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住房十大新觀點,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

創作:|灣區買房小咖|




中國人,不只是住保障房,應該要有一套商品房!近日一個觀點值得關注,就是“未來十年還有幾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住保障房,應該是有商品房!”


這個觀點基本點醒了“家”的本質。落葉歸根,萬家燈火,期望有屬於自己的一套。保障房解決是“暫住性”的問題,特別是公租房之類,但住房有其所,理應每個家庭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子!


猶記得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的主要矛盾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套房子也應該是比較必要的剛需品。


房價,也似乎不可能會下降。這10年,銷售額一般保持增速,儘管有些年銷量下降,但銷售額提升(2019年前10個月中國新房商品房銷售額124417億元,就增長7.3%),說明房價仍然不會下降。賈康明確表示:“區域好的地段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社科院也預計,住房發展的巨大潛力和預期將在2025年前後改變,樓市調控的機遇窗口將在2025前後關閉。


中國住房十大新觀點,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

▲ 近年中國住房銷售量曲線




十大觀點:


一、賈康:未來十年中國的住房需求表現為升級!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近日在論壇上指出,未來十年中國的住房需求表現為升級。“不同地段的房價分化會越來越明顯,但區域好的地段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賈康稱,因為人的需求在升級,很多家庭需要改善性住房。未來幾十年,還有幾億人從農村要進入城鎮,要成為市民,要住有所居,而不只是住保障房,應該有商品房。未來,合乎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供給住房一定大有市場。

這就對開發商提出更大挑戰,要能夠預判市場,給出更有效供給,來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優勝劣汰。


賈康的觀點告知三個信息:一、人對住房的美好生活需求,一定大有市場,未來十年中國的住房需求表現為升級;二、要住有所居,而不只是住保障房,應該有商品房。三、區域好的地段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


中國住房十大新觀點,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


二、楊紅旭:意味著部分政策可能會調整放鬆!


中央的會議在年底重申“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近日,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稱,“因為全面收緊的調控會“誤傷合理的住房消費和購房需求,注重民生則需要一個漸進式的、合理的政策支持。預計未來樓市調控政策以穩為主,中央層面不再進一步升級調控,同時更加註重民生,這意味著部分政策可能會調整放鬆。”


一些業內也指出,2020年明年中國不會放鬆全局性的房地產收緊政策,如降低首付比或者大幅放鬆信貸政策。但可能允許部分地方政府小幅放鬆限購政策,如通過簡化落戶要求和人才引進政策等方式。


中國住房十大新觀點,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


三、巴曙松:城鎮化蘊含“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


12月13日,下個十年中國房地產將去向何處?巴曙松在鄭州解讀最新信號指出,下一個十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將走向何方?他提到:積極地發展租賃市場將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城市規模不再產生大的擴張,新的增長點在什麼地方?城市更新。

即使不考慮新增人口,當前“三個一億人的住房需求”也已經擺在了中國的桌面上。分別是流動人口、單身人口以及老齡人口。“老年人口有它獨特的住房需求,日本60歲以上的人口占比提升得非常快,中國的老齡人口上升曲線也會很陡峭。日本是富而老,中國總體是未富而老,人均GDP沒有日本高。未來居家養老是老年人主要居住形態。”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發表了“中國城鎮化的新特徵與房地產市場的新趨勢”主題演講也提到,‘城鎮化蘊含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巴曙松地感慨說:“4億到6億的城鎮化人口,支持了我們過去40年波瀾壯闊的中國經濟崛起的進程。中國14億人,還有8億到10億的人城鎮化任務,我的理解,這就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昨天公報說的‘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過去40年僅僅釋放了其中4億到6億,就形成了目前經濟增長的規模,餘下的8億到10億還蘊含怎樣的潛力?”巴曙松表示,城鎮化成為釋放內需潛力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切入點和增長點,也推進了人均收入的提升。2009~2018年,巴曙松將其稱為金融化時期。“這些年貨幣大幅度增長,為什麼沒有通脹的壓力?房地產市場吸收了非常多的流動性資金,所以我把它稱為金融化的市場。對於下一個階段,巴曙松大膽預測,將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進入以城市群為重要發展特徵的城鎮化階段。“從幾個不同的模擬測算看到,未來由東西梯度向多中心城市群發展,未來十年城鎮生活的人口還呈現出持續流入的態勢。

中國城鎮人口仍可能產生約2億的增量。


中國住房十大新觀點,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


四、住房發展的巨大潛力將在2025年前後改變!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發佈報告稱,2020年中國樓市總體上將保持穩中有降的趨勢,但一、二線城市增長是主導。報告指出,住房發展的巨大潛力和預期將在2025年前後改變,因此未來兩年是樓市調控的關鍵期。社科院預計,住房發展的巨大潛力和預期將在2025年前後改變,樓市調控的機遇窗口將在2025前後關閉。因此,未來兩年是樓市調控的關鍵期。未來一方面要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深化相應制度機制改革,另一方面,相關調控部門要講求調控的藝術,在樓市調控的中流擊水之處保持穩行船的從容與定力。


五、李宇嘉:空間要素效率進一步釋放 這也是房地產的發展方向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空間要素效率進一步釋放,這也是房地產的發展方向。


根據住建部披露的數據,初步統計全國共有老舊小區近16萬個,涉及居民超過4200萬戶,建築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導致住房計劃供給時期、“短缺經濟”時期供應的一些住宅小區其居住功能和配套日益跟不上新時代的需求。因此,隨著棚改漸入尾聲,基於功能革新、配套“補短板”的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提上了議事日程。


他表示,近年來,國家鼓勵都市圈發展,戶籍門檻逐漸打破,人口流動空間大分化。除了戶籍低收入人群、戶籍“夾心層”外,穩定就業的新市民、新就業大學生等,已成為城市發展的新生力量,迫切需要納入保障的範圍。我國房地產的需求潛力和空間還非常大,但主要在於市場不平衡的另外一端。


六、未來20年,人口聚集在五大城市群!


近期一個分析指出,一箇中心不夠,未來大概率形成五大城市區,分別是北京-天津、長三角、大灣區、中部的武漢-鄭州-長沙,西部的成都-重慶-西安。五大城市區對周邊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強,而那些小城市將會逐漸失去活力。


七、任澤平:未來20年中國最好的都市圈在粵港澳大灣區


12月7日,在深圳德弘天下華府產品發佈會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後、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和湧現出的投資機會,分享了自己的見解。他表示觀點:“人口大遷移”。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和湧現出的投資機會,分享了自己的見解。他表示觀點:“人口大遷移”。他表示:“我們用70多年來證明市場經濟的偉大,市場經濟為什麼相對於計劃經濟是成功的?因為它釋放了人的活力。”“人永遠是一個行業、一個區域興衰的關鍵。人流入的地方,商業、工業、資本市場、不動產市場一定是興旺發達的,人流出的地方一定是衰敗的。”“中國最好的都市圈、城市群在粵港澳大灣區。未來10年,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而中國最好的投資機會看人口遷移。”中國最好的投資機會看人口遷移,未來20年,中國人將不斷向都市圈和城市群遷移。


中國住房十大新觀點,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


八、地產開發正向健康人居、社區運營的方向轉變!


12月12日消息,精瑞人居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全聯房地產商會副秘書長陳江根對外發布了《2020人居發展八大趨勢》,“在過去二十年中,房地產行業的核心價值是’銷售為王’。”陳江根認為,住房歸位生活,地產開發正向健康人居、社區運營的方向轉變,“隨著住房總供求逐漸趨於平衡並呈現供大於求的態勢逐漸明朗,行業迴歸理性。


九、新一線城市人才吸引力提升發展潛力持續釋放!


一個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為2020年房市走向把脈。貫徹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中央決策,同時多次強調“一城一策”、因城施策,併為各地人才推出定向放鬆政策,廣州、武漢、青島等地放寬人才落戶門檻,杭州、蘇州、天津、海口等地給出人才住房補貼。可見,房產市場已進入定向調控時代。


十、劉世錦:未來十年,中等收入群體擴大一倍達到8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在近日北大國發院發展論壇演講中表示:“我們現在的收入差距比較大。前兩年有些數據顯示差距有所收縮,但最近兩年收縮的步子沒有那麼快了。所以最近,我本人提了一個觀點:在明年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以後,應該再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另外一個目標,就是中等收入群體擴大一倍,或者再翻一番。”,他表示:“過去我們認為,收入差距大了以後,發展中國家很難跨越所謂中等收入陷阱,而成為高收入國家。其實,即使進入所謂“高收入社會”,收入差距大同樣會造成很大的衝突。因此我認為,收入差距不可避免,但得保持在一個能夠使經濟有穩定需求、社會比較穩定的範圍內。簡單說,我們能不能定另外一個目標,中等收入群體擴大一倍?也就是由現在的4億人左右,擴大為十年後的8到9億人。”


這觀點竟然很相同,在今年12月14日,中國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2019—2020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很大,只要做好改革,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可期。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是對需求側市場的長期培育和需求釋放。按照官方統計,中國目前有4億中等收入人群。李稻葵表示,未來經過三個“五年計劃”的努力,如能再挖掘、幫助4億人口提升至中等收入人群水平,中國將有8億的中等收入人群,“那時候內需就非常龐大,經濟基礎也將極其堅固”。


中國住房十大新觀點,房價很難在未來十年內降下來


他同時表示,“人員、資金、技術、土地等要素能夠在城鄉之間雙向自由流動,既要讓農民進城,也要允許城裡人下鄉。應加快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並創造條件允許宅基地向外流轉。”


劉世錦發表的觀點,倘若未來10年增加中等收入人群這麼增長法,那個時候社會的消費力到底有多麼強大。




小結


住房需求,未來必定有趨勢,每年新增流入過千萬的大學生,每個都“奔著”一套房而努力,且不說還有廣大的民眾。


住房不炒,格局是住,但中國人對房產的價值是一往情深。古代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導致土地兼併讓“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廣廈萬千”;現代人對房產投資的熱衷,讓房地產非理性繁榮。這些年,房子也有兼併的趨勢,“買房子”成了“置業之道”,於是,從南到北,任何一個城市都不乏名下數套房產的“普通人”。數據也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城鎮共有住房2.7億套,數據顯示中國的戶均住房已經超過1套。理論上,不缺房,為何還各處因為供應緊缺,而房價提升呢?這一個核心表現就是必定有不少人有多套房。


中國的房子,“購買成本越來越高”已經逐漸趨勢化。供應多,房子未必跌價,但不供應多,房子必定漲價。但願,你我有家。




|“灣區買房”公眾號,灣區追夢,捕捉價值,做您貼心的買房小行家!歡迎熱心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