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旅遊業實施PPP模式的必要性和案例

99%的投標人【關注】劍魚標訊,都中標了!

劍魚標訊

4000+萬條招標信息免費看

100000+條項目信息日日更

1000000+萬名投標人天天用

更有定製推送等各種功能0元享

想要掌握最新項目信息嗎?

私信回覆【中標】,劍魚菌來告訴你!

「案例」旅遊業實施PPP模式的必要性和案例

旅遊業的改革發展亦應順應新思路,通過創新融資方式,引導社會各類資金進入旅遊產業,而中央力推、地方熱捧、市場認可的PPP(公私合營)、ABS(資產證券化)、IIF(產業投資基金)等模式是突破融資瓶頸實現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大發展的重要抓手。

1、PPP概念定義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合作模式,是指政府、營利性企業和非營利性企業以某個項目為基礎而形成的相互合作關係的模式。PPP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英國公共服務領域開始應用的一種政府與私營部門之間的合作方式。

2012年12月,由於造成大量地方政府債務、項目全壽命期的效率不高、項目的成本高於一般傳統模式10%-20%等原因,財政部出臺通知(財預[2012]463號),將盛行多年的BT模式叫停。PPP模式可有效解決公共供給效率低下、政府資金匱乏等問題,各級政府轉而關注新常態下的PPP模式。

按照2014年12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的《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概念定義是:“指政府為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係。”(發改投資[2014]2724號)。

《指導意見》指出:PPP模式的適用範圍主要為政府負有提供責任又適宜市場化運作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類項目。燃氣、供電、供水、供熱、汙水及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公路、鐵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等交通設施,醫療、旅遊、教育培訓、健康養老等公共服務項目,以及水利、資源環境和生態保護等項目。

PPP模式具有夥伴關係、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三大特徵,常見運作形式在《指導意見》按照經營收費情況將PPP模式分為經營性(BOT、BOOT)、準經營性(BOT、BOO)、非經營性(BOO)三類。

PPP改革將改變公共資本單一結構的投資困局,對於國家而言是一項能產生上千萬億資本、資金紅利的重大改革。

當前,我國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積極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等領域,參與投資和運營,一方面是以此解決城鎮化進程中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對資金的巨大需求,一方面為緩解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壓力和債務。

PPP將為基礎設施提供重要的資本和專業支持,有利於創新投融資機制,拓寬社會資本投資渠道,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有利於推動各類資本相互融合、優勢互補,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於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案例」旅遊業實施PPP模式的必要性和案例

2 、旅遊業為何青睞PPP模式

1、旅遊業急需突破傳統的融資瓶頸。

我國旅遊業長期以來主要依賴於四種融資模式:一是政府投資,主要用於高等級公路、通訊等旅遊基礎設施。但政府投資受預算限制,財力有限。二是銀行貸款,主要以景區、景點或項目作抵押,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景點建設等方面。然而,銀行貸款對地區小項目的資信狀況不信任會導致其申請困難。三是資本經營,利用股票上市、資產重組等籌集資金。

不過,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特殊環境,使旅遊企業上市融資阻力重重,目前我國至今沒有出現諸如美國運通、迪斯尼等市值過千億的旅遊集團企業,據意圖公司數據,我國大型旅遊公司排行榜首的中旅集團市值僅為152億。四是外商投資,利用稅收等優惠政策吸引外資投資旅遊景點、娛樂設施等。外商投資具有偏景點輕基礎設施的特點,追求短期效應造成地區旅遊業難以可持續發展。

我們認為:資本規模決定一個產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實際情況是內源資金有限,融資渠道單一,投資單一,一般依靠國家專項基金,政府投資,企業貸款,而利用廣大社會資金,特別是國外大型銀團和項目投資公司的引進不足。傳統的融資方式難以滿足旅遊智慧化建設與旅遊產品結構轉型的鉅額融資需求。融資瓶頸問題嚴重阻礙了旅遊企業規模擴張及全國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旅遊資源開發建設的資金籌措問題能否有效解決,成為旅遊業能否加速發展的關鍵環節。

2、旅遊產業美好前景吸引社會資本。

2013年2月《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與2014年8月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撤銷“假日辦”成立國務院旅遊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一系列政策出臺,為旅遊業發展做好了頂層構建。

統計結果顯示,旅遊市場規模有所擴大並保持了旺盛的增長勢頭。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和第四大的客源地,我國旅遊業力爭2020年我國旅遊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基本達到世界旅遊強國水平。同時,旅遊業和其他相關產業協調發展的主動性增強,與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區域經濟發展實現更為有機的融合,社會資本進入旅遊領域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

3、民間資本持幣尋找旅遊投資機會。

全國民間資本總量約為三十多萬億元。若對該類巨大的社會資本加以引導利用,或將成為擴充旅遊融資渠道,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巨大的利益驅動促使地方政府想盡一切辦法、出臺多項政策扶持發展旅遊業。旅遊開發熱成為許多利益集團的戰略性投資,把對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的佔有和開發作為投資重點,欲在旅遊業快速發展的大好勢頭中分得一杯羹。然而,長期以來,社會資本對旅遊項目投資卻受到諸多條件限制,PPP模式將在社會資本進入旅遊行業鋪墊了道路。

「案例」旅遊業實施PPP模式的必要性和案例

3 、旅遊業PPP模式實踐案例及其啟示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項目號稱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園”,是與美國國家中央公園相媲美的世界級文化旅遊景區。作為西安城市建設、大遺址保護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程,2007年西安曲江新區啟動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招標工作。曲江管委會充分利用“曲江模式”中的金融平臺暨西安曲江文化旅遊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獨創“曲江-PPP模式”進行大明宮項目開發建設,有效地解決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項目因開發範圍廣、難度大、項目綜合性強、所需資金數額較大等問題,通過政府的財政支持與社會資本的有機結合,滿足項目的資金需求、保障了這一大型民生工程的順利開發。其應用PPP項目融資來源組成有:

(1)項目前期政府部門及西安曲江文化旅遊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先通過ABS(資產證券化)、IFF(產業投資基金)兩種模式籌集並投資400億元,主要用於非營利項目的開發建設。

(2)針對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項目由國家開發銀行與工商銀行西安市分行等金融機構組建銀行投資戰略聯盟,為大明宮項目周邊的改造建設投資100億元。

(3)與香港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海外公司)簽署《大明宮遺址保護和周邊開發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投資規模達200億元,項目相關配套基礎設施以及高檔住宅和商務中心等重大工程項目的投資建設達成合作意向。

(4)與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大明宮遺址保護和周邊開發項目工程建設及城市資源運營合作框架議》,協議金額200億元人民幣。

(5)與恆大地產集團西安有限公司簽訂《西安大明宮片區改造幵發項目戰略合作意向書》,恆大集團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參與大明宮周邊的城中村、棚戶區改造。

(6)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辦公室與建設銀行曲江支行簽訂29.9億元的合作協議。

(7)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辦公室與金地集團簽訂4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

「案例」旅遊業實施PPP模式的必要性和案例

此外,曲江管委會及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城市運營商方式採取了“先公建造景、后土地升值”的開發模式,在大明宮遺址項目中,先建設完成遺址公園部分,之後再將周邊的土地轉讓給實力較強的地產商,由地產商組織周邊環境的改造與開發建設,以提升公園周邊土地價值,為其他項目的開發建設籌集資金。

通過本案例,我們發現: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PPP模式建設的經驗,對於旅遊業及旅投公司應用PPP模式在旅遊業運用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第一、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作為公共產品的社會效益,同時也具備了作為商品的經濟特性,屬於旅遊行業典型的準經營性項目。

第二、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開發建設資金以及前期的拆遷安置成本數額較大,單單依靠公園建成後門票收入及租金收入難以滿足項目資金需求。而且,項目還包括遺址周邊區域的改造規劃,在整體規劃範圍中所佔比例較高。PPP模式項目成功在於在對遺址充分保護下儘可能地發揮遺址的突出價值,並以此改善遺址周邊環境,通過提升區域整體價值實現大明宮項目的增值。

第三、PPP模式是一個複雜系統,運作程序繁雜。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合作關係、明確責任分工、共同分擔風險是PPP項目成功的基礎。運用PPP模式需要妥善安排各參與方在項目中的權利和義務,要做好政府與社會資本方的責任劃分,重視政府在項目中的規劃作用,要制定詳細項目計劃,完善交易結構和項目管理機制。大明宮項目說明,在保證各參與方利益的情況下,注重保證參與方利益,科學設計交易結構,可以保障整個項目運作順利進行。

第四、組建一個能夠進行“全壽命週期管理”的專業項目管理機構,有效的監督和良好的管理結構,比如為此設計了:由西安市政府設牽頭的“西安曲江大明宮遺址保護改造委員會”方式來專門負責對項目的監管,社會資本與政府間進行協調,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值得借鑑。

對於旅遊行業而言,PPP模式是新常態下發展旅遊產業的動力性抓手。PPP模式既是融資概念,更是一個景區項目管理概念,強調的是PPP項目對景區的全壽命週期運營管理,分為兩個“生命週期”,第一是匯聚社會資本的投資力量,為旅遊景區建設和周邊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第二是在提高景區旅遊服務質量等軟件上發揮作用的階段,即項目運營管理階段。

旅遊業尤其是細分行業景區業,引入PPP模式具有四方面的益處,第一能提高旅遊項目的運作效率與收益水平;第二能降低風險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資;第三,能引入競爭和監督機制實現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第四,能有效緩解景區發展雙重性質的困擾。

從全國情況來看:目前全國景區的國有企業佔53.3%,國有就必須要考慮公益性,但要謀求發展,就必須具有商業性,這種雙重性長期以來成為困擾景區發展的一個瓶頸。

「案例」旅遊業實施PPP模式的必要性和案例

採用PPP模式,可發揮政府政策支持和企業市場化運作的雙重優勢,基礎設施建設由政府主導,運營由企業主要負責,通過低成本解決景區運營費用問題,兼顧景區發展的公益性和商業性特徵。

總的來看,旅遊業所具有的公益性與商業性的雙重性質,具備借力PPP模式的天然基因。PPP模式的運用,不僅有助於解決長期以來制約旅遊行業發展的融資建設問題與經營管理問題,而且將成為經濟新常態時期我縣旅遊產業戰略性結構升級的新動力。

但是,PPP模式在我國旅遊業中的應用僅是探索階段,並且由於旅遊業的雙重性質,決定其在前期開發建設資金數額較大,旅遊業在實施某一具體項目PPP模式前,需要預先撬動先期資金的來源。而資本的逐利性質,也決定其應用PPP模式時,需要充分考量門票收入及租金收入是否滿足其投資回報要求,而絕大多數時候,PPP模式最終可能變相為對土地的一次性出售回籠投資收益上,無法實現“資本融資+產業運營”的基礎目標。

為此,旅遊業在實施PPP模式,始終要有清醒的認識:我們的認識是十分膚淺的、碎片的,不能盲目運用,要注重對未來的規劃和風險控制,必須要通過不斷提高認識和學習實踐,去把握PPP模式外的資本運作與產業運營的方向與規律。

縱觀國內外先進經驗,其於旅遊資源與資產的資產證券化(ABS)和旅遊產業投資基金(IFF)等注重“資本融資+產業運營”功能實現的新型模式,是旅遊業在針對具體項目開展PPP模式前的戰略型融資工具。

「案例」旅遊業實施PPP模式的必要性和案例

關注劍魚標訊或者下載劍魚標訊APP,獲得更多最新招標採購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