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野心:征服美年愛康兩大巨頭 體檢行業也將被其壟斷?

商戰大片,從來不缺票房。體檢行業的兩大巨頭愛康國賓和美年大健康,一路鬥到今天,從三足鼎立,到雙雄對決,精彩程度,不遑多讓。

11月14日,美年大健康發佈公告稱,阿里巴巴以18.4億元認購美年健康非公開發行股票,獲得4.06%股份,阿里網絡成為美年健康第一大股東。

而就在今年年初,體檢行業的另一巨頭愛康國賓剛剛完成私有化,投資方為阿里系旗下的雲鋒基金為首的買方團。

這意味著,體檢行業的兩頭猛虎背後,站立著同樣的一座資本大山。而就在幾年前,美年與愛康還曾上演一出跌宕起伏的資本狙擊戰。

早在幾年前,愛康美股遇挫意圖私有化,美年高調殺入高溢價收購,明戰還是暗算,當局者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故事也不盡相同。羅生門外,兩家公司的掌舵者俞熔、張黎剛風格不同,一個低調精明、一個外放囂張。最終,這場阻擊和狙擊戰以阿里系的入局而告一段落。

而阿里系資金從“撿漏”愛康,到入駐美年,期間劇情峰迴路轉,自詡為悲情英雄的張黎剛和資本狂人俞熔,從對立面,再次走向同一條河流,背後,誰才是真的贏家?其中,阿里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這個手持人民幣重器的門外人,是否能敲開每一道行業合併之門?

張黎剛、俞熔的愛恨情仇錄

張黎剛不是一個甘於做配角的人。在創辦愛康前,他曾放棄張朝陽“搜狐第一個副總”的邀約,並在藝龍上市前一年辭去CEO職位。

2006年時,在經緯創投張穎的介紹下,張黎剛認識了當時北方最大的私立體檢公司慈銘。見面時,慈銘創始人韓小紅沒露面,而是讓她手下的一位副總搬了把搬了放在走廊上和張黎剛聊了半個小時。

用他的話說就是當時兩家公司實力懸殊,“人家根本不屑於見我,派下面的副總裁拿了把椅子出來,在樓道里聊了半個小時。” 受到如此“羞辱”,一直堅持將藝龍、攜程模式複製到醫療行業的張黎剛痛下決心,發展線下體檢機構,抄慈銘的老底。

“我多多少少也是在互聯網行業經手過上市公司的人啊,可在醫療行業,人家並不把你當回事。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如果自己不掌控實體資源,有一天會死無葬身之地。”

2007年,愛康網收購國賓醫療,張黎剛手下多了4家上海國賓和廣州國賓體檢中心。同一時間,原本站在一個戰線的俞熔出場了。

俞熔本是國賓醫療的股東,在國賓醫療被張黎剛拿下後,俞熔創立了上海美年。

阿里巴巴的野心:征服美年愛康兩大巨頭 體檢行業也將被其壟斷?

業內將這位低調的創業者形容為資本狂人,這也與其從業經歷息息相關。在創辦美年前,俞熔從事房地產行業。到了1998年,他認為房地產行業很難誕生下一個萬科後,開始轉向房地產、科技等領域的投資,併成立天億投資集團公司。進入了投資行業後的俞熔,開始關注到醫療領域的投資機會,並在2006年創立美年。

憑藉對資本運作的熟悉,俞熔通過併購,先後合併了大健康科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收購北京綠生源體檢中心、西安康成連鎖體檢中心和廣東體檢龍頭瑞格爾。

資本領域的長袖善舞,讓美年大健康迅速成長起來。在此後收購愛康一案時,張黎剛“血性”抵抗,對立面的俞熔方也僅僅簡單回應,“該說的都說了。”一靜一動,一狂放一內斂,一張揚喧鬧一謹慎兇狠。有人評價俞熔“投資出手兇狠,待人低調溫和。”

面對這樣的評價,俞熔仍然保持冷靜回應:“資本市場有溫情的一面,也有殘酷的一面,我尊重不同角色給我的評價。”

時間走到2014年,張黎剛站到了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端著香檳杯在大屏幕前發表致辭,愛康成為國內體檢行業的第一股。

一年後,美年大健康通過借殼江蘇三友,完成A股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也將從服裝加工轉變成健康體檢服務產業。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前夕,美年大健康收購了當時行業排名第三的慈銘體檢27.78%的股份,並在2017年底前完成剩餘股份的收購。

愛康國賓在美國上市,總市值不到87億,比較美年市值是340億。不過,對比兩家企業2015年的利潤,愛康國賓淨利潤1.5個億,美年淨利潤是2.4個億,美年市值是愛康4倍,利潤只是1.6倍,美年價值明顯高估。

美年攜金主財團強勢收購 愛康奉上“毒丸”狙擊

張黎剛在納斯達克舉起香檳杯的高光時刻並沒有持續太久,因市場給予的估值過低,愛康國賓在上市的次年8月宣佈私有化計劃。根據當年數據顯示,2015年,有超過30家中概股宣佈了私有化計劃。其中,噹噹網股價暴跌40%時,6.32億美元的私有化報價被中小股東威脅起訴為投機行為,世紀佳緣也在投資人不斷施壓下價格上漲34%。

阿里巴巴的野心:征服美年愛康兩大巨頭 體檢行業也將被其壟斷?

在這波回國潮中,俞熔暗中盯上了愛康國賓。

2015年8月31日,張黎剛宣佈擬以每ADS17.8美元的要約價格進行私有化。3個月後,俞熔組成買方團,向愛康國賓提交私有化交易初步要約,參與者有平安德成、太平國發、華泰瑞聯、紅杉坤德、凱輝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

這一次,俞熔等買方團提交的價格為每份美國存托股份22美元,相對於愛康國賓買方團要約收購價溢價23.6%。俞熔看上去勢在必行。而高價收購一舉,對不做“英雄配角”的張黎剛而言,是殺到家門口一樣。張黎剛第一時間出面表明,“公司私有化的決心不會有任何變化,作為愛康的創始人,我將與愛康共命運、共進退,我本人不會支持任何其他競爭性交易”。

一個月後,愛康國賓啟動了“毒丸計劃”進行阻擊。所謂“毒丸計劃”即“股權攤薄反收購措施”。當公司一旦遇到惡意收購,尤其是當收購方佔有的股份已經達到10%到20%的時候,公司為了保住自己的控股權,就會大量低價增發新股。目的就是讓收購方手中的股票佔比下降。

毒丸計劃有不少先例,如在2001年,北大青鳥突然賣出20%搜狐股權,為了防止潛在競爭者收購20%以上股權並控股公司,搜狐集團於2001年7月設置了毒丸計劃,以搜狐當時的股價和市值計算,收購成本將會抬高100多倍,從而有效威懾了潛在收購者。 

當時,張黎剛只有公司12.95%股權,其餘大股東的態度很關鍵。第一大股東何伯權,持股13.23%,彼時不在買方團裡,但何伯權是愛康國賓早期的投資人,大概率站在張黎剛這方。二是復星集團,持股4%。健康體檢對於復興集團有戰略價值。所以復星集團也是愛康國賓重點爭取的股東。由此來看,即便是資本狂人俞熔,也未必能“點殺”愛康。

“毒丸計劃”發佈後,美年大健康宣佈提價,優化後的收購價格比張黎剛牽頭的內部買方集團報價函溢價約32.0%。

這一期間,俞熔為首的買方團一直呼籲愛康國賓股東向公司施壓支持收購,並希望繼續與愛康國賓特別委員會進行溝通,以取得使公司和股東們雙雙獲益的結果。

面對俞熔買方團再一次抬高加碼,張黎剛和方源資本牽頭組成的私有化財團,加入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人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國新資本國際管理有限公司、LTW Capital Jaguar Investment、安大略省教師退休金計劃委員會和天津君聯贇鵬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新成員,組成新的財團。

在資本市場遊刃有餘的俞熔再次提價。美年大健康買方團新增了紀源資本、上海賽領資本和海通新創三名新成員,價格比張黎剛買方團提議價格溢價約40.4%。

當時,有業內人士認為,美年在愛康回歸A股的時間節點進行收購,俞熔可能還有其他考慮,就是通過抬高私有化溢價,拖延其迴歸時間,從而為美年收購慈銘贏得時間。

私有化正常時間需要1年左右,此番受到俞熔阻截,時間被延長,面臨的困難也會有更多不確定性。

幾番纏鬥後,這場狙擊戰的結果,以雲鋒基金的入局而暫時落下帷幕。愛康收到第三份收購要約,由雲鋒基金提出,希望以每存託憑證20-25美元收購全部已發行股份。這一報價的上限與美年私有化報價相同。此後,美年宣佈退出。

雙雙歸順阿里背後 張黎剛成輸家?

歷時三年,今年年初,愛康宣佈私有化完成。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張黎剛持股比例為13.63%。而根據蘇寧易購和愛康國賓公告和太平洋證券有關研報信息,交易完成後,按照對應的出資額看,張黎剛和何伯權將間接持有愛康國賓24%的股份。

阿里巴巴通過淘寶中國控股及Treasure Cottage間接持有愛康國賓23.8%的股權;蘇寧易購通過參與雲峰基金旗下基金間接持有3.4%股權;博裕資本持有13%股權;雲鋒基金(除去蘇寧)間接持股比例將達到35.8%,成為愛康國賓的最大股東。

阿里巴巴的野心:征服美年愛康兩大巨頭 體檢行業也將被其壟斷?

截至2018年6月30日,愛康國賓股東(數據來源:同花順)

另一邊的美年大健康在11月14日晚發佈公告稱,阿里巴巴以18.4億元認購美年健康非公開發行股票,獲得4.06%股份。完成上述交易之後,阿里網絡持有的美年健康的股份將升至上市公司總股本的9.39%,成為美年健康第一大股東。

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仍舊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他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2.81%。此外,俞熔及其一致行動人將合計持有或控制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21.17%。

至此,體檢行業兩大巨頭皆歸入阿里系。

從持股結構看,愛康國賓和美年大健康的第一大股東皆變更為阿里系,但俞熔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2.81%,超過阿里持有的9.39%,目前仍是美年的實際控制人。而張黎剛與何伯權將間接持有愛康國賓24%的股份,不敵雲鋒基金間接持股比例35.8%。

俞熔仍是美年的管理者,那麼張黎剛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6月的一次採訪中,張黎剛曾表示,儘管他退出私有化財團,他仍然繼續管理這家公司,所持愛康集團的股票也沒有變化。

可見,在這個交易中,張黎剛的另一個態度也很明顯:不能失去主導權。這點上,他與劉強東有些類似。張黎剛不是一個甘於做配角的人,愛康國賓是他第三次創業,他也曾表示,這是他終身事業,在他看來,只有在愛康國賓,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角。

然而阿里會放權嗎?這也將成為張黎剛下一個煩惱,如何保持對愛康的絕對控制。

僅從資本運作的層面上,俞熔似乎略勝張黎剛半個身位。

曾經幫助愛康擊退美年收購的“白衣騎士”,搖身一變,拿下曾經敵手的第一股東席位,在阿里系入駐美年前,張黎剛又是否知情?在這場商戰背後的資本運作,阿里掌控全場,手持重金一口吞下民營體檢排名前三的企業,併成功敲開兩大寡頭的門,如果說當初張黎剛是為了狙擊俞熔不得已而為之,那麼如今美年,更多是考慮到自身現金流等因素。

阿里通吃民營體檢 福兮禍兮?

業內也有疑問,阿里為何繼愛康後,又對美年進行投資?有業內人士戲稱:“阿里巴巴有的是錢,阿里需要的是美年的數據,美年需要錢改善生活,一拍即合。”

美年需要錢。

通過收購上百家體檢中心,美年實現了階段性跨越,但也有人認為俞熔只是資本玩家,對公司運營並不在行。尤其是在去年“假醫門”曝光後,美年市值一度蒸發170億。跑馬圈地式快速擴張,也很容易因失控產生更多問題。

美年健康2019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美年新增50家門店,所併購近300家子公司中,有108家屬於溢價收購,產生的商譽高達51.29億元,而該公司2018年全年營收84 .58億元。

此外,美年健康也深陷業績下滑之中,其全國在華北地區外的地區營收都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美年大健康負債為104.51億元,相較於2015年的12.39億元已經翻了近十倍。

對阿里而言,佈局美年又所謂何?

近年來,阿里著力於佈局大健康,馬雲曾提出“雙H戰略”,即健康(healthy)和快樂(happiness),並表示最有可能誕生下一個BAT量企業的領域就是醫療健康。

年初阿里完成愛康國賓的私有化的佈局,易觀分析指出,體檢作為線下健康數據的主要流量入口和數據來源,愛康國賓將承擔起建立用戶個人數字健康檔案的重任,也將成為阿里佈局大健康產業的重要一環。

一位投資人對融中財經表示,阿里並不差錢,所以投資也不過於看重短期的盈虧。“阿里想要生態的完整。對阿里而言,無非就是買賽道。”

目前而言,賽道內僅有的兩匹馬,愛康和美年都已被阿里收入麾下。從現實看,阿里賭的是未來體檢行業,據前瞻研究院預計,2019年,我國專業體檢機構市場規模達到185億元,到2024年,規模達到558億元。

“對阿里而言,不排除把資產裝到一處的可能並且在阿里的管理下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業績得到真實提升。”上述投資人表示。

事實上,除了賽道和生態,阿里還有意在保險領域進行深耕。

根據美年公告顯示,美年健康還宣佈與阿里網絡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該協議,美年健康和阿里巴巴相關方將在體檢、醫療藥品/保健品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其次是在保險領域,阿里巴巴相關方將與美年在保險的客戶教育、產品設計、業務創新和提升客戶體驗等多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也有業內人士產生質疑,“不是每一筆投資都是好的,阿里買的分眾不是正在虧嗎?美年而言,這是一個好的機會,無論是補充現金流、還是數據中心建設等,不過,歸根結底還要看公司的質量。”

對阿里而言,這兩筆投入,勢必會改變體檢行業格局。一個被忽略的問題是,阿里拿下美年(2017年,美年完成對慈銘的收購)和愛康。如今行業前三的民營體檢機構皆被其納入麾下。

阿里是否有壟斷嫌疑?

早在愛康私有化最關鍵的時間節點,愛康曾一紙訴狀,舉報俞熔和美年大健康違法反壟斷法。原因是,當時,俞熔通過天億資管收購慈銘體檢68.40%股份的交易完成後,俞熔即已取得了對慈銘體檢的獨家控制權,愛康認為,俞熔方構成了“經營者集中”。

直到2017年,商務部才為此事蓋棺定論“不違反反壟斷法,但因未申報罰款30萬。” 但因愛康的這一舉報也確實影響了美年收購愛康的進程,也暫緩了其併購慈銘的節奏。

未來,阿里會否將兩者歸為其一,仍是懸而未決。但如果兩家企業真的合二為一,也需要考慮到《反壟斷法》,合規性也難以定論。更何況,不甘做配角的張黎剛不會輕易鬆口,吞下慈銘的資本狂人俞熔也不一定會吐口。一山容不下二虎。

​經過私有化一站,雖不說兩家民營體檢機構打得內傷,但目前漁翁得利的確為阿里。掌握了行業兩家、或者說唯二的巨頭後,阿里在體檢海域中,一統江山,怕是無人能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