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东风真是个好地方│攀枝花东风美食记忆

前几天路过东风,不经意间看到一个熟悉的陌生人,那是我当年纵情于东风烧烤界海吃海喝的岁月里,经常出现在我面前的一个烧烤老板,虽然偶尔光顾他的生意,可他那副认定你是一生挚友的笑脸,的确令人难忘。

看到他,我不禁想起曾经在东风流连忘返的那些夜晚,那些有美食相伴的好日子。

那些年 东风真是个好地方│攀枝花东风美食记忆

我对东风美食的记忆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为直到1996年我才因为同学聚会第一次来到东风,一个叫做“螺丝嘴”的地方,一个第一次听到就牢记到如今的地名。

那次聚会在位于螺丝嘴公路弯道上的一家餐馆——张鸭子,味道很不错,那时肉多酒好人年少,所以聚会的一切尽是美好!

从此我知道了攀枝花有个东风,那里有好多美食!我与东风的美食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些年 东风真是个好地方│攀枝花东风美食记忆

吃鱼,历来是东风美食不变的主题。

第一次去东风吃鱼,是同学请客。说是味道特别好,吃的人特别多,所以一定要下班前去占位置,否则要等好久。

来到现场,果不其然,已经有人在排队了,而提前到来占好座的同学,远远看见我兴奋的拼命挥手,能有个吃鱼位置的高兴全在脸上。

一落座,才留意到,双脚居然是踩在水泥公路上。

这个路边摊紧靠公路一侧,一到下班时间,就用彩条布围上一圈,把公路也围了一小溜进来,就算是餐馆了,然后我们就在这里吃喝,“一布之隔”外,汽车还在轰哧轰哧的加油爬坡或是刹车下坡,灰尘四溢,可这丝毫不能阻止吃客们的热情,等吃的队伍排满了人。

后来听说,这家鱼馆就是那些年声名远播的“烂鱼馆”,那就是它发迹前的早期经营场所。

提到东风这条街上的烂鱼馆,可能没有几个人不知道,那时店面在现在建设银行旁边那个位置,每天一到饭点,里面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那些年 东风真是个好地方│攀枝花东风美食记忆

连带着旁边一家规模小了不少的“二哥鱼馆”也生意格外好,因为那边没位置了,不愿意久等的人就在他家吃鱼,味道也很不错。

还有一家干锅鱼特别好吃的鱼馆,开在老东风邮局那排旧房子一楼,记得叫“熊记鱼馆”,也是生意爆好。

当然,关于东风吃鱼不得不提到当年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巫溪烤鱼”,用火爆一词已经完全不能形容当时的吃鱼场面了,反正做鱼的和吃鱼的都像在打仗,急急的来,焦急的等,急忙的吃,极快的走人,关键人还在这里没走,就急着说,下会还要早点来,令人记忆深刻的一家鱼店啊。

那些年 东风真是个好地方│攀枝花东风美食记忆

烧烤,一直是东风的重头戏。

最鼎盛时期,从攀钢设计院门口一直到螺丝嘴,公路两边摆了无数家烧烤摊,两三张桌子的,十几张桌子的,都有,花花绿绿的各色肉菜摆在外面,想全身而过不吃上几串的人,那得有多大的定力啊!

老邮局外面,烧烤集中的那个地方,曾经有一家烧烤的“烤茄子”,是我吃到过最好吃的茄子。老板手艺好,烤法独特,烤制过程中还要加鲜橙多,最后的成品极其美味,我特别喜欢吃,有一段时间就因为这个茄子,我基本就在他家吃烧烤,这家店还时不时有路过的周围住户只烤个茄子回家添个菜,下饭吃。

那些年 东风真是个好地方│攀枝花东风美食记忆

当年东风螺丝嘴还是攀枝花的驴肉一条街,我第一次吃驴肉就是在这里。

有一段时间盛行吃驴肉,一说吃驴肉必到东风,不做他选。最早螺丝嘴公路没有改道时,公路两边破破烂烂的房子里,开的全是驴肉汤锅,一到晚上到处热气腾腾。

说到干锅,螺丝嘴公路弯道上那家“蒋二娃”,干锅做得太霸道,就是吃了一回想二回然后就是无数回。

火锅嘛,川江码头老火锅吃的比较多。

串串也有,设计院隔壁那家串串,经常光顾,还有设计院对面那家,晓得叫六婆还是七婆的串串,味道也很巴适。

那些年 东风真是个好地方│攀枝花东风美食记忆

东风商场的楼下,当时也有一排串串和火锅店,记得那年有一次兄弟几个喝高兴了,硬是在大雨中冒雨痛快吃喝,毫不退缩。

小吃店,喜欢吃那家叫“杂酱面馆”的店,杂酱面相当不错,还有酱肉包子配上碗稀饭或是面汤,真心舒坦。

吃炒饭就爱吃那家“川滇兄妹饭馆”,在东风天桥下,菜市场入口处,经常去吃早餐、在天天网吧玩游戏时,也常点她家各种炒饭,蛋炒饭、回锅肉炒饭、泡椒牛肉丝炒饭都喜欢。

那些年 东风真是个好地方│攀枝花东风美食记忆

吃炒菜的餐馆,有老字号的东风餐厅,还有后来的千禧楼,当然还有许多小的炒菜馆,特别是千禧楼那个巷道,一到中午下班,一排小食店都拥满了攀钢老设备处、物资处和销售处的人,老板各个忙得屁颠屁颠的,却总笑容满面。

还有设计院门口边的那个中餐馆,也被许多人吃成了食堂,后来改成串串店又都吃成了熟客。

生鲜市场附近的老鸭汤,旁边的羊肉汤锅都是时不时要去光顾的地方。

还有鲜椒兔,那家最开始开在修建部食堂小二楼的夫妻店,被我们一路追着吃,从羿兴大厦一楼 ,再到东风景秀一楼。

后起之秀,东风锦绣,鸭肠王,还有个干锅,我们也吃过好几回。

那些年 东风真是个好地方│攀枝花东风美食记忆

不仅有这些“高大上”,东风还有一种价格极为实惠的“荤豆花”,荤的是鱼、排骨、肥肠、蹄花中的一种或两种,豆花和素菜随便吃,不论吃多少,也不管吃多久,反正按人头收费。

所以在那里吃喝,最后我经常是“扶着墙”回家的。

位置在东风生鲜市场那个超市楼下,一个半地下的大厅,最鼎盛时能全部坐满人,因为便宜实惠,是那些年学生聚餐首选之地,曾经有一次偶然听到一小妹说到:“那时在攀大读书,穷学生一帮,班上聚会到这里次数最多”,我才知道,这个地方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连攀大那么远的都跑过来吃。

前两年还和朋友去“温习”了一下那个“荤豆花”,满满的情怀!

那些年 东风真是个好地方│攀枝花东风美食记忆

这一发不可收拾,竟然勾起了我对东风美食那么多的回忆。

慢慢回想起曾经在东风吃过的美食,才发现竟然有那么多种类,我居然也吃过那么多!不得不佩服自己啊!

说实话,这篇文章写得好辛苦,因为脑袋里随时蹦出来许多可餐秀色,煞是煎熬!

那些年 东风真是个好地方│攀枝花东风美食记忆

如今的东风萧条太多,没有了从前白天人流如织,夜市灯火辉煌的热闹,我已久未光临了!

曾经熟悉的食店大多不见了,火锅店变成了KTV,烂鱼馆早已盛名不符。

有着无数迷妹,弹吉他串场的龙哥,早已消失了身影,随着消失的还有那些脸熟的乞讨者。

攀钢的改革,更是让无数人离开了东风那条街。

看着远去的烧烤哥,如今也已是脑袋溜圆,大腹便便,走个两三步还不忘向上提一提那条下坠的松紧裤,沧桑尽在脸上,早不复当年精瘦干练的模样。

老一辈在东风大干建设、大炼钢铁。

我一辈在东风大快朵颐,大吃大喝。

下一辈在东风又能干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