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本小說,每一本都可能影響你的一生

1.

《斯通納》

這3本小說,每一本都可能影響你的一生

作者用平實的寫作方法,為我們生動的刻畫了一個從農村走出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在大學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在城市建立一個外人看來美滿的家庭、最後獲封榮譽博士光榮退休的勵志故事,這劇情不知切合了多少當下中國人的奮鬥軌跡,難怪看過書的人都覺得,作者寫的不是斯通納,簡直是一個叫做斯通納的自己。

這是一個人的史詩。是一本關於堅持、追求、奮鬥、奉獻和在愛與被愛的兩難選擇中如何成就自我的故事;是美國版的《圍城》、正常人版的《阿甘正傳》、不那麼荒誕的《局外人》,也許它沒可能成為《紅樓夢》那樣專家學者推薦研學的名著,但絕對能夠在所有讀者心中成為浩瀚汪洋裡的一個浮標,絕對能讓人在往後的餘生中,一度虛空便入虛無,一入虛無便想起斯通納來。

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沉默又盡其所能迴避一切衝突的人,只有一處,為了心中那一點敬仰與信念,他顯示出難得的倔強不屈,不畏強權,不講情面,毫不妥協。

他心裡大概只有一個信念,不能讓沃爾克這樣的人進入大學,這裡是他們這種人的安身之地,逃遁佳園,不能被沃爾克這樣這所世界之外的人給毀了,他或許一生都是懦弱的人,卻只此一刻,不顧一切,不惜翻臉,這是他心中的聖地,不容玷然。

這便是一種最大的幸運吧,他在在哥倫比亞的大學裡,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就像在猶豫是否參戰時,老斯隆對他所講的“你必須記著自己是什麼人,你選擇要成為什麼人,記住你正在從事的東西的重要意義。”


2.

《長恨歌》

這3本小說,每一本都可能影響你的一生

正因了“王琦瑤”這個人物的蒼白,沒有稜角,不具典型性,她更鮮活更真實,書中說“人人都是王琦瑤。”確實

正因了“王琦瑤”這個人物的蒼白,沒有稜角,不具典型性,她更鮮活更真實,書中說“人人都是王琦瑤。”確實是這樣的,王琦瑤是上個世紀那個突兀的時代節點裡普通的上海女人,她四十年的命運浮沉聯繫著這個都市的特殊風情和它的變化興衰。這個女人在風雨中飄搖著美麗,這種美動人又淒涼,驚豔了歲月卻終究心生哀傷。她一生被愛,卻愛而不得,得不到愛的人,也不能被他人擁有。一生美麗,一生孤獨。

有人說,王安憶是把女人看扁了。就憑這句話就知道這位當代暢銷書女作家一定是現代獨立女性。用我們今天的眼光看待“王琦瑤”當然是“綠茶婊”“白蓮花”沒得說——當過政界官員的情婦,和不同的男人纏綿悱惻,綿綿不斷,老了還和女兒年齡一樣大的男人曖昧不清。但是故事是發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上海,那個時期不是王安憶把女人看扁了,而是那個年代的女人就是一枝風雨中飄搖的蘆葦,沒有依靠的女人才是可悲的,活在這樣一個浮華而動盪的年代,時不時在苦澀處看見命運,就得像孱弱的蟲豸一般爬行。

這個時代的女人靠的是男人,是錢,而不是當代進步女青年堅定的意志和獨立的品格。可悲嗎?不可悲,當一個時代的人都憑藉這樣的生存法則存活,這一切都變得合乎情理了。所以我們還是回到那個年代的眼光儘量寬容的去看待這個世俗中的普通女人吧。張愛玲說“人在前半生年輕,總是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而女人若是生錯了年代,後半生同樣也做不了自己的主。

鍾情於繁華,最終一場空。醉心於愛情,最終也是一無所有。對於一個女人,前後都是掙扎,左右都是無路。


3.

《扶桑》

這3本小說,每一本都可能影響你的一生

扶桑,世界名花,花色鮮豔,花大形美,品種繁多,四季開花不絕。

扶桑啊扶桑,好像濃霧包裹的陽光,明明是在被惡意湮沒,卻無意刺穿和反抗,用光芒與濃霧共舞,好像一切順理成章,美的看不出是誰包裹了誰。

“扶桑身上中國人的劣根性體現的夠夠的”

扶桑,是個讓人心疼的女人。整個小說雖然以她與克里斯的愛情作為線索,但是觸動我最深的,卻是小說最後她與自己將要被處死的丈夫生死永別時的場景。臨死前丈夫說讓她好好活下去,他等得及她。我不禁鼻子一酸,就是這幾個字,我看到了他對於扶桑的不捨和祝福,看到了那個時代最珍貴的感情,看到了弱勢群體在所謂的宿命前的脆弱和無助。

扶桑,失去了自己似乎從未得到但是最終確實是得到了的丈夫。對於克里斯,她深知自己與他的差距,不管彼此之間多麼深情和難捨,擺在他們面前的鴻溝是如何也逾越不了的,身份地位,國別、人種差異,這些都已經是無法改變的。她最終選擇了離開,留下自己的一撮年輕的黑頭髮在他攥緊的掌心,留下了她在這裡的一切,包括她對克里斯的感情。帶著丈夫的骨灰,搭上回家的船,離開這個如同地獄般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