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本来打算重用孔子,为什么晏子一通话,让他不再相信孔子?

嗨丝特瑞爱好者


孔子被读书人奉为万世师表,《史记》作者司马迁也感叹他“可谓至圣”,可见他学问通达。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曾经周游列国十几年,可始终没得到重用,这是为什么?是列国诸侯都没有眼光吗?其实答案很简单,甚至不需要我们去总结,因为在《史记》中,就有一个人评价过孔子,这个评价,也许正是我们需要的答案。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35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叛乱,孔子也受到了牵连。鲁国是孔子的故乡,这个我们都知道,于是孔子从故乡鲁国逃到了临近的齐国,希望在齐国谋个一官半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此时的齐国国君是齐景公,于是就出现了儒家那段非常有代表性的话。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没错,就是这几个字,意思是“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臣下要有臣下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简简单单几个字,也表达了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其实还可以总结的更简单些,一个字,“礼”。没错,孔子的理想就是“克己复礼”,在礼崩乐坏的乱世,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认为最好的治世良方。



景公当时非常认同孔子的话,赞叹道:“先生说的非常好,如果都不守本分,那不是乱套了,有饭也吃不安稳啊!”话虽如此,景公却很谨慎,没有立刻开口任用孔子。


又过了几天,齐景公再次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听了,觉得孔子这个人是个厚道人,如果当官,一定是个清官,就打算赐给他一些封地重用他,并找来了宴婴商量。


宴婴是我国春秋时期名臣,先后辅佐了齐国三任国君,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我们学过的《晏子使楚》说的就是他。此时的齐景公正是晏子侍奉的第三个国君,所以景公非常敬重他,大事都找他商量。

晏子听完景公的话,当即表示了反对。晏子是怎么说的呢?他没有直接贬低孔子,而是先吐槽了一下儒生。“这些儒生油嘴滑舌,口口声声克己复礼,妄图用礼仪的道德标准来约束人民,从来不把法治当回事。而且他们很高傲,自以为懂得礼仪就高人一等,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适合当臣子。”

说完儒生,晏子又针对当下齐国的形势,做出了判断:“现在的周王室已经衰败好久了,礼崩乐坏也不是一天两天。孔子这个时候来讲礼,教人们见面怎么施礼,怎么穿衣打扮,怎么行走,怎么说话,这些繁文缛节,有学识的人都要学好一阵子,如果是平民百姓,恐怕要花费一辈子去学习!这浪费时间不说,用这样的东西来治国,真的会使国家强大起来吗?”

虽然这话听起来有点刻薄,但不得不承认,晏子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各国之间相互征伐,这个时候来讲礼仪,只能是被动挨打。弱肉强食的时代,想要不被消灭,努力让自身强大才是上策。孔子的“克己复礼”愿景是好的,但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一个不合时宜的意识形态,即使刻画的再美好,也没人敢去实施。

针对孔子说的“政在节财”,晏子又说:“又要克己复礼,又要节财,根本就是自相矛盾。我听说他们儒生的礼仪中,非常重视丧事,先人葬礼,为了表达尊重,往往不惜倾家荡产而大办特办,这有什么节财可言?如果让他们把这种风气在我们齐国推广开来,那我们才是真正的掉入了陷阱!”

晏子这样说一点也不意外。《史记》中对晏子的评价是“以节俭力行重於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这样一个身居高位又节衣素食,以身作则的贤臣,自然是非常讨厌那些铺张浪费的礼节的。而且他的观点也非常符合齐国的国情,或者说符合所有诸侯国的国情,此时的各诸侯国,务实一点,积极发展经济和军事,从而让自身强大,不被他国侵扰,这才是首要任务!

但是,孔子的“克己复礼”真的没用吗?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克己复礼,本身就是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的补救措施。只不过,这个措施只能在盛世奉行,或者,非要在春秋时代推行,也要周王室来领导,然后各国订立新的友好交往的礼节。只不过,此时的周王室已经担当不起这个大任了!

于是,齐景公从此以后不再问政于孔子,即使接见,也只是用对待文人的礼节来接待他。而孔子,估计也猜想出了其中的端倪,加之收到有人要加害他的消息,所以就告别齐景公,回到了鲁国。

表面上看起来,这场论战是晏子胜过了孔子,但两个人其实没有胜负,因为两人分别是不同领域的顶尖人物,孔子是世代受人敬仰的万世宗师,晏子是青史留名的贤臣良相。同时,太史公司马迁对他们两人的评价都非常高!

太史公评价孔子“虽然是布衣出身,但是十余世被人供奉,人们都以他的话为准则,这样的人,可谓至圣”,对于晏子,太史公更是赞不绝口,甚至说“如果我和晏子同时代,即使让我给他当车夫,我也是非常高兴,向往至极的”!

总之,孔子没被齐景公任用,甚至周游列国十几年没人重用他,并非晏子对他个人有成见,也非他学问不够,更非人品不好,只是他的政见不合时宜罢了。或者用一个词表达更为恰当,生不逢时!


乇三千历史短镜头


拉不出屎怪地球引力,说得就是孔子这种小人。按孔子“大德必受命”的理念,何止齐景公,列国都不重用孔子,说明孔子“缺德”!

孔子拜见齐景公时,景公对他说:“先生为什么不去见我的国相晏子呢?”

孔子说:“我听说晏子侍奉三位君主,都能顺从他们。可见晏子是个有三种心思的人,我不愿见他。”

孔子走后,景公将他的话告诉了晏子,晏子有些不高兴地说:“我没有三样心思。而是三位君主有一样的心思,就是他们都希望国家安定繁荣,因此我才顺从他们并辅佐他们。将对的说成错的,将错的说成对的,都是错误的。孔子二者必居其一,才会这样说我。”

这证明孔子就是喜欢背后说人坏话的小人,而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孔子自己求爷爷告奶奶、托关系走后门,周游列国十四年,跑官要官,哪怕反臣淫妇给官,他都想侍奉人家,哪来的脸嘲讽晏子侍奉三位君主?

孔子这种汉奸基因,留传到衍圣公们身上,历次改朝换代,孔家都争先向新主子投降,甚至在日本侵华时,孔家也没少当汉奸。这样的人,你要是国君,你会任用吗?


在鲁昭公被家臣围攻之时,孔子及其弟子没有任何表示,后来鲁昭公逃到齐国去避难。鲁国大乱,孔子就去了齐国。但他不是去帮鲁昭公复国的,而是当了齐国嬖臣高昭子的家臣,以求得与齐景公交往的机会。还闻《韶》乐,高兴地“三月不知肉味”。国君蒙难,你孔老二咋还能这么高兴?齐景公要真用你,那他就真脑残了!


猛哥厉史


晏子齐国名相,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元老,从政57年,对齐国忠心𦖠𦖠,是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政治家,思想家!

当穷困潦倒,三月不知肉味的孔子到齐国时,齐景公想要重用封赏他,并问晏子″孔为人如何?晏子不答,再问仍不答?又问晏子说″孔丘入楚见白公,明知白公阴谋,不做忠告反于叛贼同谋,竭尽心智,鼓励谋反,这不是仁义行为"?

晏子又说"儒家傲慢,枉妄自大,不可以教导下民,应是混乱之人,不可以让他们为官,劳苦思虑,虚伪,奸诈,对民众没什么好处"?

齐景公听罢说"险些误了国之大事,逐未启用孔,因此孔怀恨齐景公和晏子?

事实证明了晏子的论断,″孔的行为,都出于他的心术,他的朋辈和弟子效法孔,子贡,季路,辅佐孔悝在卫国叛乱,阳货在齐作乱,佛肸以中牟反叛,漆雕开刑杀,没有比这更残暴的了?而且世代为汉奸之家族,无一人为国效忠,虚伪致极?


鑫挺83563181


根据历史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忙忙如丧家之犬,何止齐景公,孔子几乎在当时的所有诸侯国都不受待见。在我个人而言,孔子及后世儒学都逃不过虚伪二字。

按照老子的物极必反理论,越是标榜君子就说明越不是君子,越是议论道德就说明越没有道德,孔子及后世儒学就是这样的,如果真是君子何必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其实这一点用一件事就可以证明,在《论语·述而》中有句这样的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意思就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这支曲子,竟喜爱的三个月内吃肉都不觉得肉香。

看了《论语》中这句记载,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孔子这个人干事认真,专心一意。但殊不知孔子在齐国听到《韶》这支曲子的背景,竟然是鲁昭公逃到齐国去避难之时。鲁国大乱,孔子却跑到齐国听音乐去了竟高兴的三月不知肉味,并且还成了齐国嬖臣高昭子的家臣。


孔子想和齐景公交往,通过高昭子无疑是最快捷的方法。孔子后来见了齐景公,一通大道理后齐景公差点就认同了孔子,但是齐国国相晏子一番话齐景公又迅速改变了主意。

孔子见了齐景公,齐景公问他为什么不去见晏子。孔子说,晏子这个人侍奉齐国三位君主,说明他是有三种心思的人,意思就是说孔子嫌晏子不够专一,所以不愿去见他。

但当齐景公把孔子的话转达给晏子后,晏子说不是他心思有三种,而是齐国三代君主都是一条心。他们都想要国家繁荣稳定。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都是错误的。意思很简单,孔子这个人就喜欢背后说人坏话。


背后说人坏话是绝对的小人行径,而孔子这个人也并非真正的大德之人,哪怕反臣淫妇给的官他都做,可见孔子有多么虚伪。说一套做一套,他所谓的色厉内荏就是在说自己吧。试想这样的人,有哪个君主敢用?

不仅孔子,孔家的后人也很好的继承了这种基因。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孔家很快就会向新政权投降,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孔家也没少出了汉奸。


猫爷历史观


这个事情,直接解释起来很困难。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推演,来看一看如果齐景公真的任用孔子,会给齐国带来什么?

首先,孔子一辈子工作的核心是什么?您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他终身奋斗的目标,就是“克己复礼!”为了恢复周公之礼,洋洋洒洒地编修《礼记》,文字至多,用心之苦,决心之大,时间之久,在当时那个用刀刻字的年代,想想都让人感动呀。

那么,孔子真的在齐国得到重要,手中有了权力,只要有了机会,大规模地恢复周礼,是可以想象的。

但是,要举齐国全国之力,恢复周礼,齐国君臣,能够听之任之,都会积极配合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齐国国内,必然出现大规模的对立。按照孔子在鲁国从政的经验,就知道,他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人头落地也是必然的事情。

好,孔子的复辟成功了,齐国得到了什么好处?全国人民都按照周礼行事,打躬作揖,吃饭喝水,都按照周礼,君子小人,身份分清楚了,那么,齐国变得强大了吗?

我想,不仅仅极大地损害齐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还让齐国全社会营造成一种奢靡的娇柔做作之风。让齐国成为周边国家的笑话。

如果孔子的施政,被大家反对,孔子最后被迫离开或者遭到更坏的下场呢?那么,齐国也会被一点缘由都没有的胡乱内斗一番,国力也会大大受到影响。

那么,后世的君王和统治者,真的用过孔子的儒家理论治理过国家吗?回答也是否定的。

从来也没有任何一个君王,用过孔子儒家的理论治理或者管理过国家。儒家思想,孔子理论,只是宣传工具或者是愚昧民众的一个工具而已。

您可以研究研究,那些昏君不谈,就是明君圣君,如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康熙,……所有的明君,圣君,您看看他们的文韬武略或者文治武功,到底哪里有过使用孔子儒家的思想。

真正吹捧孔子儒家的人,和算命的道士,或者化斋的和尚,并没有多大区别,不过为了一点香火钱而已。

缺少推理能力,也缺少科学思想,对于一些家藏的故纸堆,左抄写,右剪辑,东拼西凑搞点不伦不类的只字片语,故作神秘,把孔子捧在前面,以招摇过市。

破除迷信,以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武装自己,彻底认清那些虚伪理论的真实目的,是作为现代人起码的要求。


老杨老师2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听了很高兴。这话的意思就是作为社会人,拥有何种社会身份,言行就要符合这种身份。孔子是何许人也?他是想要完成大一统的人,君是指天子,臣指诸侯,这是想让诸侯又去尽心侍奉周室。但是齐景公没有听出话外之音。晏子何许人也?三朝老臣,道行堪比九尾天狐,他一听说孔子这句话,就知道孔子想要干嘛,不过他是积年的人精,不会明言,连南蛮楚子都敢去问鼎,各国诸侯就没这种野心?于是他攻击克己复礼,从根本上击垮敌人,其他言论自然不攻自破,尤其抓住儒家推崇厚葬,认为这是破家亡国的引子。齐景公是耳根子软耷耷的人,觉得晏子说得也对,就听晏子的。

后来孔子拜中都宰,齐国吓尿了,认为“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于是建议去夹谷会盟,当时齐国用“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看到侏儒是否想起晏子?这就不得而知,他只说“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于是有司把侏儒的手足砍了。齐景公也吓尿了,史记是这样描写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回来对群臣说:“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柰何?”齐景公也不是个会说话的人,说什么“夷狄之道”?这不就差指着晏子的鼻子大骂么?之后晏子就死了,至于是不是气死的,也无法得知。总之孔子对晏子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真君子。


上古真虫


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这是《史记》中记载的晏子对孔圣人的评价。

啥意思呢?就是晏子说孔圣人这些以儒道治理国家的人,油嘴滑舌,不尊重国家的法治。自以为颇有才华,不能成为合格的臣子。为了推崇孝道,不惜家败实行厚葬礼节,不应该形成风俗。各国游说期望以儒治国,实际上根本不能治理国家。

各位想想,一个国家的君主,从自己十分倚重的老臣嘴里听到这样的评价,怎么可能还重用孔子呢?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现代人都知道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这八个字,这个儒字怎么解释呢?周朝时丧事上的司仪,说白了,就是现代社会中白事的主持人。在晏子眼中,一个从事丧事活动的主持人,又怎么能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呢?当然,个人觉得晏子还是有私心的,作为一个三朝元老,很可能对齐景公即将重用的人才进行诽谤来保全自己的地位不被撼动。所谓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的儒家思想,肯定是有其道理的。民国时期提出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这十个字都能做到,相信社会也将是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扯远了,晏子作为一个名臣,对孔子的褒贬确实有违公论。


北派二爷


齐景公本来打算重用孔子,为什么晏子一通话,让他不再相信孔子?原因如下

景公与孔子的相识当时的鲁国很弱小,总是夹在楚、晋、齐等国之间受气。齐国个大国,鲁国又紧挨着它,稍有伺候不周到的地方,齐军就会进犯鲁国。鲁昭公二十年,而立之年的孔子已小有名气了。

一次,齐景公和相国晏婴到鲁国访问,因此行前,他早听说孔子曾被公派研修礼仪,而且时下还是个知名讲师。因此,景公要求召见孔子,想看一看这个人的才能是否名副其实。两人寒暄客套了一番,景公切入正题,当他问到秦国称霸的关键问题时,孔子对秦国的形势分析透彻,高屋建瓴:“秦国虽不是大国,但其志向不小;所处位置虽偏,可施政却很是得当。”然后,他又谈了好多有关秦国是如何重视人才的事宜。

景公听了之后,特别佩服他。而且孔子的智慧、言谈举止,给景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子想得到景公的重视在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由于鲁国国内发生叛乱,鲁昭公逃到了齐国。孔子为了回避叛乱,也来到了齐国。他想通过景公的宠臣高昭子的关系来接触齐景公,所以就做了高昭子的家臣。孔子好学,当他与齐国的音乐人的接触中,听到了动听的《韶》乐,就跟着学了起来,并且极其入迷,竟然整整三个月品尝不出肉味来,他 专心致至的精神,一时间成了齐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通过高昭子的引见,再加上孔子勤学敬业的传闻,得到了齐景公的格外注意。景公一见到孔子就问如何施政及施政的原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什么就应有个什么样子,否则,即使丰衣足食,也会寝食难安!”“施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支出,节省财力。” 景公听了很是赞同:“正和我意,正和我意呀!”

那归根到底齐景公为什么没有重用孔子呢?

主要是晏婴“耍嘴皮子的人,不务实,只会纸上谈兵”的谏言,具有催化剂的作用,完全打消了齐景公想重用孔子的念头。景公怎么能拿着自己祖宗的基业,和他的美好生活开玩笑呢?

再者,孔子毕竟是个外国人,想要把他的理论拿到齐国来用,肯定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景公不能因孔子一人,而失去与他多年共事的群臣。

齐国大夫里有人想谋害孔子,这就是一个对景公不满、对孔子恐吓的信号。孔子呢,在礼仪界又是个举足轻重的专家,一旦有什么闪失,齐国会触动众怒,不好向世人交代,尤其是他那些弟子。尽管齐国强大,孔子也不能在齐国蒸发掉,景公也不敢冒这个险。

如果景公重用了孔子,一直追随他、忠心耿耿的相国晏婴会怎么想,他们君臣的关系那么融洽,他不能因为一个不靠谱的外国人,而失去一个颇具影响力、敢说真话的重臣。


阿輝今天很可爱


晏婴当时是齐国的国相,辅佐齐景公。 当时孔子还年轻,大概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来齐国访问,和齐景公谈的很投机,谈到关于治国之道,孔子给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大喜,觉得很有道理。

后来随着多次的交谈,两人关系越来越好,齐景公想给孔子封地加爵,晏婴就劝说齐景公,说孔子是个骄傲狂放的游子,孔子推行的一套周朝的礼乐制度繁琐而不切实际,对齐国来讲只能是空耗财力, 无一点益处,齐国要的是国富民强的治国之策,不是这种繁文缛节。齐景公默认了晏婴的看法,就没有再提赏赐孔子的事情了,后来孔子也离开了齐国了。

原因说法很多,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孔子得罪了晏婴,由于关于不愿拜访晏婴,孔子的意思是说晏婴是个三朝国相,从而看出不是一个从一而终的人,这样油滑而狡诈的人不值得他去拜访,因为当时据说是和齐王小酌,估计也酒过三巡之后的直言。结果话传到了晏子耳朵里,他心里很不高兴,就想找机会给孔子穿小鞋,后来在齐王询问晏婴对孔子的看法,和自己想给孔子赏赐这事情时待到机会,孔子自然就没好果子吃了。

孔子的伟大无需我再多做证明,如果晏婴好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英雄(当时的齐国),孔子则是世人公认的伟人圣人,不是一个境界的人,当然是孔子的胸襟更宽阔。 但是晏婴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是不容置疑的,他的政治外交等智慧谋略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他们的主张也是“道不同,不相与谋”。


福子说历史


读懂孔子必先知道老子,老子的道德经是用中性思维看待事物的,如善与恶、穷兵黩武与与世无争,而孔子对世界的看法在《论语》里,把人类社会各种人、关系的各种灾难全分析透(也只有战国既要用人又各种糟踏人),并用三个不亦**,鼓励有才之人做君子。对后面的封建帝王而言,孔子比老子好用多了,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