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解酒,原理何在?

社會中需要各種各樣應酬的人越來越多,應酬自然是少不了酒的。但是酒喝多了就難受,對胃、肝臟的傷害比較大,並且有的時候會伴隨著頭疼。飲酒後的工作一定做好,蜂蜜解酒是最快的方法是大家眾所周的。飲酒前後喝蜂蜜都有一定的作用。


酒後頭疼的原因

酒後疼痛主要是因酒精的代謝產物,如乙醛在體內積聚引起血管擴張,刺激神經系統,進而出現搏動性頭痛、頭暈、嗜睡、嘔吐、心慌等症狀。如果想緩解頭痛,只要把握住一個原則:要麼減少酒精吸收,要麼加快酒精代謝。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由於一次過量飲酒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由興奮轉為抑制的狀態,嚴重者可引起急性胃出血、急性胃炎、急性肝炎、高血壓等甚至死亡。由於飲酒而引起的相關問題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腫瘤的第三大公共衛生問題,因此,研發解酒產品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中國藥典》記載,蜂蜜可以“補中、潤燥、止痛、解毒”。

蜂蜜解酒,原理何在?

文獻報道,蜂蜜能夠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和減輕飲酒帶來的頭痛症狀,很多解酒保健品中都添加了蜂蜜組分。但是,蜂蜜解酒的物質基礎及其可能的作用機制尚未闡明。解酒藥物的核心是降低血液中乙醇及其代謝產物的濃度而減輕其對各器官的損傷。進入體內的酒精大部分由乙醇脫氫酶氧化為乙醛,乙醛由乙醛脫氫酶轉化為乙酸,再經三羧酸循環,最後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為了研究蜂蜜對急性酒精中毒SD大鼠的解酒作用及其對酒精代謝關鍵酶的影響,用75%食用級無水乙醇按10mL/kg一次性灌胃法構建急性酒精中毒大鼠模型,以解酒護肝鼎久口服液為陽性藥物對照,採用蜂蜜高、中、低3個濃度進行灌胃干預。以大鼠血清乙醇濃度、肝臟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胃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為考察指標。

結果:與模型組比較,蜂蜜低、中濃度組大鼠血清乙醇濃度均顯著降低(P<0.05),蜂蜜高濃度組大鼠血清乙醇濃度極顯著降低(P<0.01),蜂蜜中、高濃度組極顯著提高大鼠肝乙醇脫氫酶和胃乙醛脫氫酶活性(P<0.01),蜂蜜各濃度組可顯著提高胃乙醇脫氫酶和肝乙醛脫氫酶活性(P<0.05或P<0.01)。

結論:蜂蜜能夠通過提高肝臟和胃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活性從而顯著降低大鼠血清乙醇濃度,具有明顯的解酒作用。

蜂蜜解酒,原理何在?

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主要分佈在肝臟和胃中,是酒精代謝的關鍵酶。本研究結果表明,蜂蜜可以通過提高肝組織和胃組織中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活性從而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血清乙醇濃度,具有較好的解酒作用。乙醛是導致醉酒不適以及肝損傷的主要物質,肝臟中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升高直接導致乙醛在肝臟中的量減少,說明蜂蜜具有潛在的護肝功效,可作為解酒護肝產品的原材料進一步研究。

蜂蜜成分複雜,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有機酸、黃酮、酚酸、酶等200多種化學物質,具有抑菌、抗氧化和抗炎等活性,對治療創傷、燒傷、胃潰瘍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療效。

眾多研究發現,蜂蜜中的糖類、黃酮類和酚酸類化學物質是其主要起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目前已知我國傳統解酒草藥葛根和葛花中的主要解酒有效成分為黃酮類物質,但尚不知道蜂蜜中的何種有效生物活性成分導致這種解酒作用。因此,蜂蜜中的有效解酒成分需要進一步研究。

通過構建急性酒精中毒SD大鼠模型,探討了蜂蜜的解酒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機制,結果表明,蜂蜜可通過提高肝組織和胃組織中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活性從而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血清乙醇濃度,有較好的解酒作用。

蜂蜜解酒原理:酒後頭痛,是因為酒精擴張血管。酒精攝入體內後由肝代謝,30克果糖可以使酒精代謝率增加15%-30%。蜂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和葡萄糖,果糖、葡萄糖可促進酒精的分解和吸收,加速了酒精從血液中清除的速度。人們喝了蜂蜜後,蜂蜜中的果糖可以不經消化系統,就能直接被人體吸收,因此可以很快到達血液,從而加速了酒精從血液中清除的速度。從而減輕飲酒後產生的不適感,特別是頭疼症狀。

果糖還可以加速乙醇代謝,迅速分解代謝體內的酒精。大量飲酒後很有可能可能導致酒精性低血糖症,而喝蜂蜜補充了體內的糖分。酒前酒後服用蜂蜜,有防止緩解酒後頭痛 解酒護肝的作用。最好用溫水衝一杯濃蜂蜜水,可保證果糖的含量。

最好的天然蜂蜜解酒法:

每當喝酒的時候,就在自己面前擺上一杯子蜂蜜水或者蜂蜜,喝酒不喝水對胃的傷害很大。所以就取蜂蜜水一杯,每喝下一杯酒,就喝一些蜂蜜水。這樣既能增加人的酒量,而且又能減少酒對人體的危害,同時少受一些喝酒帶來的難受。

另一種解酒方法:在喝酒前喝大一杯蜂蜜水,保護胃與腸道粘膜;酒後再喝一大杯蜂蜜水,有效緩解酒後頭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