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的太子朱高炽是个扶不起来的人?历史上真是这样的吗?

Xsweet,Jk


太子朱高炽是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一边是好勇斗狠的兄弟,一边是性情多疑的父亲,他都能够应付自如,虽然外人眼里面的他是懦弱不堪,其实那只是他的保护色而已。

永乐大帝喜好御驾亲征,可是朝中大事也不能撒手不管,所以太子理所当然成了监国。身形肥胖的朱高炽,本来身体就不是很好,可是依然在监国这个岗位上倾注了所有的精力。

当了22年监国太子的朱高炽,就是大明王朝隐形的皇帝。国家在他的治理之下,也是发展的欣欣向荣,所以说他是一个优秀的太子,将来更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生于皇家,逃脱不了权利的争斗,老二汉王野心勃勃,一门心思就是造反当皇帝。老三墙头草一个,总是喜欢煽风点火。兄弟们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朱高炽即使是徐皇后与朱棣的嫡长子,可是不管是从外在形象,还是内在性格都与朱棣相距甚远,所以皇帝不喜欢这位大儿子。

要废除太子,朱棣以前就这么干过,不过因为是徐皇后与文武大臣极力反对,所以没有做成型。做皇帝也是太多身不由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

一切因为汉王的刚愎自用,偷鸡不成蚀把米,太子之位没抢被到了。太子战战兢兢,可是汉王并不有所收敛,就这样隔三差五找点太子的麻烦。

对于朱高炽来说,汉王的捣乱,并未真正威胁到太子之位。对于宅心仁厚的太子哥,老二老三并不感谢,反而变本加厉,越来越过份,可是太子始终都是笑呵呵得见着拆着。所以说这个太子并非一个无能之辈,他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


剧来叨


《大明风华》剧中朱高炽明明是太子,却表现的非常的窝囊,总是被弟弟“欺负”,在父亲朱棣面前,更是怕得连话都说不清楚,表现的十分委屈,总是靠儿子朱瞻基替他解围,导致连朱瞻基都有些轻视他了。

剧中的朱高炽是一个胖胖的形象,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在雄才大略的朱棣面前,朱高炽总是表现的非常懦弱和委屈,比如剧中有这么一段,朱棣亲征,让朱高炽监国,结果朱棣回来就要看朱高炽在监国期间的奏折,朱高炽委屈对儿子哭道:“我监国已经累成这样了,你爷爷还是不相信我。”本就肥胖的他一时间竟站不起来了,被儿子搀起来后,由两名太监架着回屋。

而朱高煦则看起来军功赫赫,盛气凌人,更加衬托的朱高炽懦弱无能,不少不懂历史背景的观众都吐槽,朱棣怎么会选这样一个人,来当自己的继承人。除了朱高炽不是还有朱高煦和朱高燧吗?其实这是大家伙误会朱高炽了,朱高炽并不像他表现的那么懦弱无能,而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历史上的朱高炽喜静厌动,从小接受儒学和武术教育,因为他的儒雅和仁爱深得朱元璋的喜爱。

朱元璋还专门考校过朱高炽,一次是让他检阅军队,结果朱高炽很快就回来了,朱元璋就很奇怪,就问朱高炽怎么这么快,朱高炽就回答,早上士兵要吃早饭,吃完早饭再检阅,我先回来复命;足见朱高炽对仁爱已经刻到了骨子里;还有一次就是让朱高炽审阅官员奏章,朱高炽将奏章按照文武分好类,并做了相应的应答,朱元璋非常的满意,对朱高炽的治国才能非常的赞赏。

而大臣们对于朱高炽也非常的喜欢,因为朱高炽是一个儒雅的人,而且能够听从大臣意见的人,总比一个雄才大略,坚持己见,又喜欢动武的人要更加招文臣的喜欢,朱元璋是这样的人,朱棣也是这样的人,好不容易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是一个儒雅的人,但却死的早,而建文帝又过于循规蹈矩,朱高炽作为太子的出现,在朱棣的高压下,文臣们终于有了盼头。

朱高炽是一个有主见有才能的人。

朱棣在发起靖难之役的时候,命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炽团结北京城的士兵,虽然一直处于劣势,但是朱高炽始终能够稳住军心,并且当李景隆的50万大军攻打北京的时候,朱高炽更是以一己之力坚守城池,李景隆的50万大军愣是没有攻下北京城,北京保卫战的成功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而且在李景隆攻城期间,建文帝曾使用反间计,遣书给朱高炽,许给朱高炽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到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就这份胆识、毅力以及心计,也是朱高煦和朱高燧没法比的。

朱高炽的隐忍是迫不得已,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父亲,不会有一个锋芒毕露的太子,正如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他们在躁动的同时,都没有躲开被废的结局。朱高炽在朱棣面前藏拙,却一边利用朱瞻基和朱棣的关系,以及大臣对自己的支持,再加上嫡长子的位置,最终还是保住了太子的位置,并且登基为帝,虽然在位不到一年,却为仁宣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朱高炽的庙号是明仁宗,中国历史上能够得到仁这个庙号的是屈指可数,而朱高炽则是实至名归。











幻中诗


最近播出的《大明风华》比较火,电视剧反映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天下后,如何治理国家和内政的事情,尤其是处理几位儿子之间争权的故事。但是影视剧毕竟是一种艺术,它在改变的过程中必然会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对历史作了很大的修改,看了几集感觉很多时候是一出喜剧,尤其是朱棣一家子聚在一起的时候。而且里面的台词也是很有意思,在一场对话中,从朱棣儿子口出说出“靖难之役”这四个字,我感觉这应该是后人总结的而不是当事人所起的名字。

《大明风华》中朱棣一家子


至于电视剧中的朱高炽也就是太子,被打造成一个斗嘴皮子、胆小、性格文弱的人,基本上看不出他有什么治国理政的才能,总是唯唯诺诺,在父亲面前大气不敢出,而且总是被老二、老三欺负。历史上的朱高炽应该不会这个样子: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


【1】朱高炽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南下进攻南京时,朱高炽负责燕京的防务工作,建文元年即1399年十一月,朱高炽手下只有1万士兵,朝廷派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攻打燕京,朱高炽桥面地组织了城防,最终挫败了李景隆的一次又一次进攻,确保了燕京的安全,这位父亲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


【2】监国工作做的非常出色。

不管在燕京还是在应天,只要父亲朱棣外出征战,朱高炽都被委任监国,临时负责全国的政务政事,而且在“三杨”的辅佐之下,在他监国期间,各项政事处理的井井有条,成效显著,而且赢得了朝中诸多大臣们的尊敬和认可。曾经朱棣也怀疑过朱高炽在后方不轨,派礼部侍郎胡濙暗中监视太子,叮嘱:人言东宫多失德,汝至京师,可多留数日,试观何如,密奏来!奏字须大,晚至即欲观也。足可见朱棣对太子朱高炽有多么的不放心,而且达到了及来及看,一刻也不耽误,他心中那种急切想知道太子表现如何的从他的话语中一览无余。而胡濙通过暗中观察太子的所作所为,也被太子的老实折服: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


【3】当政期间政绩卓然。

永乐二十二年即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北征返回北京的途中病逝,八月二十五太子朱高炽才得知父亲驾崩,九月七日朱高炽正式登极视为洪熙帝明仁宗。因为他的性格与父亲朱棣截然不同,他登极后,重用“三杨”即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减赋税、收开支。赦免罪臣和平反冤案等等,开启了“仁宣之治”。

《大明风华》剧照


而之所以给我们的感觉朱高炽没有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关键在于他当政时间短,从1424年九月七日登极,到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驾崩,前后当皇帝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在位短短的十个月的时间,即便再有多大的报复,有多少的治国良策,有多么的亲政廉政,都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展现出多么明显的效果,所以好像没有多么大的存在感,但这并不能泯灭他对明朝发展的贡献,他也为自己的儿子朱瞻基继位后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所以他和其子朱瞻基期间的统治史称“仁宣之治”,这就是对其能力的充分肯定。



不是。历史上的朱高炽是明朝评价很高的皇帝,庙号“仁”可不是随便得来的。 据史料记载,一次,朱元璋派朱高炽在破晓时去检阅军队,朱高炽回来报告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他解释说,清晨太冷,检阅应等到士兵们吃完早餐以后。另一次,朱元璋要他审阅几份官员的奏章。他有条不紊地把文武两类分开,并相应地作了报告。明太祖朱元璋不断地被他的文才和行政能力所打动。 朱棣起兵靖难时,命朱高炽留守北平。朱高炽率领守城官兵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平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战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战争中最耀眼的一笔。在此期间,建文帝还曾经遣书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离间他们父子。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到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朱棣当上皇帝后,经常御驾亲征打仗,期间都是由太子朱高炽监国,前后共六次。长时间的监国为朱高炽积累了大量治国经验,从他登基以后的治国表现也可以看得出。他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永乐帝开始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读书人的待遇比洪武、永乐两朝要好。 因此,朱高炽并非扶不起的阿斗,而是一位开明的皇帝。


半释半道半俗人


此剧还是比较客观的反应出靖难后的史实,朱高炽在剧中表现出的也非扶不起来,而是大智若愚的形象。历史上的朱高炽虽然只当了10个月的皇帝,但朱棣常年征战在外,朱高炽监国为自己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础,在即位后能够很快的改变朱棣的施政措施,为“仁宣之治”的开创奠定了基础,因此也获得了比较高的历史评价。至于两位弟弟夺嫡带来的胁迫,朱高炽都是以示弱应对,反而令朱棣对其更为放心,在成功即位之后,对两位弟弟也是不予追究,并善待二者的后人,显得非常仁厚。

虎父无犬子

朱棣一共有四个儿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老四朱高爔,其中前三子都是徐皇后所生嫡子,老四生母未有记载,而且幼年早夭,所以朱棣打天下的时候,儿子里就只有三位能帮上忙的。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明史.本纪第八.仁宗》

朱棣的三个儿子也各有特点,老大朱高炽喜文不喜武,这一点虽然与朱棣不同,但正好对老爷子形成有效互补,所以在朱棣起兵之后,朱高炽就留守北京监理政务。这可能与历史上记载的朱高炽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有关,毕竟上战场是个体力活,剧中的人物也是较为准确的反应了朱高炽的形象。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开始造反,时至十一月,李景隆的平叛大军就将北京城围住,据传是带了五十万明军,而留守的朱高炽以一万士兵组织城防,最终赢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这对于朱棣的造反事业帮助很大。这个事件中,后世往往评价的是李景隆无能,以及徐皇后的将门虎女,却没怎么在意朱高炽的个人能力,我倒认为此事反应了朱棣留朱高炽在北京是明智的,朱高炽应当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且极其善于理政,加之身体缺陷,留北京城能够发挥出更大作用。当然,朱高炽是朱元璋钦定的燕王世子,朱棣此举也有可能是为造反失败留条后路,至少不能落得个断子绝孙。

老二朱高煦与大哥不同,他喜武不喜文,因此历史上记载朱元璋很不喜欢他,但话说回来燕王是“九塞亲王”之一,肩负镇边重任,有个喜武的孙子应当是值得高兴的,所以这个说法可能有抹黑之意。而且建文帝即位时,朱高煦与大哥一起进京“学习”,实际上是聚拢到建文帝身边为质的,若非朱高煦耍混,把舅舅徐辉祖灌醉后偷了马匹带大哥逃跑,可能朱棣造反前还得思虑一番。且在靖难过程中,朱高煦常做军中先锋,屡次将老爷子从乱军中救出来,可谓是战功赫赫。也正是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南军击败,朱高煦赶来救援时,朱棣对他说“勉之!世子多疾。”明摆着给朱高煦画大饼,剧中也屡次提到此事,只是朱棣打死都不再认账,也着实委屈了拼命厮杀的二公子。

老三朱高燧是个文不如大哥,武不如二哥的万金油,但他的优点是善于夹缝中求生存,是个会玩人际关系的投机主义者。特别是在夺嫡之争中,总是能够权衡利弊,与老二或近或远,等待机会爆发。由前文可知,朱棣一共四个儿子,老四早夭,老三就成了幼子,所以也成为朱棣最疼爱的儿子。在靖难之役后,朱棣入驻南京,朱高炽与朱高煦皆奉命在朝辅佐,而独留朱高燧督建北京紫禁城,所以说富得流油的不一定是朱高煦,朱高燧才是闷声发大财的主。与此同时,朱棣亲信司礼监秉笔太监黄俨与朱高燧关系非常好,为他打下近水楼台的政治基础,并随之获得圣意,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护卫军,如果说造反,朱高燧也算是有钱有势的。

朱高炽的大智若愚

首先来看看朱高炽的城府,靖难之初,朱高炽坚守北京城,建文帝是以离间计劝降朱高炽,这让朱高燧的死党黄俨抓住了机会,他将此事秘奏给朱棣,称世子与建文帝勾结。朱高炽的做法则是将建文帝劝降信原封不动的递交给老爷子,拆都未拆,这个事情显得朱高炽老实巴交,却也堵住了黄俨的嘴,安了朱棣的心。但若照现在看来,真是老实巴交的人,怎么会不拆开写给自己的信呢?若非细思极恐,又怎能猜到书信内容以及处理方式呢?

再说夺嫡之争,朱高炽是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朱元璋立为燕王世子,是名正言顺的朱棣继承人,名正指朱元璋册立,言顺是指朱高炽嫡长子的身份,从理和制上都确保了他的合法地位。所以朱高炽在朱棣时期只要没有重大过错,就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因此朱高炽一生求稳就显得有些“懦弱”,这个稳也最能体现在二弟、三弟诋毁陷害太子的时候。

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朱高煦则被立为汉王,藩国云南,可他迟迟不肯就藩。当时拥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大才子解缙说过“好圣孙”,一语道破朱棣非常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这也是朱高炽被立太子的重要原因。可朱高煦偏偏就不信邪,将解缙等太子亲信诟陷遭贬,后被杀害,且私养死士培植势力。这些在剧中都有体现,且剧中的老二代替太子监国也由史实杜撰而来,事情是永乐十二年(1414年)九月,朱棣征蒙后返京,朱高煦诽谤大哥监国失职,因而被朱棣申斥,但令老二代替老大监国一事,并未记载。

“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成祖以为类己,高煦亦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多不法。”——《明史.朱高煦传》

朱高炽面对老二的种种陷害一直让步,朱棣无论如何训斥朱高炽,他都能逆来顺受,听从安排,做的朱棣挑不出来一点毛病。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月,朱棣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成天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痛斥一番后剥夺冠服,囚禁在西华门内,并准备废为庶人。这时候朱高炽表现出超高情商,他为二弟极力求情,这既维护了皇家的颜面,也给了朱棣台阶,还印证了他仁厚的口碑。这种情况下,朱棣削去朱高煦培植多年的两护卫营,亲信幕僚诛杀殆尽,并于次年勒令前往山东就藩,二弟至此失去了夺嫡希望。可以说朱高炽是以退为进,这一点非常迎合朱棣的思想,朱棣自己造反出身,越是尚武的儿子,越是像自己,那么也就越容易造反,朱高炽的退让隐忍让朱棣看到未来不再腥风血雨,这才是他造反之后最想看到的结局,朱高炽懦弱在表面,心中城府可见一斑。

朱高燧与二哥不同,且在永乐二年受封赵王以后便居于北京,至于剧中在南京统领警衣卫纯属杜撰。但在史料记载中,赵王每逢入京朝拜的时候,都会附和大哥诋毁太子,这可能就是在权衡太子与汉王之间的实力,两虎相争助其弱者,这才会势均力敌,并不是二者在军中摸爬滚打的感情至深。而朱高炽的对策依旧是以德报怨,永乐七年的时候,朱高燧也是违法乱纪的事干多了,朱棣剥夺其官服,欲贬为庶人,又是朱高炽好言相劝才缓解尴尬局面。两个儿子都违法乱纪,唯有朱高炽遵纪守法,以身作则,并将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在朱棣碍于君主形象,对儿子处罚过重时,又是朱高炽以太子身份解围,台阶给的恰到好处,彰显人主格局,对比之间也就更倾向于朱高炽继承大统了。

为政举措

“刑者所以禁暴止邪,导民于善,非务诛杀也。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朕深悯之。”——《明史.本纪第八.仁宗》

朱高炽真正能够继承大统,其实更多的是靠治国理政的能力,朱棣一生征战四方,出京时皆是留朱高炽监国。朱高煦常以唐太宗自比,那么也就认为大哥是李建成,历史上的李建成也是监国有方,被认为是可以担当大任的太子,但朱高煦却没有李世民的能力,朱棣也不是李渊,终究还是朱高炽接了老爷子的班。并在接任大统之后,以监国时奠定的政治基础,施行了较为开明的统治政策。最能赢的天下人心的就是为靖难时的建文官员及后人平反,流放奴儿干都司的亲属皆得以返回原籍,方孝孺的诛灭十族惨案就是此时得以昭雪。也是通过这些平反,朱高炽推行法制改革,施行仁政,引导人民从善。

而朱棣皇帝曾留下的不合理政策,或者铺张浪费之举都被叫停,如郑和下西洋、云南等地采办黄金、珍珠等事项。对于内阁的改组上,朱高炽重用翰林学士,将单纯的文官议政模式更改为决议模式,大大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这在后来整个明朝得以沿用。人才选拔方面,由于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导致文官科举中入仕的南方人居多,为了达到人才均衡,规定了北方人必须占全部进士的四成,这个政策经稍加修改,在明、清两朝一直贯彻执行。民生方面,山泽为皇室财税来源,朱高炽为了减轻国家税收负担,将皇家山泽开放给灾区人民使用,并对流民进行妥善安置,通过免税政策吸引流民回归家乡从事生产,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先帝友爱二叔甚。汉王自绝于天,朕不敢赦。赵王反形未著,朕不忍负先帝也。”——朱瞻基

朱高炽在即位后依旧保持着仁厚的作风。朱高煦就藩以后一直企图叛乱,特别在朱棣驾崩的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叛乱举动暴露之后,朱高炽召二弟入京,大肆增俸加赏,以加安抚,并封其长子为世子,其余儿子皆封郡王。朱高燧则在永乐二十一年就得到朱棣病重的消息,于是密谋毒杀朱棣,起草矫诏传位于自己,最终因被告发而失败,又是朱高炽好言相劝才保住性命,在朱高炽即位以后也是封赏颇厚。朱瞻基即位以后对两位叔叔依旧宽厚,按照朱瞻基的话说就是受父亲影响,而朱高煦再度反叛后,朱瞻基御驾亲征,抓了二叔。在监狱探视二叔时,被其故意绊倒,朱瞻基忍无可忍,将朱高煦扣进三百斤的铜缸里,周围点上木炭,活活将二叔烤死,然后将其儿子全部杀死,若该剧以史实进行,那么结局就应该是这样。三叔朱高燧则只被削了卫兵营,宣德六年善终。

综上,朱高炽无论是当世子、太子还是当皇帝的时候,都将自己的工作本本分分的完成,当世子的时候是朱棣最赖以信任的守业者,当太子的时候是朱棣最默契的配合者,当皇帝的时候是大明王朝合格的统治者。而且在这些经历中,朱高炽表现的虽憨厚,但内心绝非那么简单,所有事情处理的都相当老辣,所以扶不起一说并不成立。

参考资料:《明史》、《明仁宗实录》、《明通鉴》


棍哥观史


历史上确有朱高炽这个人,他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朱元璋的孙子,明朝第四位皇帝。

不知亲们发现了没有?朱元璋的子孙名字都是根据五行相生而起的。

相传朱元璋属水命,根据“五行相生”——水生木的道理,朱元璋儿子的名字都带木字旁。

比如朱元璋的长子叫朱标、四子叫朱棣……

到了孙辈,根据五行相生——木生火的道理,孙辈的名字都带火字旁。比如朱标的儿子叫朱允炆,朱棣的长子叫朱高炽,次子叫朱高煦、三子叫朱高燧。(煦是温暖的意思)

(朱元璋)

到了朱高炽这辈,根据五行相生——火生土的道理,朱高炽的儿子就叫朱瞻基,以此类推。(大家可查一下明朝皇帝顺序)

明白了这一点,大明皇帝的顺序很容易记住。

(回到正题),朱高炽(1378~1425)的母亲徐氏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女儿,亲们请记住,凡是当皇帝的都有一个出生时天有异象的故事。

据说朱高炽出生时满屋红光,宫中以为着火了,这正暗合了“炽”热的意思,摆明是上天恩赐的龙种。

不管史书如何记述,但有一点就是朱高炽少年时身体很胖,形象大打折扣,走路都要由人搀扶。这就造成了朱高炽喜静不喜动的性格,反过来又助长了他的长膘。

(朱高炽剧中形象)

有道是“隔辈亲”,尽管很胖,但爷爷朱元璋很喜欢,认为这是福相,在他17岁时被爷爷立为了世子。

朱高炽很受爷爷的喜欢,另一方面是他文采出众,儒家文化功底深厚。

然而这种爱很快消失了,在他20岁时爷爷朱元璋去世了。

爷爷的死引起了一系列的动荡,最大的事件就是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

所谓的“靖难之役”是指朱棣要推翻侄子朱允炆的统治,夺取皇权。

朱棣的封地在今北京,朱棣要带兵远征南京,北京就让长子朱高炽留守,此时21岁的朱高炽表现很勇敢,带领京城一万人马,击退了李景隆的30万大军多次进攻,为老爸守住了根据地。

(朱高炽)

经过四年的死磕,朱棣最终赶跑了朱允炆,夺取了大明江山,朱棣就是历史上的明成祖。

朱棣称帝后,立时年26岁的朱高炽为皇太子,由此奠定了朱高炽接班人的位置。

我们都知道朱棣是个军事家,一生南征北战开创了永乐盛世。由于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因此大多数留守后方。

他的两个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经常随父出征,朱棣很喜欢这两个小哥俩。

尤其是次子朱高煦长得和行为类父,朱棣看到老二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由此经常鼓励老二:“小子,好好干,你大哥身体不好,我看好你,将来江山还不是你的吗?”

(朱高煦)

朱棣的话无意中让老二有了野心,于是他处处为难老大,并且想法设法诬陷大哥。但朱高炽往往以柔克刚,以仁慈对待弟弟,加上大臣们都拥护老大,老二所有的组合拳都被老大无声无息的消弭,这就是仁者无敌的具体表现。

老二最终输的底裤都没了,朱棣在群臣劝说下幡然悔悟,认识到了“废长立幼”的危害性,于是强令老二迁居封地。意思是把老二赶出了权利中心。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二被驱赶,老三却野心依旧,他常说:“不想做皇帝的不是好将领”。

机会终于来了,老三乘老爸朱棣生病时,预谋发动政变杀死老爸,然后矫诏称帝。

结果还没动手就被手下告密了,朱棣一怒之下要处死老三,幸得老大跪求父亲放过弟弟,朱棣这才放了老三。

(朱棣)

讲真老三不死应该感谢大哥,但他没有感恩之心,这为以后老大称帝埋下了隐患。

到后来老三一直暗地里使绊子,幸亏朱高炽生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朱瞻基,朱瞻基深受爷爷朱棣的喜欢,无形之中,朱瞻基巩固了老爸的太子之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朱棣一生戎马,最终死在了征战路上。

当时随军的大臣为了防止老二、老三抢班夺权,封锁朱棣去世的消息,秘不发丧安全回到了京城,在群臣拥护者下,46岁的朱高炽登基即位。(有时仁慈留祸害,如果朱高炽冷酷无情,估计也就没有秘不发丧这回事了)

朱高炽总算平稳过渡接过了皇权,然而由于身体的原因,称帝不到一年后就去世了。

有人说是突发心脏病而死,有人说是纵欲过度而死,总之是暴猝,享年47岁。

(朱高炽)

综上所述,历史上朱高炽并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我没看过电视剧《大明风华》,因此不知道剧中朱高炽的表现。

朱明王朝向来喜欢五行之说,而朱高炽恰恰领悟到了精髓,他就像看似柔弱的水,最终克制了汹汹的烈火。

朱元璋、朱棣和两个弟弟,无疑都是烈火,朱高炽用他宽广的胸怀,用仁慈把所有进攻消弭于无形。

有时包容和忍让不代表是懦弱,更不代表是阿斗,你说是不?


秉烛读春秋


最近《大明风华》正在热播,风头直追《庆余年》,剧中的朱棣三个儿子也非常的有趣,一下子将人带入到了政斗的旋涡,原来明朝永乐帝时期的夺嫡之争不输于清朝康熙帝时期。朱高炽明明是太子,却表现的非常的窝囊,总是被弟弟“欺负”,在父亲朱棣面前,更是怕得连话都说不清楚,表现的十分委屈,总是靠儿子朱瞻基替他解围,导致连朱瞻基都有些轻视他了。

剧中的朱高炽是一个胖胖的形象,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在雄才大略的朱棣面前,朱高炽总是表现的非常懦弱和委屈,比如剧中有这么一段,朱棣亲征,让朱高炽监国,结果朱棣回来就要看朱高炽在监国期间的奏折,朱高炽委屈对儿子哭道:“我监国已经累成这样了,你爷爷还是不相信我。”本就肥胖的他一时间竟站不起来了,被儿子搀起来后,由两名太监架着回屋。

而朱高煦则看起来军功赫赫,盛气凌人,更加衬托的朱高炽懦弱无能,不少不懂历史背景的观众都吐槽,朱棣怎么会选这样一个人,来当自己的继承人。除了朱高炽不是还有朱高煦和朱高燧吗?其实这是大家伙误会朱高炽了,朱高炽并不像他表现的那么懦弱无能,而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历史上的朱高炽喜静厌动,深得大臣和朱元璋的喜欢

其实,《大明风华》还原的朱高炽还是很不错的,在加上老戏骨梁冠华的演绎,把朱高炽演绎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朱高炽是朱棣在当燕王的时候出生的,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在洪武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立为世子,朱高炽从小接受儒学和武术教育,因为他的儒雅和仁爱深得朱元璋的喜爱。

朱元璋还专门考校过朱高炽,一次是让他检阅军队,结果朱高炽很快就回来了,朱元璋就很奇怪,就问朱高炽怎么这么快,朱高炽就回答,早上士兵要吃早饭,吃完早饭再检阅,我先回来复命;足见朱高炽对仁爱已经刻到了骨子里;还有一次就是住院让让朱高炽审阅官员奏章,朱高炽将奏章按照文武分好类,并做了相应的应答,朱元璋非常的满意,对朱高炽的治国才能非常的赞赏。

而大臣们对于朱高炽也非常的喜欢,因为朱高炽是一个儒雅的人,而且能够听从大臣意见的人,总比一个雄才大略,坚持己见,又喜欢动武的人要更加招文臣的喜欢,朱元璋是这样的人,朱棣也是这样的人,好不容易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是一个儒雅的人,但却死的早,而建文帝又过于循规蹈矩,朱高炽作为太子的出现,在朱棣的高压下,文臣们终于有了盼头。

朱高炽表现的委屈、窝囊,但却是一个有主见有才能的人

朱高炽之所以在电视剧中表现的这么窝囊,实在是因为形式不同了,当时作为燕王世子的时候,朱棣虽然对朱高炽不喜欢,但是也没有要把朱高炽世子的位置废掉,而且这个世子的名号还是朱元璋钦点的,朱高燧和朱高煦虽然也眼馋世子的位置,但毕竟不是太子。

朱棣在发起靖难之役的时候,命朱高炽留守北京。朱高炽团结北京城的士兵,虽然一直处于劣势,但是朱高炽始终能够稳住军心,并且当李景隆的50万大军攻打北京的时候,朱高炽更是以一己之力坚守城池,李景隆的50万大军愣是没有攻下北京城,北京保卫战的成功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而且在李景隆攻城期间,建文帝曾使用反间计,遣书给朱高炽,许给朱高炽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朱高炽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原封未动地送到朱棣面前,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就这份胆识、毅力以及心计,也是朱高煦和朱高炽没法比的。

而剧中的时间是朱棣已经登上了皇位,朱高炽依然是世子,而朱高煦是跟随朱棣参加靖难之役的,对于性格颇像自己的朱高煦非常喜欢,还曾经许诺立朱高煦为太子,天下大定以后,朱棣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十分的犹豫,他认为朱高炽过于仁弱,会被大臣们胁迫,但朱高炽作为嫡长子,在靖难之役之中也是有功的,朱棣很是为难,而这关键的人物就是朱瞻基

永乐二年,朱棣在决定立太子的时候,曾经咨询过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大儒解缙的意见时,解缙所说的“世子(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但这并不是朱棣想要的答案,朱棣随后补上的“好圣孙”三个字却发挥了关键作用,朱棣是非常喜欢自己的孙子朱瞻基的,《大明风华》的剧情也说明了这一切,朱棣对于朱瞻基还是另眼相看的。

事实也是如此,朱高炽的隐忍是迫不得已,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父亲,不会有一个锋芒毕露的太子,正如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他们在躁动的同时,都没有躲开被废的结局。朱高炽在朱棣面前藏拙,却一边利用朱瞻基和朱棣的关系,以及大臣对自己的支持,再加上嫡长子的位置,最终还是保住了太子的位置,并且登基为帝,虽然在位不到一年,却为仁宣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朱高炽的庙号是明仁宗,中国历史上能够得到仁这个庙号的是屈指可数,而朱高炽则是实至名归!


致青春剧场


《大明风华》开播后,势头很猛,多次制造了话题,并且让朱家父子的日常频繁上热搜。如果说,王学圻前辈饰演的朱棣疑心很重,汤唯饰演的孙若微失了少女感,朱亚文饰演的朱瞻基像是东厂里出来的,那只有梁冠华饰演的太子朱高炽才是最接地气的一个角色。

《大明风华》改编自莲静竹衣的小说《六朝纪事》,主要讲述了孙若微历经五帝六朝的故事。要说剧中的精彩之处,朱家的男人们各个都是亮点,性格也各不相同。皇帝朱棣心机很深,汉王野心很大,赵王心里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太孙朱瞻基心地善良,而太子既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唯唯诺诺,也是朱家男人中看似最窝囊的一个。

朱棣夺帝后,江山扩大了,但他仍然不开心。他想要世人对他的评价完美一些,他也害怕自己的孩子们会因帝王之位而兄弟残杀。他让自己的孩子们起誓,结果汉王篡位的野心只增不减。最新的剧情中,汉王得宠,处理后宫事宜,太子成为不待见的儿子。

太孙朱瞻基看不惯自己的父亲,他质问父亲为何不能挺直腰板做人。朱高炽告诉自己的儿子,他处理政务的时候发觉了最可怕的是人心。朱棣心思不可猜测,想要保命,他只能唯唯诺诺。朱瞻基也就理解了自己的父亲,对父亲有了一丝同情和敬重。

朱棣不希望历史重演,但也不能纵容汉王的野心变大,吞了老子的江山。朱棣更倾向于太子朱高炽,朱高炽看似笨拙,野心不大,宅心仁厚,会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这就让一心称帝的汉王心中不满,他跟随父亲征战多年,论军事才能他都比太子强出百倍,为何他只能做一个小小的王?

汉王养了反贼刺杀朱棣,还把屎帽子扣在朱高炽的头上,一向唯唯诺诺的太子更加的手足无措了。汉王诬陷打压太子的戏码越来越重,朱棣貌似也倾向于汉王,收了太子批阅奏折的权力,把这一切事宜交给汉王打理。汉王趁热打铁,更是对太子苛刻,多次在朱棣面前告状。汉王的这一举动,明眼人看来,是为篡夺王位打基础,只要绊倒了太子,他大有翻身的机会。

太子朱高炽不会变成汉王案板上的鱼肉,明哲保身,他最会在朱棣的刀刃下活命了。朱棣不会对太子怎么样的,因为在他眼里,太子是最有情有义的儿子了。朱高炽能在朱棣身边混得没少一根汗毛,全凭自己的大智若愚。

在小影看来,朱高炽多次能化险为夷,多亏了自己的儿子朱瞻基,儿子才是他最大的贵人。朱棣最疼爱的不是三个儿子,而是自己的太孙朱瞻基。朱瞻基从小被朱棣钦点老师教学问,还时常让他替自己办私事,连金牌都给予他。甚至在难以启齿的男女之事,朱棣都让太孙帮忙找药。

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皇长孙朱瞻基出生之际,他做了一个梦,父亲朱元璋托梦给他:“传之子孙,永世其昌”。随后,皇太孙出生了。也可能是这个梦,朱棣对太孙朱瞻基用心培养,朱棣对太孙的宠爱,被自己的儿子汉王赵王都羡慕嫉妒恨。

都说母凭子贵,太子朱高炽却是父凭子贵,看来朱高炽的太子之位要牢固,就得靠儿子朱瞻基了,爷爷越爱他,父亲越有安全感。


影视口碑榜


《大明风华》中的梁冠华饰演的皇太子朱高炽看起来是个扶不起的太子,表面软弱,实际上是个相当有本事的人,单从他在朱棣一朝做了二十一年的太子,在朱棣的猜忌下和两个兄弟的全力攻击下能挺到最后就知道不简单,虽然有文官们的力挺和儿子朱瞻基的一部分功劳,但也不可否认朱高炽在政治斗争中的敏感和小心谨慎。

在《明史》的记载中,朱高炽的优点是很多的,德行首先是不错的,早在还是燕王世子的时候,就被朱元璋称之为:“孙有君人之识矣。”。

靖难之役时,他受命守卫朱棣的老巢北平,曾经以区区万余守军抗住了建文帝派来的五十多万大军的全力攻打,帮助朱棣守住了唯一的根基之地,这个功劳并不比他后来的主要竞争对手朱高煦随朱棣直接上前线的军功小。

朱高炽在做皇太子的时候,因为父亲朱棣常常在外征战,多次把大军后勤和朝廷内政全部都交给他这个太子,他在背后有觊觎皇位的兄弟们的掣肘和纠缠下,依然把事务处理的仅仅有条,《明史》记载:

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

他多次受命监国,都给在外的朱棣解决掉不少后顾之忧,可见,朱高炽理政的本事也是不差的。

朱高炽知道父亲朱棣不待见自己,他一没有抱怨(可能会有,也许隐藏的很好),二没有指望真的依靠文官集团和皇太孙朱瞻基的保护来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他始终只做好一件事,即:

“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其他也”

让不喜欢自己的朱棣找不到发泄或者废立的借口,面对朱棣这种强势的帝王,他的软磨功夫很明显是有效果的,不管他是真孝顺,还是演给朱棣看,目的达到就行,而且远比兄弟朱高煦争来争去,最后争到让朱棣厌烦的做法更高明。

朱高炽虽然最后在皇帝的位置上只待了几个月,可却给自己挣来了一个“仁宗”的谥号,要是扶不起来的人,骄傲的文官士大夫们是不会给这种美谥的,所以,别看朱高炽胖,他胖的有本事。


九头鸟漫谈文史


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中虽然朱高炽看着像是一个扶不起来的人,但历史上他实际并不差算是一位有能力的君主,所以被称为明仁宗

,历史中的朱高炽出身不俗但是从成为太子到登上皇位却颇为曲折,不仅经历了自己亲兄弟的算计,甚至于父亲朱棣也对他的太子身份犹豫不决,经历过六次监国之后登上了皇位,可以说历经艰辛,仅仅在位九个月就去世了,但他在位期间做的贡献却为明朝开创盛世局面打下了基础。

朱高炽即位时面临的问题

朱高炽在登上皇位后大明朝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朱棣在位期间崇尚武力,虽说保障明朝的安全,但是却让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当时明朝初建,元朝势力退居到北部蒙古地区,为了解除威胁,朱棣前后发动五次北征战争,虽说打击了敌方势力,但是也激化了国内矛盾。

第二个是朱棣派遣郑和六下西洋弘扬中国文化,但却造成了强大的经济负担。明朝的下西洋和西方国家不一样,不是进行正常的商业贸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所以几乎都是做的赔钱的事情,最终处于亏损状态。

第三个是朱棣在位期间曾经大兴土木,修建了不少工程,虽说功在千秋,但是弊在当代,老百姓身上的负担是极重的,很多人忍受不了开始发动起义。

对于朱高炽来说,朱棣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明朝的发展进行的,但是暴露出来的弊端却是他继位时候需要解决的事情。

朱高炽在位时施行的政策

朱高炽虽然在位时期短,但因为从小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不同于自己的父亲崇尚武力,他渴望施行仁政,所以面对朱棣留下的问题,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缓和矛盾。

第一点就是调整了明朝和蒙古之间的关系,朱棣在位时期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明朝和蒙古关系紧张,爆发了多次战争,战争的结果对双方都是一种伤害,所以朱高炽上位后放弃武力讨伐,转变为和蒙古进行互市和朝贡,这样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然对蒙古也没有放松警惕,进一步加强了北部边防建设,以此来巩固明朝边境的安定。

第二点是重视北部边防的调整政策,对北部的军镇采取特殊的政策方式,比如颁发将印给镇守总兵,对北边防务进行督察,让整个北边的军镇管理模式更加有序化,奠定了明朝军镇发展模式的基础。

第三点是朝廷内部政策调整,施行仁政,比如释放永乐时期被下狱的一些重臣,同时提拔一部分官员,像杨荣和杨士奇等人,恢复了三公、三孤对明朝官制有深远的影响。废除了下西洋的政策,减轻人民的负担。虽然在位时间短,但是数次下令减免苛捐杂税,重视三农问题。同时还重视对刑法的把控,严格吏治,避免出现冤假错案。

总的来说,朱高炽去世后庙号为明仁宗,这足以看出对他在位功绩的肯定,他的一系列决策让明朝的统治体系更加成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所以真实历史中他并不是扶不起的人,而是一位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