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癲癇?一般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慈彬27


癲癇俗名羊癩風,是一種發作性短暫的大腦功能失調。

引起頻癇病因較多,如腦炎、腦膜炎、腦瘤、腦寄生蟲病、腦梅毒、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腦外傷和腦中毒等。凡能檢查出原因的癲癇,叫做繼發性癲癇。查不出原因癲癇稱為原發性癲癇。原發性癲癇多見於男性,在20歲前發病。


癲病的大發作是常見的一種,發作時患者突然大叫一聲(如羊啼或豬叫),猝倒於地,神志喪失,雙目固定看著一處,口半張,頭向一側歪斜或後仰,四肢僵硬,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呼吸停頓,數秒鐘後發生全身肌肉一陣陣的抽動,不停地眨眼、咬牙、嘴角牽拉、軀幹抖動,四肢一伸一屈,面色青紫、口吐白沫或血沫(因咬破舌頭或牙齦出血),眼發紅,瞳孔散大,小便失禁。這樣抽撞1~2分鐘或更久些,即自行停止。以後患者轉入昏睡或躁動不安,精神恍惚,經1~2小時後才完全清楚。醒後覺頭痛、身痛、疲倦,對於發作情況並無所知。有時大發作連續不斷,患者神志不能恢復。這種情況叫做癩癇持續狀態,必須緊急送醫院治療,否則可致死亡。


有些只是短暫地喪失神志而無抽搐,跌倒或僅有手中握的東西掉落,而患者卻不知道等現象,這種情況稱為小發作。有時僅手腳(一側或兩側)或面部肌肉抽搐,或感覺一陣麻木,這叫做侷限性癲癇,多為繼發性的。還有一種精神運動性發作,患者僅表現一時性神志模糊,作一些無意義的動作,或情緒改變,或出現精神症狀,如錯覺或幻覺等。 如果疑為繼發性癲癇,須作進一步檢查,如詳細的神經系統檢查腦電圖、腦脊液、CT、磁共振檢查等。原發性癲癇患者在不發作期間,一般無特殊不適;繼發性癲患者則往往逐漸出現持久頭痛或手腳癱瘓等神經系統症狀,可供區別。


治療繼發性癲癇,應找出病因,進行病因治療。對癲癇持續狀態應即送醫院急救。 對癲癇患者應注意避免發生意外,不可擔任帶有危險性的工作。病人生活宜有規律,戒菸、酒等刺激物。對明確癲癇者應服用為期數年的抗癲癇藥物,不要盲目突然停藥,否則會出現癲癇持續狀態的危險。


長腿醫生


癲癇俗稱羊角風,它不是單一的疾病,而是好多種疾病都能引起的腦功能障礙,其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人們對癲癇發作比較瞭解,如突然意識喪失、人事不省、眼球上翻、口吐白沫及四肢抽搐,都知道這是癲癇。而對於無抽風的小發作人們多不瞭解,不知道是癲癇。


癲癇小發作表現為短暫的,僅僅幾秒的失神發作,如手裡拿著的東西,一愣神工夫會突然落地,正說著話腦子一混、一迷糊,語言中斷,正做著什麼事突然活動停止,1天可以反覆發作幾十次。人們對於特殊類型的癲癇知之更少,如以頭痛為主要表現的頭痛性癲癇,以腹痛為主要表現的腹痛性癲癇總而言之,癲癇是一種發作性疾病,每次發作的形式類似,發作前可以有先兆,也可以無先兆,發作後一切都正常。只要具備這些特點,就應該懷疑癲癇,腦電圖可以協助診斷。也就是說腦電圖有癲癇波型,就可以確診;沒有癲癇波,也不能否定癲癇,因為癲癇波也不是持續出現的。所以,癲癇不發作時,腦電圖很難描出癲癇波。順便告訴大家,只要是較知名的專科醫生作出癲癇的診斷,都是有理有據,是可以相信的。因為有些家長總認為孩子不抽風就不是癲癇,再就是不承認自已孩子會得癲癇這種現實,以致患兒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癲癇發作一次,對大腦損害一次,大腦損害越嚴重,癲癇發作越厲,藥物治療越困難。可以說,好多難治性病是家長亂投醫。

癲癇病的類型,怎樣識別癲病


癲癇是一種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藏病發作主要是病變的腦細胞興奮性增高,從而過度放電,引起暫時的腦功能紊亂;癇發作的表現是突然的意識喪失和肌肉抽搐,也可有感覺、情感行為功能的異常表現。有人問癲癇到底有多少種表現,一下子誰也說不清,可以這樣講,大腦有多少種功能就有多少種表現;大腦能做什麼,比如說大腦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溫覺,痛覺、觸覺、壓覺、運動、語言、唱歌、跳舞、寫字等功能,然而癲癇都能把它表現出來。有時以一種功能,有時多種功能的組合表現出來,因此癲癇的表現多種多樣。雖然癲癇的表現“千姿百態”,但是癲癇病有三個最突出的特點:一是突然發作;二是可以自行停止;三是經常反覆發作。凡具備這三大特點者,均應考慮癲癇。對疑似癲癇病人,應進行腦電圖檢查,發現癲癇波是確診癲癇的依據,目前錄像腦電圖,是癲癇波檢出率最高的腦電檢測技術。醫生是根據臨床發作症狀和腦電圖情況將癲癇發作分為兩大類:部分性發作和全面性發作。部分性發作開始於腦皮層的某個局灶性區域,而全面性發作同步性開始於雙側大腦半球。但是仍有些發作難以歸類,就列為無法分類的發作。當然部分性發作進一步分為簡單部分性發作、複雜部分性發作、繼發全面性強直一陣攣發作。全面性發作進一步分為失神發作、強直髮作、陣攣發作、肌陣攣發作、原發性全面性強直一陣攣發作和失張力發作這6種。醫生這種分型便於選擇抗癲癇藥物,因為治療部分性發作和全面性發作的抗癲癇藥是不一樣的。另外,醫生還根據能不能找出來癲癇的原因,把它分成繼發性(找得到原因)和原發性(找不到原因)兩大類。

癲癇會不會治癒


一提起“癲癇”,人們就會很恐懼,一是百思不得其解,難以接受現實,總想刨根問底,我們家族中祖祖輩輩都沒有,孩子為什麼會患上癲癇呢;二是對治療和未來充滿絕望和失意。好多家長在經歷痛苦、絕望、失意之後,往往遊走於各家醫院,對治療搖擺不定,或聽信偏方、秘方。能找出病因的癲癇稱為繼發性癲癇,若能把病因消除了,病就好了。例如,腦子裡長了豬囊蟲、長了腫瘤也會引起癲癇,把囊蟲殺死,把腫瘤切除就行了;然而有些病因沒法消除,如大腦發育不全或者腦子少長一塊(如腦葉缺損),就沒有辦法補上一塊,所以只能終生口服抗癲癇藥,控制不讓發作。有些癲癇在當前醫學條件下,還找不出來原因,稱為原發性痛,但是藥物容易控制,預後良好,服藥期間不影響或很少影響入托、上學和就業,大多數都能夠治癒。因此,癲癇能不能治癒取決於引起癲癇的原因能不能清除,能清除的就能治癒,不能清除的只能長期服藥控制發作。實際上,有些癲癇藥物治療也能使其完全治癒。至少說目前用藥物有辦法控制發作,但是有些家長接受不了長期服藥這種現實,總認為吃藥會損害大腦,殊不知癲癇發作對大腦的損害比藥物要大得多,況且有些藥物常用量對大腦是沒有損害的。有些癲癇一吃藥,就可不再發作,而有些家長,總企圖擺脫藥物,不聽醫生的再三勸告,往往給孩子突然停藥。殊不知突然停服抗癲癇藥物,會使發作更加厲害,變得更加難治。治療癲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效果不好,不能完全控制發作,並不能過早地下吃藥無效的結論。因為無論哪個醫生,都不會看一次病人,一用藥就能把癲癇完全控制。治療癲癇有一個調整藥物劑量與品種的過程,這就像做飯往鍋裡放鹽一樣,有時放幾次鹽才恰到好處。一般來說五十到七十的兒童癲癇預後良好,對抗癲癇藥物敏感,發作容易控制,一旦緩解,可以成功地撤藥。預後不確的佔百分之十到二十,抗癲癇藥物能夠控制發作,但撤藥後會復發,需終生服藥,外科手術可能會得到改善。另有20%左右的兒童癲癇愈後不良,多數存在腦部基礎疾病,抗癲癇藥物僅能減輕發作,多藥物治療發作仍繼線。總體上來講,停用抗藥物後約三分之一患者復發,多數發生在2年內。復發的危險因素:發作類型、病因、頭部外傷、顱內感染、腦電圖和神經系統檢查有異常者。

嬰兒痙攣症也是癲癇嗎

嬰兒痙攣是一種特殊的腦損害,也是比較嚴重的癲癇。發病年齡多在三到七個月,發作時表現為突然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頭部及上半身急驟前屈如鞠躬,兩隻胳膊前伸,然後屈曲內收,下肢屈曲或伸直,每次抽搐持續一至二秒,常常是一連串抽搐。有時抽搐時喊叫一聲,面色蒼白或青紫,嚴重時每日發作100次以上。此類病兒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發育不良,智力落後,常有癱瘓、腦萎縮等表現。腦電圖顯示正常腦電節律消失,出現大量的癲波。嬰兒痙攣的治療很難,三到四歲以後約半數病人將轉變為其他癲癇形式的發作,預後很差。

癲癇發作時,家長該怎麼施救


一般說來,癲癇一次發作僅僅幾分鐘就結束了,患兒發作過後正常如初,無須住院治療。患兒正在驚厥發作時,應按下述辦法處理:

●癲癇患兒如果出現前驅症狀或者已經發作,立即採取安全保護措施,迅速攙扶患兒,防止摔倒跌傷;將患兒平臥於安靜舒適的床上或平地上,頭偏側向一邊,防止口腔唾液或嘔吐物誤吸;避免各種不必要的刺激;寬衣解帶(解開衣領、腰帶),以利於呼吸。

●仔細觀察發作時哪些部位抽動,是否有意識和知覺,記錄持續時間,以便向醫生描述。

●抽搐發作時,由於肢體和軀幹肌肉劇烈抽搐可產生四肢或脊柱的骨折或脫位,因此抽搐時不要強壓肢體,以防骨折及脫白。一直守候在患兒身邊,等待抽風停止。

●抽風停止後,做好清理、安慰工作,消除患兒的緊張情緒如果抽風持續5分鐘不緩解,或10分鐘內多次發作,或1日內多次發作,或既往有超過15分鐘的抽搐史,則應撥打急救電話,或立即送醫院治療,因為長時間的抽描發作有生命危險。

哪些癲癇需要手術

現在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手術也是治療癲癇的方法之一。確實某些藥物難以控制的癲癇,通過手術得到了控制,讓我們看到了曙光。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癲癇都能夠手術治療。參考國外經驗,結合實際情況,大多數人認為,手術治療癲癇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1. 難治性癲癇,一線抗癲癇藥物系統、正規治療2年以上無效者應該進入手術評估。當然對進展性癲癇綜合徵和海馬硬化引起的青少年藥物難治性內側顳葉癲癇,以及對腦腫瘤、腦血管畸形、外傷性腦瘢痕等明確器質性病灶的癲癇,更應積極手術治療,不必拘泥於正規藥物治療時間不少於2年的限制。

  2. 已明確癲癇發作的起源區,即致癇區,而這種致癇區不是廣泛存在,而是較侷限的,也可考慮手術治療。

  3. 在取得明確手術治療效果同時,術後不會引起重要功能缺失

以上幾點可作為癲癇患者是否決定手術治療的重要的參考點,當然對於有潛在的變性疾病或代謝疾病者,以及合併有嚴重的全身性疾病無法耐受手術者,合併嚴重的精神障礙和認知功能障礙者,是不能進行手術的。

怎樣預防癲癇和避免癲癇發作


小兒癲癇的預防應從產前保健開始。母親孕期要避免感冒及其他各種感染;不宜飼養寵物,避免與貓狗接觸;要注意全面均衡營養什麼食物都要吃,以防缺乏營養;慎用藥物(包括中藥),應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避免接觸農藥、毒物及放射線;孕婦要定期接受產前檢查,瞭解胎兒的發育情況;要注意避免早產、缺氧、難產、產傷和感染。嬰幼兒期應儘量避免高熱抽風,監測大腦及神經的發育,積極防治小兒各種腦部疾病,避免腦損傷。

怎樣避免小兒癲癇發作。

癲癇患兒藥物治療的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避免癲癇發作的誘發因素。常見的誘發因素有發熱、睡眠不足、月經來潮、情感障礙、閃光刺激等。發熱,尤其是39℃以上的高熱是可以誘發癲癇。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有時38℃以上的中度發熱也可誘發癲癇。因此,癲癇患者應注意預防可導致發熱的疾病,如感冒。一旦出現發熱,要及時控制,避免誘發癲癇。過度疲勞和睡眠不足,也是常見的誘發因素。因此,癲癇病人應該生活規律、勞逸結合,注意休息和睡眠。癲癇患者也應儘量避免重體力勞動及大運動量鍛鍊,因為這些活動引起的大口呼吸、過度換氣也是常見的癲癇發作的誘發因素。癲癇患者可進行輕度、中度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體育鍛煉項目等。月經來潮也容易誘發癲癇,一般在月經前或經期中易誘發。女性患者在經期應注意休息和避免情緒波動,可在醫生指導下在月經期適當增加藥量,避免發作。強烈的情感活動,如大悲、大喜、受驚嚇等都是常見的誘發因素。穩定癲癇患者的情緒,避免劇烈情緒波動,這是癲癇患者和家屬都應努力做到的。一些癲癇患者因長期受腦內癲癇灶及抗癲癇藥物影響,人格及性格有所改變,不同於常人。這些人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易急躁、衝動,這就需要家人的理解和呵護,用愛心、耐心引導患者,使患者儘量少受刺激,保持較平和的心態、穩定的情緒,從而避免癲癇發作。中樞神經興奮藥物如利他林和其他類藥物,如氟哌酸、左旋氧氟生沙星等也可誘發癲癇。所以癲癇患者在生病就診時,須告知醫自已有癲癇病史,儘量避免使用誘發癲癇的藥物。有些藥物根據病情確實需要使用時,也須在醫生的觀察下使用。閃光刺激也是很重要的癲癇誘發因素。因此應避免長時間看電視、上網和打電子遊戲。另外,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和事物也成為書患者癲癇發作的誘發因素,如飲食過飽,食用刺激性、油膩性食一些強烈刺激性的氣味等都可以成為誘發因素,均應注意避免。最後需要強調的是,癲癇病人要注意總結和避免引起自己癲癇發作的誘發因素。


病因明確的癲癇,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對於病因不明或雖然因明確但不能根治者,應該長期服藥治療。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發作,減少腦損傷。治療開始越早,預後越好。根據癲癇的類型選擇抗癲癇藥物。儘量用一種藥物治療,當一種藥物效果不好時,再加用另一種藥物。如果需要更換藥物,也應逐漸用新藥代替舊藥。適當調整藥物劑量。在醫生指導下,嚴格掌握服藥時間、用藥劑量、加量方法,不能漏服藥物,更不能任意減量、停藥或間斷不規則服藥。一般來說開始逐漸增加劑量,達到有效量控制發作,堅持長期的鞏固治療,最後緩慢減量,直至停藥。有條件時,可以根據血樣濃測定結果來調整藥物的劑量。服藥期間觀察藥物療效反應,記錄發作次數和發作表現,明確發作控制情況。堅持長期、規律、合理的個體化治療。長期規律服藥,療程要長,以減少復發;不可突然停藥或突然更換其他藥,以免引起癲癇嚴重發作。一般長期服藥到癲癇完全停止後,再服藥2~4年,方可逐漸減量至停藥。減量及停藥的過程不能太短,一般不少於1年。若癲癇僅在夜間發作,可僅在睡前服1次藥。定期複查和注意藥物的副作用。治療期間每隔1~2個月複查一次,以判斷療效,調整藥量,發現藥物的副作用。多數抗癲癇藥可使自物胞減少或損傷肝臟,因此服藥期間每隔2~3個月應複查一下血象及肝功能。

樹立信心,避免誘因。年長兒常因患病及長期吃藥而焦慮、恐懼和自卑。因此家長應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解除精神負擔,增強治療病、戰勝疾病的信心。家長要有耐心,不要因此而厭惡孩子,要多心孩子,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避免誘發因素。


奶爸修煉記


要全面的瞭解癲癇疾病的知識,癲癇疾病是一種神經內科慢性疾病,臨床上它的發病類型有很多種,發病症狀也有上千種,根據每位患者不同的發病原因及身體狀況,也導致了患病的病因有很多種。因此,在瞭解到癲癇疾病的知識後,不可自己自行判斷是否為癲癇或是其他類疾病,還需到正規專業的醫院進行全面的癲癇檢查,確認是否為癲癇,同時明確病因病灶進行針對性治療才是關鍵。

常見癲癇病因有,如外傷、產傷、各種腦部疾病、中毒、變性疾病、先天性因素、遺傳、驚嚇、精神因素等。同時,生活可誘發癲癇發作的因素也很多,如患者身體狀況、生活習慣及環境等。癲癇病是大腦神經元異常過度放電導致的短暫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