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竟然有条自带“香味”的巷子

闽南人都在看什么

有多少个春秋和日夜


曾在泉州的街头走过


走在那些不知名的小巷子里

寻找巷子深处的美景和故事


徜徉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里


看着古城和古厝


想象着这个城市里以前的故事

乍一看到“胭脂巷”这个名字,小伙伴们想到了什么?烟花之地吗?如果这么想,那就错了。

史料记载,胭脂巷的原名为燕支巷,元朝时居住着一支由同安苏颂第十世孙苏唐舍为避难而迁居泉州的家族,其后人世代安居于此,成为了“苏氏一条街”,因此被称为“苏氏祖闾”,而清朝时古巷便改名为“胭脂巷”。

泉州竟然有条自带“香味”的巷子

据说,胭脂巷是因三口胭脂井而得名。这三口胭脂井分别位于祖闾苏民居的庭口、中落和后院。而胭脂井的名字由来有三种传说:一是这三口井的井水呈粉红色(胭脂色);二是人站在井边,映出的人影呈粉红色(胭脂色);另一种则是,三口井的水可以用来制作胭脂。

泉州竟然有条自带“香味”的巷子

一直以为,当年叫胭脂巷是因为它是飘着胭脂香味的小巷,悠远而绵长。其实不然,小巷的历史始于传承了20世的祖闾苏家。

泉州竟然有条自带“香味”的巷子

泉州竟然有条自带“香味”的巷子

“祖闾苏民居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苏颂后裔于元朝初年以后形成的聚居地,其先人信奉伊斯兰教,累世与阿拉伯人联婚。

泉州竟然有条自带“香味”的巷子

据苏氏族谱记载,整个元代,苏家从一世祖到四世祖,四代老祖母都是阿拉伯人,历代先祖亦有不少娶了阿拉伯后裔女子为妻。

泉州竟然有条自带“香味”的巷子

据说由于累世通婚,在燕支苏氏后裔中就有两种非常显著的遗传特征:一是泉州俗语中的“苏家鼻子与丁家胡子”,这苏家鼻子指的就是燕支苏后裔鼻子的特征;二是苏氏后裔由于远亲结合的优化,多为长寿家族。“苏氏祖闾”四个大字,在冬日暖阳下,显得古朴又刚劲有力。

泉州竟然有条自带“香味”的巷子

与阿拉伯人通婚带来的变化不仅融入后代的血缘中,还渗入了祖闾苏的建筑特色中,青蓝色的窗户,黑漆的大门都运用了阿拉伯最崇尚的颜色,你看,这里宗祠正门上没有我们汉人祠堂传统的彩绘门神,而是写上联语,他们过年也不贴桃符。

泉州竟然有条自带“香味”的巷子

泉州祖闾苏古居 是泉州多元文化在一个宗族中和谐交融、集中体现的典型代表,是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的结晶及遗存的重要史迹之一;也是台湾同胞祖籍地的实物见证。

泉州竟然有条自带“香味”的巷子

你走在这座城市里


有时候也会问问自己


那些幽静的古巷里


曾经又有过怎样的故事和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