啸西楼


确实无路可逃,也许商鞅这样的人就没想过自己的退路,这也是历来变法者最终的结局!

商鞅在秦国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没有秦孝公,变法就无从谈起,但也得罪了皇室宗亲、大贵族、保守派的既得利益。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国权归一,刑上大夫,礼下庶人,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秦孝公的儿子赢驷,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因罪被流放,赢驷的老师公孙贾因此受牵连,被脸上刺字,赢驷的伯父公子虔被割掉鼻子。这些大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但因秦孝公在世,他们只能隐忍!

在商鞅变法的二十年间,秦国国力大增,地处蛮荒的西陲下国,隐然已超越山东六国,被夺去的土地收了回来,秦军的骁勇善战也让六国谈秦色变!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隐忍多年的利益集团突然暴起,连合秦惠文王,以谋反之罪向商鞅发难,没了秦孝公这棵保护伞,商鞅无奈只得岀逃。

商鞅逃到边境向店家借宿,店家问商鞅有路证吗?商鞅没有,店家对商鞅说:这是商君之法,无路证住宿是要治罪的。商鞅唯有苦笑,自己作的法,最终害的却是自己!于是,商鞅逃往魏国,魏国人怨恨商鞅曾攻打魏国,活捉公子卬,又畏惧秦国,就把他驱逐岀境。无奈之下,商鞅只好回到秦国,回到自己的封地,最后被秦军所抓,车裂身亡!



商鞅虽死,但商鞅之法并没有废除,经过几代君王的努力,终于扫平六国,天下一统。

六王毕,四海一,商君功不可没!法家也成为后世治国的典范!

不过商君之死却有好几个版本,一说商鞅回到封地起兵攻打郑国,最后兵败身亡,被秦兵拣回尸首车裂示众,一说商鞅得知秦惠文王要捉拿自己,逃回封地准备起兵造反,最后被捉受车裂之刑,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历史呢?

纵观中国历史,变法图强者几乎不得善终,商鞅,王安石,张居正,以即近现代的戊戌六君子,他们身前身后的遭遇,让人不胜唏嘘,只因他们触动了既得者的利益,这些人不在乎,也不关心国家的前途,他们在乎的只是眼前的利益,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所以,他们会疯狂地反扑,变革者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正是这些不畏强权,不畏艰险的变革者,以一种大无畏的,一往无前的精神,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们的精神永世值得后人敬仰!


归雁惊弓处



商鞅变法在打击没落旧贵族的同时,对代表旧贵族势力的儒生也加以打击,所以旧贵族和儒家都不甘心失败,时刻妄图复辟。这点可以从赵良对商鞅的游说中看出,也可看出商鞅当时的处境。

赵良对商鞅说:你对太子师傅处了劓刑和黥刑,又用严厉的刑法杀害人民,这是积怨畜祸的办法……你又南面自称寡人,天天约束贵公子的行动……这不是为自己求寿的办法。被你处刑的公子虔已经闭门不出八年了……这些行为不是得人的办法。你出门随从车辆十多乘,车上满载武器,又是保镖又是护卫,只要有什么不具备,你就不出门。尚书有言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你很快就要遭到危险而死亡了。如果你还想多活几年就把受封多十五个邑还给国君,隐居山林去过田园生活。劝国君重用隐居的贤士,奉老抚幼,起用有功的人,尊重有德的人才可以安定。

表面上看是为了商鞅着想,其实就是用德治对法治政策的攻击,抛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理论威胁商鞅退隐,迫使孝公放弃法治政策改用孔孟之道。从中可以看出旧贵族对商鞅积怨很深,一直在寻找机会杀害他。


赵良又说国君一旦去世,秦国用来收拾你的办法哪会是轻松的,你的死期就会立刻到来。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旧贵族势力正在等待孝公去世,新旧国君交替的机会,从中挑拨离间,达到杀害商鞅的目的。这已经不单单是杀害商鞅一个人的问题,这是没落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激烈斗争的表现,商鞅当然不会妥协,坚决拒绝退隐。在赵良见商鞅后五个月,孝公病重想把君位传给商鞅,商鞅没有接受。这件事引起旧贵族对商鞅的更加仇恨。

公元前338年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文王。旧贵族认为报复机会来了,向惠文王诬告商鞅图谋造反,他们对惠文王说:大臣权利太重国家就危险,左右臣属太亲国君就危险。现在秦国妇女儿童都说商君之法,而不说君上之法,是商鞅为主君上反变成臣了。而且本来就和君上有仇,希望君上及早加以收拾。

惠文王在旧贵族们多方煽动下,就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就带私属和母亲出走,想到魏国去,因为商鞅过去曾大破魏军,边境守将襄庛不接受他。商鞅只得再回到封地商,准备征兵反抗,但变法后全国已有统一的军事组织,军权掌握在国君手里,使得商鞅只征得少数人,后来秦反攻把商鞅俘虏以车裂把他处死并杀了他全家。


其实从商鞅开始变法后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他的行为对旧贵族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旧贵族当然不会放过他。而新旧国君交替就是他们的机会。就像吴起,楚悼王一死就被旧贵族乱箭射死,只不过吴起变法时间短没有成功,而商鞅经过18年的变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已比较强大,旧制度已经彻底破坏,旧贵族势力已较弱小,所以尽管旧贵族乘国君交替的机会杀害了商鞅,但已不能动摇新法制的推行。


种地的秀才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组织的变法,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变法之一。也正是因为他的变法,秦国才走到了诸侯争霸的前列,最终战胜六国,统一天下。

(商鞅剧照)

可就是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功臣,在支持他的秦孝公去世了,因为秦惠王要杀他,他虽然早就逃走了,本来可以轻松离开的。可是,当他逃到边关的时候,老百姓不收留他,说收留他是犯罪的。他去了魏国,可是魏国把他驱逐出境。商鞅最后无路可去,不得不重新回到他的封地,冒然起兵造反。而他的造反,也由于没有得到支持,大家不愿意跟着他干,最后战败身亡,尸体还被秦惠王车裂。

商鞅在秦国得不到支持,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商鞅的变法,伤害了整个秦国人的利益。

首先,贵族们不支持他。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极大地损伤了那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贵族们的利益。在这些贵族们看来,从祖先那里传下来的利益就是自己该得的。现在商鞅却告诉他们,要给他们没收了,他们怎么会满意呢。只不过之前有秦孝公罩着,他们把商鞅没办法。现在秦孝公去世了,正是报仇雪恨,把利益夺回来,怎么还会收留商鞅,或者跟着他干呢?

其次,老百姓不支持他。商鞅的变法,不仅仅伤害了贵族们,也伤害了普通老百姓。比如商鞅实行了“什伍连坐法”,一人犯罪,大家遭殃。那个人犯罪了,怎么就该我遭殃呢?商鞅实施的这些严刑峻法,让很多人都心生怨气,他们怎么还会容留商鞅呢?

(秦惠王剧照)

但是,本国不留商鞅好理解,为何别的国家都不收留商鞅呢?

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如果一个人在国内被人追杀,他一般都可以逃到别的国家躲起来。出于道义,别的国家都会收留他。比如伍子胥就曾逃到吴国,吴国收下了他。最终伍子胥还在吴国的帮助下,成功复仇。商鞅想要躲到别的国家,为何别的国家就不讲道义呢?像商鞅这样的成功人士,那些国家把他收留下来,帮助自己的国家变法图强,不是更好吗?

有人说,实际上是因为商鞅只去了魏国,《史记》记载:“(商鞅)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是因为商鞅曾通过欺骗的手段俘虏公子卬,打败魏国军队。因此魏国才不接纳他,驱逐他。

不过,我觉得这很可能是司马迁的理解错误。魏国把商鞅驱逐出境,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俘虏了公子卬,打败了魏国。因为魏国想要报仇的话,完全可以把商鞅给给杀了,为什么要对他驱逐出境呢?再说了,魏国不收留,商鞅可以去别的国家呀,为什么商鞅自己不去呢?

商鞅不去,我认为是因为他看到了绝望。是他认为,别的国家也不会收留他,因此走投无路之下,商鞅只好重新回到他的封地,举兵造反。

(秦孝公剧照)

为什么说别的国家都不收留商鞅呢?我觉得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商鞅变法”还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成效。

“商鞅变法”的成效,是从秦孝公开始,一直到秦王嬴政的历代君王们,经过连续不断经营,才体现出来的。正如贾谊在《过秦论》里说的,“奋六世之余烈”。也就是说,这种成效,在当时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正因为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所以各国并没有觉得“商鞅变法”有什么好。反而因为商鞅变法搞得天怒人怨,认为他这是“惑乱之法”。

二、“商鞅变法”的做法不被各国看好。

实际上,在“商鞅变法”之前。各诸侯国的变法,能取得一定成功的,唯有法家的变法。包括“吴起变法”“李悝变法”等等。

但是,这些变法虽然有成功,但大都是昙花一现。而且因为损伤了贵族们的利益,贵族们都反对这样做。同时,“吴起变法”“李悝变法”所产生的震荡,超过了变法所取得的成效。因此,各诸侯国并不看好“商鞅变法”。

三、“商鞅变法”的观点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

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是周礼所倡导的那些。虽然各国都在破坏周礼,但表面上还是要维护的。周礼所倡导的,就是稳定、秩序、仁德。“稳定”就是不希望变动,“秩序”就是保持尊卑有序,“仁德”就是要求君王不能“与民争利”。

但是“商鞅变法”所倡导的,却与这个完全相反,因此都是不被各国所接受的。

正因为这样,魏国才驱逐商鞅。同时商鞅也不愿意去别国,因为他知道,去别国,别国也可能驱逐他。


张生全精彩历史


商鞅变法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商鞅用法家思想实现的变革在秦国能够取得胜利得益于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春秋时期一直到战国初期秦国一直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之邦,在原周朝根深蒂固的礼制约束下各诸侯国依然还残存有这种思想,以礼仪之邦自居(最起码是表面上的),所以在他们眼中的秦国是不被认可的。

鉴于此,秦孝公的称霸伟业在商鞅的推动下终成现实。

商鞅变法虽然是成功了,但也积攒了诸多的矛盾,随着秦孝公的死去,这个矛盾终于爆发,以至于他最后受到车裂和灭族的下场。

变法的矛盾点主要聚焦于:到底是应效法前人遵循古制呢还是要依据当下形势而不能拘泥于旧典,破而后立。一旦变法势必会影响守旧派和一些贵族们的利益,其中就包括后来的秦惠王及其太傅公子虔、公孙贾,还有大臣甘龙、杜挚等。因为是人就会有自私的一面,他们的自身利益受到阻碍后,在面对国家发展的战略对话中便会讲一些冠冕堂皇的正义之词,这也是他们与商鞅之间的私人矛盾,而商鞅这种“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治国方针,得罪的正好是秦国下一代的核心人物,那么他的下场可想而知。《战国策》中说商鞅受戮的主要原因是位高权重,他自己则是刻深寡恩,这恐怕也是刑名法家的一个共同特性。

变法使得秦国一举成为军事强国,不仅攻打楚、魏两国还得到了大片土地,又迫使魏国迁都大梁。于是周显王封秦国为诸侯之长、赐祭肉的殊荣。

以上前因后果就看出商鞅的做事风格——从不给自己留后路!秦国没有容身之处,楚、魏算是被他得罪透了,而当时的齐国有孙膑,韩国有申不害。最主要原因是商鞅的刑名之学除了在秦国有合适土壤外并不被别国所接受,可以说失去了秦国的支持他便失去了用武之地。所以《史记》记载商鞅最后的出路就是起兵向北攻打郑国谋求发展(以失败告终),这种做法也不正符合了他的性格吗?

你说失去秦孝公支持的商鞅还能逃向何方?





历史沉淀中的新奇


近日有网友提问:全力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失去靠山的商鞅真无路可逃吗?为什么不投奔另一个国家,以他的能力应该有很多国家欢迎他。为什么最终落得个五马分尸呢?

造成商鞅最终下场的根本原因是:在贵族中树敌过多,又不能激流勇退,贪恋荣华富贵,同时没有处理好先君与少主的关系。等少主继位后,拿他来祭旗时,他举止失措,最终成为秦国新君平衡各方政治势力,稳定政权的牺牲品。

1、在贵族中树敌过多

商鞅变法中,有一条涉及秦国宗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译成白话文:王族宗亲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名册。要重新划定尊卑和爵位,按照等级分配土地和房产,家臣、奴婢的衣饰也按爵位等级定。有军功的地位显赫,没有军功的即使有钱,也不能拥有过去的地位。

这条规定剥夺了贵族的诸多特权,意味着荣华富贵可能无法世袭。直接触犯了贵族的切身利益,试想从西周分封诸侯开始,哪个王族不想永保宗亲的特权呢?

2、与未来国君结下梁子

商鞅变法靠的是秦孝公强力支持,但是他也许没有想到,这位变法图强的国君43岁就英年早逝。而继位的新君早年就和他结下梁子。

史载,商鞅新法实施1年后,太子因触犯新法,商鞅准备依法处罚。但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不能施以刑法,商鞅就处罚了监管太子行为的老师公子虔,又墨刑处罚了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

两个“帝师”全被处罚,太子的脸面被打得啪啪的。新法实施4年,公子虔又犯新法,这次被商鞅判处劓刑,割掉鼻子。致使“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8年闭门不出的秦孝公大哥公子虔,就等着有一天报仇雪恨。

3、不激流勇退,贪恋荣华富贵

商鞅得宠于秦孝公,先后被任命为左庶长、大良造,获封商君称号,执掌相位10年。他曾自夸:“当年秦国和戎狄一样,父子不分家,男女同居一室。我改变了这种习俗,使男女有别,分居而住,营造宫廷城阙,秦王室像鲁国、魏国一样富丽堂皇。”

但商鞅出门,后边跟着十几辆车马,载满顶盔贯甲的武士,壮士做贴身警卫,持矛操戟的人跟着他车马奔随。这些防卫缺少一样,他也不敢出门。对此,秦国室一名叫赵良的人,曾劝过商鞅要激流勇退:

您的处境如同晨露,很快会消亡,怎么还打算延年益寿?要把商地15邑城交还秦国,找个荒远的地方自耕自种……才能稍保平安。如果贪图富贵,以独揽政权为荣,秦王一旦弃你而去,要拘捕您的人能少吗?您丧身的日子如同一抬脚那样会迅速到来。当然,商鞅没有选择赵良指明的出路。

4、被告谋反时,举止失措

史载,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公子虔等人告商鞅谋反。商鞅逃到边境关口,想住旅店。旅店主人不知他是商鞅,说:“商君有令,住店没证件,店主连带判罪。”商鞅长叹,我这是作法自弊啊。最终,他还是离开秦国潜逃到魏国,但魏国拒收他。

商鞅本想再逃到别的国家,正如现代人所设想,无论再去哪个国家,他都可能重新执掌权柄,不会车裂而死。不过,他竟被魏国强行送回秦国。商鞅回秦后潜逃到封地,发动部属攻打郑国谋求生路,秦国出兵把他杀死在郑国黾池,随后被车裂并诛族。

5、魏国推一把,商鞅必死

《战国策》载,秦孝公死前曾传位于商鞅,商鞅推辞不受,随后秦惠文王继位。早年结怨于太子并有先君传位,成熟的政治家应早做打算了,但商鞅直到被告谋反才跑。跑就跑吧,还选择去魏国,也正是魏国把他推向死地。那么,魏国为啥要这样做?

原来,商鞅为秦相时曾率军攻打魏国。魏公子卬领兵迎击。两军相对,商鞅给公子卬写信套近乎,称咱俩这么熟悉,怎么忍心相互攻打,订个盟约,喝几杯各自撤兵吧。

结果两军会盟中,商鞅设伏兵突袭俘虏公子卬,再起兵把魏军打得大败,押着公子卬班师回朝。魏惠王随后被迫割让河西给秦国,同时迁都大梁。这样的仇不报,也太不魏国了。魏国关键时刻推了这么一把,商鞅不死也难。

秦惠文王杀商鞅,并非单纯因当太子时的结怨,更重要的是这样一名权臣,功高到让先君传位的地步,不除掉了政权不稳。商鞅不懂自保,在贵族中口碑极差,不除掉的话,王族势力不稳。所以,商鞅只好成为新君继位后的祭旗牺牲品。


昀茼


秦孝公死后,商鞅一开始逃到了魏国境内,他希望魏国能够收留他,可惜当时的魏国人一方面惧怕秦国的强大;另一方面又痛恨商鞅对魏国造成的伤害,所以把他撵回了秦国。商鞅没有办法,只能回到自己的封地调动军队攻打郑国,想谋一个出路,可惜被赶来的秦军杀掉。

其实商鞅算是归宿比较好的了,在商鞅之前吴起的楚国变法,楚悼王刚死,贵族们就等不及拿起武器冲入都城将吴起杀死。商鞅毕竟还有机会逃往外国,而且有时间回封地调动军队。所以,商鞅是有足够的时间逃走的。

山东六国有能力收留商鞅,又不会被秦国攻打的只有三个国家:楚国、齐国和燕国。楚国、齐国是当时和秦国齐名的大国;燕国是距离秦国最远的一个大国,位置偏僻,秦国不可能劳师远征。

可惜这三个国家,商鞅都去不了,因为这些国家的贵族是眼睁睁的看着商鞅剥夺了秦国贵族的利益。他们可不希望商鞅来到自己的国家。所以我认为齐国、楚国和燕国也是不会接纳商鞅的!

那么,商鞅当时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真的走投无路了吗?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他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去。那就是正处于闭关锁国状态下的越国。越王勾践在徐州会盟之后,就逐渐和中原各国断了联系,尤其是当他向西进攻楚国,又被打败之后,就更加的保守。所以进入战国时期后,越国并没有参与到战国各大强国之间的争霸。

越国的这种状态,让他变成了一个虽然庞大却没有存在感的国家。几乎就在秦孝王去世的前后,越国迎来了他们最后一位国君,越王无疆。

越王无疆当上国君之后,一直希望能够和中原各国争霸,重新取得越王勾践那样的成绩。所以,假如当时商鞅能够来到越国求见拥有雄心壮志而又对国际局势不了解的越王无疆,很可能会得到重用!

商鞅会见秦孝公的时候,呈上了三个图强的方法,这三个方法分别能称霸诸侯、称王天下和统一天下。秦孝公当时选的是统一天下的法制。这如同一剂猛药,振奋秦国的时候,也伤害了贵族的利益。

越王无疆这个人没那么大野心,他只想称霸诸侯。可以选择商鞅所设计的最简单的法制。这样既不会伤害贵族又能提高越国的国力,可以说是两全其美。而越国在今天的长三角地区,距离秦国遥远,秦国只能干瞪眼没办法。

所以,越国是商鞅唯一能去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