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爸狼媽”讓孩子更優秀?李玫瑾:寧願考不上大學,也要快樂

“狼爸狼媽”讓孩子更優秀?李玫瑾:寧願考不上大學,也要快樂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在你們小時候,有沒有羨慕或者害怕過“別人家的孩子”?

你看xx家的孩子,天天主動學習,不出去玩。

你看xx家孩子,年年考試前三名。

再看看自己,被父母指著鼻子批評,有眼淚也不敢流,畢竟學習不好不佔理。

《哈佛女孩劉亦婷》,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現在的學生可能對劉亦婷不太熟悉,但是在1999年,她在國內真的火了一把。

當時她被美國的4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其中就包括哈佛大學。

“狼爸狼媽”讓孩子更優秀?李玫瑾:寧願考不上大學,也要快樂

在她被錄取後,父母出了一本書——《哈佛女孩劉亦婷》。不少學生因為這本書受到了影響。甚至在劉亦婷的母校,學習好的人會被稱為“第二個劉亦婷”。

不可否認書中確實有一些很硬核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也起到了幫助。但大火之後人們對這本書的印象,多數是那個看起來很“殘忍”的捏冰教育。

回顧這本書中,最出名的兩個教育方式:

① 為了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孩子的文具和衣服都不能有太多顏色。

② 為了鍛鍊孩子的的意志力,劉亦婷要用手捏冰,堅持很長時間。

從哈佛畢業後的她,在海外小有成就,但並沒有回到中國。而她當年的那一份承諾:“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的經濟建設”,隨著時間的推移也不了了之。

無論劉亦婷的成功是因為成績,還是其他因素。風靡一時的書也只是萬千家長對孩子的一份希望。

而受這本書影響的父母和學生,後來都有了怎樣的生活,誰也沒有去驗證。

“狼爸狼媽”讓孩子更優秀?李玫瑾:寧願考不上大學,也要快樂

那幾年,“狼爸狼媽”是怎養教育孩子的?

2001年,我還在上小學,村子裡搬進來一家“城裡人”。聽說是為了鍛鍊孩子的意志力才搬到“農村”,後來我回想:這不是歧視我們農村嗎?

這一家人中,有一個上高中的大姐姐。我們這一條街上的小朋友都非常開心的去找她玩,可是第一次見面就被潑冷水。

我只記得她的媽媽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們這幫孩子就知道玩,以後能有什麼出息?我女兒可是要考大學的,別耽誤她學習。

這個女生的日常生活就是:吃飯、上學、學習。週末和寒暑假都被爸爸媽媽鎖在屋子裡,從不出來玩。

所以直到那個姐姐考上大學,我們也沒見過她幾次。

“狼爸狼媽”讓孩子更優秀?李玫瑾:寧願考不上大學,也要快樂

她的成績確實很好,高考時還上了當地的報紙。但是我們這幫當年的小屁孩卻並不羨慕她,因為我們知道她不快樂。

今年夏天我在孕嬰店看到她,她推著嬰兒車漫無目的的看著店裡的商品。

原來畢業後她沒能找到多麼好的工作,還是跟正常人一樣嫁了鄰村的人,相夫教子。

我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要讓她活得快快樂樂

被鎖在屋子裡的學生時代,帶給了她什麼?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心裡陽光和智力二者相比,陽光比智力更重要。

所以我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要讓他活得快快樂樂。

正如當年我們村裡的那個大學生姐姐,常年被父母關在屋子裡,雖然成績很好,但卻因為多年的封閉失去了社交和實踐能力。

畢業後的落寞還是要自己承擔,那個時候她的父母有沒有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呢?

“狼爸狼媽”讓孩子更優秀?李玫瑾:寧願考不上大學,也要快樂

1)成績固然重要但不要,請別忘了孩子的心理教育

當孩子感到壓力大,不僅僅是因為課業繁多,更多的是那份心理上的壓力。有些孩子生來機靈,有些孩子則需要慢慢引導。

2)成功不是複製別人走過的路

劉亦婷的成功是一個時代象徵,我們不能否認她的成功,但並不需要去模仿他的家庭教育模式。每個孩子都有它自己想要走的路,除了學習成績家長也可以發掘孩子其他優點。

那首英文歌裡的一句話我很喜歡“you can be just the one you wanna be”。

孩子可以成為他想要成為的那個人,而不是成為別人眼中希望的那個人。


——END——

我是@糰子媽育兒,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關注我,帶大家學習最實用的育兒、孕產知識。如果您在帶娃的過程中遇到什麼有趣的、困難的、難忘的事,都可以發私信分享給我。

希望我會給大家帶來幫助,在帶娃路上給您最貼心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