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這就是那本讀了像過完一生的書


《採桑子》,這就是那本讀了像過完一生的書

這是我讀過最特別的一本長篇小說,看完後的2個月裡都時不時想起。

偶然間在藏書館的推薦上看到這本書,被“京味小說”這幾個字吸引,便決定借閱來看一看。它講述了清朝最後那一代滿清貴族——金家這個大家族,在社會變革交替時期中所經歷的風風雨雨。金家一共14個兄弟姐妹,從一開始的一大家族到後來兄弟姐妹各奔東西,命運發展大不相同。作者自己就是這貴族家庭中的一員——書中最小的七格格,所以遣詞造句裡非常帶有這種貴族氣息,對當時的貴族生活描述得很到位。

有人評價,“老舍是講北京下層人民生活中講的最好的,這本書的作者就是講北京上層人民生活中講得最好的。”

這本書敘述角度很奇特,是從作者的角度來敘述他們家14個兄弟姐妹的人生故事的,全都是旁觀者的角度。她爸爸有3個妻子,她和她的哥哥姐姐們都有或多或少的交集,但又看不到他們的人生全貌。描述每個人物時,也只能是從別人人生轉折點這樣的大事、以及別人的評價中去講這個故事。也因此每個人的故事,也就一兩條主線就結束了。

剛開始看的時候有點不習慣,一個人的一生就這麼結束了?

大格格。作為家中最大的姑奶奶,她是最受家中嬌慣和最有地位的孩子,儘管她並未不與人不好過,但大家總有些怵她。大格格極愛唱戲,尤其青衣這場戲唱得極好,也只有在大格格唱戲的時候,底下的這些兄弟姐妹才敢樂呵的跟她玩。父親為她請來了一位琴師,在和琴師天天練戲的過程中,他們發展出了一段崇高又深厚的感情。不是愛情,更多的是和藝術相關的一種惺惺相惜、因為知己的情感。但在當時年代下,大格格的故事也只能以悲劇收場。

老二老三老四的故事是交織在一起的,以文革時發生的事最為衝突,他們互相揭發互相舉報,許多子虛烏有的事情都拿來安在對方頭上。後來老二在文革時期自殺離去,最直接的原因是兄弟相煎。文革後,老二老三再沒碰過面。

二格格因為婚事和家人脫離關係,是後續作者和二格格兒子的交集,才讓人窺探到一點二格格的故事。

四格格和廖先生因為建築而產生深厚情愫。於是四格格的故事,更多是以廖先生的行事作風和對四格格的念念不忘展開。不像是講四格格,倒更像是從講廖先生。

沒有專門的篇章來寫老七,但他貫穿在全書各個人物的故事裡,待到故事結束時,老七的形象也已經豐滿起來。

基本就是這樣,每個人物的一生,都可以用幾個關鍵人物和事件來總結。但看起來絕不淺薄,我只是花幾個小時看完這本書,這幾個小時卻被不斷拉長,像是看完了他們的一輩子。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後來我再回想這本書,發現作者的敘述角度才是人生滋味。每個人都看不到別人的人生全貌,也同樣掌握不了自己的人生全貌。文學作品裡作者可以站在上帝視角,但誰都只是人生的一個參與者,和不同人產生或多或少的交集。我們所能記住別人的,無非就是幾件大事、幾個獨特的片段而已。

在別人眼中的我們自己也是如此。一生短短過去,過往歲月都被遺忘,回憶往事時,唯有那些人生轉折點的大事才會被人提出來唸叨上幾句。可事情發生時誰又知道什麼事是大事呢?而對自己來說這麼漫長的一生,從別人嘴裡說出來,也不過是一兩句話就奠定了人生基調罷了。

遣詞用句上。剛讀完這本書時我想,一方面很過癮,一方面又總覺得少了那麼點兒味?是什麼味我描述不清,大概是,文字能細品一次,兩次,但不會讓人想再細品第三次。似乎行文風格過於平鋪直敘,少了一些讓人細細品味的講究。但第二次再翻時,感受大不一樣。是很清貴的感覺。沒有過多的修飾和刻意,對文字的雕琢也是藏在很深處的,會覺得,“是要大戶人家才能寫得出這種氣度。”

作者用了一首《採桑子》來作為大格格故事的結尾。但這首詞,我覺得用在整個金家家族上都是適用的。

一霎時把七情俱已味盡,參透了酸辛處淚溼衣襟。我只道鐵富貴一生鑄定,又誰知人生數頃刻分明。

想當年我也曾撒嬌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塵。

這也是老天爺一番教訓,他叫我收餘恨、免嬌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戀逝水、苦海回身、早悟蘭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