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等《大秦帝國之天下》等的辛苦,前兩天寫了篇關於《大秦帝國之崛起》的帖子溫故知新,今天把《裂變》和《縱橫》也一併寫寫,權當預熱了吧。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先說個不是段子卻勝似段子的陳年舊事。大家都知道《縱橫》因為某星涉毒遭遇補拍、跳票等事情一拖再拖,殊不知《裂變》當年也遭遇了三年緩播,這部2006年拍好的戲到2009年才播出,理由居然是:歷史劇一般受眾人群少,《大秦帝國之裂變》播出後可能市場不好,收視率不高,就以風格太正,怕觀眾看不懂為由拒絕了……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辮子戲宮鬥戲太多了,好劇居然被擔心“太正,觀眾看不懂”而無法播出......

《裂變》起名應該是源自於孫皓暉老師的原著《大秦帝國之黑色裂變》。電視劇字幕說得明白,根據孫老師小說改編。孫老師小說的名字起得很給力:

第一部《黑色裂變》對應孝公商鞅變法,宛如核裂變的反應堆一樣,給秦國後來的輝煌歷史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部《國命縱橫》對應秦惠文君(王)張儀搞合縱連橫,在亂世中斡旋折衝,尋求壯大發展。

第三部《金戈鐵馬》對應秦昭襄王與宣太后穰侯范雎推行遠交近攻戰略,蠶食鄰國提升實力。

第四部 《陽謀春秋》則一語雙關,一方面是秦國陽謀天下志在九鼎的時期(春秋),另一方面指代秦莊襄王與親政之前的嬴政和呂不韋(《呂氏春秋》)之間的糾葛羈絆。

第五部《鐵血文明》則是秦國開展的滅國大戰,逐一鯨吞六國。

第六部《帝國烽煙》則以後始皇帝時代為背景,書寫了秦國滅亡的歷史。對應已播出的電視劇分別是《裂變》《縱橫》《崛起》,以及即將上映的《天下》。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多說一句,從劇情分析,《天下》可能將小說第四、五部合在了一起,甚至有可能連第六部也覆蓋了。如果這樣的話,應該就不會有電視劇秦5了。儘管我很想看到秦帝國下百越、修馳道、砌長城、修秦皇陵、趙佗望秦這些情節,因為第六部從體量上看,不足以支撐一部電視劇——除非把重點放在楚漢相爭上,那就跑題了。要知道,如果從秦視角去拍楚漢故事,是一件很難把握政治正確的事兒。所以請珍惜秦4,因為這可能是《大秦帝國》精品劇系列的絕唱。當然,我個人很希望看到秦5(我覺得有可能叫《烽煙》)。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就電視劇水準而言,除了《崛起》因為補拍等意外因素導致場景啥的有些水外,劇情流暢與合理方面,演員表演方面,都還是可圈可點的。之所以大家仍然對《縱橫》《崛起》頗有微詞,主要是拿來與《裂變》對比。所謂珠玉在前,任何不足與瑕疵都可能被放大,被稱為狗尾續貂。這就像你去度假,第一頓飯就是滿漢全席,後面再多美食也難言驚喜了。那麼,《裂變》好在哪裡呢?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裂變》之所以出色,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它 “出其不意”。眾所周知孫皓暉老師是個鐵桿秦粉(不是鐵桿也不會幾十年皓首窮經的寫出這麼一大部頭小說),而且是個比較激進的秦粉,當年他的大秦帝國前幾部甫一出版,業內爭議蠻大。許多人認為他在粉飾歷史,為商鞅和始皇帝洗白(相關資料不難找,孫老師在序言裡提到過)。作為一個陝西人,寫秦人先祖砥礪奮進的故事,要孫老師保持絕對客觀公平冷靜,確實有些強人所難。當時《大秦帝國》小說並不是很熱。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我記得我零九年還是一零年買的是紅黑封面的那套,當時是《大秦帝國》完整出版的首版(之前因為寫作時間太長,前幾部和後幾部不是一家出版社),當時偌大一個箱子好像還不到一百塊錢。現在小販那邊按斤稱都不是這個價兒了。就在這個時候,電視劇石破天驚的出現了。那感覺,直如初戀,而且是初戀就遇到女神!用歌詞說就是“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你就這樣出現在我的世界裡,帶給我驚喜,情不自己”。說它是女神級別的初戀是不是有些誇張呢?不是,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二點,秦1真是不惜血本。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裂變》的製作之精良,現在看來絕對是個異數。《裂變》的導演是黃健中,編劇由孫皓暉親自操刀,演員都有誰呢?全國有多少名國家一級演員或許我們說不上來,可這部戲一口氣請了7位。

幾位主演,孝公侯勇,商鞅王志飛,白雪高圓圓,公叔痤杜雨露,秦獻公許還山,魏惠王李立群,嬴虔盧勇,太后呂中,連戲份不大的龐涓都請了尤勇。至於公子卬王輝、景監於洋等也都是老戲骨。還有一位老演員,我在這裡先不提,留作文尾的包袱最後給大家抖。什麼對戲的時候數數字,什麼摳圖拍戲,什麼殭屍耍酷臉,統統不存在的。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王志飛版的商鞅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侯勇版的孝公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杜雨露的公叔痤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李立群老師的魏惠王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作為老秦故地,《裂變》的出品方陝西國風真的拿出了糾糾老秦的秦川子弟風骨,無論是場景、器皿還是音樂、字幕,都做到了用心良苦,不惜血本的把這部大秦系列的開山之作拍的猶如史詩般大氣磅礴,把陝西曆史上這段 “八百里秦川烽煙滾滾,三千萬將士飲血狂歌”的歷史吼成了一出波瀾壯闊的絕世秦腔。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裂變》也是目前為止對小說已有章節還原度最高的作品,孫老師親自操刀編劇,也足以彰顯對自己“長子”傾注了大量心血。到《縱橫》開始,電視劇就與小說差別比較大了——當然,這樣並非壞事,原因我會在聊《縱橫》的時候說。原著好,演員好,製作精良,口碑好就並不令人意外了。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高女神

《裂變》雖然有高女神,可毫無疑問這是部男人戲。所以本文不對高圓圓的白雪進行點評,大家欣賞高女神的盛世美顏好了。男人戲裡,最讓人動容的是什麼?信任、信仰、兄弟情、熱血、隱忍,以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情非得已不可不為的痛苦抉擇。

秦孝公與商鞅肝膽相照的信任。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嬴虔與嬴渠梁其利斷金的兄弟情。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老秦人救亡圖存的信仰與熱血。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嬴渠梁與秦國的隱忍。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秦孝公收復函谷關

嬴虔的隱忍。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商鞅變法的決絕與處置嬴虔的不可不為。

秦孝公死後商鞅明知不可留而留之的選擇。

電視劇把這幾點表現的非常到位,既沒有煽情(煽情部分都留給商鞅和白雪了,哈哈哈),也沒有故作高冷,而是比較寫實的去表現,張弛有度,收放自如。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煽情大戲。配圖來自網絡

侯勇版的孝公,是我認為已播出的三部中最符合原著人物氣質的。當然不是說富大龍的嬴駟和張博版的嬴稷不好,而是說侯勇的嬴渠梁最像原著裡的嬴渠梁。秦孝公本就是行伍出身,說話辦事自帶硬核氣質。侯勇慣演軍人,演這個不難,難得的是能把秦孝公剛毅隱忍的一面表現的恰如其分。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秦穆公《秦誓》,秦孝公《求賢令》,千古雄文

頒佈千古雄文《求賢令》那一段,歷史上只是曲曲數字,但對於秦孝公個人而言,其思前想後、各種糾結,秦國的輝煌過去與當前生死存亡的危機,是要面子還是要活著,都要他一個人做出決斷,代表秦國做出決斷。山野隱士可以笑說“是非成敗轉頭空”,高居廟堂之上的他,不能。這一段兒侯勇的表演,值得細細品味。收復函谷關的欣慰與壓力交織痛並快樂著的百感交集,面對被商鞅法辦的嬴虔的無奈與不忍卻又無法阻止,臨死託孤的欣慰與恨不能再借五百年的不甘,精彩程度不讓多年後在《人民的名字》裡大口吃麵條。他與衛鞅“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情歌式的深情對望,CP感十足卻不見一絲腐味,真的是磊磊落落坦坦蕩蕩。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王志飛的商鞅在出場時有些讓人出戏,總感覺有較為明顯的話劇感。尤其是他在這部戲裡說話的方式,初聽起來感覺有些怪異。不過隨著劇情的深入(習慣了就好),商鞅“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的特點演繹的很到位。至於親和力強的問題,歷史上確實有商鞅入秦三年而未顯其名,孫老師安排他去民間做盡調也是說得過去。司馬遷說商鞅刻薄寡恩,是個臉譜化的符號。人皆有七情六慾,不可能如事事都做一般處理。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紅花還要綠葉配,好戲離不開配角的精彩表演。

盧勇版的嬴虔,從起初的意氣風發到後來突逢大變的消沉孤僻,人物弧軌跡很清晰。那種心中恨極了商鞅卻又深知商鞅對於秦國富強重要性而只能忍不能報仇的痛與苦,讓人既唏噓又心疼。

呂中版的太后端莊大氣,看似文弱實則英氣十足,情繫兒女更念秦國,一團和氣中自帶霸氣,不卑不亢不屈不撓,不愧是秦獻公的女人和嬴渠梁的母親。孝公出徵前的送行,對孫女婚事的干預,聊聊數語將慈母形象表現的到位之極。誰還沒有個嘮嘮叨叨永遠把自己當小孩的媽呢?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公子卬的驕傲蠻橫,公叔痤的用心良苦,景監的匹夫有責,龐涓的志得意滿,這些人物都能立得住。不過這部戲裡給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老甘龍。甘龍在史書中作為商鞅變法的反對派代表出現,和商鞅來了場朝堂大論戰。可這個人物並不是純粹的大反派,他與商鞅只是政見不同而已,就像後來的李鴻章與左宗棠的海防與塞防之爭。電視劇中甘龍貫穿全劇始終(事實上他的戲份一直到《縱橫》),從開始的咄咄逼人到後來的冷眼旁觀,再到後來努力阻止損害秦國利益的人(《縱橫》劇情)。甘龍至死都不認同商鞅變法是對的,但他至死都愛著他的秦國。他與商鞅,有公仇(政見不同,原有貴族利益受損)卻無私恨。這和嬴虔認為商鞅無公仇卻有私恨(變法是對的,但處罰他是不對的),形成一組有趣的對照。從甘龍身上,我們能看到人性的複雜與矛盾,更能看到生活的無奈。有時候,我們自認是商鞅,或許不過只是別人眼中的甘龍罷了。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最後,大家猜下,劇中飾演甘龍的是誰?再仔細想想這位老演員最擅長的角色,對比甘龍,是不是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呢?

經典大戲《大秦帝國之裂變》,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配圖來自網絡

下篇聊《縱橫》,喜歡的朋友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