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採桑子》,道盡了世家的繁華和落寞

說起“京味”,我們能想到的第一個人便是老舍。老舍的小說以幽默,接地氣著稱。因此被譽為是“京味小說”的重要人物之一。那麼,在老舍之後,還有沒有人是寫京味小說的呢?

有的。葉廣岑是當代的“京味文學的旗手”。而《採桑子》則是她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是一部講述民國以來滿族貴胃後裔生活的長篇小說。清朝已經沒有了,大宅門兒裡的滿人四散,金家十四個兄妹及親友各奔西東。

長子反叛皇族當了軍統,長女為票戲而痴迷;次子因蕭牆之禍自盡,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門……一個世家的衰落 一群子弟的遭際,形象地展現了近百年間中國歷史的風雲,社會生活的變遷與傳統文化的嬗變,令人思緒綿綿。那麼,今天我將從作者的經歷、京味文學的不同之處以及這本書的寫作特色來分析這本書的魅力之處。


一本《採桑子》,道盡了世家的繁華和落寞


01、金家小格格的一生,也是作者的一生

葉廣岑曾說,這部書裡或多或少有她自己的影子。而或許也是因為作者葉廣岑的獨特經歷,才可以創造出這麼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那麼,金家小格格里,到底有什麼是葉廣岑本人的經歷呢?


一本《採桑子》,道盡了世家的繁華和落寞


1、葉廣岑和金家小格格一樣,都是旗人

金家小格格的祖先曾經和皇上一起打過江山,並在戰場上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也因此,被封為旗主,而到了金家小格格祖父的那代,是鎮國公。雖然,並沒有祖先那麼威猛,但也是富貴有餘。

而作者葉廣岑也是旗人。祖姓葉赫那拉。葉赫那拉是一個龐大的滿族姓氏,從古至今出了無數的皇后。至於其他的妃嬪也是不計其數。我想,葉赫那拉氏和金家一樣,也是頂尊貴的家族吧。

或多或少,金家小格格應該就是葉廣岑的化身。兩人都是出身在名門望族,一個是祖上有功,一個是祖上出皇后。兩大家族也都是滿清比較厲害的大家族。或許,也因為是大家族,才造就了最後覆滅的淒涼感。

2、葉廣岑和金家小格格一樣,都有著十四個兄弟姐妹

在書裡,金家小格格排第九。而金家這個大家族,一共有十四個兄弟姐妹。而這些兄弟姐妹,並不全是同父同母。而這個習俗,也剛好符合了當時的一個社會情況。新思想和舊思想的融合對立。

而葉廣岑家裡,和金家小格格一樣,也是有著十四個兄弟姐妹。不僅如此,葉廣岑在家裡也是排行第九。還記得書裡,大家都叫小格格為:耗子丫丫。而葉廣岑小時候有個綽號叫王八丫丫。意思是說,她認準一件事情就不鬆口。

看到這裡,或許我們真的會認為作者葉廣岑所描寫的那些事情,那些故事是真實的存在。可是,在我看來,不管是真是假。那是一個時代的發展,也是一個時代的變遷。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記錄下來。


一本《採桑子》,道盡了世家的繁華和落寞


02、老舍和葉廣岑“京味文學”的異同

說到“京味文學”,老舍當首推其中。而老舍是現代的文學作家。而在當代,說起“京味文學”,則會想起葉廣岑。都是“京味文學”,那麼他們兩人的“京味”有什麼相似之處呢?在我看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他們兩人都是圍繞北京城裡發生的事情

如同老舍,在《駱駝祥子》裡,他寫的是在北京城裡的車伕,叫祥子。而除了祥子外,老舍筆下的人物都逃不掉在北京發展的路程。不管是高官貴族還是販夫走卒,老舍筆下的人物都是生活在北京城中的。

葉廣岑也同樣是如此。或許,這就是“京味文學”的概念。發生在北京城裡的故事。我想,北京應該是一個很有歷史的城市。除了是我們的首都以外,裡面的文化底蘊和特有的民俗文化,都是“京味文學”的基礎。

其次,都用“京片子”來寫故事,描繪的景色大致也都是四合院和衚衕

北京景色的特點就是四合院和衚衕。這兩個別緻的景色,是其他地方少有的。而生活在北京城裡的兩位作者,都是用“京片子”來講故事的。

先看老舍

啥也不幹的老馬先生,雖迂腐,倒也從頭一天出門就曉得了“東西文化不能調和” :“老馬先生把駝絨緊身法蘭絨汗衫,厚青呢衣褲,全穿上了。還怕出去著了涼,試著把小棉襖絮在汗衫上面,可是棉襖太肥,穿上系不上褲子。於是罵了鬼子衣裳一頓,又把棉襖脫下來了。……要不怎麼說,東西文化不能調和呢!看,小棉襖和洋褲子就弄不到一塊兒!……”他眼睛裡瞅見的,是英國的景兒,心裡琢磨的,是英國的事兒,但他瞅的方式和琢磨的腔調,無一不是老北京的樣式兒。在古玩店裡,他琢磨著怎麼給隔壁店家個小釘子碰。“然後坐在小椅子上自己想著碴兒笑:你們的買賣好哇,架不住咱不理你!俗氣!”

細看《二馬》裡的老馬先生,老舍描繪的是他穿衣不倫不類的事情。可是,在這一段中,“瞅”、“琢磨”、“想著碴兒”等這些詞,都是北京人特有的詞彙,而這些詞是南方人不會用的。

再看葉廣岑

狀元媒我給老紀斟了一杯酒,恭恭敬敬地端過去。老紀穿著光板軍棉襖,身上滿是油漬和飯湯,酒糟鼻,老年斑,一雙爛眼圈,一肩頭皮屑,屬於典型的糟老頭子系列。老紀並沒接那酒杯,卻抓過我的手,用那皴裂的糙得像銼一樣的掌心小心地摩挲著,一股強烈的油膩味兒直衝我的鼻孔。老紀說我的手像母親,修長細膩,綿軟無骨,於是,爛紅的眼圈變得更加紅潤,如同沾了露水的桃花,閃爍在下午的陽光中。我有些彆扭,按說老紀是長輩了,長輩的老紀這樣做是對晚輩的親切和疼愛;別說摸手,就是親一口我也說不出什麼,可這會兒卻總覺得膩味。

這段是《狀元媒》中的其中一段。描繪的是狀元和老紀等人喝酒的事情。而在這一段中,“銼”、“膩味”等詞,也是京味文學裡特有的。而這些詞大部分都是北京人再用。

總結說來,老舍和葉廣岑的相似點,大致都是用“京片子”描述北京城裡發生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有的是旗人、有的是高官、有的是底層人民。也正是因為這些,才突出了“京味文學”的獨特性。


一本《採桑子》,道盡了世家的繁華和落寞


那麼,都是“京味文學”裡的佼佼者。那麼兩個作家的“京味”又有什麼不一樣呢?在我看來,葉廣岑和老舍的寫作風格等方面是沒有相似之處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老舍大多是描繪底層人民,而葉廣岑大多描繪旗人

先說老舍。不管是《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還是《二馬》。老舍筆下的人物都是描述北京城裡的底層人民的故事。但是,在我看來,老舍的筆下更看重的是底層人民和這個城市之間的關係。

不僅如此,對老舍來說,他更關注的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物”。比如說,《貓城記》裡的貓民,其實代表著一種最傳統的底層人民思想。這些底層人民思想,雖然有著最傳統的美德,可是身上的愚昧和保守,卻是那個時代的共通性。

再來說葉廣岑。不管是《豆汁記》還是《採桑子》。葉廣岑筆下的人物都是沒落的滿清貝勒。而裡面也永遠少不了一個小格格。

葉廣岑筆下的人物,不管是莫姜還是《採桑子》裡的小格格,核心主題大多都是沒落的旗人們。

在我看來,這其實有一種絢麗的“破滅感”。如同《採桑子》中,金家曾經是一個富貴的大家族,可是現在的子女們,有的遠嫁,有的早逝。真應了曹雪芹的那句話:“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或許,曾經有多繁華,那麼現在就有多淒涼。和曾經做對比,也不由的凸顯出現在的落寞。

2、老舍是寫實的手法,但葉廣岑更多的是心理描寫

不管是《駱駝祥子》,還是《二馬》,老舍的作品裡描繪的是男主角身上發生的事情。而老舍通過人物來推動情節的發展。在我看來,這更多的是像一種寫實的手法,不偏不倚的描述了整個事情的經過。

而葉廣岑是以一個人的角度去看事情的。因此,不可避免,這也會有著那個人的思想和心理。對比起老舍的寫實手法,我認為,葉廣岑更側重於心理上的描寫。通過心理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3、老舍寫故事是通過幽默來揭示悲涼,而葉廣岑則更傾向於用對比的手法突出悲涼

在《駱駝祥子》中,祥子的結局其實是個悲劇。可是,在描繪這個悲劇的過程,祥子是以一種幽默的寫法寫祥子的努力和祥子的失去。而對於虎妞,雖然她兇,可是她也的確是為祥子好的。但是虎妞最後的結局卻是讓人悲傷。在我看來,老舍是通過幽默的筆法來揭示祥子的一生悲劇。

葉廣岑的故事,大多都是沒落的旗人。而也因為沒落的旗人們會想起曾經的往事,通過往事的繁華,來突顯出現在的淒涼。雖然,兄弟鬧翻、不聽父母的話和人私奔等故事,從古至今不在少數。可正是因為有著往日的繁華,才對比突顯出來,這個家族的沒落。


一本《採桑子》,道盡了世家的繁華和落寞


03、《採桑子》的藝術特點

《採桑子》這本書被稱讚:寫沒落而不頹放,嘆滄桑終能釋懷,娓娓道來,不瘟不躁,實有大家遺風。其“京味”,較之一般“京味小說”更為濃郁、醇厚,是從生活深層湧流出來的上層老北京的情趣與意蘊,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那麼,這本書的藝術特點有哪些呢?

首先,借用了納蘭性德的詞

誰翻樂府淒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納蘭性德《採桑子》

《採桑子》本是一個詞牌名。而納蘭性德借用這個詞牌名,寫出了這一首淒涼的詞。而作者葉廣岑則借用了這首詞。而在每一章的題目,分別就是納蘭性德這首詞的每一句。

我想,借這首詞的目的大致有兩個:其一,納蘭性德本姓葉赫那拉。而葉廣岑也想通過這本書向這位祖宗致敬。其二,這首詞的風格是比較淒涼的,符合葉廣岑這本書的主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悲劇。

其次,由一個人串聯起一整個故事

《採桑子》這本書裡一共有9個故事,對應納蘭性德的詞。而這9個故事是互相獨立的,講述金家這個家族每個人的故事和一輩子。如同《紅樓夢》裡,每個人的結局也不一樣。

可是,這九個獨立的故事,卻是由“我”這一個人串聯而成的。因為他們都是我的哥哥和姐姐,葉廣岑用“我”來串聯起書中的故事。使之成為獨立卻又整體的一個故事。而這個設置,不得不說是讓人感到驚奇的。

最後,戲曲是這本書的亮點

“京戲”也是“京味文學”裡的一個有趣的點。而許多大戶人家的孩子們,從小就受到這種薰陶,喜歡聽京戲。因此,才會有了第一個故事中,大姐和戲曲的故事。

或許,作者愛聽京戲。也因此,她的許多書名都是從戲曲裡轉化過來的。比如,《豆汁記》,《鎖麟囊》等。

我想,這或許也是給傳統文化帶來的一種間接性傳播。現在,很多人都迷戀著愛豆,可是我們卻遺忘了我們的文化精華。現在,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聽戲曲,可是卻有大量的人喜歡愛豆,為他們打call。我想,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別的渠道,來告訴大家,這些文化,並不落後。我想總會有人願意聽一聽,看一看。


一本《採桑子》,道盡了世家的繁華和落寞


結語:

《採桑子》這本書,見證了旗人們的沒落和繁華,也帶我們見識了老北京的風貌。一首詞,帶出一個世家。或許,就是那句話吧,樹倒猢猻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