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阿里巴巴组织架构一小变,团队又疯狂了

2019年12月19日最新消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了一封全员信。

信中,张勇宣布阿里巴巴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张建峰(行癫)将卸任阿里集团CTO,程立(鲁肃)担任阿里集团CTO,向张勇汇报工作。

张建锋继续担任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达摩院院长、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领导阿里巴巴未来的技术总战略,达摩院的建设。

年底了,阿里巴巴组织架构一小变,团队又疯狂了

阿里作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最典型代表,20年来,步步为营,不断地缔造者互联网神话。

从1999年以马云为首的18人创办的企业,发展到现在全球的500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的网络公司。

从50万起家到如今市值达到了4872亿美元,阿里用20年让世界重新发现中国。

回头去看阿里的成长过程,是不断打磨的结果。

年底了,阿里巴巴组织架构一小变,团队又疯狂了

马云说:“阿里历史上所有重大的决定,都给钱无关,都跟价值观有关。可能全世界很少能找到这样一家公司,花这么多的时间对价值观进行讨论。”职位寻找与阿里一起走向未来的“同路人”。

这样一个近乎奇迹的企业,究竟是如何打造的?


年底了,阿里巴巴组织架构一小变,团队又疯狂了

为了更具体的了解阿里的发展,我们走进了阿里巴巴,深度解码阿里的文化成长基因、管理之道。

引导学习先进典型,对标行业标杆找差距,解放思想争当区域第一!

阿里之所以能够持续成功,成为标杆的企业的秘诀就是——四力模型

一、 战略力;

二、 文化力;

三、 组织力;

四、 创新力。

接下来,我将一一为你破拆阿里成功之道。

年底了,阿里巴巴组织架构一小变,团队又疯狂了


年底了,阿里巴巴组织架构一小变,团队又疯狂了

一、 左右抓战略,右手抓组织

早在2008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前主席马云就曾说过,阿里巴巴集团下个十年的总体目标有两个:

一是要打造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

二是要做全球最佳雇主。

年底了,阿里巴巴组织架构一小变,团队又疯狂了

近十年,阿里巴巴为自己的整体战略,在投资和收购方面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

2005年8月,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雅虎;

2006年10月,阿里巴巴收购口碑网;

2009年9月,阿里巴巴收购中国万网;

2010年1月,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上海宝尊公司;

2010年6月,阿里巴巴第一次在美国市场收购;

2011年7月,美团网B轮融资5000万美元,阿里巴巴领投;

2012年11月,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陌陌;

2012年11月,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丁丁网布局o2o;

2013年4月,阿里默认收购虾米网,合推新产品;

2013年4月,阿里战略投资新浪,有利阿里整体分局。

年底了,阿里巴巴组织架构一小变,团队又疯狂了

阿里做出这么多业务,还不出乱子,无疑证明了阿里巴巴战略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强大。

华为的任正非也同样指出:“方向可以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同时,雷军在小米上市之后立刻设置了参谋部和组织部。

由此可见,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都是一手抓战略,一手抓组织,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企业成功=战略*组织能力”。

年底了,阿里巴巴组织架构一小变,团队又疯狂了

二、文化文化,化尽天下

阿里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的领头羊,不断创新,研发新技术,推动中国经济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是一家有责任和有担当的企业。

但这都离不开阿里坚实的企业文化。

我们经常说“文化是长出来的”,但是作为管理者,还是要做一些适当的设计,让这些文化更好地在员工和管理者之间体现出来。

多年来,我总结了阿里的文化特征,将之称为“软硬兼施的文化”。

年底了,阿里巴巴组织架构一小变,团队又疯狂了

阿里文化,既有软的部分,如微笑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武侠文化等;

也有硬的部分,例如绩效文化(铁军文化)。

软硬都有,才能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既有人性化的一面,同时也有为了结果不断冲锋的一面——这是阿里的文化特色。

如果只有软的文化,没有硬的文化,那么团队就极可能变成人情化的团队;

相反,如果只有硬的文化,没有软的文化,员工在工作时就会很难受。

软硬兼施的意义,就在于此。

靠文化来管理,这就是阿里20年来的独特沉淀。

如何打造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

或点击左下方“查看更多”链接,明天同一时间为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