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樊于期为何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他不怕死吗?

徐大聊史


恩义的力量有多么强大,是否足以让人将生死置之度外。

读历史常常会有疑问,是否古代人更能够将生死置之度外。

古代人动不动就拔剑自刎,以死谢罪,难道他们就真的比现代人更加不怕死吗?

二桃杀三士、范式之魂等故事名传千古,展现了了古人的忠孝节义。

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此类故事更是屡见不鲜,可将当时的人对于尊严和荣誉以及道义的重视超过了对生命的重视。

古时的人以尊严和荣誉以及道义为生存于世的支柱,一旦缺失了这些也就无脸再苟活于世了。

荆轲刺秦王室为了报答燕太子丹的恩义,樊於期先出头颅也是为了恩义,恩义的力量竟如此强大,让人视死如归。


先讲讲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东周时齐国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自恃武艺高,功劳大,他们非常骄横,不把别的官员放在眼里,甚至对晏子也不够尊敬。晏子是看在眼里,忧在心里,决心除掉这三人。
晏子让齐景公宣来三位猛将,说要赏赐他们。晏子用两个桃子赏赐三人,以引起三人争斗。公孙接和田开疆先后讲述了自己的功绩而取得两个个桃子。古冶子不服气也讲述了自己的功绩,让两人羞愧无比,于是取得桃子的两人拔剑自刎。古冶子大惊,痛悔自己不仁不义,于是也自刎而死。

可见那时的人对于尊严和荣誉有多么重视,动辄以生命来维护。

再有便是范式之魂的故事:

东汉时一个叫张劭的秀才在上京赶考途中救了一个叫范式的商人一命。两人结为兄弟约定第二年重阳再见。然而范式在经商的繁忙中在重阳之约的的当日才想起。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赶到赴约了,又听闻鬼魂可日行千里,于是便拔刀自刎以求灵魂赴约。

这便是古人对恩义的重视,以生命来守护。


古代人是讲究贵族精神的,对于恩义无比重视。

樊於期为了恩情和天下大义竟牺牲性命献出头颅,其精神无比可贵。

想来任何时代都有人对尊严、荣誉和恩义无比重视,只是古人将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传之后世。

这是古人信仰的价值观,于是他们将践行此类价值观的人极为推崇。

现代也有人为了理想和恩义奋不顾身,只是因为现代人对于生命更加看重。

现代人对于报答恩义的方式和古人不同,不会动辄以牺牲性命为代价。

人们对于恩义的重视从来都没有缺失过,只是不像古人那么极端而已。


天上人间文史鉴


樊於期这个人,之所以能被我们大家记住,主要是因为高一语文课本里的《荆轲刺秦王》一文,内容选自《战国策》。

这篇课文说,公元前233年,秦国将领樊於期,因事触怒秦王政,孤身逃亡燕国,被燕太子丹收留,并被拜燕国大将军,秦王政得知消息后,诛灭了樊於期的父母宗族。

(樊於期剧照)

公元前227年,秦国挟灭赵之威,陈兵燕国南界,准备顺势一举荡平燕国。燕国举国惊恐,太子丹亦恐惧不已,他托人找来刺客荆轲,要他刺杀秦王政。

荆轲说,没有足够分量信物的话,是不可能得到秦王接见的,那样就无法靠近秦王,实行刺杀了。于是,荆轲提议,用秦王憎恨的樊於期的人头,作为信物,再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作为贺礼,想必能得到秦王的亲自召见。

太子丹不忍用樊於期人头,作为敲门礼物,叫荆轲想其他的办法。荆轲只得私下去见樊於期,跟他说明情况,樊於期听到后,痛哭流涕的对荆轲说,只要能报父母宗族被杀之仇,便给你人头,于是樊於期自杀而死。

(太子丹剧照)

看到此处,就有很多朋友有疑惑了,樊於期为何会主动献出自己的人头,难道不怕死吗?

下面,笔者想说说自己的个人想法,但不能作为历史事实。

据《史记》记载,樊於期原本是秦国将军,他初次登场是公元前240年,吕不韦要报五国攻秦之仇,准备攻打山东五国的时候,那是大军出征,吕不韦命令长安君成蟜与樊於期率5万人作为后队。

后队这样安排,可能大有深意啊,成蟜与秦王政是兄弟,曾经也是争夺过王位的人,樊於期也是对吕不韦纳妾盗国的行为极度憎恨,这两人被吕不韦安排在后队,足见猫腻。

因此,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里,就有了这样的猜测:

宾客问吕不韦:“成蟜才17岁,又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怎么能让他领军呢?”吕不韦诡异的笑笑回道:“你懂个啥。”


另一边,成蟜因为啥都不懂,就去找樊於期商议军务,注意了,这时候樊於期并没与成蟜商讨军务,反而屏退所以下人,偷偷的对成蟜说:“现在的大王并不是先王骨肉,公子您才是,那吕不韦叫您独自领一军并没好意,若是大军兵败,公子您则被当成替罪羔羊,再以此除掉您,则吕不韦和他儿子吕政就能窃取嬴氏之国了。”

成蟜听后着急,赶忙问樊於期怎么办。

樊於期立马献上想好的计策,写篇檄文,昭告天下,直接曝光吕不韦与王后赵姬有奸情,且秦王政根本不是嬴氏血脉,而是吕不韦的种,号召秦国子民,立即跟随先王嫡子成蟜起兵,诛灭秦王政及吕氏势力。


(檄文内容)

于是,樊於期外出到处散布檄文,而成蟜则带着5万大军,在屯留反了,王翦、张唐收到消息,急忙回师平叛,诛灭了成蟜。

樊於期鼓动成蟜造反之事,没有暴露。

3年后,公元前237年,秦王政任命樊於期为将,第二年,他被派出攻赵,与王翦、杨端和一起领军。

又4年后,公元前233年,樊於期再次被派出征赵国,这次与他对阵的却是赵国名将李牧,樊於期大败,导致秦军损失惨重,樊於期畏罪不敢回秦国,直接叛逃到燕国,这才被燕国拜为大将军。

以人性的角度,笔者想说,如果樊於期真的不怕死,那么他根本不必逃亡燕国,直接以败军之将回秦国接受惩罚就行了,而且秦王政未必就会因罪而杀了他,因为李信曾经将20万秦军葬送在伐楚之战,也没见被族灭,打败仗没被杀的还有王齮、蒙骜,也没见被怎样。

反常的就是,既然打败仗不会被诛杀甚至被灭族,那为何樊於期会因败仗而畏罪潜逃燕国?

樊於期可能是私人原因,触怒的秦王政,让秦王必杀之而后快,甚至开出赏格高达“金千斤,邑万家”,这个赏格可不得了,跟万户侯差不多了。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於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史记·刺客列传》

(秦王政剧照)

太史公也不确定樊於期为何逃亡燕国,因此用了得罪于秦王,而不是用因触犯秦法的词语。

既然樊於期可以抛下父母妻儿逃亡燕国了,说明他是个怕死的人。如他是个不怕死的,又重情重义的话,怎么会舍得抛下父母妻儿,独自逃生?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樊於期因为私人原因得罪了秦王政,他胆小怕死,所以逃到了燕国,连累父母宗族,皆被秦王政诛灭。

荆轲向怕死的樊於期借人头时,绝对是不肯的,但太子丹的计策必须实行,可由不得樊於期不借,因此,笔者个人按人性猜测,肯定是太子丹与荆轲阴谋弄死了樊於期,对外说是樊於期自杀的,以保存太子丹的名声。



(荆轲刺秦王剧照)

关于荆轲刺秦王这一事,太史公也是照抄《战国策》的内容,但此书原作者不详,原来的书名不确定,成书也并非一时,很多内容甚至荒诞不经,汉朝刘向整理后,才定名为《战国策》。此书中很多内容详细至极,令人怀疑,因为如果不是亲历当事,怎么连对话内容也一清二楚?

所以,樊於期是否真的怕死,各位读者,应该心里有想法了吧。

PS:纳妾盗国,世间有传言,秦王政的母亲赵姬,曾是吕不韦府上歌姬,因为怀孕之后,再送给公子赢异人。

后来,秦国民间一直有流传嬴政是吕不韦的骨肉,这是千古谜案,司马迁特意记载在《史记》里。

PS:杨宽的《战国史》认为樊於期就是桓齮,但理由不充分,故不能证实。


刚日读史


樊於期的故事比较复杂,待笔者细细说来,诸君读后,当知他为什么不惜自己的人头,也要助荆轲刺杀秦王了。

第一,樊於期本是与王翦、蒙骜齐名的秦国大将

据史家考证,樊於期就是秦国大将桓齮。那么,桓齮是什么人呢?他是秦国最高级别的将领之一,曾一度与王翦、蒙骜并驾齐驱。

公元前236年,秦国大举伐赵,秦军兵分三路,三员大将分为是桓齮、王翦、杨端和。此役桓齮表现卓越, 他与杨端和联手攻克赵国军事重镇邺城。两年后(公元前234年),桓齮更是春风得意,出任伐赵远征军总司令,此时他的名望及地位,应该是在王翦之上。桓齮攻打平阳、武城,赵国派扈辄率军前往救援。桓齮围城打援,大破赵军,取得歼敌十万的伟大胜利。如果不是后来败于李牧之手,桓齮完全有理由成为一代名将。

然而,既生瑜,何生亮。李牧的出场,不仅桓齮的胜利如黄梁一梦,更是让他身败名裂。在取得歼灭赵军十万的伟大胜利后,桓齮春风得意,一路向北挺进,进攻赤丽、宜安二城。此时赵国已在生死存亡之秋,赵王不得已之下起用被闲置许久的李牧。遇到李牧,桓齮是倒了八辈子霉。李牧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史记》记:李牧“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

第二,桓齮为什么要逃跑,还要改名换姓?

对于秦军这次惨败,史书未提及伤亡人数。以我的推测,秦军损失不下十万人。

有两个理由:

第一,李牧战后受封赵国的武安君。在此之前,秦国名将白起曾被封为武安君,显然赵国把李牧视为与白起平起并坐的战神。当年李牧歼灭十余万匈奴大军,也没有被封为武安君,可见宜安之战的战绩,绝不逊色于他在北方围歼匈奴之役。

第二,桓齮在这次惨败后,竟然弃军而逃,不敢返回秦国。要知道胜负乃兵家常事,在此之前,秦将胡阳在阏与之战中也败给赵国的赵奢,失败后胡阳并没有逃亡,为什么桓齮要逃亡呢?这只能说明桓齮输得太惨了。在此之前,桓齮曾歼灭十万赵军,如果自己损失在十万之内,也只是输赢相当,并不需要逃跑。可见,这次桓齮损失可能要远超十万人。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军虽然有过几次军事失利,但绝没有一次输得这么惨。而且,此时六国均已衰微,没有哪个国家能与秦国相匹敌,而桓齮却遭此惨败,岂非颜面全无。

桓齮什么要逃亡,这个我们不好说。秦法虽然严厉,但说秦王会因为桓齮的失利而处死他,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当然,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秦国没有这种先例。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桓齮肯定难逃惩罚,起码兵权没了。比如胡阳在阏与之战之后就消声匿迹,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了。对此,桓齮显然是不甘心的,所以他选择逃往东方,希望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不过,桓齮没有想到,他的逃亡,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灭门之祸。

第三,樊於期逃到燕国,为燕太子丹所收容

自宜安战败后,桓齮抛弃军队,独自逃往东方,来到燕国,并改名为“樊於期”。

他为什么选择燕国呢?

几个原因:

第一,燕国邻近赵国,樊於期从赵国向东逃亡,第一站就是燕国了;第二,燕国与赵国是敌人,在此之前,两国已经打了十几年战争,樊於期逃到燕国,不用担心赵国的报复;第三,当时燕国太子丹正在广揽豪杰志士。

樊於期逃到燕国后,就找到燕太子丹,太子丹十分高兴,盛情款待,推为上宾。然而,太子丹的老师鞠武却十分担心,他认为收留樊於期十分不妥,如果秦王得知樊於期逃到燕国,势必要责罪于燕国,那就大祸临头了。于是鞠武便向太子丹建议,不如把樊将军送到匈奴那儿去,以免秦国有攻打燕国的借口。

对于鞠武的建议,太子丹不以为然,他认为:“樊将军穷途末路,前来投奔于我,我怎么能因为秦国的压力而弃他于不顾,把他送到匈奴那儿去呢?老师您还是想想其他的办法吧。”

鞠武答说:“您这是做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往火坑里跳。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却置国家安全于不顾。像秦国这么一个狞猛枭鸷的国家,势必会残暴地报复燕国的。”然而,太子丹仍坚持己见,收留了樊於期。

第四,灭门之祸

樊於期逃到燕国后,自己在秦国的家人却惨遭灭门之祸。

据史记的《刺客列传》所载,樊於期逃亡后,他的父亲及族人都被秦王嬴政下令处死,同时,秦王还高额悬赏樊於期的人头,赏钱是黄金千斤以及封万户侯,可以说是当时最高赏金的一道悬赏令。

为什么秦王嬴政要杀掉樊於期全家,以及悬赏购其人头呢?

这就要说说秦国的法律制度了。

如果樊於期(或桓齮)只是战败而回,被免职是大概率的,被杀是小概率的,其家人连族诛是不会的。秦王嬴政还是比较会用人,擅杀大将的事比较少,后来伐楚大败而回的李信,也没有被杀,甚至还继续留用军中。但是,樊於期一逃亡,性质变了,不仅仅是战败的责任,而是叛国行径。对于叛国者,秦王嬴政就丝毫不手软了。

比如说,公元前239年,秦国发生成蟜叛逃赵国的事件。秦王怎么处理的呢?他马上派大军镇压叛军,不仅杀掉成蟜,“军吏皆斩死”,成蟜的部下军吏全部被斩杀。樊於期吃了大败仗后,畏罪潜逃到东方,在秦王看来,就是叛逃。秦国律法对叛变者处置极为严厉,株连甚众。三族是逃不掉的,就是对叛逃者的父族、母族、妻族都要杀掉。

秦王不仅杀掉樊於期的家人,还高额悬赏其人头,因为樊於期的地位绝非一般。我从各种史料分析,在叛逃之前,樊於期(或桓齮)的地位,是在王翦之上,因为王翦都没当过伐赵远征军的总司令。

第五,樊於期什么要把自己的脑袋借给荆轲?

燕太子丹谋划刺杀秦王,刺客找到了,就是荆轲。但是要见秦王,不是容易的事,得有见面礼,荆轲提出来,要有两个见面礼,一个是燕国地图,一个是樊於期的脑袋。

对于地图,太子丹答应了,但是对于樊於期的脑袋,他却拒绝了。但是,缺了樊於期的脑袋,荆轲的计划就实现不了。因此,荆轲决定自己去见樊於期。

荆轲私底下安排与樊於期的见面,一见面就说:“秦国对待将军,可谓是太残忍了,您的父亲、宗族都被处死。不仅如此,秦王还以黄金千斤,封户万家求购将军的首级。您打算要怎么办呢?”

这一番话,触动到樊於期内心的痛处,他仰天而叹,禁不住流泪道:“我每当想到这件事,就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到报仇的办法。”

荆轲说道:“我有一个办法,既可以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以为将军报仇雪恨,将军意下如何?”然后他说了自己的计划:“我想以将军的首级呈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高兴接见我。到时我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持匕首猛刺其胸,除掉这个暴君,到时将军大仇可报,而燕国也可以一雪前耻了。”

樊於期听明白了,荆轲要借他的脑袋一用!

当初樊於期逃亡时,恐怕没有料到家人的遭遇那么悲惨。对于什么叫叛变,不同人恐怕有不同看法。樊於期可能认为自己战败出逃,只是无颜见人罢了;而秦王却认为他是叛变,族诛其家。惨遭灭族后,樊於期与秦王之仇不共戴天,可是自己怎么报仇呢?如果能报仇,就算搭上自己的命,他也愿意。如今荆轲要借自己的脑袋刺秦王,倘若能用自己的脑袋换取秦王的脑袋,那也算值了。于是他平静地对荆轲说:“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愤恨得连心都碎了。今天有幸得先生赐教,后事就拜托您了。”说罢樊於期挥剑自刎。

知道樊於期故事的前前后后,对于他主动送上人头,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