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裡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海洋麵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濟區)。

印度尼西亞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領地位於南半球,因此是亞洲南半球最大的國家(東帝汶也是南半球國家)。經度跨越96°E到140°E,東西長度在5500千米以上,是除中國之外領土最廣泛的亞洲國家。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印尼島嶼分佈較為分散,主要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裡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各島內部多崎嶇山地和丘陵,僅沿海有狹窄平原,並有淺海和珊瑚環繞。

加里曼丹島,山地從中部向西面伸展,沿海平原廣闊,南部多沼澤。

蘇門答臘島,山脈自西北向東南斜貫,山脈東北側為丘陵和較寬的沿海沖積平原,平原東部多沼澤。

蘇拉威西島,大多為山地,僅沿海有狹窄平原。

爪哇島,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間多寬廣的盆地。

伊裡安島,西部高山橫亙,有印尼最高峰和世界最高的島嶼山峰查亞峰,海拔5030米,南部平原較寬廣。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無四季分別。北部受北半球季風影響,7-9月降水量豐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風影響,12月、1月、2月降水量豐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印尼河流眾多,水量豐沛,但都比較小。較大的河流有爪哇島的梭羅河以及加里曼丹島的巴里託河、卡普阿斯河、馬哈坎河,其中梭羅河全長560公里。較大的湖泊有多巴湖、馬寧焦湖、車卡拉湖、坦佩湖、託武帝湖、帕尼艾湖等,其中蘇門答臘的多巴湖為印尼第一大湖。

約在150萬至3.5萬年前生活於印度尼西亞群島,稱之為爪哇猿人。智人約於4.5萬年前進入該地區。

公元3-7世紀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國。有記載的的朝代包括信奉佛教的室利佛逝(7世紀中葉~1293年),後被麻喏巴歇征服;控制馬六甲海峽的新柯沙裡王國(1222~1292年),引發了元爪戰爭,之後王室藉助元朝軍隊在爪 哇建立了印尼歷史上最強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國(1293~1478年)。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15世紀,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先後侵入。1596年荷蘭侵入,1602年成立具有政府職權的“東印度公司”,1799年底改設殖民政府。

1942年日本佔領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後,印尼爆發八月革命,1945年8月17日宣佈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印度尼西亞獨立後,先後武裝抵抗英國、荷蘭的入侵,發動了三次獨立戰爭。1947年後,荷蘭與印尼經過多次戰爭和協商,於1949年11月簽訂印荷《圓桌會議協定》。根據此協定,印尼於同年12月27日成立聯邦共和國,參加荷印聯邦。

1950年8月印尼聯邦議院通過臨時憲法,正式宣佈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同一年印尼成為聯合國第60個成員國。1954年8月脫離荷印聯邦。

1967年,印尼與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成立了 “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簡稱“東盟”),東盟已經擁有10個成員國,印尼是最具影響力的成員之一。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對印尼造成全面衝擊,引起局勢動盪。

1998年5月,執政長達32年的蘇哈托總統辭職,副總統哈比比接任總統。1999年10月,印尼人民協商會議(簡稱人協)選舉瓦希德為總統,梅加瓦蒂為副總統。2001年7月23日,人協特別會議以瀆職罪罷免瓦希德總統職務,梅加瓦蒂接任總統,哈姆扎·哈茲任副總統。

2004年7月,印尼舉行歷史上首次總統直選,原政治安全統籌部長蘇西洛和人民福利統籌部長尤素夫·卡拉通過兩輪直選勝出,2004年10月20日宣誓就任總統和副總統。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2005年8月,印尼政府與“亞齊獨立運動”分離組織達成和平協議。2006年7月,印尼國會通過亞齊管理法。2006年12月,亞齊舉行地方選舉,前“亞獨運動”領導人伊爾萬迪·尤素夫和穆罕默德·納扎爾當選省長和副省長。2012年4月,前“亞齊獨立軍”領導人宰尼·阿卜杜拉和穆扎基爾·馬納夫當選省長和副省長,任期至2017年。

2006年7月,印尼國會通過新《國籍法》,取消部分帶有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內容。2008年10月,印尼國會通過《消除種族歧視法》。

2014年3月,印尼總統蘇西洛簽署2014年第12號總統決定書,正式廢除1967年第6號通告,把“支那”(cina)改稱“中華”。1967年第6號通告是印尼前總統蘇哈托時代的產物,包含對中國與華人的國格和人格的歧視與侮辱。當地華人表示,40多年來對中國和華人的歧視稱呼將一去不復返了,這是印尼民主政治進步的體現。

2018年6月8日,聯合國大會選舉印度尼西亞為2019年和2020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國名:

印度尼西亞一詞源自希臘語的印度(Indus)及島嶼(nèsos),指印度各島。此名稱自18世紀即已存在,早於獨立的印度尼西亞。英國民族學家喬治·溫莎·爾耳於1850年發表了“Indunesians”一詞,但其較偏好使用“Malayunesians”-指東印度群島及馬來群島的居民。在同篇期刊中,爾耳的學生詹姆士·理查森·洛根則以“Indonesia”指東印度群島。但荷蘭學界不使用印度尼西亞一詞,而使用馬來群島、荷蘭東印度群島等,而東印度、東方及群島等詞也相當常見。

國旗:

印度尼西亞國旗(印尼語:Sang Merah Putih)別稱“榮耀紅白”,是一面由紅白兩色橫帶組成的旗幟。長寬比例為3:2。這面旗幟是基於13世紀滿者伯夷的旗幟設計的。1945年8月17日首次升起。此後沒有更改過。旗幟的設計很簡單,是兩條一樣寬的橫帶,上面的那橫帶是紅色的,下面的橫帶是白色的。紅色象徵勇敢和正義,還象徵印度尼西亞獨立以後的繁榮昌盛;白色象徵自由、公正、純潔,還表達了印尼人民反對侵略、愛好和平的美好願望。

國徽:

印度尼西亞國徽是一隻金色的昂首展翅的印尼神鷹,象徵印尼人民的光榮和勝利。8月印尼獨立日,神鷹尾部有八根羽毛表示8月,雙翅上各有十七根羽毛表示17日,從而紀念17日這個值得印尼人民驕傲的日子。神鷹胸前有一枚盾牌,盾面上有5幅圖案:正中的金色五角星是伊斯蘭教的象徵,印尼大多數國民都信奉伊斯蘭教;金色水牛頭展現人民主權,綠色椿樹堅實剛勁,如同民族主義在印尼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棉桃和稻穗織出一片繁榮昌盛,金鍊環緊緊相扣,象徵國內各種族一律平等。一條黑色橫線橫貫盾徽,表示赤道穿過印尼領土。神鷹雙爪下的白色飾帶上用古爪哇文書寫著印尼格言“殊途同歸”。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國歌:

《偉大的印尼》

印度尼西亞,

我們的國家,

滿腔熱血為你灑。

為了保衛我們的祖國,

頭顱可拋身可殺。

印度尼西亞,我們的民族,

我們的人民和國家,來吧,

讓我們一致要求“統一的印度尼西亞”。

祖國萬萬歲,政權萬萬歲,

民族精神不斷髮揚光大。

全國人民團結一致,

組成偉大的印度尼西亞。

啊,印度尼西亞,

獨立、自由、偉大,我們親愛的土地和國家。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共分為大雅加達首都特區、日惹特區、亞齊特區,和30省,共計33個一級地方行政區。二級行政區有396個縣,93個市。其他的主要經濟城市包括泗水、萬隆、棉蘭、三寶壟和巨港等。

雅加達:

首都雅加達,位於爪哇島西北部海岸,面積740.28km²,人口1018.7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海陸空交通樞紐,亞洲南部與大洋洲之間的航運中心。早在500多年前雅加達就已成為輸出胡椒和香料的著名海港,當時稱“巽他格拉巴”,意即“椰子”。1527年改稱查雅加達,含有勝利和光榮之意。1618年荷蘭殖民軍攻佔,易名為“巴達維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軍侵佔印尼,直到1945年印尼獨立後,改稱雅加達,並被指定為共和國首都。

泗水:

泗水是東爪哇省首府,城市面積為326km²,人口360萬,是僅次於雅加達的全國第二大城市,海軍主要基地,是印尼重要的製造業、農產品加工業、貿易中心之一及爪哇島的海、空交通樞紐。因在獨立鬥爭時期英勇抗英而被譽為“英雄城”。

棉蘭:

棉蘭是北蘇門答臘省首府,城市面積為342㎞²,人口約為180萬,是印尼第三大城市。瀕臨馬六甲海峽,是印尼對外貿易的西大門和國內外遊客的主要出入境口岸之一。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經濟成長三角區的成立加強了它作為蘇北省和印尼北部地區發展中心的地位,推動了該市食品加工、紡織業、皮革製品、化工、建材、金屬和運輸工具等小工業的迅速發展。市容整潔,綠樹成蔭,氣候宜人。市內的蘇丹王宮建於1888年。

萬隆:

萬隆是西爪哇省首府,巽他族文化中心,人口170萬。地處高谷,周圍群山環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此地設有50餘家高校及研究機構,並擁有全國唯一的飛機制造廠。著名的亞非會議曾在此舉行,會議原址獨立大廈現已闢為亞非會議博物館。

日惹:

日惹位於中爪哇,為全國三個省級特區之一,直屬中央政府管轄。城市面積32.5㎞²,人口42萬。是印尼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展示爪哇傳統文化的窗口,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擁有舉世聞名的婆羅浮屠佛塔等名勝古蹟。在獨立戰爭時期,日惹是印尼共和國的第一個首都。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印尼是一個總統制共和國,現行憲法為“1945年憲法”,規定建國五基(又稱“潘查希拉”,即信仰神道、人道主義、民族主義、民主和社會公正)為立國基礎,人民協商會議為最高權力機構,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從1999年10月至今,人協對憲法進行了三次修改,主要包括規定總統和副總統只能連選連任一次、每任五年,減少總統權力、強化議會職能等。

工業

工業佔GDP比重為46.04%,其中:採礦業佔11.44%,製造業佔23.59%,電氣水供應業佔0.83%,建築業佔10.18%。

印尼油氣資源豐富,共有66個油氣盆地,其中15 個盆地生產石油天然氣。政府公佈的石油儲量為97億桶,摺合13.1億噸, 其中核實儲量47.4億桶,摺合6.4億噸。印尼天然氣儲量176.6萬億標準立 方英尺(TCF),摺合4.8-5.1萬億立方米。石油勘探開發基本上依靠國外 石油公司。

印尼采礦業為印尼國民經濟發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它是出口創匯、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為保持經濟活力、創造就業和發展地區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還具有輻射社會經濟其他領域的間接作用以及對邊遠地區發展的 推動作用。印尼主要的礦產品有錫、鋁、鎳、鐵、銅、錫、金、銀、煤等。印尼最大的國有礦業公司為安塔公司,另外還有印尼國有錫業集團公司。

印尼的工業化水平相對不高,製造業有30多個不 同種類的部門,主要有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紙漿、 紙張、化工、橡膠加工、皮革、製鞋、食品、飲料等。其中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是出口創匯的重要門類。印尼最大的鋼鐵企業為國有克拉卡陶鋼鐵公司,年產量約300萬噸。

農業

農林牧漁業佔比重為15.04%。印尼是一個農業大國,全國耕地面積約8000萬公頃,從事農業人口約4200 萬人。印尼氣候溼潤多雨,日照充足,農作物生長週期短,主要經濟作物有棕櫚油、橡膠、咖啡、可可,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

印尼森林覆蓋率為54.25%,達10 000 000 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熱帶森林國家,全國有3000萬人依靠林業維持生計;膠合板、紙槳、紙張出口在印尼的出 口產品中佔很大份額,其中藤條出口佔世界80-90%的份額。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尼海岸線8.1萬公里,水域面積580萬平方千米,包括領海漁業區270萬平方千米,專屬經濟區310萬平方千米。 漁業資源豐富,海洋魚類多達7000種,政府估計潛在捕撈量超過800萬噸 /年,已開發的海洋漁業產量佔總漁業產量的77.7%,專屬經濟區的漁業資源還未充分開發。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旅遊業

旅遊業是印尼非油氣行業中僅次於電子產品出口的第二大創匯行業,政府長期重視開發旅遊景點,興建飯店,培訓人員和簡化入境手續。

對外貿易

外貿在印尼國民經濟中佔重要地位,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鼓勵和推動非油氣產品出口,簡化出口手續,降低關稅。

印尼的石油、天然氣和錫的儲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根據印尼能源礦產部的統計,印尼煤炭資源儲量約為580億噸,已探明儲量193億噸,其中54億噸為商業可開採儲量。由於還有很多地區尚未探明儲量,印尼政府估計煤炭資源總儲量將達900億噸以上。印尼擁有巨大的天然氣儲量,約有123 589 兆億立方米 (相當於206 億桶石油),其中己探明的為24 230兆億立方米,主產於蘇門答臘的阿倫和東加里曼丹的巴達克等地。印尼鎳儲量約為560多萬噸,居世界前列。金剛石儲量約為150萬克拉,居亞洲前列。此外,鈾、鎮、銅、銘、鋁磯土、鍾等儲量也很豐富。

亞洲地區是印尼煤炭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佔出口總量的70%以上,其次為歐洲和美洲。在亞洲地區的主要出口對象是印度、日本、中國等。印尼煤炭對中國的出口到4290萬噸,已經成為中國南方部分地區的主要煤炭來源地。

印尼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印尼約有40000多種植物,其中藥用植物最為豐富。印尼全國的森林面積為1.2億公頃,其中永久林區1.12億公頃,可轉換林區810萬公頃。印尼的森林覆蓋率為67.8%。印尼盛產各種熱帶名貴的樹種,如鐵木、檀木、烏木和袖木等均馳名世界。印尼海域廣闊,且有一個適合各種魚類生長的熱帶氣候。印尼的漁資源極為豐富,蘇門答臘島東岸的巴幹西亞比亞是世界著名的大漁場。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人口:

印尼總人口2.58億,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數百個民族,其中爪哇族人口占45%,巽他族14%,馬都拉族7.5%,馬來族7.5%,其他26%。民族語言共有200多種,官方語言為印尼語。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3.6%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民族:

根據印尼政府公佈的數字,印尼有3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總數的45%,巽他族佔14%,馬都拉族佔7.5%,馬來族佔7.5%,華人約佔人口總數的5%,超過1000萬人。

印尼人家裡,當你看到長相可愛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頭,如果你撫摸他的頭,對方一定反臉相向。 在印尼,進行裸體太陽浴是非法的,和他們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和別人談話或進別人家裡都要摘下太陽鏡。拜訪印尼商人時要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進入聖地特別是進入清真寺,一定要脫鞋。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釐,進入寺廟必須在腰間束腰帶。印尼人忌諱夜間吹口哨,認為它會招來遊蕩的幽靈和捱打。 印尼人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東西給他們。忌諱吃豬肉食品,忌飲烈性酒,不愛吃海參,也不吃帶骨帶汁的菜和魚肚等。

印尼無國教,但規定一定要信仰宗教,不然視為共產黨(共產主義及其相關活動在印尼為非法)。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國民中約88%信奉伊斯蘭教,5%信奉基督教新教,3%信奉天主教,2%信奉印度教,1%信奉佛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學制為小學六年,初、高中各3年,大學3至7年。2000年小學入學率為95.5%,初中入學率為78.7%,高中入學率為49.1%,高中以上學歷佔10歲以上公民的18.32%。全國共有小學約15萬所,中學3萬餘所,國立大學77所,私立大學1300餘所。著名大學有雅加達的印度尼西亞大學、日惹的加查馬達大學、泗水的艾爾朗卡大學、萬隆的班查查蘭大學等。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衛生預算開支20.8萬億盾。全國共有醫院1156所,婦產醫院3426所,公共衛生中心8570個,衛生所23163個,藥房5537個。2006年初生嬰兒死亡率為2%,人均壽命69.8歲。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麵條、麵包等。

印尼是一個盛產香料的國家,印尼製作菜餚喜歡放各種香料,以及辣椒、蔥、姜、蒜等。因此印尼的特點,一般是辛辣味香。印尼人喜歡吃“沙爹”、“登登”、“咖喱”等。“沙爹”是牛羊肉串。

印尼盛產魚蝦,吃魚蝦也很講究。除了煎、炸之外,有的魚開膛後,在魚肚裡塗上香料和辣醬,然後烤熟吃。吃蝦時,把活蝦放在玻璃鍋內,倒上酒精、點上火,蓋鍋蓋,片刻便把活蝦煮熟,然後蘸辣醬吃。

印尼風味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糰、魚肉丸、炒米飯及各種烤制糕點。印尼人還喜歡吃涼拌什錦菜和什錦黃飯。印尼人視黃色為吉祥的象徵,故黃米飯成為禮飯,在婚禮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飯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時也喜歡用手抓飯。抓飯時,先把米飯盛在盤上,然後用右手指將飯捏成小團,送到嘴裡一口一口地吃。飯桌邊上要放一碗清水,邊抓飯,邊不時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飯沾粘在手指上。

公路:

陸路運輸比較發達的地區是爪哇、蘇門答臘、蘇拉威西、巴厘島等。 全國公路網在1989-1993年期間已經形成。印尼公路全長34萬千米,但公路質量不髙,髙速公路建設停滯不前。截至2013年底,高速公路總里程不到1000千米。印尼將把高速公路建設列為重點工程之一,計劃以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為主,在全國建成總里程5405千米的高速路網。

鐵路

印尼鐵路所有權為國家所有,由印尼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經營,大規模運輸任務都由鐵路承擔。印尼全國鐵路總長6458千米,窄軌鐵路長5961千米,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鐵路運輸比較發達,其中爪哇島鐵路長4684 千米,佔全國鐵路總長的73.6%。根據規劃,印尼將在爪哇地區發展南部鐵路以及貫通南北的鐵路線,並逐漸建設雙向鐵軌,在加里曼丹和蘇拉威西地區將進行鐵路運輸的調研及準備工作,在雅加達、泗水、錫江和萬鴉佬地區考慮建設城市軌道交通。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空運

全國有179個航空港,其中達到國際標準的有23個。開有國際航班、國內航班、朝覲航班、先鋒航班等。航空公司主要有Garuda 航空公司、Merpati航空公司、Lion航空公司、Sriwijaya航空公司。政府的空運業發展方案包括當前主要機場的維護、改進和擴建,以及新機場的建設和舊機場的替代,具體項目包括棉蘭、龍目機場建設項目。據美國《世界概況》統計,印尼共有機場652個。為滿足日益增長的航空運輸需求,印尼交通運輸部計劃在2030年之前新建14個機場。

水運

印尼水路運輸較發達,水運系統包括島際運輸、傳統運輸、遠洋運輸、特別船運。印尼全國有水運航道21,579千米,其中蘇門答臘5471千米,爪哇馬都拉820千米,加里曼丹10460千米。印尼有各類港口約670個,其 中主要港口25個。雅加達丹絨不碌港是全國最大的國際港,年吞吐量約250 萬個標準箱,泗水的丹戎佩拉港為第二大港,年吞吐量為204萬個標準箱。 政府發展規劃主要集中在境內水運航線和港口的建設方面,包括加里曼丹 地區的河運交通建設項目、建設一系列渡口碼頭和湖泊碼頭。在海運方面,印尼政府希望儘快擴大其港口的貨物處理能力,使其與國家的整體經濟相匹配,解決由於裝卸能力不足導致的貨物滯留問題。未來數年內將開發25 個國際碼頭項目,為解決資金問題,印尼政府正在逐步放寬對港口的控制, 並計劃允許私人機構通過B0T方式建設和管理港口。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購物:

印尼的工藝品和紀念品花色品種繁多,各有獨特之處。著名的有巴迪布、格里斯短劍、木雕、銀製品、銅或銅合金神像、皮影戲傀儡、木偶戲傀儡、景物模型、彩貝製品、丁香串藝術品、天然寶石、印尼風景畫、小型宮廷金車、爪哇絹制人像、裝飾扇、牛角制工藝品、果核小工藝品、巴達族榕樹手杖、達 雅族樹皮提袋、龍目島瓷壺、西伊裡安手鼓和弓箭等。Ibanez等電吉他樂器,印度尼西亞在為很多品牌代工。

旅遊景點有木雕、銀器和蠟染紀念品出售。產於印尼的咖啡是購物的佳品,坎帕阿仳是最受歡迎的咖啡品牌。

印尼市場上,除紡織品和服務外,一般商品的價格都不比中國便宜,大可不必花錢去買一般商品,而選購有印尼特色的工藝品和紀念品。印尼的工藝品和紀念品花色品種繁多,各有獨特之處。其中有巴迪布、格里斯短劍、木雕、銀製品、銅或銅合金神像、皮影戲傀儡、木偶戲傀儡、景物模型如婆羅浮屠佛塔、甫蘭班南陵廟等、彩貝製品、丁香串藝術品、天然寶石、印尼風景畫如巴厘島等,裝飾扇、牛角制工藝品、果核小工藝品、龍目島瓷壺、都是外國遊客喜愛的物品。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