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醫生楊清泉:甲減在冬季易發生,這些症狀助力「甲減」診斷

  由於甲狀腺激素對全身各個器官都有作用,這就使得甲減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缺乏特異性,加之其病情進展緩慢,因此,甲減在早期很容易被漏診或誤診。

  例如,甲減常因情緒異常、月經不調被誤診為「更年期綜合徵」;因少言寡語、情緒低落被誤診為「抑鬱症」;因心動過緩、心包積液被誤診為「冠心病」;因顏面及下肢浮腫、蛋白尿被誤診為「腎病」;體重增加被認為是中年發福;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嗜睡則被認為是年老體邁的自然現象……


甲狀腺醫生楊清泉:甲減在冬季易發生,這些症狀助力「甲減」診斷

  由於人們對甲減臨床表現多樣性缺乏足夠的瞭解,以至於有些甲減病人患病多年都沒被確診。

  冬季來臨,寒冷是人們在冬季的正常感受,但如果一反常態地格外怕冷,就要當心是不是「甲減」使然,當然,甲減的蛛絲馬跡不光是「怕冷」,當臨床上患者出現以下症狀時(詳見附表),醫生們心裡就要格外注意了,別忘了查甲狀腺功能。

  (1)常感疲勞、犯困、精力不足;

  (2)記憶力下降、思維遲純、注意力難集中;

  (3)體重增加了;

  (4)皮膚乾燥、變粗、指甲變脆;

  (5)怕冷、情緒低沉、變懶、少言懶語;

  (6)食慾變差、消化功能差、便秘;

  (7)血壓升高、心跳變慢;

  (8)全身肌肉庝痛、四肢麻木;

  (9)全身無名原因浮腫、皮膚髮黃。

甲狀腺醫生楊清泉:甲減在冬季易發生,這些症狀助力「甲減」診斷

  警惕:冬季好發「甲減」嚴重併發症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是各種原因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不足所致的代謝綜合症。本病「偏愛」女性,男、女患者比例為1:8。近年來,甲減呈逐年上升趨勢,根據最新統計,我國臨床甲減患病率約為1.0%,如果算上「亞臨床甲減」,總的患病率高達6.5%。

  成人甲減最常見的病因是橋本氏甲狀腺炎,其他原因有甲狀腺手術、放射碘治療以及碘攝入不足(主要見於碘缺乏地區)等,因垂體及下丘腦病變引起的甲減(即「中樞性甲減」)臨床比較少見。

  甲狀腺激素的功能主要是調節機體發育,促進機體新陳代謝。甲減患者由於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導致機體基礎代謝率降低,臨床表現為乏力、畏寒、心跳緩慢、納差、便秘、皮膚乾燥、毛髮脫落、嗜睡、反應遲鈍、精神萎靡、月經不調、貧血、面色蠟黃、有黏液性水腫等等。由於機體產熱能力下降,甲減患者往往比一般人更怕冷。

  甲減的危害是全身性的,且與發病年齡有關。嬰幼兒期甲減往往會導致孩子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俗稱「呆小症」;育齡期婦女甲減可以導致不孕,妊娠期甲減不但容易導致流產、早產,而且會影響胎兒的智力發育;

  成人甲減幾乎會影響病人的各個方面,導致腹脹便秘、血脂紊亂、心包積液、心力衰竭、腎功異常、貧血、性功能障礙、精神抑鬱、肥胖水腫等等,最嚴重的併發症當屬「粘液性水腫昏迷(myxedemacoma)」,這種情況幾乎全部發生在寒冷的冬季,如未能及時治療,預後極差,死亡率高達50%。

甲狀腺醫生楊清泉:甲減在冬季易發生,這些症狀助力「甲減」診斷

  與甲亢相比,「甲減」的治療相對簡單,只需每日補充一定量的甲狀腺素(如「優甲樂」)便可。除少數「甲減」(如「亞急性甲狀腺炎」以及「藥物引起的甲減」)能夠徹底治癒外,大多數甲減(主要是橋本氏甲狀腺炎引起的甲減)都是永久性疾病,需要終身治療。

  醫生們一定記得提醒患者別擅自停藥、每三個月到半年再來醫院查一次甲狀腺功能,根據檢查結果及時調整甲狀腺激素的替代劑量。替代劑量過大,會引起病人心動過速、多汗、興奮等甲亢反應;替代劑量不足,則病人畏寒、少汗、納差、乏力、體溫偏低等低代謝症狀則無法得到糾正。

  細節提醒:由於冬季氣候寒冷,機體對熱量的需求增加,因此,甲減患者在冬季需要適當增加甲狀腺激素的替代治療劑量。

  是否可高碘:「甲減」患者飲食別忘交代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不少患者都想當然地以為,得了甲減就應該高碘飲食。其實不然,是否需要額外補碘要看導致甲減的病因是什麼。患者往往不會明白這麼清楚,一定需要格外交代:

  如果甲減是由於單純缺碘引起的(如地方性甲狀腺腫引起的甲減),則可適當補碘,但記得需在醫生指導下;

  如果甲減是由橋本氏甲狀腺炎引起的,則要求低碘飲食,限制海帶、紫菜及各種海產品。因為高碘飲食會增加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TPOAb)的濃度,誘發並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

  在日常飲食上,注意囑託甲減患者補充足量的優質蛋白及鐵質,保證雞蛋、牛奶、豆製品、淡水魚蝦等的攝入;同時要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品,以免加劇脂代謝紊亂。

  也需注意囑咐,不是含碘量越低的越好,如長期使用含碘量過低的食物會引起代償性甲狀腺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